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中山祖籍在郑州荥阳?还是在开封陈留?还是洛阳孟津?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是自开封陈留迁徙南方的客家人。关于“孙中山祖籍在开封陈留”的问题,目前河南有两种声音:一种是郑州认为,孙中山祖籍在郑州上街区柏庙村孙宅,即原荥阳县峡窝乡柏庙村;一种是开封认为,孙中山祖籍在开封县陈留镇附近孙老庄村。两种观点孰是孰非,一时缺乏实物和史料证据,陷入了无法区分的两难境地。为破解这一谜底,本人从开封人文历史分析出发,对“孙中山祖籍在开封陈留”问题做了一些探讨,现提出不大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商榷。

一、郑州上街“孙中山祖籍在柏庙村孙宅”理由牵强:

据《郑州晚报》首席记者徐富盈在《孙中山祖籍上街柏庙村?考证结果已上报文物部门》一文中报道,郑州柏庙孙氏古今文化研究会老会长孙尽忠先生认为,孙中山祖先是从郑州上街区柏庙迁出中原的,理由大致有五:

一是多年前孙穗芳曾找过荥阳姓氏文化研究专家孙启文,询问过孙家的祖籍问题。

二是郑州发现了本地孙家生活的古窑洞,还有当年本地孙家植的28株古柏。据考证,古柏树龄在1500年以上。郑州文物考古人员也在村北侧发现新石器时代该村古人类生活遗址。

三是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芳曾经说过,孙家是从河南陈留(当年的陈留郡,当时区划即以现在开封陈留为中心向周边延伸50-100公里)先迁到江西,再迁到福建,后至广东。而郑州上街区柏庙村离陈留约75公里,符合孙穗芳所指范围。

四是经过多年来对中原地带凡有孙姓的村庄,或带有孙字的村庄进行过详细调查,没有发现一支源自本地的孙氏。陈留镇附近有一个孙老庄村,现在已没有一户孙家了。

五是据其近年来对孙中山的家谱研究,孙中山的祖先从河南迁出的时间,应该是在唐朝中期,如果孙中山祖先是从柏庙迁出的,那正是本地孙氏的一支。

二、孙姓始祖发源于中原地区不容置疑

关于孙尽忠先生所说“经过多年来对中原地带凡有孙姓的村庄,或带有孙字的村庄进行过详细调查,没有发现一支源自本地孙氏”的问题,我们不敢苟同,感觉此话说的有些满了,不仅与孙家姓氏发源的史料记载相矛盾,也与孙家在中原存在的客观历史不符。

经查有关史料表明,孙中山的“孙”姓来源颇多,但主要出自中原的理由有以下5个方面:

(一) 公孙、孙姓出自姬姓

最初出现的公孙、孙氏,是上古时期的轩辕黄帝,其后裔有公孙氏、孙氏。据宋代学者罗泌撰《路史》记载:“神农同母弟勖,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轩辕帝初名公孙,后改姬。”说明炎、黄二帝为同族兄弟,轩辕黄帝最早姓“公孙”。

神农氏炎帝帝都在开封陈留空桑,黄帝的帝都轩辕丘一说在开封陈留西北轩辕楼;一说在新郑,均在古陈留范围之内。罗泌在《路史·后纪四》中又记载:“炎帝参卢,是曰榆罔,居空桑”。战国时期秦国宰相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也记载:黄帝之孙“帝颛顼生自若水,宕处空桑,乃登帝位”。关于黄帝居住开封的说法,史料也有记载。据唐代《轩辕黄帝传》记载:黄“帝娶于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元妃,生二子:玄嚣、昌意。”其中“大梁”,就是战国时期魏国国都,现在的开封,与若水、空桑同地。这说明西陵氏、炎帝、黄帝、嫘祖、昌意、颛顼都居住在开封的大梁、若水、空桑,也就是古陈留之地。

