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来,牛校里的牛师,是用这么牛的方式工作的!


小编的话:


“名校造就名师,名师支撑名校!”


在6月9日至10日举行的第九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展论坛暨“主体教育与师生发展”观摩研讨会上,来自省内外的500多名校长和教师,对这句话有了最深刻的认识。


本次论坛由河南教育时报社和安阳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承办、“河南校长”微信公众平台和河南育米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协办。论坛通过主题报告、现场访谈、综合素质展演、校长沙龙等形式,全方面展现了中国名校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丰厚的文化积淀。


其中,关于“教师发展项目组”的现场访谈交流,让与会者感受到了为何“小学不小”,到底如何“大道有道”。


原来,牛校里的牛师,是用这么牛的方式工作的——


主 持 人:

教育时报新闻部主任  张利军


访谈嘉宾:

 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副校长  朱敏

“大道论坛”项目组成员  牛艳丽

“观影悟道”项目组成员  王保和 褚红娜 李晓明

《大道》校刊编辑组成员  李万红 李贝

《大道故事》编辑组成员  王晓霞

“读书达人”推介组成员  李伟  张君

《学生素质手册》评价组成员  王欣欣



主持人:人们认识一所学校,往往是从这所学校的教师开始。而大道人坚信,在教师成长的道路上,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却可以走得更远。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的教师发展项目组应运而生。今天来到我们现场的有10位教师代表分别来自6个项目组。朱校长,能不能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


朱敏: 好的,谢谢。各位专家领导,同人们,大家上午好。人民大道小学依靠教师发展,推动学校发展,所以在马校长的倡导下,我们采取自愿参加、主动约请的方式,组建了14个项目组。大道有200多位教师,参加项目组的就有108人,号称“一百单八将”。可惜今天会场上的这个舞台有点儿小,不能把我们项目组的所有小伙伴们都请上来,我们请了部分项目组的教师代表与大家交流。坐到这里的项目组教师代表,有我们《大道故事》编辑组、“学生素质手册”评价组、“观影悟道”策划组、“大道论坛”策划组、“读书达人”推介组和我们的《大道》校刊编辑组一共6个项目组的老师。



《大道论坛》项目组



主持人:刚才朱校长提到了“大道论坛”项目组,我听说咱们学校的“大道论坛”,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每期推出的坛主都很牛。我想知道咱们的内容丰富在哪里,咱们的坛主又是如何的牛? 


朱敏:刚才我们丽娜校长跟大家做主旨报告的时候提到了“大道论坛”,它是大道人自创的一个大道的“央视论坛”。这个项目组的负责人就是我身边的这位美女老师——牛艳丽。


牛艳丽: 大家好,我是大道论坛项目组的牛艳丽。我们大道虽然只是一所小学,但来过这里的专家、记者们却是这样描述她的:“人民大道小学是一座永远开采不完的富矿,无论谁来开采,都会从中受益。”这里有着一群具有独特气质的大道人。我想,这种独特的气质可以说是一种情怀,一种志趣。我们很多可爱的同事都有自己痴迷的爱好、兴趣,并且没有因为工作的繁忙、家事的琐碎而放弃了对自我爱好的研究,学校领导也没有把这看作是不务正业,反而把它看作一种丰富的校本资源进行了深入发掘,全力为这些老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展示、成长的平台——那就是我们的“大道论坛”。



到去年为止,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16期,这么多期做下来,大道论坛已经成为我们大家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一个沙龙,在这里我们谈历史、品文学、聊影视,学习摄影拍照和服装穿搭……涉猎的内容真的是非常广泛的。而且我们每期的坛主可以说是推出一位就火爆一位——


梁景仁老师是一位思品老师,他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我们的第一期“大道论坛”中,他带领我们认识并了解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阎红闯老师是我校一位卓越的美术人,他的“盛世青铜”这期论坛,通过对青铜器的介绍,使我们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


李晓明老师是我们大道出了名的影迷,据说他中学时因为痴迷电影,都影响了高考,他在“一己之见说霸王”中以大道专业影评人的身份为我们解析了华语电影最经典的影片之一《霸王别姬》。


张凌霄老师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也是省书画协会会员,在“中国书画片隅”这期论坛中,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我们的音乐王子朱鹏宇老师在带领我们拜访施特劳斯,让我们学会感受音乐的美好,丰富我们的音乐素养。


李伟:牛老师,你不也是坛主吗?给我们讲讲你当时的感受吧!


