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五章

希望大家读完,有高见可以写到评论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起学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猶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个人理解:天地没有虚伪的仁义之心,对待万物就像人类对待牲畜一般。人类对待牲畜,只要是符合实质性质要求的,就对其非常好。圣人的境界高于普通人,他们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不会因为他有仁义道德而偏爱,不会因为他恶贯满盈就讨厌,只有那些言行符合道的人才会得到圣人的支持。正像孔子那样,即使那些帝王并不喜欢他的思想主张,还是会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天地虽然高于人类,但是它也类似。它只会爱戴那些符合道的事物,而那些违反道的事物,注定不能长存世间。可能老子看来,道德仁义本就是虚无,这些东西只会让你与道远离。

天地之间就像是一个风箱。人看不见它,但是它一直存在,当风逐渐增多,里面的流动越好。正如世间的万物一直都在运动之中。

但是当鼓动的风到达极致,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灭亡。太多的规范教条,太多的绝对化会让事物的发展走向极端,而极端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失败。这就像是两个人在争吵一问题,各自都认为各自是对的,争吵无休无止,结局可想而知。小编虽然初中毕业,但是斗胆在这里说一句:正如当今的科技,当人类的科技走向极端,人类面对的只有一个结局,灭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解释1
漫话道德经----第一讲 学习《道德经》的自然观
《道德经》翻译版本
《道德经(1——10)》解读
《道德经》是怎样的一本书
道德经,自然的经典,不言之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