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燕声现代山水画个性特征的全面解读

作者:天美艺术

本文不啰嗦套路话,不用无关的形容词,也不会想起谁的几首诗句,更不之乎者也,要的就是直奔核心话题。

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艺术贵有个性,个性是成就画家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初具个性很难,有鲜明个性更难。刘燕声的山水画作品,从观点到笔墨,已经与常规山水画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这在浩瀚的山水画大潮中是非常难得的。

一、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刘燕声有自己鲜明的艺术观点和方向,高调坚持作品的时代感。他说:山水画的历史就是一部发展史,各个时期发展的节点都没有缺席,包括近代的傅抱石、李可染、何海霞等大师们,都为推动创新付出了艰辛的汗水。然而,面对今天飞速发展的脚步,笔墨却显得有些滞后,并且为数不少的画家创新驱动不足,急需有责任感的画家,以时代的笔墨来讴歌二十一世纪的新生活。

现代山村的新人、新生活、新时尚、新楼房、新设施等,必须要有全新的笔墨和画风才能表现。可能有人说这会失去传统精神,按照这个逻辑,山水画就能只能停留在披麻下的老翁仕女茅草屋了。这个时代不缺五彩,缺的是笔墨下的斑斓,传统精神绝不是样式的固守,当随时代才是真正需要传承的精髓。

在刘燕声的作品里,时代感是这样诠释的:一是旗帜鲜明地表现现代自然风貌和时尚风情。二是体现出了符合现代人视觉心理的笔墨和元素,山水画不能落伍于高清时代对视觉欲的冲击,要为大众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自然细节。三是透射出了阳光温暖、清风扑面、通透明快的旺盛生机,传递着一种对自然生态的情感。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阳光太行》-177x97-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生机永伴》-95x68-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太行山村》-97x95-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秋太行》-95x85-刘燕声)

二、首创的微结构山水画概念成就新画风

山水画的主体是山,山是由大小不同的石块组成,进而形成了天然交错的结构关系,加上石块本身的纹理,交织出具有丰富表情的点线面之美。刘燕声认为,书本里长不出山水,只有到自然中才能发现这些大美,于是,他抓住以往画家不被重视的结构美进行放大和强化,升华为以结构为突出个性的作品,这就是微结构山水画的基点。

微结构山水画的综合概念为:充分挖掘水墨工具的潜力,将自然界中富有典型个性的山石进行取舍和强化,形成结构生动突出、质感强烈、层次丰富、阳光通透、新风扑面,饱满大气、符合现代人的视觉心理,并具有冲击力的艺术特征。她是对古人石分三面和师法自然理念的践行和接力,在笔法形式上,她不是写实、写意,也不是自然的照搬,更不属于工笔。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太行如铁》-177x97-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太行如铁》-局部-刘燕声)

(上图说明)由于作品为六尺大小,所见到的缩略图已经失去了丰富的结构关系,在放大图里不难看出,微结构山水画不是简单的写实或写意,其雕刻般的线,泼辣苍劲的墨,强化的手法,交织出全新别样的视觉冲击感。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太行如铁》-局部-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概念的意义:

1、她不仅能以独立的作品出现,更主要的旨在引起对结构重要性的重视,并为解决山石结构刻画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训练方法。

2、在视觉感受上是对旧画风的一种刷新,在笔墨上大大拓展了水墨工具的表现力,其强有力的表现手段不受任何物象天象的限制,为山水画的时代化创出了一条新路。

有人会说,微结构山水画是用西画的思维来画水墨画,这看法很窄,没有从大水墨概念看待问题。大自然不只属于西方,西画从自然中来,水墨画何尝不是呢?山水画本身就是自然中的山山水水,面对自然还不能体现自然,这个逻辑本身就有问题。水墨工具可不是只玩点情趣,它还有更大的潜力需要挖掘。面对多姿的自然,需要新的笔墨来支撑,如果山水画不可以自然化,那师法自然石分三面的论述早就错了,大师李可染的自然化加光感的画风也早就不成立了。另外,西画没有限制东方绘画的融入,可我们为何非要人为地限制这和那呢。

笔墨是为时代服务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浓郁的北宋生活的写真,同样,现代的绘画就应责无旁贷地讴歌二十一世纪的生活,但是,传统的笔墨显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就需要创新表现方式。创新不是现代人的发明,传统山水画的各种皴法,也不是一夜间同时创出的,她是在不断发展中才先后形成的。如果画披麻的不让斧劈生存,画斧劈的说折带不是画,那也就没有这么多皴法了。事实上,古人是非常讲发展和出新的,所以,水墨画应该往大概念方向发展,在共识上再放开一些。推陈出新、当随时代、师法自然、百花齐放永远没有错。