牛艳丽:说起来真是一言难尽啊!我原来是一个比较内向,不爱表达,不擅于和别人交流的人,当朱校长把解读《红楼梦》的任务交给我时,一开始我是极力推辞的,但我们都知道,她总有办法使你接受任务并全力以赴去完成。准备的过程是很不容易的,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最痛苦的是你好不容易准备出来了样稿,项目组会议一讨论,有可能就会全部否定,一次次推翻,一次次重来,简直就要崩溃了。当你咬牙坚持下来并做好这件事时,你会有一种破茧成蝶般的喜悦,你好像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我想,如果没有当初的那期论坛,今天的我很可能在台下的某个角落里静静地坐着。同时在一次次的打磨中,大道人那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也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我们一笔非常宝贵的人生财富。


另一方面,对于听众来说,主讲人就是自己身边的同事、好友,不是什么著名的学者、教授,让人觉得遥不可及,这种身边的榜样对大家的触动更大,给了更多人坚守自己爱好的力量。同时也在愉悦的氛围中完善了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我们大道人的才情和志趣。这也是我们大道人为什么看起来气质独特、与众不同的原因。




《观影悟道》项目组



主持人:观经典影片,悟教育真谛。看似平常的一件事情,咱们学校是怎么把它当作一种校本研修活动的?


王保和:我是“观影悟道”项目组的王保和,是我们学校的科学老师。


首先,“观影悟道”是我们学校众多校本研修活动当中的一种,而且是最受老师们欢迎的活动——没有之一。



其次,看电影的过程是享受大餐的过程,我们是食客,更是厨师。看电影的过程很享受,挑电影的过程很难受。每次挑选影片,我们都要把获过奥斯卡、金棕榈等奖项的电影再过滤一遍;也要把“豆瓣高分电影榜”进行第N次的查看,看片名、看海报、看剧情介绍、看网友评论,有的还要看片子。每一次都要经历头晕脑胀、眼睛干涩的过程,但是看到老师们观影时开心的样子,我们觉得很值。


其实,我们组的活动,简单说就是:我们挑选、推荐影片;科研处审核、确定影片;老师们观影――悟道――思想改变――行为改变,提高生活的品味,教出有品味的学生,有品味的人多了,这个世界也就美了!


李晓明: 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可以了解到我们大道人是有才的,我们的才来源于不断的学习。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多元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我们观影悟道项目组就是通过观看电影让老师们了解孩子、读懂教育、认识世界。大家请看大屏幕,这些就是我们推荐老师们观看过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三傻大闹宝莱坞》《阿拉基与拼字大赛》《心中的小星星》《春风化雨》《叫我第一名》《美丽人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金刚骷髅岛》《万箭穿心》等。


王保和:推荐《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时,我自己提前看过5遍。


朱敏:嗯,全校老师看《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一共看了两遍,一次是英文版,一次是中文版。


李晓明:这些都是奥斯卡、金棕榈等电影节上的获奖影片,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 一部部经典电影就像一本本好书,值得我们认真品,细细悟。我们的观影重在悟道。每一次观看电影之后,大家都将电影和自己的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深入地思考,并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与组内的老师们分享交流。通过“观影悟道”这样的校本研修活动,我们感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寻觅到了人生的哲理。也让我们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更新了教育理念,改变了教育行为,提升了教育效果。




