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种急腹症一定要注意,这囊真的容易破!

本病例来源于鼎湖全新社群学习板块DINGHUDaily。本病例由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关文华主任团队提供。

DINGHUDaily由鼎湖课研组精心筹备把控,名师指导,对国内影像及临床兄弟科室的同道完全公益免费,建立每日学习读片习惯,提供行业内交流平台。(参与方式见下文)


 

卵巢黄体囊肿

  • 机制

卵巢黄体是在促黄体生成素作用下,由于成熟卵泡排卵后颗粒层细胞及卵泡膜细胞大量增生所形成,当其直径>3cm时称为黄体囊肿,其位于卵巢表面,张力大、质脆,内含丰富血管。

轴位(A) 和冠状位(B) CT 图像上,月经周期后半段(黄体期)无并发症的黄体典型外观:正常大小的右侧卵巢(△)包含一个 1.5 cm 的囊性结构,由一个环状、明显强化的外周边缘(箭头)分界。

女,26岁,MRI 表现为无并发症的黄体。

斜冠状位 T2 加权 (A)、斜冠状 (B) 和矢状 (C) 增强脂肪抑制 T1 加权像显示右侧卵巢(△)为囊状单房含液结构,具有典型的均匀 T1 低信号和 T2 高信号,壁增厚,边缘呈环状增强。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出血

  • 机制:

卵巢黄体囊肿直径>3cm,位于卵巢表面,张力大、质脆,内含丰富血管;黄体期卵巢血管的增加可能易导致黄体囊肿破裂;因此受轻微外力如性生活、排便、运动和妇科检查等即可导能发生破裂, 也可自发破裂出血,致使血液在盆腹腔积聚而对腹膜造成刺激,引起腹痛。好发于右侧,一般认为乙状结肠对左侧卵巢有保护作用。

  • 发病:

多发生于生育期女性,月经中后期多见

  • 症状:

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出现急性下腹痛,可伴恶心、呕吐;无阴道出血

  • 治疗:

若出血不多或病情相对平稳者,经保守治疗可痊愈;若腹痛剧烈,腹腔出血较多,生命体征不平稳时需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前明确诊断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CT表现

单纯卵巢黄体囊肿表现为附件区单房囊性水样密度病灶,部分为混杂密度, CT值约-23~61HU;边缘清楚,大小约2.8cm(1.5-4.8cm);壁稍厚,平均约4.7mm(1-10mm),且呈锯齿样。增强:强化明显。

  • 囊壁增厚、呈锯齿状,且可见明显强化是黄体囊肿的特征性征象。

  • 囊壁局灶性不连续是破裂的直接征象;囊壁不规则是破裂的间接征象。

  • 活动期出血:增强时可见高密度对比剂外溢。

  • 急性腹腔积血表现为腹腔内高密度游离液体(CT值>30HU)。

  • “前哨血凝块征” 是鉴别腹腔出血部位的一种有用的影像学标志, 往往代表急性血凝块,表现为邻近出血处的局灶性高密度灶。


“前哨血凝块征” ,平扫CT显示卵巢囊肿周围局灶性高密度凝血(箭头) 。

CT增强轴位 (a) 显示左侧卵巢囊肿(△),增强壁厚,提示黄体,伴盆腔高密度血性游离积液(*)。 冠状位 (b) 显示邻近血凝块处其壁不连续(箭头)提示破裂。 

  • CT增强:

  1. 盆腔内左侧附件区囊性低密度灶,内后壁不连续,可见破裂口(白色箭头),“环征”显示清楚。

  2. 稍下方层面示囊性灶周围可见团片状高密度血块——“前哨凝血块征”(白色箭头)。

  3. 冠状位图像示囊肿上方可见片状高密度对比剂外溢(白色箭头)。

MRI表现

主要为附件区单囊、多囊或多房厚壁囊肿,囊肿内、囊肿旁或周围见包块状血肿。

  • MRI可较为准确地识别囊壁破裂口。

  • 黄体结构清晰,壁厚不规则强化,内可见T1等或高信号。也可见T1高信号边缘。

  • 腹腔积血在前48h的T1和T2上呈中等信号强度;液-液平面可随红细胞沉积而发展,产生T1高信号(红细胞压积效应)。

  • 附件附近的血肿,称为前哨血块征象。

  • 增强图像上,活动性外渗可表现为对比剂外溢。

女,26岁,急性腹痛黄体破裂伴盆腔血肿。

轴位T1(a) 和 冠状位T2(b)MRI显示左侧卵巢囊肿(△),并可见囊壁(箭头)不连续,提示破裂。病变内外可见出血,T1高信号,T2 中等信号,低信号区很少 (*)。

