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秋杂谈
胡克庆
中秋节又名仲秋节,昔人以元宵、端午、中秋并称汉族三大传统节日。所谓“中秋”,因时在农历八月十五,过去人们以六、七、八为秋季,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但在我的祖籍宁波,却有八月十六过中秋的习俗,还流传一个这样的民间传说。南宋时,有宰相史浩,每年中秋必从京城临安(今杭州)赶回老家明州(今宁波)与亲友百姓共同欢度节庆。有一年在回明州的途中,因坐骑受伤,只好夜宿绍兴,次日才赶回明州,而其亲友百姓也一直等到史浩到达明州后才过节庆,由此沿袭下来。虽然时下宁波人还是崇尚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但八月十六过中秋曾是宁波人的习俗。
不过,近代科学发达,科学家已测试出,如果从月圆的角度来说,八月十六的月亮比八月十五的月亮确实还圆些。
每每说起中秋节,便与月亮相关联。从唐代开始,已有登台观月、泛舟赏月和饮酒对月的习俗。中秋时节,天高气爽,确是赏月极好的时机。每到月亮东升,千家万户都齐聚于庭院中、楼台上赏月、祭月、拜月,各种食品摆满桌案,真是其乐融融难以言喻。今年武汉市的酒楼,早已一桌难求,这使我想起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这可谓古今相同,这也可说中秋的节庆薪火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与元宵的汤圆、端午的粽子一样,中秋的节令食品为月饼。说起月饼,我还不得不提到大文豪兼美食家,创制东坡肉的苏东坡。他在一首题为《小饼》的诗中,首先将“月”与“饼”联在一起:“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这是以饼喻月,由此才有名为月饼的食品。“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意。”(见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
在古代诗文中,有不少咏月之作,像李白的《静夜思》,几乎是每个学诗者最早发蒙读本,其实他另一首题为《古朗月行》的五言绝句更富有童趣:“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多么富于想象,奇丽无比。
也许是我才疏浅薄,我读到直接写中秋月夜的诗并不多。苏轼的《水调歌头》“明夜几时有?”虽是写于中秋,但仅止于抒发个人的情怀,节日气氛不浓。刘禹锡有一首《八月十八夜观月》的诗:“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宵净,秋澄万里清。”虽是中秋节后三天写的诗,却写出了中秋节前后月夜的特色。你看月光如水遍洗大地,暑气尽退,空气显得多么澄清啊!倒是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一回中有一首直接写中秋月夜的七言绝句:“相逢三五便团圞(音luán,形容月圆的样子),满把清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特别是最后两句,把中国人在中秋的月夜里爱月、赏月的兴致描写得淋漓尽致。
——《楚天都市报》文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秋诗话
散文随笔︳月夜之美(原创)
为何宁波、台州、舟山,温州中秋节是八月十六
杨贵妃为月饼命名
【花好月圆贺仲秋】广东诗人 || 仲秋节专辑(一)
从古代诗歌追溯中秋 团圆节日当真是自古有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