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例夹】苏凡凡:右侧颈内动脉溃疡性狭窄血管内治疗一例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65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无力1天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多年。


影像学资料





入院时CT示右侧额叶陈旧性梗死,颅内多发梗死。


完善核磁DWI示右侧侧脑袋旁新发脑梗死。

MRA示颅内血管大致正常。

诊断:

1、脑梗死

2、高血压病2级


入院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他汀降脂稳定斑块,改善循环治疗。入院后完善彩超提示右侧颈内动脉斑块形成,局部管腔狭窄,狭窄率75%,峰值血流260cm/s。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考虑患者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溃疡性狭窄系责任血管,需进一步行脑血管造影评估,必要时介入治疗。



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溃疡性斑块,局部管腔重度狭窄。



颅内段C1段迂曲呈绊,颅内血流通畅。



颅内段C1段迂曲呈绊,颅内血流通畅。


动脉晚期可见右颈内动脉起始部造影剂滞留明显。


左侧颈内动脉正常。


颅内段显影正常。



颅内段显影正常。



左侧椎动脉优势。



颅内段显影正常。



颅内段显影正常。


造影分析:

患者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溃疡性斑块形成,局部管腔重度狭窄,造影剂滞留明显,存在栓子脱落及低灌注风险,具备介入治疗指征。


治疗过程





8F导引导管到位后,微导丝通过病变,但C1远端血管迂曲,保护伞上行困难,遂在迂曲前释放保护伞。



4/30球囊扩张后狭窄改善。



6-8/40闭环支架定位。



支架释放后狭窄解除。



支架释放后狭窄解除,窦部无造影剂滞留,顺利回收保护伞。



术后颅内血流通畅。



术后颅内血流通畅。


术前术后对比:

术后患者无不适主诉,继续给予内科强化药物治疗。


术者体会




1、本例患者反复出现右侧颈内动脉系统梗死,结合影像考虑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不稳定斑块脱落所致,在脑血管造影评估后具备介入治疗指征。

2、本例患者C1远端迂曲,保护伞着落区有限,术中应稳定保护伞导丝。



术者简介


苏凡凡

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

  • 脑血管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全军神经内科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

  • 全军神经内科学术委员会脑血管病介入学组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卒中急诊学组委员

  •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神经重症与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辽宁省大连市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副会长

  • 辽宁省大连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成员

  • 辽宁省大连市医疗鉴定专家组成员

  • 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 获第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

苏凡凡 副教授学术主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骏教授病例分享】双颈动脉狭窄分期手术的抉择
【病例夹】高龄右侧颈总动脉不稳定斑块介入治疗一例
双侧颈动脉狭窄分期治疗一例
脑血管造影要遵循的原则--经典(已整理)
径技·第77期|单支架解决颈动脉瘤样扩张合并狭窄
阜南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帮您认识脑血管狭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