32岁女性黄体破裂伴盆腔积血。

T1(a)、T2(b)和对比增强T1(c)MRI图像显示右卵巢囊肿(箭头),T1低信号,T2高信号,囊肿壁强化。邻近有边界不清的血肿(箭头),T1呈混杂高信号,T2低信号。盆腔可见游离液(*),T1和T2高信号,提示血性积液。
鉴别诊断 - 异位妊娠破裂

异位妊娠破裂,特征是闭经、阴道出血尿或血清 β-hCG 检测呈阳性

由于卵巢黄体囊肿可持续分泌孕激素,引起月经周期延长,因而易误诊为停经,异位妊娠患者多伴有停经史,此时可通过测尿HCG进行鉴别,异位妊娠患者尿HCG多呈阳性,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多呈阴性。

异位妊娠破裂多见于输卵管壶腹部,卵巢部较为少见。 

CT诊断
  • 平扫:附件区囊性低密度影,内见点状高密度胚芽组织;

  • 增强:可见条状血管植入(供应血管);

  • 若宫外孕的胎囊继续生长发育,造成输卵管或卵巢损伤破裂,早期胎囊周围局部高密度出血,血量逐渐增多,弥散于胎周、盆腔及肠管间;

  • 同侧卵巢正常。

MR诊断

输卵管积血、肿块出血或信号不均匀、血性腹水、输卵管扩张和输卵管管壁强化。

小结


异位妊娠最常表现为复杂的附件病变,与卵巢分离,而黄体则出现于卵巢。

黄体囊肿破裂一般大于3cm,直径大于异位妊娠囊肿。

异位妊娠腹腔积液(血性)量往往多于黄体囊肿破裂。

异位妊娠破裂盆腔积液(血性)深度(平均6.96cm)大于黄体囊肿破裂盆腔积液(血性)深度(平均5.2 cm)。

MRI异位妊娠病例中可见到额外的特征:输卵管血肿、输卵管扩张和输卵管壁强化。

CT表现为患侧附件区包块,界限模糊。

异位妊娠破裂。冠状位(a)和轴位(b)增强CT显示左侧附件出血性肿块增大(*),伴有大量腹腔积血(箭头)。注意异位孕囊周围的活动性对比剂外渗。

20岁女性,右下腹疼痛伴 b-hCG 水平升高,输卵管妊娠。
(a, b)轴位(a)和冠状位(b)T2 MR显示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分增厚、不规则、信号强度不均(箭头)。(c)轴位T1脂肪抑制MR显示输卵管壶腹部高信号强度液体(箭头),与输卵管积血一致。注意偶然发现的左侧卵巢囊肿。

a. 轴位T2显示管状结构中的低信号液平面,代表右侧输卵管出血(黑色箭头)。

b. 冠状位脂肪抑制T2显示,右附件病变中心(黑色箭头)信号强度降低,外围(白色箭头)部分信号强度增加。

c. 轴位脂肪抑制T1显示右附件病变内侧高信号(白色箭头)和盆腔中等信号强度积液,代表出血内容物。

d. 轴位T2显示T2低信号病变伴高信号中心位于右附件区域(黑色箭头),T2低信号游离液位于盆腔(白色箭头)。左侧附件区左侧卵巢囊肿(黑色弯曲箭头)。

鉴别诊断 -  卵巢囊肿蒂扭转

卵巢在盆腔内是一个游离的器官,并不是直接附着在骨盆等固定结构上,而是由两根韧带固定,也称之为蒂,一根朝向骨盆方向,叫卵巢的骨盆漏斗韧带;另外一根与子宫相连,叫卵巢的固有韧带。卵巢就像一根绳子上栓的一颗石头。

正常情况下,卵巢小,在盆腔内稍微活动,不会引起韧带发生变化。

扭转一般发生在体位突然变化时,特别是怀孕期间以及产后产褥期,此时子宫大小及位置发生改变,韧带松弛,更容易发生扭转,因左侧卵巢的活动受到乙状结肠限制,所以,大约三分之二的扭转发生在右侧。

发生扭转后,因静脉回流受阻,瘤内充血或血管破裂致瘤内出血,导致瘤体迅速增大;若动脉血流受阻,可发生坏死、破裂或继发感染。

  • 典型症状:

体位改变后突然出现一侧下腹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有时不全扭转可自然复位,腹痛随之缓解。

  • CT特征表现:

扭转的囊肿、漩涡样扭转的蒂,囊肿及蒂之间可见少量高密度渗血影,腹水、子宫向扭转侧偏斜。

  • 治疗原则:

一经确诊,尽快手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利专栏 | 盆腔出血性囊肿TOP3
新手福利: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
附件篇┃妇科急症的CT和MRI诊断
女性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超声诊断异位妊娠,黄体可能是“路标”!
【衡道丨笔记】妇科病理体系化课程学习笔记(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