褚红娜:记得我们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叫《地球上的星星》。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刚入学时不善与人交流,而且经常会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当中。当他不想与人交流,而你又想跟他说话时,他会对你说:“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但是后来正好有一次碰上我们学校的红石榴朗诵会,需要人人参与,而他总是无法完美的融入到集体当中。于是老师便给他指派了一个扮演一朵小花的任务,并且告诉他角色非常重要,不可以乱动。在后来的朗诵会上,这个孩子竟然一动不动的坚持完成了表演。后来音乐课上给大家发放音乐教材,体育课上播放音乐的任务就都交给了这个孩子。慢慢地,他越来越有规则意识。老师立即跟家长沟通,告诉家长孩子这方面的爱好,让家长着重在这方面培养孩子。现在孩子已经升入了初中,虽然在交流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他在音乐方面已经小有成就,成功举办了自己的钢琴独奏会。




《大道》校刊编辑组




主持人:提到《大道》校刊编辑组,在我的印象当中,小学中办校报的较多,而咱们学校怎么想到要办这样一本校刊呢?


李万红:办校刊是我们学校办校报的升级版。随着学校的发展,许多团队都建立了自己的宣传平台。像学校团支部开辟了团报《青春大道》,学校心理辅导组搭建了一个专属知心姐姐和学生之间心理沟通的桥梁《心灵有约》,学校的读书社也开办了校报《悟道》……随着报纸增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各种报纸在版面大小、出版周期、装帧设计方面各自独立运作,风格迥异。如何整合一个个已经开始运行的校报就摆上了日程。在大家手里的校刊上有《青春节拍》《阳光心晴》《读书达人》等几个栏目就是由校报演化而来。由此大道校刊应运而生。


朱敏:其实我们都是普通的老师,没有任何创办校刊的经验。校长提出来要把大道校刊创办成我们学校的一张名片,并且派所有校刊项目组的老师们赴京取经学习。


李万红:我们创办的校刊效果是有目共睹的。校刊办得这么好,跟朱校长经常吓唬我们有关。每次校刊组开会,朱校长都会就对我们说:千年的文字会说话,我们的工作成果是白纸黑字,要经得起10年、20年、50年,甚至是100年后人们的审阅和检验。说的次数多了编辑们就有了“心理阴影”,只要看见错别字就如芒刺背。每期校刊编校过程中,我们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们心中常存敬畏,敬畏读者,更敬畏文字。


主持人:是的,说到这一点,作为编辑的我感同身受。校刊的名字叫《大道》,单单是因为我们学校的名字叫“大道”吗?



李贝: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首先“大道”是我们人民大道小学响亮的简称,同时也意味着宽阔平坦的道路,寓意着光明美好的前途。大家来看这个“道”字,从字形上来分析的话,“首”字加“走字底”,代表一边用脑思考,一边行走实践,其实这也是我们大道人的教育之道啊。“大道”这个名字也喻指我们大道小学在探索教育之道的途中,老师和孩子们共同走在幸福的大道上的意思。




《大道故事》编辑组



主持人:李老师对“大道”二字的解读很别致,也很有内涵。我知道咱们还有一本书型的杂志叫《大道故事》,每学期一期。它跟我们的校刊《大道》又有什么区别呢?


王晓霞:《大道》可以说是我们学校的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涵盖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而《大道故事》内容比较单一,就是我们平时撰写的教育教学故事,所以《大道故事》是大道人自己珍藏的瑰宝。校刊《大道》和《大道故事》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所选文章都源自我们的实验札记。九十年代初,我们开始在做主体教育实验的时候,姚校长要求实验班老师每人每月写八篇不少于800字的教育札记。这一写就写了20多年。书写札记的过程是刻骨铭心的。老校长每学期都会给我们发一个笔记本,每次看到本子,我的心里都会非常煎熬,但是姚校长会用各种办法激励我们去写,还邀请安阳师范学院的岳教授为我们批改。现在回想起来姚校长真是用心良苦。