微结构山水画与传统及常规山水画的明显区别为:

1、画风的区别

传统山水画是一种概念性程式化的样式,微结构山水画则是富有生活气息的现代自然画风。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春声荡太行》-136x68-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灿烂太行》-177x97-刘燕声)

2、山石结构的区别

传统样式和常规山水画多讲大小轮廓的刻画,山石结构只是概括性和象征性的,微结构山水画则力求把生动的结构、丰富的细节刻画到位。

传统样式山石结构的表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如画太行》-177x97-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如画太行》-局部-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如画太行》-局部-刘燕声)

3、质感的区别

传统样式和常规山水画不注重山石质感的表现,甚至脱离了山石的质地,或像织物,或像木质,或像土坡,微结构山水画则体现出了强烈的质感。

传统样式质感的表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太行如诗》-177x97-局部-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有强烈的质感表现,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物象的特征,下图刻画出了这块石头久经风化具有铁锈般和透亮的质感。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沟壑纵横太行山》-177x97-局部-刘燕声)

4、光感应用的区别

传统样式和常规山水画也并非无光世界,但只能是散光,这就人为地限制了自然形态的表现。微结构山水画则大胆地全方位表现自然,有阳光通透、充满生机的阳刚之气,也有散光下的阴柔之美。表现光,不是唯光而光,是把光的明暗变化当作难得的笔墨而巧妙应用,突破了水墨画千年的局限,使画面更加明媚透彻。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山里艳阳天》-136x68-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阳光太行》-局部-刘燕声)

(上图)此为把光线当做丰富的笔墨来应用,加大了明暗的对比,有力地增强了造型效果和感染力。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太行如潮》-177x97-刘燕声)此为自然散光类的作品。

5、点线面的区别

传统样式多以点线的积加,缺少大片墨的组合。微结构山水画强调点线面的交织,有飘洒的点,有刀刻般的线,也有成片的墨色,更加符合艺术规律,也使画面有骨有肉、坚实丰满。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小溪》-69x94-局部-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非常讲究点、线、面的应用,而非只讲明暗块面的素描。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太行铁壁》-177x97-局部-刘燕声)点线面的具体应用。

6、强化手段的区别

不难发现,常规山水画越写实反而越弱,微结构山水画则是大胆的取舍、强化和升华,强调严谨与奔放同在,张与驰同行,收与放并举,且把控得恰到好处而不失专业特性,所以刻画得越深入感染力会越强烈。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太行铁壁》-局部-刘燕声)

(上图)这些强劲的线和皴涩拉巴的质感,以及大块的明暗交错,加上山石突出的造型,有一种势不可挡的排山之势咄咄逼人,不是常规山水画或工笔能达到的。

下图为强化效果的多种手法之一。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秋阳之下》-局部-刘燕声)

另外,常规山水画往往在虚实上表现得相对较概括,导致张驰对比不足,微结构山水画则加大了虚实的对比,实体部分力求刻画到极致,虚的部分在不失层次的基础上,以奔放泼洒的笔墨与实体部分形成了更大的对比,使表现力和感染力得到等级性的提升。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太行如诗》-177x97-局部-刘燕声)

7、推远与拉近的区别

传统样式和常规山水画多讲推远的大山大水,微结构山水画则把山石拉近,以到位的刻画让人有一种伸手可触的亲近感,让人身临在似曾相识的生活画面中,也让人近距离地去感受、去对话,在山石与人之间没有半点尘埃,和水洗过一样透彻、明净。并且,往前冲的山石直击观者的眼球,所以,拉近是强化感染力、突出作品个性的有效手段。

(微结构山水画核心作品《古壑无言》-135x145-刘燕声)

(上图)该作品就是把山石拉近,让人近距离去抚慰无言的山壑。在刻画上,达到了结构表现的极致,其丰富而不腻,严谨而不失笔墨,还有出色的皴巴拉手的质感,是非常少见的作品,也是任何画法、画种都很难达到的表现效果。

该作品为生态保护类的主题性创作,融入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渴望。大自然被人类过度使用,导致原来的青山绿水不断恶化。古老的山壑,消失了流淌几千年的潺潺流水,没有了植被,山体已经崩塌,但它仍然静静地、无奈地守候着自己的躯体。本作品旨在注入正能量,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嫩绿染山泉》-68x68-刘燕声)