在黄帝所有后代中,有部分双姓“公孙”,单姓“孙”。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有子高阳,“高阳”就是指颛顼,也是颛顼的封地。目前,已知高阳有四处:周代高阳,在今陕西长安以西;汉代高阳,在今河北高阳东;北魏高阳,在今山东临淄西北部;颛顼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北,即开封县陈留北(古小黄),后迁杞县西高阳镇。这里曾是汉初广野君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的地方。其实,颛顼为黄帝二子昌意的后裔,生在昌意所在的若水(即伊水、汴水,四川若水为其后裔传承而去),后来的封地在高阳,与伏羲皇柏山、炎帝空桑、黄帝轩辕楼(丘)、昌意若水、帝喾有莘国、夏杼老丘、伊尹出生地古莘国等,同在开封古代陈留一地,彼此有历史传承关系。

可见,黄帝及其后裔公孙氏,孙氏最早出自开封古陈留一带,是有据可查的。

(二) 孙姓出自妫姓

春秋时期,齐景公赐将军田书姓孙,属于以国君赐姓为氏。而齐国田书之“田”姓,却源自开封“陈留”之“陈”姓。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国灭商纣王,封舜帝之子商均的直系后裔虞阏父之子妫满于陈国留邑。周公平叛三监之乱后,将陈国迁于淮阳。宋代著名学者邓名世《古今姓氏辨证》认为,孙姓出自妫姓,是齐田完的后代。齐田完的四世孙桓子的孙子,因为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广饶县

)。

妫姓孙氏远古始祖为虞舜,其传承顺序为: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

→句望→牛→鼓叟→虞舜→虞阏父→胡公满(封)→申公犀侯→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圉戎→幽公宁→厘公孝→武公灵→夷公→平公燮→文公圉→桓公鲍→厉公佗→公子完(后逃往齐国)→山巨孟夷→泯孟庄→文子须无→桓子无宇→田书(赐姓孙)。

因此,许多孙氏族谱将虞舜、虞阏父、妫满虞、田完视为本族始祖。妫满逝世后谥号“胡公”,又称“胡公满”。从胡公满开始,历经了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世袭传承,到陈宣公时,原本已立太子御寇,后又欲立宠姬所生之子款,便于公元前672年杀掉了太子御寇。陈厉公之子完,字敬仲,与御寇交往甚密,因惧怕祸及自己便逃到了齐国,并改姓田,称田完。由于他原是应该继立的诸侯,再加上他品德高尚,齐桓公

欲命他为卿。但田完推辞卿职,只当了管理百工之事的基层官吏。

齐景公(公元前547~前490年)时期,田完五世孙田桓子即齐大夫田无宇之子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田书于“乐安”,并赐姓“孙”。

“孙”姓的“陈”氏先祖,最早是指黄帝、尧帝、舜帝在开封三皇五帝“中央之国”观测太阳运行,制定历法的羲和氏、常仪(即昌意)氏,后裔以“陈”为图腾称作“陈”氏。淮阳的陈国由陈胡公自陈、留传承而去,后来也曾属陈留郡、开封府管辖。“留”是由卯、田组成,意为占日的东方(卯)之田。因此,齐国的乐安孙氏认为,自己的先祖来源于开封古陈、留,却不知郑州柏庙之“孙”氏与古“陈”氏、“留”氏,或“乐安孙”有何直接关联的依据。

(三) 孙姓出自卫国

以春秋初期卫武公之子惠孙为始祖,属于以先祖名字“孙”为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纣,封其同母弟姬封于康,侯爵,史称康叔。周武王逝世后,三监联合殷王子武庚叛乱,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乱有功,封为怀侯,欲移康叔于卫国。

康叔逝世后,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孙考伯于卫,侯爵,古城在今河南淇县朝歌城。西周末期,卫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卫武公之子公子惠孙,惠孙之孙武仲(乙),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孙”为氏。据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元和姓纂》记载:“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

可见,卫武公之子为惠孙,惠孙之子名耳,为卫上卿,姬耳之子名乙,字武仲。依据周制,诸侯国国君的儿子称公子,孙子称公孙,玄孙(公孙之子)不能称公孙,应以其祖父的字为氏,武仲即以父惠孙的字为姓,就是“孙”氏。

