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中天热聊火锅:文化都在这锅里



  

  今年夏天真是太热了,我家凉水管里都是热水。

  那就请各位吃火锅吧!因为火锅跟这酷暑天气一样水深火热,也因为它是中华文化精神的日常生活版。

  好,咱们边吃边聊。


吃火锅就是

吃文化

 

  火锅里有中华文化吗?



  当然。浑身上下都是。

  比方说——

  火锅热,可谓亲亲热热

  火锅圆,可谓团团圆圆

  用汤水处理原料,可谓以柔克刚

  不拒荤腥,不嫌寒素,用料不分南北,调味不问东西,山珍、海味、河鲜、时菜、豆腐、粉条,来者不拒,一律均可入锅,可谓兼济天下

  荤素杂糅,五味俱全,主料配料,味相渗透,食者各取所需,烫而食之,又体现了中庸之道,中和之美



  哈哈,吃火锅就是吃文化。

  所以,北至新疆,南到两广,西入川滇,东达江浙,几乎无不爱吃火锅。


 

野蛮人不吃火锅

 

  火锅要用火,这很重要。

  为什么呢?

  因为动物不会,野蛮人也不会。

  事实上,用火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大事。活了一百岁的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就曾提出著名的公式:

 

 

  也就是说,动物只会生吃,人类才会熟食。

  吃生肉的是类猿人,吃熟食的是现代人。

  这是对的。电影《奇幻森林》中的动物,便把火称为红色的花,认为那是人类掌握的恐怖力量。

  同样,我们民族也有一个公式:


生/熟=野蛮/文明

 

  也就是说,吃生肉的是野蛮人,吃熟食的是文明人

  这个观点,记载在《礼记·王制》。

  直到现在,茹毛饮血仍然指野蛮人

  他们还有一个称呼,叫生番。

  所以,生吞活剥也是贬义词。

  生拉硬拽,生疏生硬,夹生半吊子,都不好。

  如果“人生地不熟”呢?

  恭喜你,吃不了兜着走吧!

 


烧烤、火锅、

生鱼片

 

  我们民族用火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一百七十万年以前就已经开始,考古学把他们称为云南元谋人。

  那个时候,他们吃的是烧烤

  吃火锅则至少有八千年的历史,大约在磁山、裴李岗文化时期。由于学会了用火,就发明了制陶。有陶器,当然能吃火锅。至于是涮着吃还是煮着吃,不清楚。

  后来,又时兴吃生鱼片

  生鱼片在日本叫刺身(さしみ,Sashimi),其实原本是中华美食,叫做鱼脍,也叫脍,是江浙一带的佳肴。日本人爱吃的刺身,则很可能是三国时期从东吴传过去的。

  这就有了两种刚好相反的吃法:





生鱼片,包括其他生鲜





烧烤,包括烤肉和烤鱼


  脍和炙都是美食。而且,正是因为熟食为主,所以偶然生食,不但能换口味,还很高雅,很文明。

  这也是辩证法。

  因此有了一个成语——



  鱼脍变成日本料理的关键,在芥末和酱油。酱油也是中国人的发明,时间应该不晚于宋。南宋时,信浓的禅僧觉心法师到中国径山寺修行,酱油的制法便被他带回日本。

  结果是什么呢?


中国人用酱油做红烧肉

日本人用酱油吃生鱼片


  毕竟,河鲜易带寄生虫,鱼脍更适合海洋国家。

 

伙伴原本是火伴

 


  围在一起吃火锅的,叫伙伴。

  伙伴原本写作火伴。古代兵制,五人为列,二列为火,十人共一火饮煮,即为火伴。《木兰诗》里“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的火伴,便相当于今之战友。

  其实共火而食,古来如此,不过一般多为家人。只有在军营里,才是非亲非故而同食一火。今天同一炉灶,明天便同一战壕,火食与共意味着生死与共,所以改火为伙。

  结为团体,则叫结伙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些名词:



  后来,好人结成的叫团队,坏人的才叫团伙。

  比方说,犯罪团伙。

  当然,火食也变成了伙食

  单位里的公共食堂,则曾经叫做伙食团。

  上古伙食团的团长叫火正,他的任务是:


一、看管火堆

二、烹煮食物

三、分配食品


  当时的族群肯定很小。年轻力壮的外出采集狩猎,年长体弱又富有经验者留家看火,并烹烤食物。外出劳动者日暮归家,寒风暗夜中围定火堆享用熟食,岂非其乐融融!

  火锅,应该是那远古回忆的再现吧?

 


共食才是火锅的文化内核

 

  火锅有各种吃法。

  但,火锅店里,一人独食者罕见。



  这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因为独食无趣。实际上,火锅不仅是烹饪方式,也是用餐方式;不仅是饮食方式,也是文化模式。它最能形象直观地体现这样一层意义:

 

我们在同一口锅里吃饭

 

  因此,它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核——

 

 

  所以,我们喜欢请客吃饭,我们喜欢相约聚餐。一个人吃饭叫吃独食,一个人饮酒叫喝闷酒。独食难肥,闷酒伤身。只有共食,才不但能够吃到营养,还能吃到人情和血缘,何况火锅体现的人情和血缘还是热乎乎的。



  的确,火锅实在妙不可言。因为只有火锅,把烹调过程和食用过程融为一体,不但把锅端上桌来,而且让火贯穿始终。这不正是最古老也最亲切的共食方式,不是极富人情味和亲切感吗?尤其是在北风凛冽大雪纷飞的数九寒冬,三五友人围炉共酌,传杯换盏浅吟低唱,真是何其乐也!

  不妨来读白居易的诗:

 

 

  我怀疑这是喊朋友来吃火锅的邀请函。


                END



#参与留言#


你所了解的中国饮食文化习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趣读 | 易中天聊火锅:文化都在这锅里
文化都在这锅里
重庆火锅与文化
无意间拍到了火锅店里的员工餐,原来他们的伙食是这样
建议收藏:古诗文常见通假字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该怎么学?这里有秘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