(上图)这样往前冲的山石相对常规山水画更具震撼力。

8、透视的区别

传统模式和常规山水画多是散点透视,微结构山水画则有强烈的镜头感,充分利用科学的自然透视加以夸张强化,有效增强了焦点作用和宏大的气势。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深谷》-177x97-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太行崖柏》-110x78-刘燕声)

9、石分三面表现的区别

古人的石分三面,其实就是立体感,如果还按传统方式,只勾勒框架性的三面是远远不够的,皴不出深浅关系三面就无法实现。而微结构山水画就大胆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太行如铁》局部-刘燕声)

10、皴法的区别

传统样式讲程式化的皴法,微结构山水画则是自然的自由皴擦,不去固定这皴那皴,是以物像的不同特征确定运笔方式。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秋阳之下》-局部-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秋阳之下》-局部-刘燕声)

11、山体造型的区别

传统样式和常规山水画的山体造型,多是程式化的,甚至是一圈套一圈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模式,好在有的往自然化接近,但还是没有摆脱概念化造景的困扰。微结构山水画的山体构成与其全然不同,抓住山石的自然个性,使每幅作品突出的自然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浩如烟海的山水画中有明显的个性优势。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醉在金秋》-137x96-刘燕声)

(上图)这样的山体形象,会给人深刻的印象,很容易让人记住。

12、意境和思想的区别

在意境和思想方面,传统样式和常规山水画多是世外闲情或虚幻幽静,微结构山水画则是贴近生活或体现正能量的主旋律创作。

有人可能发现,刘燕声大多作品是表现太行山的,的确是这样,但这绝不意味着微结构山水画只能画太行。表现太行是基于三个方面:一是太行有着钢铁般的精神和深厚的底蕴,新中国都从太行走来,所以,太行是最沉甸甸的山,我们歌不完画不够,刘燕声正以大太行为题创作系列主旋律作品,所以,太行的作品相对较多。二是,正因微结构山水画的表现优势,才能把大太行的坚实厚重充分地刻画出来。三是太行的结构有明显的特征,对于形成作品个性是很好的选择。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太行故事多》-177x85-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太行长歌》-136x68-刘燕声)

13、表现局限的区别

传统样式和常规山水画在表现手段上受到很多限制,微结构山水画面对任何元素都没有障碍,比如在表现大平面石壁类的方面,更能体现出优势所在。有的可能说像油画,油画无法表现那些沙粒般皴巴的质感,只有笔墨才能充分刻画出来。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深谷》-局部-刘燕声)

14、旧思维与新时尚的区别

常规山水画在原有思维上突破不够,甚至抵触新元素入画,微结构山水画则大胆地率先把时尚元素与自然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这又是一个首创性地探索,旗帜鲜明地与时代同脉。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灿烂时节》-136x68-刘燕声 (上图)这是一幅具有时代节点性的重要作品。

15、创作方式的区别

传统样式和常规山水画都不能把自然山石直接应用到画面里,微结构山水画的优势还在于能够取自然中的一个局部,一块山石,来创作一幅完美的作品,也奠定了作品的个性基础。刘燕声常说,应该感谢古人把自然画风留给了后人,为我们留下了无限的创作空间,也感谢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沐春》68x68-刘燕声)

(上图)该作品原型就是画面中间这块石头,经过创作,成就为一幅完整作品。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老墙》124x90-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老墙》局部)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老墙》局部)

生活中任何物象都可以成就作品,上图作品就是例子,对于创作任何主题的作品,微结构山水画的笔墨都能出色地完成。该作品是乡愁类的主题性创作,作品中,残缺的土坯和房檐下土迹斑斑的椽子,以及那些雨漏痕,让微结构山水画的笔墨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包括写意在内的各元素的表现语言

在刘燕声的作品里不难发现,山、水、云、树、植被等各元素都有鲜明的表现特性,也形成了自己的色彩组合模式。

1、山石

刘燕声除了对结构刻画重视之外,对山石的其它特点也有与众相反的观念。他认为裸露的山石本身是干净的,也是干燥的,越把这两个特性表现到位,画面越有水润感。听起来逻辑相反,但正是这种观念才使他的作品具有水润生机之感。

(现代山水画作品《绿荫下》-68x68-刘燕声)

