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饿坏了,还会伤脑子的知道吗?

减肥的时候饿到浑身乏力?

上体育课的时候跑着跑着就头晕跌倒了?

吃完降糖药忘了吃饭全身冒虚汗?


谈到低血糖,大家肯定不陌生。

很多人会说,吃几颗糖、喝瓶饮料就好了嘛,怎么还会“伤脑子”?

骗!侬!组!撒!


发生低血糖时,如果及时补糖,症状确实会得到明显缓解。但是!如果低血糖不能及时识别和纠正,就会影响到大脑功能,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表现,甚至会导致昏迷等严重意识障碍的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认真地和大家聊一聊低血糖大脑的事儿。


低血糖为什么会“伤脑子”?


众所周知,机体各个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能源是葡萄糖。脑组织代谢旺盛但没有能量储备,必须依赖于血液中持续且充分的葡萄糖供应以维持正常的代谢。因此,血糖浓度一旦降低,将直接影响脑细胞能量的供给,导致脑功能障碍,出现包括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在内的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感知能力出现障碍,是严重的脑功能紊乱表现,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轻者表现为注意力涣散;严重的,可表现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

研究还发现,大脑皮质、海马、白质、基底节等区域对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更敏感,这些区域都“掌管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与功能,如学习记忆、觉醒维持、运动系统的调节等。

所以,如果严重的、持续或反复的低血糖发生可导致上述区域的不可逆性损害,出现低血糖脑病



谁最容易低血糖?



低血糖不是单独的一种疾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血浆葡萄糖低于诊断水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这些年,糖尿病患病人群快速增加,人们开始关注和担心血糖升高造成的危害,低血糖却很少被谈论。不同于高血糖,低血糖的危害主要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某些情况下血糖过低的危害甚至比血糖过高更大。


低血糖的病因非常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从临床的角度,依据病因可分为器质性(如胰岛β细胞瘤、肝功能衰竭等)、功能性(如胃大部切除术后低血糖、糖尿病早期的反应性低血糖等)和外源性低血糖(主要为药物所致低血糖)等。


哪些人群容易发生低血糖呢?

临床最常见的是使用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降糖药物调整或使用不当,急性感染创伤等应激事件,进食减少、腹泻等能量摄入减少以及空腹下大量饮酒均为常见诱发低血糖的原因。


火眼金睛“识别”低血糖

首先,了解下低血糖判断标准:

糖尿病
患者

血糖值<3.9mmol/L

低血糖

非糖尿病
人群

血糖值<2.8mmol/L

低血糖


当然,这是指通常情况下判断低血糖的标准。由于个体差异,有的人在血糖不低于此值时也可以出现低血糖症状,也有人在血糖低于此值时没有明显的低血糖症状。

 

其次,了解下发生低血糖时会有哪些表现:


一方面,低血糖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产生心慌、手抖、出冷汗、紧张焦虑、饥饿感等症状,这些症状可以理解为发生低血糖后身体传递给我们的预警信号。


另一方面,由于脑细胞葡萄糖能量供应不足,人会出现相应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情绪烦躁、言语及行为异常、注意力下降,严重情况下会出现嗜睡、昏睡、昏迷等意识障碍症状。


此外,特别需要警惕的是无症状性低血糖。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以及病程长、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可无任何征兆地发生低血糖性昏迷,如不及时发现及纠正低血糖甚至可危及生命!


因此,低血糖千万不能小视。一旦识别低血糖的症状,应尽快纠正,以减少低血糖所产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许多低血糖患者至急诊就诊常常首诊于神经内科。


发生低血糖时,如何急救?


1
立即口服易吸收、糖分含量高的食物

推荐糖果、果汁饮料、巧克力、蜂蜜等可快速吸收的糖类来源;主食类食物中的淀粉吸收转换为葡萄糖较慢,快速纠正低血糖的效果较差,一般不优先选用。


2
卧床或就地休息

若上述症状很快缓解,说明血糖有升高;若症状未明显缓解,则继续补充食物摄入并立刻前往医院就诊。有条件的,可以在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及进食10-15分钟后测手指血糖来判断。


3
急救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前往医院急救,如可喂食,可以补充糖类食物,但切记避免患者发生误吸或窒息。


4
寻找原因,及时纠正

低血糖得到纠正后不能抱着“万事大吉”的心态,还需积极寻找及纠正低血糖发生的原因,避免再次出现低血糖。


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1、按时规律进餐,避免空腹剧烈运动及过度劳累。

2、糖尿病病友应规律监测血糖以及时发现低血糖。血糖水平的控制需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要认为血糖控制越严格越好。 

3、糖尿病人应随身携带一些糖果、巧克力等含糖量高的食物备用。

4、正在应用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病友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尤其是老年人、独居、合并其他内科疾病以及进食不规律的人更应密切随访,及时调整降糖方案。 

5、如果有多次发生低血糖,则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查找及纠正病因。


低血糖症状常常表现为非特异症状,甚至具有“欺骗性”,比如低血糖发作时的心慌、出冷汗易被误认为是心绞痛发作,情绪异常、精神行为怪异被误认为是精神疾病,昏迷时易被误认为是脑卒中等。另外,由于对低血糖的认识不足,也导致人们对低血糖的识别还不够及时。熟悉低血糖的主要症状并及时摄入糖分对减少低血糖造成的大脑功能损害非常关键。


所以,糖尿病病友

一定要规律地进餐、用药、监测血糖,

定期随访调整降糖治疗方案;

非糖尿病的原因导致低血糖更要重视,

及时前往医院查找原因,

不要让低血糖真的“伤了脑子”啦!



专家介绍

陈向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免疫学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

擅长:长期从事各种神经免疫病、周围神经病与运动神经元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脑炎、病毒性脑炎、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领域的临床实践,在开创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方面作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上午(总院特需门诊);周三上午(西院专家门诊)。点击可预约门诊


邓波,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基地住院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免疫病的诊治工作。



项目资助 |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脑疾病自我诊断与家庭护理的科学普及》

项目编号 | 18dz2313605

作者 | 邓波,陈向军

编辑 | 刘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学科普|今日聊聊“低血糖”
健康|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该怎么办?
低血糖急救三步曲
低血糖的危害与急救。
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诊断、急救与预防
专家教您识破低血糖的“伪装”-头条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