姬姓孙氏同样也是黄帝后裔,其传承顺序为:黄帝→玄嚣→蛟极→帝喾→后稷(周始祖)→不窟→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渝→公卯→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周文王姬昌→卫康叔→康伯→考伯→嗣伯→庭伯→靖伯→贞伯→顷侯→厘侯→武公和→公子惠孙→耳→乙(武仲,始姓孙)。

公元前660年卫懿公时,狄人侵犯,卫人不愿抵抗,结果懿公被杀,卫国遗民逃亡过黄河,迁到曹邑(今河南滑县),拥立戴公为卫君。公元前658年,卫国在齐国的帮助下重新建国,建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卫国在楚丘时由卫文公姬辟疆当政,卫文公接受亡国教训,修明政事,奋发图强,重整军备,使国力、军力大增。开封在古逢池(国)之北,春秋时期属于卫文公第三子太叔、大夫仪的封地“仪”邑。卫国武仲后裔“孙”氏居于开封,即仪邑之地是历史传承。

(四) 孙氏出自子姓

殷商帝王家族为子姓,孙氏为商代著名忠臣比干之后。比干是殷末纣王叔父,官至少师。纣王淫虐无度,国势危殆,却不听劝谏,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连续三天进宫劝说纣王,希望他能改过自新。纣王恼羞成怒,下令如若有人敢再犯颜直谏者,一律斩首。可比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继续劝说纣王。纣王暴跳如雷,让人当庭剖开比干的胸取心。比干被纣王杀害后,其子孙纷纷避难隐姓,有的以王族子孙之故,改为孙姓。比干墓由周武王克殷而封在新乡卫辉,战国时期属于魏国大梁(开封)管辖,是魏国王族茔墓所在地。著名的“竹书纪年”竹简,就出自当地孙杏村镇娘娘庙村南的魏襄王陵墓之中。至今仍有比干庙在卫辉顿坊店乡存在,与魏国大梁有历史文化渊源。

(五)孙姓在汉代为荀子后人

战国末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后人因避讳而改孙姓。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姓荀,名况,。又称荀卿,是苟姓家族人的骄傲。但到汉代,因汉皇室成员刘荀当了皇帝,即汉宣帝,为了要避“询”之讳,他下令荀姓子孙不得姓荀,改为“孙”,并将战国时代的苟卿改为孙卿。由此荀姓也成为汉代“孙”姓支脉的一个源头。古籍《战国策·楚策》、《韩非子·显学》、《汉书·艺文志》、《儒林传》及《孙卿新书叙录》、《韩诗外传》等书篇中,均有称荀子为“孙卿”、“孙子”的记载。荀卿自己著作《荀子》中的《儒效》、《议兵》、《强兵》、《尧问》等章篇,也多见“孙卿子”的自述。东汉末年,曹操

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荀彧从子荀攸,被称为

曹操五谋臣之一,官至尚书令,死后封为“陵树亭侯”,其地在开封尉氏庄头乡鸡王城一带的“陵树亭(乡)”,东北距开封直线约32公里,是汉代孙姓的传承地。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孙姓发源地都与开封古代的空桑、轩辕楼、仪邑、大梁、陈留等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且均在中原核心地区。因此,笼统地作出“中原地带凡有孙姓的村庄,或带有孙字的村庄,没有发现一支源自本地孙氏”的结论,实在无法让人认同,不知其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恰恰相反,上述开封古陈留历史情况分析证明,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关于“孙家是从河南陈留迁到江西”的说法是有人文历史根据的,“孙姓最早发源于开封陈留”、“孙中山祖籍在开封陈留”的观点,并非无稽之谈。

