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美术教师创新研究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和认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增加知识和提高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如下几种:其一是利用美术教材。当下所用的美术教材中,有生动有趣的想象画、卡通画,以及世界各国著名画家的作品或优秀的儿童作品等,再加上手工制作作品以及描绘自然的写生作品等,各种美术作品俨然一场饕餮盛宴展现在学生面前,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是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抛弃“师道尊严”,走近学生,了解、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情感,力争在成为学生的“良师”之前,先做学生的“益友”。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尊敬和爱戴美术教师,才可能更加喜爱美术科目,从而努力地学习,积极地配合教师,更好地表现自己。其三是运用美术教学策略。一方面是教学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主要是凭借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联系实物帮助学生产生联想,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二、引发想象
         小学阶段的学生绘画大都局限于临摹,或凭借印象来画,看别人怎么画,自己就照着怎么画,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采用“一问多思”“一题多现”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想象,训练其发散性思维。如,画“风”这一主题,很多学生觉得风看不到,摸不着,无从下手。思维灵活一点的学生会利用卡通画的形式,通过画一片正在吐气的黑云表现风。这时,教师可以设置疑问“大风吹来了,你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会忙不迭地说出很多答案:“树枝弯了”“树叶、尘土满天飞”“小明的帽子刮跑了”等。不同的学生看到了不同的情境,自然也就画出了独具特色、属于他们自己的画。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好探究,易兴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给学生营造以趣生情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视听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中性思维。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接力画”的环节。教师先给出一个不明形状的不规则图形,让几位学生进行不同的添画,这个不规则图形便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然后让这几位学生讨论、商议之后为画点题,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创作观点。这样,不仅能巧妙地结合美术与语文科目,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中性思维。
        三、肯定创新
        就当下我国小学美术授课模式来看,一些教师仍采用严谨的环环相扣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表面看起来形式考究,丰富多彩,但实质上仍然不改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形式,教者费心,学者费力。创造能力是指人在某一领域内表现出来的独特、杰出、非凡而有价值的才能,它并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出发点,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个性、有特点、有专长,从而善于发现,敢于表现,标新立异。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绘画技法,也应该经常带学生去写生,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比较、思考,寻找最佳的构图和最合适的绘画形式。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拍下来放在班级QQ群中,让学生家长也能欣赏到他们的作品,并肯定他们的创造。这样,学生会为自己的创造感到自豪和愉快,从而提高美术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活跃思维,创作出更多的创新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议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小学美术教学自由式教学理念创新
小学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心得
小学美术多媒体的情境教学
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