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压电缆试验及检测方法

一、何种情况应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说明1]:触电及电气火灾事故的机率与用电设备数量、种类、分布和计算负荷大小有关,对于用电设备数量较多(5台及以上)、用电设备总容量较大(50kW及以上)的施工现场,为规范临时用电工程、加强用电管理、实现安全用电,本条依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实际,按照现行行业标准《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 DL 5009.3,规定做好用电组织设计,用以指导建造用电工程,保障用电安全可靠。

[说明]:专业性较强的项目,有关法规明确规定:

①《建筑法》第五章第三十八条规定: “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②《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安全检查评分表(表3.0.3)”中也规定: “专业性较强的项目,未单独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扣8分(总分10分)”。 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理》第26条明确指出: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如何进行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

答:建筑施工企业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批准。

二、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的内容

根据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现场勘测; 2 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 3 进行负荷计算; 4 选择变压器; 5 设计配电系统: 1)设计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或电缆; 2)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 3)设计接地装置; 4)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接地装置设计图。 6 设计防雷装置; 7 确定防护措施; 8 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注:在编写过程中应增加“封面”、“设计依据”、“工程概况”。

三、用电组织设计的内容说明

1、封面内容

①名称:×××工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②编制单位; ③编制人; ④审核部门; ⑤审核人; ⑥批准部门; ⑦批准人; ⑧编制时间:××年××月××日。

2、设计依据主要依据现行的规程规范及资料:

⑴ 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⑵ GB50194—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⑶ 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⑷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⑸GB50055—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⑹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⑺甲方提供的现场电源资料;⑻现场临时用电设备负荷和配置资料。

尚应遵守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或规程规定

⑴ JGJ55—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⑵ JGJ33—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⑶ GB5144—94《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⑷ JG/T100—99《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

(原标准:ZBJ80012—89作废)

⑸ JGJ88—92《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

⑹ GB10055—96《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

⑺ GB/T10052—96《施工升降机分类》

⑻ GB10053—96《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

⑼ GB/T10054—96《施工升降机技术条件》

⑽ GB3805—84《安全电压》

⑾ GB14050—93《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⑿ GB3787—84《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⒀ GB13955—92《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

⒁ GB6829—199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

3、现场勘测

⑴现场勘测工作包括调查、测绘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正式工程位置、电源位置,地上与地下管线和沟道位置,以及周围环境、用电设备等。

⑵通过现场勘测可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配电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固定开关箱、物料和器具堆放位置,以及办公、加工与生活设施、消防器材位置和线路走向等。

⑶现场勘测时最主要的就是既要符合供电的基本要求,又要注意到临时性的特点。

4、工程概况

根据现场勘测及有关资料,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写出工程概况:①该工程的地理位置;②建筑面积、层数、总高度、结构特点;③现场和周围与临电有关的构筑物、道路、水沟情况;④季节风向等; ⑤甲方提供的施工的电源情况,包括电源的电压等级,进线路数和方向,电源变压器容量、台数,电源至工地的距离等;⑥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并确定现场的供电系统形式(TT/TN-S/TN-C-S)。

5、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主要是根据施工现场用电情况计算用电设备、用电设备组、配电线路,以及作为供电电源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计算负荷。 负荷计算是选择变压器、配电装置、开关电器和导线、电缆的主要依据。负荷计算时要认识到如下几点: (1) 各用电设备不可能同时运行; (2) 各用电设备不可能同时满载运行; (3) 性质不同的用电设备,其运行特征各不相同; (4) 各用电设备运行时都伴随有功率损耗; (5) 用电设备的供电线路在输送功率时伴随有线路功率损耗。

6、变电所(室)设计 变电所设计主要是选择和确定变电所的位置、变压器容量、相关配电室位置与配电装置布置、防护措施、接地措施、进线与出线方式、以及与自备电源(发电机组)的联络方法等。变电所的选址应考虑以下问题: (1) 接近用电负荷中心; (2) 不被不同现场施工触及; (3) 进、出线方便; (4) 运输方便; (5) 其它比如多尘、地势低洼、震动、易燃易爆、高温等场所不宜设置。 具体要求参见JGJ46-2005“第6章配电室及自备电源” 变压器容量:SB = (1 15%)×Sjs (考虑变压器的本身存在损耗,可从说明书中查到,一般为15%)

7、 设计配电线路,选择导线和电缆 配电线路设计主要是选择和确定线路走向、配线种类(绝缘线或电缆)、敷设方式(架空或埋地)、线路排列、导线或电缆规格、以及周围防护措施等。 配电线路必须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进行设计,同时因为是临时性布线,设计时应考虑架设迅速和便于拆除,线路走向尽量短捷。 根据负荷计算电流查表,选择导线和电缆。