三、唐朝中期的开封陈留包含郑州荥阳(上街)有误

围绕郑州孙尽忠先生关于“唐朝中期的开封陈留包含郑州荥阳(上街)”和“孙中山祖先是从柏庙迁出的,那正是本地孙氏的一支”问题,我们查阅了有关开封陈留的历史资料,却无法找到孙尽忠先生上述说法的根据所在。

调查的结果是:开封,古代也称“陈留”。春秋时期称“留”邑,曾为郑国之地,后被陈国所得,故曰“陈留”;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置陈留县;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置陈留郡,属兖州。当时辖陈留(治所今开封县陈留镇)、小黄、成安、宁陵、雍丘、酸枣、东昏、襄邑、外黄、封丘、长罗、尉氏、傿、长垣、平丘、济阳、浚仪(故魏国大梁)等17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民权县、宁陵县以西、开封市、尉氏县以东、延津县、长垣县以南、杞县、睢县以北之地。后世辖地减少。其中没有见到荥阳在辖地之内。

公元前41年,汉元帝永光三年,以陈留郡为济阳国,封皇子康为济阳王;公元前34年,汉建昭五年,徙济阳王为山阳王,国除为陈留郡;东汉前期,省成安、长罗二县;汉章帝时期,以梁郡甾县来属,更名为考城县;公元79年,汉建初四年,以傿县、宁陵县属梁国,以长垣县属济阴国。后又以长垣县还属陈留;公元99年,汉和帝永元十一年,置己吾县。其后,以陈国之圉、扶沟二县属陈留。其中不包括荥阳在内。

东汉末年,改陈留郡为陈留国,汉献帝即位前就曾经是陈留王;魏晋时期均为陈留国;公元265年,晋泰始元年十二月,魏帝曹奂禅位于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割小黄、浚仪、封丘 酸枣、济阳 长垣、雍丘、尉氏、襄邑、外黄十县,邑三万户建陈留国,治小黄,在今陈留东北;南朝宋徙治仓垣城,在今开封县西北仓家寨一带,领浚仪、小黄、白马、雍丘四县;北魏复于浚仪置陈留郡,亦在开封县西北,领浚仪、封丘、小黄,为梁州治;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公元589年,隋文帝开皇三年废。其中不包括荥阳在内。

公元416年,东晋义熙十二年,置陈留南兖州;南朝宋,齐,梁,陈不变;公元555年,南朝梁绍泰元年,置广梁郡;公元583年,隋开皇三年,废郡、并县,撤销陈留郡及其侨县;公元558年,南朝陈永定二年八月丙寅,改广梁郡为陈留郡,郡名为肃清前朝影响,为陈保留意,治石封(安徽广德桃州镇),领4个县;公元589,隋开皇九年,隋平陈,废郡。其中不包括荥阳在内。

到了公元712年,即唐延和元年,开封县治移置开封市区,与浚仪县同廓;公元742年,即唐天宝元年,改汴州为陈留郡,治浚仪(开封),领浚仪,开封、尉氏、陈留、雍丘、封丘六县;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758)复为汴州。此后,陈留逐步被开封顶替,受开封管辖,不再管辖县(新中国建立后一段时间除外)。其中也不包括荥阳在内。

如果上述调查的史料无误,那么,认为“唐朝中期的开封陈留包含荥阳”的观点就缺乏历史依据,由此而得出“孙中山祖先是从柏庙迁出”的结论也实在有些牵强。倒是开封陈留历史上确曾归属过荥阳郡管辖。可是,如果想以此证据来说明“开封陈留包含荥阳”,那正好相反证明:“孙中山祖先是在荥阳郡开封陈留”了。

因此,无论哪种解释,都不足以证明古代荥阳归属开封陈留,自然也无法证明“孙中山祖先是从柏庙迁出”中原的历史了。

关于“孙中山祖先”迁出中原的时间问题,我们以为不是在在唐代中期,而是在唐代后期的唐僖宗李儇(862-888)称帝之时。因为唐僖宗是个无能的昏君,他在任期间唐朝一直走下坡路。这一时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又爆发农民起义,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的基础已被打破,唐朝统治已名存实亡。直到公元904年,即唐天祐元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不久将唐昭宗杀害。公元907年,即唐天祐四年,朱全忠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定都于汴州开封。这一时期中原大乱,烽火连年,民不聊生,许多中原的百姓逐渐向江南迁徙,有的是随着部队征伐而流落南方。而此时的开封陈留郡虽逐步向汴州迁徙,但陈留仍保留县治,名声还在,影响依然不减。