朱敏:我们每月都要手写8篇不少于800字的教育札记,合起来也就是将近1万字。我曾创下一夜写8篇教学札记的记录。20年前,儿子还小,我既是语文老师,又当班主任,而且每周三校长还带着我们实验老师听课研究,就这样每月还要写8篇札记!开始写札记的时候真的是一脸茫然,不知道怎么写,也不太想写。后来就知道把每节课上、课下的灵感,及时在书上、教案本上批批画画,有时候就记几个关键词,写札记时就有了素材,不愁写什么了。但那个月,不知道忙些什么,没来得及写,在交稿前一天通宵达旦完成了8篇札记的撰写。


这并不是令我最骄傲的一件事情,让我最骄傲的是在我不满40岁的时候,大道给了我机会参加特级教师的评选。清楚地记得,那天上午,我正在教室里上课,学校办公室通知我下午两点之前,赶到郑州商城饭店去参加特级教师的答辩。此时已上午10点多了,我拎包就奔了火车站。最近一趟列车已售完票。无奈,求助在车站工作的学生家长,把我先送上火车再补票。下午,我按时赶到了答辩地点,进去一看满大厅都是头发花白的老教师,我顿时觉得汗颜——我不该来参加这次答辩,我还太年轻。等待填表、抽签期间,有一对夫妻模样的老教师,盯着又瘦又小的我,诧异地问了我一句话:你是来干啥的?让我更加羞愧了:好像我是来捣乱的小孩,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场合。


去答辩的那天,我什么资料都没有带,也没有任何答辩经验。没想到三天的答辩,我抽到第一天上午的第一场,好在不是第一名,我是第二名。晚上,我无事可做,翻来覆去睡不着,洗了两次澡才睡着。第二天早上我去候考室等待时,工作人员告诉我第一名弃权了,我就荣升为本届特级教师答辩的第一场、第一名了。但那次答辩,我以学科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评审。不是我个人多么优秀出色,是多年的札记撰写成就了我顺利通过特级教师答辩。感谢主体教育实验!感谢大道小学这块沃土,使我成长得如此迅速!!感谢姚校长当年逼迫我们每人每月写8篇教育教学札记!


王晓霞:有感于刚才李贝老师的发言,大道的“道”是一边行走,一边思考。那么札记就是我们大道人且行且思的一个成果。如果没有这个教学札记,我想大道不会走得这么远。我个人认为札记是教师的成长之道、成才之道,也是优秀教师的成名、成家之道。


我们把老师们所写的教育札记中的教育教学故事精选出来,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大道故事》。一个青年教师翻看《大道故事》后,处理班级里突发事件会游刃有余;作为一个中年教师,翻翻同龄人写的教育札记,大家都在向前跑,我怎么能停下呢?您要翻翻我们的《大道故事》肯定也会激情四溢,会感觉做教育其实是个很有成就感的事。如果您想投资一个关于小学生活的电视剧的话,拿到我们的三本《大道故事》,您就不用写剧本了,直接就可以用了,而且是非常鲜活、原汁原味的小学生活。这就是我们的《大道故事》,一本讲述大道人真实的教育教学生活的书,想了解大道,必看《大道故事》。





“读书达人”推介组



主持人:每个学校都在倡导老师们读书,提到读书大家一点也不陌生。但是“读书达人”这个名字还是很吸引我的。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读书达人”,我们读书达人推介组又是做什么的呢?


