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前到中1

皮肤切口起始于颧弓下近耳垂下缘水平,尽量贴近耳屏软骨前缘,保护颞浅动脉,越过中线,止于对侧距中线2-4cm处。

1.1
筋膜间入路

颞浅筋膜同额部帽状腱膜延续,颞深筋膜可视为额部骨膜延续。筋膜间入路即分离时由额部骨膜层过度到颞部的颞深筋膜浅层(眶顶2横指,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在筋膜间脂肪层分离(筋膜下入路即颞肌筋膜深层脂肪垫下方分离),既不深入到颧弓下方,也不表浅到损伤面神经颞支。


面神经颞支的一个保护范围:

分离时注意先暴露额骨颧突-额颧缝-颧骨,辅助牵拉,理清颧弓处层次,避免深入

颞肌,进而损伤到咬肌。分离至颞骨颧突时注意保护颞下颌关节。

Rhoton认为应积极保护颞肌的血管神经束以预防术后颞肌萎缩。所以颞肌应逆向、骨膜下分离。显露眶下裂。注意颧弓内和下方不要分离肌肉,只分离切开颧弓处的少许肌肉。

1.2
MacCarty Hole

老生常谈,区别与Dandy Hole,M时三缝交界后的额蝶缝上5-6mm,目标能进入眶,但不能损伤太多眶顶骨质。也可以按NeuroDADA的翼下H理论,打在ac线上。另两种方法如Froelich,分离框内骨膜,由神经剥离支于眶内指向眶上外壁。或如Fukushima,骨孔为Y形骨质,分别通额、颞、眶。

提一下Dandy Hole,为了避免误入眶,应在颞上线前端下方,额蝶缝上方,额骨颧突处。

经典一图如下:

1.3
单瓣两瓣三瓣的FTOZ

1.3.1单瓣法

Shimizu2005

第一切口A:M孔至眶下裂,切开眶外侧壁。

第二切口B:切开颧骨,颧骨外下1cm处,切开至眶下裂。

第三切口C:切开颧弓,避开颞下颌关节,前方切开颧弓后部。

第四切口D:切开眶顶,M孔开始,经眶上切迹(孔)外侧,切开眶顶。

第五六切口EF:取额颞骨瓣,经过蝶骨嵴(最后进行)。

然后从内向外撬取骨瓣。

此法眶顶骨质保留太少,过程中损伤大,咬肌损伤多,失血多,已不实用。解剖但不临床。但它有助于理解两瓣、三瓣的FTOZ。

1.3.2两瓣法

Spetzler1998

①翼点开额颞瓣②硬膜外去眶颧。

优点:眶顶骨质足够,术中灵活。缺点仍为对咬肌保护不够,损伤大,失血仍较多。

1.3.3三瓣法

Spetzler2003

翼点入路+灵活的眶、颧。

Rhoton

三瓣(额颞、眶顶、颧弓)

①断颧弓②翼点入路取下额颞骨瓣③眶顶骨瓣:眶上切迹外侧3mm切下,至眶顶壁上方;转向眶下裂;平行颧弓切下眶外侧壁至眶下裂。

临床常用,最方便灵活。颧弓附着咬肌一起翻下。无摆锯可用磨钻、铣刀、线锯。眶顶部骨质2.5-3cm。

1.4
前床突的处理

为什么要处理前床突:

①OC减压

②切除近环、远环,ICA移位、阻断、显露

③打开CS顶壁,处理CS病变。

适用于脑膜瘤、海绵窦内肿瘤、眼动脉动脉瘤、创伤。

Fukushima1994提到:

Extradural removal of the Sphenoid wing and exposure of the 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and foramen rotundum;

Removal of the anterior clinoid process via the anterolateral route;

Decompression of the optic canal;

Extradural retraction of the temporal tip;

Transcavernous mobilization of the carotid artery and third cranial nerve;

Removal of the posterior clinoid process.