就是在这一时期,带领汴州陈留县孙氏迁往江西宁都县马家坑的孙俐去世,族人自唐末开始为其建造茔墓。据宁都《重修唐故东平侯孙誗(俐)墓记》记载:“誗(俐),唐中书舍人孙拙子,生卒年不详,原籍汴州陈留,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以才武选为百将,次年敕封东平侯。黄巢义军起,誗(俐)充承宣使提兵闽越江右间,遂定居虔州虔化县(今江西宁都)”。《墓记》中对开封仍称之以唐代“汴州陈留”,与开封当时的历史、地名、政治背景完全吻合。

对此,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芳女士在《我的祖父孙中山》一书叙述说:“唐朝以前,我们广东孙氏这一族住在河南的陈留,到了晚唐僖宗中和三年,也就是公元883年,我们的远祖是中书舍人及两浙节度使孙拙。孙拙的儿子叫孙俐,是个很贤达能干的人。在黄巢举事时,他做承宣史,带兵去平息,因立了军功,被封了东平侯,驻在虔州虔化县,就是现在江西省的宁都县”。又叙述说:“最新发现的(修族谱)记载着:河南陈留县的孙俐是孙氏人赣的远祖。孙俐是唐朝的中书舍人孙拙之子,唐朝末年的‘黄巢之乱’,孙俐因英勇善战,被选为百将东平侯,引兵征战闽越江右间,后定居于江西宁都县。这个记载和以前关于祖父家世著作的考证大致相同。”其中“陈留县”,正与唐代后期“汴州”所管辖“陈留县”的名称和历史完全一致。

此外,唐代宰相、地理学家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也记载说:“汴州陈留县故莘城,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古莘国也”。其中“古莘国”,就是颛顼后裔帝喾居住、夏启儿子莘之封地、商代元圣伊尹出生耕作的开封陈留有莘国;“汴州陈留县”,就是之唐代后期“百将东平侯”孙俐的祖居之地。

我们认为,孙中山祖先孙俐在当时中原政治昏暗,战争连年,民不聊生的大环境下,受命赴任“百将东平侯”时,将家眷迁出战乱不断,生活很不安定的开封汴州陈留县,是人之常情,也是可信的。

对于孙中山先祖“孙俐”是否族居现在陈留镇孙老庄村的问题,我们认为完全有可能。因为古代陈留作为郡、县治地,城邑的规模自然要比现在的陈留镇大,孙老庄村南距陈留不足1.5公里,与陈留仅有汴河,即惠济河之隔,是古代陈留郡、县城邑的城郊近地。况且,在当地村民中确有孙中山祖地在孙老庄的历史传说,还有汉砖遗址等相关证明孙老庄的历史存在。

经查开封县地方史志办公室校注明清时期《陈留县志·附村保》一章,其中在“槐林保”辖区下确实有“孙老庄”的名称记载。唐、宋之后的元、明时期,开封、陈留一带屡遭黄河、汴河、惠济河泛滥带来的灾害,当地居民数度为逃难而背井离乡,出走外地,“孙老庄”地名能够在明清时期的县志中保留下来实属不易。

开封古陈留孙老庄位置图

此外,《陈留县志·城池》还记载:公元1641年,即明朝崇祯“辛巳,闯贼(李自成)围开封半岁,属邑鲜有城守者,独陈留坚守无变志。贼怒,遂堕城焚杀无遗,继河决,城内外淹没,绝人迹者三年”。孙老庄就在汴河、惠济河的北岸,自然难逃劫难。因此,开封汴州陈留县孙老庄的“孙”姓后裔失传,以至于现在村中没有孙姓后人的存在,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应该在情理之中。而唐代后期,居住在开封汴州陈留县孙老庄的孙中山先祖孙俐向东南部的江西迁徙,与明代后期李自成屠城和黄河淹没开封陈留及孙老庄,在时间上是先后关系,并不矛盾。当然,这一历史值得开封作进一步探讨和发掘。

