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信运营商与微信对抗的营销策略
       据澳《金融评论报》报道,虽然最近三年全球电信市场低迷,但中国国内旺盛的市场需求带动中国电信业迅猛发展,国内电信商不但抢占了北美和欧盟电信商的部分国内市场,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上也取得了成功。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公司华为公司的海外业务收入从90年代的零记录飚升至2003年的10亿美元(14.3澳元),今年前七个月此项收入已超过11亿美元。位于美国旧金山的电信研究和咨询公司RHK称,西方国家大的电信商最担心在未来两至三年内将失去的业务和市场。 
       尽管中国电信公司逢勃发展,但由于无线通讯和网络电话兴起,很多西方大公司在全球电信市场上仍占有很大份额。
  交友娱乐、拼车蹭饭、实时对讲、兼顾Q Q……“微信”这款免费即时通讯服务产品以其时尚、便捷、实用的特性和服务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成功占领家庭、校园、职场甚至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有数据显示,目前微信用户数正逼近4亿,相当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之和。2012年,腾讯公司的净利润率是28.09%,中移动是23.07%,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只有5.27%和2.85%。毋庸置疑,承认与否,微信这个乳臭未干的“小不点”成功挑战了昔日电信神话的“巨无霸”,当微信时代来临,电信运营安身何处?
  关键:体制创新
  有网友表示,这个年代,不会开发的运营商不是好运营商,收购是最没技术含量的手段。
  互联网时代,上述论断对于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启示在于突破曾经“巨无霸”不可一世态度的体制弊端,将有前途的业务公司化运作,打破思维惯例,创新式发展。
  体制的弊端在三大运营商内部十分普遍。中国移动的飞信即是一个受体制牵绊、被微信轻易挤出竞争队列的牺牲品。中国移动2007年发展飞信业务时一度意识到自身的制度缺陷,于是做出了将飞信团队分拆上市,成立神州泰岳公司的调整。但“换汤不换药”的结果却令人失望:表面独立的神州泰岳,实际上仍受制于多方,其业务、运营、推广方涉及中国移动多达几十个部门,这使得飞信业务研发与市场推广之间长期脱节。
  令人惊讶的是,上述现象在电信运营商之前成立的一系列子公司中极为普遍。正如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所说,“你还没走完审批流程,人家就已经把产品做出来了,这种局面持续下去,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转型必然失败。”
  机遇:通力合作
  据《财经》杂志报道,传统电信运营商已初步形成了对轻运营商的共识:通过合作,获取相应的流量附加值。这意味着,电信运营商不再强硬地和互联网公司“争锋相对”,或将开启合作共赢之旅。
  此前,多家轻运营商包括微信、唱吧、豆瓣、虾米音乐等已经主动出击、和联通达成合作共识,如唱吧与中国联通推出沃唱吧包月服务,标准资费为15元/月,而豆瓣、虾米音乐等也曾和中国联通合作,提供每月5元左右的单一业务包月流量服务。在国外,这种合作模式已经十分普遍。日本运营商 Softbank 就曾以颠覆者的形象,在日本发展了表现良好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它可以说是经营流量的佼佼者。针对单个应用产品开发定向流量套餐服务,并采取单独收费的模式,是管道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创新,这大大提升了管道附加价值。
  未来的电信市场,必然是一个轻运营商与基础电信运营商并行的二元格局,虽然目前二者的合作仍在小范围内摸索,但是,信息时代合作共赢而非恶意竞争的理念已经越来越被广泛认可,笔者相信,传统运营商的“基础优势”与轻运营商的“先锋意识”必将造就互联网时代的“电信神话”。
  底牌:守住“管道”
  “管道”无疑是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底牌”,这是传统电信运营商区别于“轻运营商”的优势所在,但目前却也面临“亚管道”风险。
  有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中国移动语音业务下降了2.4%,而短信业务则更为“惨淡” —2012 年国内手机用户的短信发送量还是正增长,到今年一季度,这一情况变成了负增长,幅度达到 10.9%。不仅如此,“亚管道”风险还体现在中国国内的运营商的“好高骛远”的经营战略中—向来不甘于只承担管道,更青睐于进军应用增值领域。但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2013年度MAE(亚洲移动通信展)中强调,基础网络是运营商最根本的竞争力。中国电信公司科技委主任韦乐平也同样认为,管道仍然是运营商的“金饭碗”,“去电信化是对的,但完全放弃管道,去做互联网是不可能的”。
  表面看来,传统电信运营商的“日薄西山”的颓势的“罪魁祸首”当属新兴的互联网公司,近十年来,先是金融业、继而零售业,直至而今的电信业,类似于腾讯这样的被业界称为“轻运营商”的互联网公司一路所向披靡,占领了信息时代的高地。
  但是,一味苛责外敌入侵并不能掩盖自身实力不济的事实,传统电信业或许也该反思自身的“体制弊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意识到问题方能更好的探求解决之道,据此,笔者认为,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的安身之处,关键在于体制创新,此外,把握与“轻运营商”通力合作的机遇后起直追、同时留好自身“管道优势”的底牌的作用也不可或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信未必是中国电信的神效良药
狼真的来了,微信推出高清免费通话宣战运营商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再造电信运营
三大运营商忙了一年的互联网转型 做的如何了?
运营商一旦管道化将失去未来
从电信运营商角色演化看电网公司的能源服务转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