2、水

善于表现水中倒影,以倒影让人产生更大的联想空间。更加突出的是,力求以洗练且变幻的笔墨把水味表现得淋淋漓漓,透透彻彻,并且落笔肯定、几笔定型,不再修补。

(现代山水画作品《湖光山色》局部-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生机永伴》-局部-刘燕声)

(现代山水画作品《秋晨》局部-刘燕声)

(现代山水画作品《春水倒影》-68x68-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奔腾山泉水》68x68-刘燕声)

3、云

在云的刻画上,力求把云的灵气、飘动和厚度表现出来。其实,刘燕声早在四十年前首创了云的自然渲染方法,1980年,以一幅《太行明珠》作品参加了全国美展,也是这种云的画法最早定格在全国美展的作品,后来画家们笔下的云逐渐多了起来,至今仍是强劲流行的画法。

与众不同的是,他笔下的云更具有自然的灵气和飘渺空灵感,要求不刻意造云,适可而止为上,要见笔触,拒绝描描抹抹光滑无味的云。

参加全国美展作品《太行明珠》局部-1980年-刘燕声

(现代山水画作品《醉在白云间》-68x68-刘燕声)

(上图)刘燕声笔下的云,绵茫大气、空灵飘渺,足见首创者还是有独到之处。本作品也是将时尚元素与大自然融合的节点性作品。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深山有情》局部,其中阴影中的云气,见笔触见层次,点到为止。

(其它作品里的云)

4、树

刘燕声反对那些在谁的画里也能见到的程式化的、雷同的一堆毫无生机的树,特别强调树的生命力。他说芥子园里长不出树来,身边随处都可见到生动精彩的树,它们的表情是丰富的,或是舞姿、或在私语、或是依偎,要通过这些表情把树的旺盛的生机刻画出来。他往往把树枝加以夸张,像甩鞭子一样具有力度和弹性,点缀些星星点点的树叶,飘飘洒洒,交织出点线面的韵律,仿佛是一首首动听的抒情曲。面对丛树的表现,往往在深色背景里,透出簇簇律动的枝叶,营造出一种空灵幽深的意境,这也是他独到的表现形式。

(现代山水画作品《秋色如诗》68x68-刘燕声)

(现代山水画作品《秋曲》90x80-刘燕声)

(现代山水画作品《浅绿时节》68x68-刘燕声)

(现代山水画作品《又见秋叶红》68x68-刘燕声)

(其它作品中的树)

(树丛的表现方式)

5、植被

刘燕声在植被刻画上也形成了独特手法,往往与山石落墨同时进行。见过他创作过程的都会发现,落墨阶段出现了色彩,这是因为植被要与相邻的墨融为一体,植被打底要一笔定型,不能再修改,所以墨和草丛是同时挥洒而就。

植被不是死死地直挺挺地戳着,要配合整体势感发挥它的作用,也要画出丰富通透、变幻灵动的感觉来。

(作品中植被的表现方式)

(作品中植被的表现方式)

6、色彩

在色彩组合上,又形成了他几种成功的模式,比如春夏类的,山石通常是浅赭,近处的树或树丛为墨线树枝和石绿的叶点,远处的树丛在较虚的背景中,点出星星点点的石绿叶,水为花青或墨绿,再点缀些小船小人。各元素各司其责又共同交织,呈现出清风扑面水润绵绵的美景。

(现代山水画作品《春塘》68x68-刘燕声)

7、笔墨

有了好的创意,最终要靠笔墨来体现。刘燕声的笔墨,能够驾轻就熟地应对各种要求,无论严谨还是奔放、阳刚还是阴柔、概括还是丰富,都能体现出很强的表现力。任何物象都离不开结构的支撑,他就特别强调笔笔要落在结构上,要求笔墨洗练肯定,落笔如刀,泼辣豪放,造型自然准确,层次丰富通透,不能有多余的败笔。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现代山水画作品《墨笔秋韵》-刘燕声)

(各种笔墨的灵活应用)

8、落款

刘燕声作品中的各元素一切着眼于时代感,落款也一样,一律用简体。他认为书写一定要明了,不能造成辨认上的障碍,这对作品和画家是有很大益处的。虽然简体书写有难度,或不完美,但落款的功能在作品里已经是二线,作品的感染力是靠形象来营造的,不是落款,落款起到签名和记载的作用就足够了。要让形象该传递的情感彻底传递出来,不要靠大片的题款再去补充。画毕竟是画,书法方面的事,应该留给书法家去做为好。