公元1072年(宋熙宁壬子年、宋熙宁五年),有“唐宋八大家”和“三苏”之一称呼的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路过江西宁都,并为孙俐赋词祭祀。苏东坡曾任开封北宋朝廷大理评事官,一生先后五次被贬往杭州(浙江)、黄州(湖北)、惠州(广东)等地,对孙俐的历史情况比较了解,故作词相赠,既是对孙俐自开封陈留迁徙江西宁都的认可,又是对孙俐一生功绩的褒奖。现引词文如下:

唐东平侯誗(俐)公像赞

宋熙宁壬子岁苏文忠公眉山东坡赞

才全文德武备乾刚,兵平闽越屯镇虔邦;

不疾终於桂竹之阳,英灵显於太平之乡;

庙貌如故至今阐扬,御灾捍患无求不应;

护国保民有祷必祥,千枝万流世代荣昌。

孙俐的后裔子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中华民国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三先生,首擎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的伟大义举,印证了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关于“护国保民有祷必祥,千枝万流世代荣昌”的千年预言。

孙中山南迁始祖祖籍在洛阳

由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等地《江西宁都孙氏族谱》、《湘赣粤桂联修族谱源流序》、《广东翠亨孙氏家谱》、文天祥《孙氏族谱旧序》、民国吴铁城《国父家世源流考序》、陈立夫《国父源流考序》、孙科《孙氏族谱序》、《重修唐故东平侯孙誗墓志》等记载,结合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及洛阳《千唐志斋墓志铭》我们知道孙誗是孙中山南迁江西宁都的始迁祖。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黄巢起义,孙誗为承宣史,带兵去平息由此而引起的残唐混战,被封为东平侯,驻军于虔州虔化县即今之江西宁都,遂定居于此。

孙誗南迁之前又是哪里人呢?很多家谱都认为孙誗原籍在陈留郡,那么在陈留什么地方呢,拙见认为应为河南府洛阳县,为什么?下面我们看一个孙誗上六代的单列表。孙嘉之生孙遹,孙遹生孙会,孙会生孙公乂,孙公乂生孙瑝,孙瑝生孙拙,孙拙生孙誗。

孙嘉之生四子:长子孙逖、次子孙遹、三子孙遘、四子孙造。据《旧唐书 文苑传》《新唐书 孙逖传》载:孙逖,唐洛州巩县人,祖籍博州武水。由于孙逖父孙嘉之幼年曾随外祖父刘士杰在潞州涉县生活学习多年,故《旧唐书 文苑传》说孙逖为潞州涉县人。在《新唐书 文艺传》里,孙逖及其后人孙成、孙简皆有传记。赵金炎先生在《孙武故里史料汇编》里收集了十三篇孙逖家族的墓志铭,埋藏时间自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七三九》下至唐懿宗咸通十二年《八七一年》,前后达一百多年,自身构成了一组连续、系统的家族史。十三篇墓志铭其中八篇出自孙逖家人之手,另五篇出自亲友之手。墓主人皆为逖之血亲。除一个女儿外,其余墓志铭皆出自洛阳北邙孙氏祖茔。目前洛阳北邙孙氏祖茔出土墓志35方,其中14方为夫人或女子志,男子仅21方;分别为;1唐故中大夫守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桂州本管都防御经略招讨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乐安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孙孙府君(成)墓志并序。2唐故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孙府君(成)故夫人范阳郡卢氏墓志铭并序。(裴氏甥将仕郎守尚书考功员外郎垍撰)3唐故汝州司马孙府君(审象)墓志。