李 伟: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是职业读书人,在大道读书就是一种时尚,而且我们会经常会交流分享读书感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读书达人呢?不单单是读书读得多的人,而且读完还要有自己的思考。爱读书善思考的老师们会成为我们的读书达人。


在每个假期老师和学生一样是有假期作业的,老师的假期作业就是读书。我们有共读书目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阿莫纳什维利《零分数教学》三部曲……对于这些经典教育丛书我们会共读、反复读、交流分享。每个新学期开始的第一次周六学习就是分学科组进行假期读书交流分享。分享有共读的书,更多的是老师们自己喜欢的书。在交流分享的基础上,每个组推荐出来一位读书达人,在此基础上再选出2到3个读书达人在学校例会进行交流和分享。每个老师推荐书的类型是不一样的,例如数学老师张君给大家交流的是“数学之美”。


张君:在读书达人交流会上,我们会通过一些小故事或者有趣的例子,来引发大家对一本书或者一类书的喜爱。以我的这一期“数学之美”为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看似平淡的事实,但当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却是另外一回事。比如,我们常讲的一则寓言故事,南辕北辙,表面上是违背常理的,当把它置身在非欧几何的大空间下,它就是完全合理的。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我们沿一个方向出发,无限走下去,必然会从相反的方向回来,只要我们速度够快。就是这样,我们以故事为引子,来激发大家读书的热情。



李伟: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期大家推荐信息技术老师赵亚军为“读书达人”。赵老师当时推荐的书是《时间简史》《三体》。被推选出的读书达人先要给我们项目组的老师讲一遍,我们作为听众先听第几遍,给他们提一些建议。赵老师幽默的语言、精美的幻灯片深深地吸引了老师们。我本来就不喜欢读这类书,但是赵老师交流完我也展销了刘慈欣的《三体》开始了阅读,而且读得津津有味。我们总是用鲁迅的话教育孩子们“读书如蜜蜂采蜜,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博览群书。


都说我们大道老师有气质,这种气质和读书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读书达人也特别受老师们的欢迎。因为我们的读书达人不是简单的给大家推荐几本书,我们的分享形式是非常多样化的,除分享小故事之外,还有朗读、视频片段等,我们不仅推荐书,更有我们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也正是因为我们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多样,老师们才喜欢上读书达人。通过这些达人们的交流更激发了老师们读书的兴趣和读书的热情,提升了老师们的阅读品味和生活品味。



《学生素质发展手册》评价组



主持人:谢谢李伟老师和张君老师的介绍。最后我们再聊一聊《学生素质发展手册》评价组。我看到王欣欣老师手里就拿着一本《学生素质发展手册》,王老师,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它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评价手册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王欣欣:我们的《学生素质发展手册》是主体教育实验的结晶,它记录了学生在小学阶段成长过程中的足迹,折射了教师教育的灵魂,承载了家长无限的期许。每学期期末,孩子们拿到素质发展手册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他们脸上有骄傲,还会有些许羞涩。这里面有孩子们每学期每门学科的考核成绩,里面有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不要小看这个60%这个数字,这是我们大道小学主体教育思想的折射,我们每位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重平时、重过程,并不是简单以一张期末考试卷作为评价学生好与坏的唯一考核标准,所以我们会在平时认真观察每个孩子,才能在最后写出对孩子中肯的评价。


我们素质发展手册的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请大家看,每门学科里面都有学生的自我评价,这是学生自我意识的一个体现,从中年级开始,我们增加小组评价,让孩子们通过同伴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一个学期的成长和发展。另外呢,再加上我们的教师寄语和家长寄语,这样的话就可以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对学生进行一个客观的立体的评价。


这里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请大家来看。这是我们学校刘海慧老师写给学生的一段评语,首先,刘老师的字就非常潇洒,她就从学生这个学期参加的一次重大活动——《学生大讲堂》入手,分析了他能取得成功的一些原因,并说明这些优秀的品质对他人生的影响。除了指出他的一些优点外,还指出这个孩子需要努力的方向。所以我们的评价是非常全面的,在我们老师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理念影响下,我们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转变,他们用带着发展的眼光来评价自己的孩子,我觉得我们大道这种主体性教育思想理念在每个老师的心目当中已经深深发芽开花结果。通过每一次我在检查《素质发展手册》的时候,我就发现我们的家长也开始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这种理念在他们的心目当中也开始茁壮成长了。



主持人:既然咱们的素质发展手册对每个孩子来说如此如重要,那咱们项目组是如何来组织工作的呢?