硬膜外磨除蝶骨(小)翼,显露眶上裂和圆孔;

经前外侧(蝶骨嵴前)磨除前床突;

视神经管减压;

硬膜外扒开颞尖;

经海绵窦松动颈内动脉和动眼神经;

磨除后床突。(经海绵窦做基底动脉尖动脉瘤)

即提到ACP的三个根:外侧LSW,内侧OC顶壁,下方OS。完整磨除即断离这三个根。

概念

视柱(Optic Strut )是从ACP的下缘到蝶骨体的一个骨桥,是分隔视神经管及眶上裂的骨性结构,同时也是连接前床突与蝶骨体的柱状结构。经鼻蝶内镜显露的LOCR。

远环(Distal ring上环upper ring):ACP表面硬膜

近环(Proximal ring下环lower ring):ACP下表面骨膜(颈内动脉动眼神经膜COM)

其间为套环,270°,C5段。直到后交通动脉起始为C6段,至ICA分叉为C7段。

颈动脉窝(Carotid  Cave)是一个小的硬膜囊隐窝,位于远环的内侧,骨性颈动脉沟的外侧,穴底指向海绵窦。深2.64士1.12 mm。

镰状韧带

视神经管上壁后部并非骨性管壁,而是由硬脑膜反折形式的皱襞,这个皱襞称镰状韧带( falciform ligament )  。镰状韧带经前床突基底部经过视神经管上方向蝶骨平台延伸。

床突三角(Dolenc三角)解剖边界为:

      内侧边界:视神经的外侧面

      外侧边界:进入眶上裂之前的动眼神经

      底边:视神经和动眼神经硬膜入口之间的小脑幕游离缘。

术前行腰大池引流,术中甘露醇。

术前薄层CT评估ACP、筛窦、蝶窦气化程度,明确有无颈内动脉床突孔、床突间骨桥。

含骨窗CTA重建明确动脉瘤与硬膜、ACP关系。

准备长而小的磨钻,可靠的冲水。

1.4.1硬膜外切除ACP

动脉瘤顶粘连、侵蚀,中床突存在并韧带钙化可形成颈内动脉床突孔(17%),甚至前后床突间骨桥(2.8%),均需谨慎。

①磨除蝶骨嵴

②近眶上裂,显露额颞硬膜皱褶(FTDF,又称眶脑膜带(MOB),内含眶脑膜动脉)

Morcos技术:硬膜外撕开CS外侧壁,剪开FTDF与眶骨膜的连续,暴露前床突。(尺度勿深,首当其冲泪腺神经)

④磨除顺序:蝶骨嵴外侧部→蝶骨嵴内侧部→OC顶壁(1mm Kerrison咬骨钳咬除视神经管顶壁的骨质,避免磨钻对视神经的热损伤)→ACP

一个操作实例,感谢协和医院包新杰教授。

▲磨除蝶骨嵴外侧

▲磨除蝶骨小翼,注意降温

▲可见SOF

▲磨除视神经管顶壁

▲类似硬膜内-外磨除技术(见后)中的AB线间

▲逐渐分离和前床岩韧带和床突间韧带之间的黏连。

▲完整取出ACP

▲可见ON、ICA

▲磨除OS

▲海绵窦蔓延至此的床突静脉丛出血,明胶海绵压迫止血

▲切开OTPF

▲剪刀的方向,逐步撕开硬膜显露CS

FTDF是否可剪开?是否会损伤SOF里的神经血管?

①切除避免过度向下操作,避免损伤III

②可分离后放心剪开FTDF,内含眶脑膜动脉。

③FTDF位于ACP和SOF上方,放心剪开。但OTPF(眶颞骨膜返折orbitotemporal periosteal fold眶上裂处,覆盖中颅窝底和海绵窦的硬膜与眶骨膜、眶尖的Zinn环相连续,形成硬膜反折)不可随意剪除,因为泪腺神经位于眶颞骨膜返折的内侧。海绵窦内的其他颅神经都位于泪腺神经内侧。