4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太子少师分司东都上柱国乐安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赠 孙公(简)墓志铭并序。5唐故前武卫兵曹乐安孙府君(莒)墓志铭并序。6《唐故承议郎使持节都督登州刺史孙府君(方绍)墓志铭并序》。7唐故湖南观察巡官前同州郃县尉乐安孙府君(绚)墓志墓志铭并序。8唐故朝议郎前守篷州刺史乐安孙府君(谠)墓志铭并序。(第十九弟朝议郎左补阙内供奉柱国徽撰并篆盖,二十五弟乡贡进士启书)9孙景裕墓志。10唐故河南府长水县丞乐安孙府君(幼实)墓志铭并序。(孙徽撰)11故太常寺主簿孙府君(视)墓志铭。12唐许州长葛县尉郑君之室乐安孙氏(孙成次女)墓志铭并序。13唐故京兆韦夫人(孙徽)墓志铭并序。14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工部尚书致仕上柱国乐安县开国男食邑五百户孙府君(公乂)墓志铭。15大唐故苏州长洲县令孙府君(仕竭)夫人吴郡张氏墓志铭并序。16唐故御史中丞汀州刺史孙公(瑝)墓志铭并序及其志背所刻孙瑝妻李夫人墓志。17唐故苏州崐县令乐安孙公府君(嗣初)墓志铭并序。18唐河南府洛阳县尉孙嗣初妻京兆韦夫人墓志铭并序。19唐故朝散大夫守尚书工部侍郎柱国赐紫金鱼袋乐安孙公(拙)墓志铭并序。20唐故御史中丞乐安孙府君(瑝)长女(泳)墓志铭并序。前淮南观察支使将仕郎太常寺。21唐故滑州白马县令乐安孙府君(起)墓志铭并序。22唐故天平军节度赠兵部尚书孙府君(景商)墓志铭。23唐故乐安孙廿九女(孙起女)墓志。24唐前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孙公(向)亡妻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25唐故河南府洛阳县尉孙府君(备)墓志铭并序。26唐故乡贡进士孙府君(侀)墓志。27唐故滑州白马县令赠尚书刑部郎中乐安孙府君(起)继夫人河东县太君裴氏墓志铭并序。(第九侄将仕郎守京兆府)28唐故滑州白马县令赠尚书刑部郎中乐安孙府君(起)夫人赠陇西县太君李氏迁袱墓志。29唐乐安孙氏女(孙繲之女)墓志铭并序。30大唐故詹事府司直孙公(造)夫人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孙公辅撰文)31唐故宣义郎京兆府蓝田县尉乐安孙府君(婴)墓志铭并序。32唐故蓝田县尉孙府君(婴)幼女墓志铭。33乡贡进士孙备夫人于氏墓志铭。34唐故朝散大夫赐绯鱼袋守同州长史韦公夫人乐安县君孙氏(娩)墓志铭并序等等。

孙逖(文公)孙宿、孙绎、孙纬、孙玩、孙微仲、孙会、孙复礼(均官至刺史),孙范、孙微肖(官任监察御史),孙棨(中书舍人)、孙纾(工部员外郎)、孙蚪(侍御史)、孙揆(刑部侍郎)、孙储(乐安君侯)孙偓(曾任唐昭宗宰相)等一些重要人物的墓志尚未出土。1、2、3、6、10、12、14、15、16、17、18、19、20、21、25、26、27、31、32、33 见1983年文物出版社《千唐志斋志》。4、7 现在洛阳古代艺术馆。5、1323、28、29、30、34见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8见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岑仲勉《金石丛论》之《续贞石证史》。11在开封博物馆。

唐代平乐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中山是咱聊城人的后裔
【人物春秋】孙武故里广饶县 孙武祠
【唐】平州卢龙府折冲都尉孙公(如玉)墓志铭(局部)
【宋】陈襄左侍禁陆君墓志铭(侯官陆廙)
孙中山《祭黄帝文》
历年中国孙氏祭祖大典公祭祭文,字字珠玑,句句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