7. 1 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7. 2 架空线必须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设施上。[注释]符合《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061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的规定,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强调架空线路要设置专用电杆。

下列转角杆存在的问题

电杆直径和高度不够;

电杆埋设深度不够,造成不稳,加固方法不对;

未采用绝缘子固定;

木横担长度和截面不够;

同一横担上导线太多,未分上下横担;

导线未按颜色架设,无法分清相序,线间距离不够;

7.3 电缆截面的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7.1.3条1、2、3款的规定,根据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偏移确定。

7. 4 电缆类型应根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选择。埋地敷设宜选用铠装电缆;当选用无铠装电缆时,应能防水、防腐。架空敷设宜选用无铠装电缆。 注:原JGJ46-88中“电缆截面”和“电缆类型”的选择合为一条“6.2.2”条,新规范JGJ46-2005分解为两条“7.2.2”和“7.2.4”条,并进行了细化。

7. 5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原规范为0.6m),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 7. 6 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0m高到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7.7 架空电缆(原:橡皮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原: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扎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敷设高度应符合本规范第7.1节架空线路敷设高度的要求,但沿墙壁敷设时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 (原标准和讨论稿2.5m)。 架空电缆严禁沿脚手架、树木或其他设施敷设。

7.8 在建工程内(原:高层建筑)的电缆线路(原:临时电缆配电)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电缆垂直敷设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宜(原:应)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电缆水平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原规范1.8m)。 装饰装修工程或其他特殊阶段,应补充编制单项施工用电方案。电源线可沿墙角、地面敷设,但应采取防机械损伤和电火措施。

[说明] ①为适应施工现场实际条件并保护电缆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规定。 ②架空电缆严禁沿脚手架敷设,严禁穿越脚手架架空引入和沿地面门口引入的规定,是为了防止电缆因机械损伤而导致脚手架带电。

③装饰装修阶段电源线沿墙角地面敷设的防机械损伤和电火措施是指采用穿阻燃绝缘管或线槽等遮护的方法。

8、 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 配电装置设计主要是选择和确定配电装置(配电柜、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结构、电器配置、电器规格、电气接线方式和电气保护措施等。 配电装置必须按照一机一箱一闸配置,配电层次要清楚,在选择电气产品时应注意不要选择淘汰型产品。

8.1 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 配电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220V或380V单相用电设备宜接入 220/380V三相四线系统;当单相照明线路电流大于30A时,宜采用 220/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 8.2 照明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其中每一单相回路上,灯具和插座数量不宜超过25个,负荷电流不宜超过15A。

8.3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路配电;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不存在共箱分路设置问题)。

8..4 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按其计算负荷选用无接头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GB 5013中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第4部分(软线和软电缆)的要求;其截面可按本规范附录C选配(原标准GB1169-74《通用橡套软电缆》现已作废) 。 电缆芯线数应根据负荷及其控制电器的相数和线数确定:三相四线时,应选用五芯电缆;三相三线时,应选用四芯电缆;当三相用电设备中配置有单相用电器具时,应选用五芯电缆;单相二线时,应选用三芯电缆。

8.5 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原: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度应为1.2~ 2.0mm(原: 1.5mm ),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本条规定配电箱、开关箱的统一箱体材料标准,包含禁止使用木板配电箱和木板开关箱。

8.6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原: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 1.6m (原: 1.3~ 1.5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原: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8~ 1.6m (原: 0.6~ 1.5m)。

8.7 总配电箱的电器应具备电源隔离,正常接通与分断电路,以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电器设置应符合下列原则(5个):

原则一:当总路设置总漏电保护器时,还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当总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备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则可不设总断路器或总熔断器。

原则二:当各分路设置分路漏电保护器时,还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当分路所设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备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设分路断路器或分路熔断器。 ----

原则三: 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并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如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的断路器,可不另设隔离开关。

原则四: 分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其设置和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8.2.2条要求。[说明]分配电箱的设置除了对漏电保护器不做要求外,其他与总配电箱相同。

9、接地设计 接地设计主要是选择和确定接地类别、接地位置,以及根据对接地电阻值的要求选择自然接地体或设计人工接地体(计算确定接地体结构、材料、制作工艺和敷设要求等)。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 1 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 2 修改用电组织设计的资料; 3 用电技术交底资料; 4 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 5 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 6 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 7 定期检(复)查表; 8 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电缆选用与安装
临电安全通病防治手册实现零事故
施工现场必懂的临时用电基本知识...
优质工地的施工用电安全如何做的?
用电安全管理培训之《施工现场临时施工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硬知识| 施工用电安全培训课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