王欣欣:如果说教学素质发展手册是评价学生的话,那我们评价小组是来评价老师的。我们是来挑老师毛病的。刚才大道的读书达人和观影悟道很受欢迎,我都不敢说话。因为我们是挑老师毛病的。


褚红娜:其实我们的素质评价手册项目组也是非常受老师欢迎的,之前我们写了评语,是领导来评价我们写得好不好,但是我们现在有了这个项目组,我们写了评语之后,是项目组评价的,我们的心里不再那么忐忑了,所以我觉得你们项目组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王欣欣:听到这些话,心里真是太高兴了。真的是这样,我们学校十几年之前由科研处的老师评价老师们写素质发展手册的一些情况,而现在呢,我们所有评价小组老师都来自于一线教师,我觉得有人员上的变化其实是一种体制上的转变,真的就像老师说的,有领导评价教师变成了我们教师评价教师,有可能会更受老师们的欢迎吧!


另外就是,我们不仅仅是起到一个监督检查并评价的作用,其实我们还是发现者,培训者。我们素质发展手册小组的老师,总会抽出大块的时间静静地坐在小屋里,然后仔细地去看每个教师写的评语。因为老师们确实是辛辛苦苦一个学期给学生写的评语,我们都在用欣赏的眼光来看评语,当我们看完之后,会挑选出来很多优秀的案例推广给学校的老师,让老师们学习。


褚红娜:年轻老师刚工作,她们不知道如何来写评语,项目组给她们推荐了一些优秀的评语,她们在写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些参考,我觉得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主持人:咱们这个项目组一共有几个人?


王欣欣:我们项目组一共有6个人,一个老师负责一个年级,这样的话就可以横向地评价这个年级所有的任课教师在填写素质发展手册的一些情况。


王晓霞:横向比较,才能对老师和学生的书写有更公正的评价。


主持人:其实的确是这样,我们提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也提了很多年了,但真正把工作能做得如此扎实,人民大道小学走在了前面。朱校长,刚才项目组成员都谈了谈所在项目组的工作和感受,你是如何在工作中和老师们一起收获成长的?



朱敏:刚才我们项目组的部分教师跟大家做了一个真诚的交流,相信在座的各位听了我们的真诚交流之后,对大道人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轮廓:


第一点,大道人是执着的,一个札记我们写了20多年。刚才丽娜校长在做主题报告的时候说,我们这么多年来有四个坚持,我觉得执着是大道的品质。


第二点,大道的老师都有才,通过今天上午的交流和下午各位到大道参观、考察,你会更充分体悟到大道人的第二个特质。


第三点,通过刚才老师们的讲述,可以看到大道人很珍爱自己每一天的教育教学生活,因为我们把每一天的生活和每一节课都当成课题去研究,都当成我们生命中可重复、不可逆的一天来度过,所以我们珍爱自己的每一天。珍爱也是大道人的品质。另外,不管是《大道》校刊项目组还是《大道故事》项目组,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大道人每做的一件事情,都追求至臻完美,实际上这就是不断地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这也是大道人的一种品质。与其说这是大道人的品质,不如说这是大道人的DNA。这种品质像基因一样,在不断地传承、发扬。最后,我想表达的是:大道人的脚步会永不停歇,今天我们在努力学习、实践,探索,明天我们将继续!



来源 │ 教育时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校 ‖ 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教师发展项目组,让学校走得更远
信任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 ——陕西省丹凤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纪实
读书札记 || 张楚廷:流动合理与来去自由
袁伟望 | 杨象富老师与读书
【校长札记】先生回来
学习札记:有能力为他人做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