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德明:听课,还有这些事儿得告诉你

听课观课,其实你需要做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带一支笔和一个记录本,还有什么呢?本文也许会带给你一些启发的!

    关于听课,还有哪些事儿得告诉你呢?简单点说,也就三个字——研、观、思;详细点讲,则是我自己听课的一点做法。

    首先,研听教文本。要想听有所获,观有所得,就需要对所听的课文有所了解,有所研究。毕竟听课前成竹在胸,观课时才能有的放矢。为此,每次听课之前,我都要研读所听文本——不仅要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梳理出文本的相关信息,如写作背景、课文内容、写作线索、文章结构、表达特点等,弄明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当然,如若时间充裕,最好的是能设计出文本的教学思路简案。

比如,听《匆匆》一课前,我写了这样的教学设想:情境导入,感知匆匆老师范背课文;朗读文本,扫清字词障碍,初步积累语言;细读文本,感悟匆匆,触摸表达秘妙;默读第四段,拓展延伸,抒写匆匆,诵优美语句。

常言道,有备无患。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那么课堂上就可以一边聆听,一边与执教者的设计思路进行对比,从中查找得失,品味优劣,进而更好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其次,设定观察点。听课得有具体的问题和明晰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立课堂观察点。课堂观察点明确,听课便具有了教学研究价值。因此,每次听课之前,我都要先思考三个问题:本次听课的观察点在哪里?自己的困惑是什么?我想得到什么启示?弄清楚这三个问题,听课的目的性自然就明确了。观课时,便能有所选择、有重点地观察、聆听,既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什么也没听明白的糟糕结果,又能让自己的听课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精度。

对于课堂观察点的设计,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课前谈话、导课方式、质疑点的选择、问题的设计深度、态势语、评价语、引导语、多媒体课件的利用情况、朗读指导的方法、读写结合的效度、对学生的关注度等等。每次听课时,少则关注一两个点,多则关注三四个点。当然,贪多嚼不烂,课堂观察点的设立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泛。只要能够一课一得,得得相叠,天长日久自然会聚沙成塔,积水成渊。

第三,记思维火花。课堂上,执教者的一些行为或方法诱发我们思考时,你思维的灵光便常常闪现。倘若不能及时捕捉记录,当它们稍纵即逝之后,再回头寻觅,麻烦且不说,更重要的是未必就能够找到原来的那种感觉。如此以来,必然会产生诸多的遗憾。因此,听课时,一定要及时记录思想的零星碎片——但凡有课堂教学或文本处理等方面的随思,我都要随时随地记录。这就像留下一个线头一样,随后顺着这根线头归纳总结,思维的火花便会凝结成思想的硕果,研究的田地自会葳蕤一片金黄的色彩。

如听《我没有钓到那条鱼》一课,由执教者处理课题的方法我联想到在课题上做文章的几种方法:其一,抓住题眼,引导质疑;其二,补充文题,训练说话;其三,读写结合,品题改题;其四,变式书写,解读文题。

其实,听课不仅仅是听者和教材、执教者对话的过程,也是自我进行对视的过程。只要我们能够先研读教材,再细观教学,同时及时记录随想,就可以让听课少走弯路,多些深度、精度和效度;就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课堂观察力和分析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积累第一手素材,为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对于摸索课堂教学之法,推动专业成长之路,无疑是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


声明: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老界岭风光。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明说愚言”。谢谢合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带着问题读”的深度思考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创新教育视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浅见
文言文教学中的“解读、对话、激趣”
​最美的遇见,快乐地成长(研修之悟)
[转载]放飞思路,快乐语文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