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技巧与误区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技巧
userphoto

2023.07.12 山东

关注

前 言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以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01

PICC置管适应证


  1. 需要输注高渗或高浓度药液(如甘露醇、脂肪乳、氨基酸等)、细胞毒性药物、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的患者;

  2. 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及需要长期静脉输液(连续输液7天以上)、反复输血或血制品或反复采血的患者;

  3. 家庭病床的患者需要营养和呼吸支持治疗的早产儿。

02

PICC置管操作要点

一、置管前

体位:成年人采取平卧位,置管手臂外展与躯干成45-90°,可用托板固定肢体,并对患者需要配合的动作进行指导。存在平卧位禁忌症患者,如慢性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可采取端坐位。

二、置管中

穿刺点选择:

  • 盲穿可选择肘横纹下两横指范围进行穿刺,应避开疤痕和硬结;

  • 超声穿刺时宜根据上臂深静脉选择区域穿刺法(ZIM),选择“绿区”(上臂的中1/3段)进行穿刺;隧道式PICC置管选择“红区”(上臂的上1/3段)作为穿刺点,于“绿区”引出导管,隧道长度为2-6cm。

预置管长度体外测量:

  1. 体表骨性标记定位法:用卷尺从穿刺点沿着静脉走向横过肩膀至胸骨上切迹右缘(位于胸骨柄上端),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隙。

  2. 结合身高法:用卷尺从穿刺点沿着静脉走向横过肩膀至胸骨上切迹右缘(位于胸骨柄上端),根据患者身高增加4-6cm,身高在170cm以下增加4cm,身高在170cm以上增加6cm。

  3. 肘横纹测量法:以穿刺侧肘横纹至右侧胸锁关节,再以胸骨角为标志,折返测量至第3肋间。

穿刺置管:

  1. 检查导管完整性并预冲洗导管;

  2. 在穿刺点上方用止血带阻断血管,实施穿刺;

  3. 以15°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进针0.2cm,固定针芯,送入外套管,松开止血带,退出针芯,将导管均匀缓慢(1cm/s)送入;

  4. 置入导管至肩关节时嘱患者头部偏转向置管侧,下颌靠近胸部,继续送管至预测量长度,嘱患者头部转回原位;

  5. 抽回血,确定导管在静脉内后,生理盐水冲管;

  6. 撤除导丝,修剪导管;

  7. 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以U型、S型等固定导管,敷料外注明置入体内长度、置入日期以及操作者签名;

  8. 行胸部X线正侧位片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并记录。

超声引导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

宜选用血管专用探头,测量静脉直径,标记体表穿刺点。穿刺针一般选择型号21Ga,穿刺前无需冲洗。

  1. 根据血管深度选择相应的导针架,主力手进针,见血后送入导丝;

  2. 导丝通过穿刺针后缓慢降低穿刺针,继续送导丝直至外露长度为15cm时停止进导丝,撤除穿刺针,纱块按压穿刺点;

  3. 再次浸润麻醉,扩皮,按压止血;

  4. 沿导丝送入全部血管鞘后,固定血管鞘,撤除导丝及扩皮器后用拇指封堵鞘口,或以小鱼际肌按压血管鞘尖端前方0.5-1cm处,缓慢送入导管;

  5. 导管送至15-20cm处时嘱患者头转向置管侧,下颌靠近胸部,送至预置长度后撤除血管鞘,导管回抽见血;

  6. 超声探查确定锁骨下可见导管影,颈内静脉无导管影后撤除导丝及修剪导管,敷料固定;

  7. 如为头端修剪导管,应在步骤③之前复查置管长度及修剪导管。

隧道式PICC(穿刺针法):

  1. 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穿刺的步骤后使用14G套管针/隧道针从导管出口至穿刺点皮下潜行2-6cm建立隧道并沿隧道送管,隧道式下导管出口经皮下隧道与穿刺点相连;

  2. 穿刺点和隧道出口均应实施浸润麻醉;

  3. 扩皮后应用隧道针的钝端从隧道出口至穿刺点建立隧道,另一端连接导管,于穿刺点引出导管。

1

儿童或婴儿可通过3Fr血管鞘置入2.7Fr硅胶导管。

2

末端导管外露长度,成人肘上置管宜保留6cm,肘下置管宜保留7cm。

3

扩皮时宜保持扩皮刀贴着导丝切割表皮,可使用支撑纵切法扩皮。

三、置管后:

导管固定:

  1. 敷料内导管应以高举平台法“C型(肘上)”或“S型(肘下)”固定,延长段固定应反“U型”固定;耐高压导管可使用直型固定法;

  2. 可使用思乐扣或固定翼固定。

敷贴选择:宜使用透明敷贴作为固定材料,如皮肤较为潮湿可选用通透性较强的敷贴,如皮肤偏薄或者患者不耐受高粘度敷料可换用低敏敷料。

加压穿刺点:出血较多的情况下可加压包扎止血或使用明胶海绵止血,穿刺点用小纱块加压后透明敷贴固定者,应48小时内更换敷料。

文章来源:

陈利芬,卫建宁,屈盈莹,杨玉红.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技术专家共识.现代临床护理. 2023.22(2):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ICC相关性接触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皮肤发痒,PICC导管要不要拔除?
教科书中没有的教程:静脉导管维护中的 6 个小技巧
外露的 PICC 导管内移 2 cm?!导管尖端最佳位置如何判断?
关于PICC置管术的护理,这些你都要了解!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