刘燕声说:“我的作品试过多次,如果以传统书法形式落款,非常不协调,画风一下就变味了,还是先用自己的自由体作为一个记载吧。我要求字要与自己的线条手法统一,所以,多少有些树枝的感觉,但还不成熟,有待努力提高”。

四、作品感染力的强化

刘燕声的观念和着眼点与常规山水画有很大的区别,他不去挤在大山大水中的原因,不仅仅是上面所说的为了与众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元素越多,个性就会越弱,所以减少元素强化重点,让画面更集中、个性更突出。

他融入一切可借鉴的科学的视觉原理,比如大特写、大透视,让人近距离与大自然对话。他常说,一朵芬芳的鲜花,你是拿到鼻子底下闻呢,还是退远几米看大概?你是走近了看瀑布,还是跑到十里之遥去观赏?这道理很简单,很多情况下就是要近距离去感受,山水画也一样,未必都要把山水推远,把富有特征的山水搬到眼前会更有别样的情感。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阳春太行》68x68-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秋阳》68x68-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岁月有痕》155x102-刘燕声)

(微结构山水画作品《深山有情》88x68-刘燕声)

从作品中不难发现,在布局上体现了他“打包整合穿插相融”的规律,把某元素集中连片体现,同时又不失各元素的穿插相连,以增强画面的整体性和主体的突出,他反对平平均均点点划划,比如树的点缀,有的这点一棵松那点几棵树,导致山不突出树也不精彩。

五、艺术价值

刘燕声在山水画时代感的探索上,强势走出了可喜的一步,并引领着一代新画风。其理论观点到笔墨表现都具有专业性的探讨价值;因崇尚自然贴近生活,也深受藏家和大众喜爱,好评如潮;也因画风突出,为数不少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山水画爱好者们,形成了新画风创新的一种现象。他本人,由于构建新节点的责任在肩,探索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山水画家刘燕声

刘燕声,1958年出生于河北平山县的艺术世家,曾在教育、文联、新闻、政府部门供任职。

刘燕声自幼酷爱美术,少年时期,工作在文化馆的父亲陪同吴冠中先生到西柏坡作画,他有幸受到了吴先生的启蒙。每天为吴先生背画具出去写生,并得到了吴先生手把手地教诲,从那时起开始了真正的绘画学习。1978年考入了河北师大艺术系美术专业,素描色彩基础课后,侧重于山水画的学习。

刘燕声是一位执着于创新并构建节点的画家,在艺术创作上主要有四个节点,第一个节点是在校期间的1980年,创作了山水画作品《太行明珠》,参加了1958年以来的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成为早期的省美协会员,且作品多次见诸省级以上展览。主要的是,该作品开创了山石及云的自然渲染画法,成为这种画法最早定格在全国美展的作品,目前仍是强劲的流行画法之一。

九十年代后中断了绘画创作,但书籍装帧作品曾获全国书展二等奖,独创的《汉真广标》艺术字体,成为方正字库全国流行的主流艺术字体,也成为艺术创作的第二个节点。

从2015年后半年开始,以新闻人的视角、政界的责任感又以曾经的艺术创作者的专业观点,对山水画的发展进行了反视,他有话要说,写了不少有建树、有新观点的论述;他有冲动,首创了微结构山水画概念,认为艺术创作必须要有时代感,创新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他的第三个重要节点。

刘燕声对微结构山水画概念的探索日趋成熟并备受关注,践行了古人石分三面师法自然的理念。其作品仿佛是用笔墨来雕刻山石,在严谨中不失笔墨,形成了阳光饱满、结构突出、质感强烈、雄浑霸气的艺术特征。同时奠定了他独特的风格个性,并大大拓展了笔墨的表现力,强势冲击着山水画坛,有权威人士称为山水画创新的一面旗帜。

由于深入研究了山石的结构关系,其写意小品能够做到挥洒自如,结构概括自然,有骨有肉,在表现上力求更简洁,更清新雅致、意境深远,体现了他多彩的笔墨情怀和深厚的笔墨功力。

刘燕声并没有止步,在微结构山水画与清新扑面的写意基础上,又将时尚元素与自然大融合,开创了现代山水画的又一新画风,这是他的第四个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燕声现代山水画个性特征全面解读
刘燕声微结构太行山系列
山水画作品《情在山水间》等赏析-刘燕声山水画作品
刘燕声微结构山水画作品《太行如诗》
刘燕声现代山水画
山水画也可以这样画-刘燕声的微结构山水画系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