④切开长度约5mm,显露眶脑膜动脉,电凝后切断,继续分离ACP并辨认清楚。

1.4.2硬膜下切除ACP

打开侧裂,显露视神经和颈内动脉分叉部

剥离支触摸前床突,大体了解前床突的边界

打开镰状韧带,确定视神经管的骨性结构的位置

电凝硬膜,Y型打开硬膜,先从前床突尖端向外侧延伸,再向内侧延伸,跨过视神经管的顶壁。内侧切口要距离视神经管入口前方约5mm。

剥离硬膜。显露前床突的整体轮廓、视神经的顶壁。

修剪硬脑膜防止被磨钻卷入,也可留作屏障。

2mm的金刚砂钻头,平行于水平方向磨除(磨除OC根和LSW根),将前床突蛋壳化。

视神经的虚拟延长线作为参考,打开视神经管顶壁,持续冲水保护视神经,不压迫,剥离支反复试探,磨薄最后剥除。

用平行于视神经外侧缘的虚拟延长线估算视柱的位置,磨除。

使用剥离子仔细分离侧后方粘连,取出前床突尖端。

1.4.3硬膜外+硬膜下切除ACP

概念:

A线:从视神经孔的前内侧缘到眶上裂的外侧缘。

B线:从视神经孔的后外侧缘在前床突上作一条线平行于A线。

B线与视柱相对应。B线是硬膜外磨除范围的后界。可以保证视柱的后半部分不能在硬膜外被磨除,从而保护视柱毗邻的颈内动脉。B线后方的结构,等到硬膜内阶段磨除。

▲A线是从视神经孔的前内侧缘到眶上裂的外侧缘。脑膜眶带的最外侧点可与眶上裂的外侧终点相对应。

▲磨除后即将ACP与OC顶壁和LSW分离,保留OS减少ON损伤。

▲硬膜下分离侧裂,显露ACP,硬膜切口如上。

▲硬膜下方便定位并磨除OS,就可以将ACP整块摘除,安全高效。

1.4.4内镜下磨除前床突

关键在于识别LOCR。

依次磨除三个顶点:

①:OC颅内段的外界,位于C5上外侧

②:ACP尖端前方,LSW内界,CS前壁前方

③:CS前方,SOF上缘上方。

1.4.5 Lawton yoyo技术

气化ACP和OS,和蝶窦相通,为防止术后CSF漏,Lawton的方法:肌肉条用缝线结扎,用尖镊塞入腔内,回拉缝线至肌肉填充空腔,剪短缝线,用生物胶粘合,注意远离ON!

yoyo即悠悠球。

1.5
MCF和CS的13个三角

参考资料:

Hakuba  颅底外科解剖图谱  

胡继良  翼点入路及眶外侧入路  

胡继良  眶颧入路  

Operative Cranial Neurosurgical Anatomy  Thieme(2018)

NeuroDADA  翼下H,深刻理解蝶骨嵴与关键孔  

Satoru S ,  Necmettin T ,  Rhoton A L , et al. MacCarty keyhole and inferior orbital fissure in orbitozygomatic craniotomy.[J]. Neurosurgery, 2005(suppl_1):152-9.

Zabramski J M ,  Kiris T ,  Sankhla S K , et al. Orbitozygomatic craniotomy[J].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Publishing Group, 1998, 89(2):336-341.

Lemole G M ,  Henn J S ,  Zabramski J M , et al. Modifications to the orbitozygomatic approach. Technical note.[J].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03, 99(5):924-930.

Ernesto C , Başkaya Mustafa K,  Morcos J J . An alternative extradural exposure to the anterior clinoid process: the 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as a surgical corridor.[J]. Neurosurgery, 2003(1):166-7.

胡继良  前床突磨除技术

Day J D ,  Giannotta S L ,  Fukushima T . Extradural temporopolar approach to lesions of the upper basilar artery and infrachiasmatic region[J].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1994, 81(2):230-235.

Troude L , Bernard F , Bauchet G , et al. Extradural resection of the anterior clinoid process: How I do it[J]. Neurochirurgie, 2017.

张建富  前床突磨除技术

Andreas  Raabe The craniotomy atlas Thieme(2019)

Lawton  Seven Aneurysms-Tenets and Techniques for Clipping Thieme(2010)

Tayebi Meybodi A , Lawton M T , Yousef S , et al. Anterior clinoidectomy using an extradural and intradural 2-step hybrid technique[J].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18:1-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剖学习笔记| 前床突磨除技术
经硬膜外和硬膜内分两步磨除前床突
Dolenc入路切除前床突脑膜瘤
庖丁解牛番外篇:视柱的面面观
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手术技巧丨The Neurosurgical Atlas全文翻译
床突旁动脉瘤--The Neurosurgical Atlas系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