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中国游客花了钱,却赢不到尊重

“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中国式旅游,到了必须摒弃的时刻。

不要参团!不要参团!不要参团!这就是我对旅游的建议。

前几天,我们跑到柬埔寨旅游了一趟。

一般来说,我们的旅游都是自由行或者半自由行。但这样需要做大量的事先准备,而因为时间紧张,这次就偷了一下懒,选择了跟团旅游。结果令人后悔莫及,并下定决心,今后无论如何也不要参团旅游了。

▲柬埔寨吴哥窟(图/晓看君 摄)

此次赴柬旅游,主要是吴哥窟和金边两地。六天的旅游行程(团费4100元/人,也不是低价团),真正用于景点观光的,只有2天,分别用于参观吴哥窟和金边。其他时间,除半天的自由活动时间之外,全部都被团队带去购物。

购物的情况,令人哭笑不得,可以用“肥水不流外人田”来形容。

飞机一落地,我们就去了CDF设在当地的商场,CDF,全称是china duty free group,即“中国免税品集团”,这是一家中资公司,注册资本42.5亿。在这个店里,没有外国游客光临,全是中国游客。

离开暹粒那一天,是最为典型的“中国人赚中国人的钱”。我们早上6点半就被叫醒,跑了四处购物商店,这四处商店,全部都是中国人开的。银器店、橡胶店、珠宝店、丝绸店,一家家店跑过来,不是所谓香港的老板,就是云南的老板。员工也全部都是中国人,不是来自四川,就是来自海南,甚至还有自称北京人的员工。

进到每一个店,都是同样的套路。全团被召集到一个小房间,由来自中国的店员洗脑,总之就是他们东西有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真,多么多么便宜等等。随后,被领到买东西的大厅。每个团之间都是相互隔离的,同一时间里,一般只有一个团在买东西。其他团都被隔离在一个个小房间里。

▲柬埔寨街景(图/晓看君 摄)

珠宝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来自广东潮汕的小姑娘刚刚介绍了两句,一个自称经理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赶走小姑娘自己来讲。和一般的能言善道的店员不同,这位小哥显得结结巴巴,一句话分成好几段来说,很紧张害羞的样子。他说自己是哥哥叫来的,在新加坡念书,这里很乱,叔叔阿姨们不要带首饰出来,小心被抢。笨拙的样子引来全团一阵哈哈大笑。

随后,肉戏来了!他说这里好多店员都不好,推荐给大家的都是不好的东西,他懂行,反正是哥哥带来的,无所谓,叔叔阿姨鼓励他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他一定要把好东西推荐给叔叔阿姨。于是就带着全团进到了一个比较小的交易厅,拿出一堆珠宝供大家选择。原来,之前的一切都是表演而已,装得笨拙,只是为了降低人们的戒备心理。

其实,只要是当地特产,在当地的商店一样有得卖,而且可能价格更加便宜。在中国人的店里,沉香手串卖20美元一克,一个好的的手串,算下来要一万多人民币。而在他们当地人的市场,可能就会便宜很多。

卖东西倒也罢了,整个行程我发现,中国团游客所到之处,与旅游目的地国家和人民是完全隔离的,甚至连团与团之间也是完全隔离的。除了当地司机和导游,游客与当地社会毫无接触,根本不用讲一句外语。出行,是安排好的大巴;吃饭,是安排好的团餐;购物,是安排好的商店。通过精心的安排,你只能乖乖听导游和领队的话。

他们说,过海关的时候,要给官员小费;他们说,这里不安全,出去很危险。于是你就只能乖乖在护照里塞上一点零钱,于是你就只能隔着玻璃看外面的世界。你所到之处,都是讲普通话的导游、服务员、和商店员工。

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只针对中国人。参与其中的利益各方,也都是中国人。甚至你所到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和欧美游客错开,让你基本只能看到中国人。

这意味着一旦参团,你就失去了旅游的真正滋味,成为旅游产业链上一个可怜的“游客资源”。“游客资源”和“游客”,有着本质的区别。

“游客”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行程,体验旅行过程的琐碎与快乐,有着比较深入的风景体验,能和当地社区的居民和文化形成互动。

而一旦你参团之后,成了“游客资源”,就再也享受不到作为一个游客的尊严和自由,旅行社、导游、纪念品商店、团餐……蜂拥而上,他们盯着你的钱包,把你当成了可以任他们开发利用的资源,大有不榨干最后一分钱,绝不放手的架势。

你能想到,整整一天不安排任何景点,全部用来跑商店的旅游吗?

你能想象,每个购物点不买够东西,或者不待够时间,就不出发吗?

你能想象,他们把来自杭州的旅行团,拉到当地的丝绸店整整一个小时吗?杭州人谁还会在柬埔寨买蚕丝被?这不是丧心病狂吗?

导游没有收入来源,是自由职业者,主要要靠商店销售提成,带团还需要给旅行社交钱。于是他必须把团队带到商店。而带去的商店,又全都是中国人开的。

这是一个完整闭环,整个过程,跟当地人几乎没有任何交集,所有的钱,除了导游的提成外,都又回到中国人的手里。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旅游”产业链。这种模式,在国内已经备受批评,现在却跨出国门,尤其在东南亚实现了普遍的输出。

这一点在欧美旅行者身上几乎完全看不到。他们大多没有参团,无论是吃饭、坐车还是参观景点,都由自己安排,所花出去的钱,无论是小费还是其他,都交给了当地的司机、服务员、导游解说的手里,这部分人,是当地的中等收入阶层。

当地人是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欧美游客带给他们的好处,而欧美游客也总能得到他们的尊重。

而中国游客呢?旅游经济自然是显得很热闹,然而不管去多少人,旅游GDP有多高,钱从中国游客的手里出来,又回到中国人开的旅行社、商店手里,对当地人几乎没有任何好处。这种模式,游客个人吃点苦头倒也罢了,但却会让国家形象在所在国的普通人眼中受到伤害。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在东南亚花了大量的钱,却始终换不来尊重。过海关时,只有中国人给小费,欧美人、日本人、韩国人都可以不用给,甚至海关官员都已经学会用汉语说“小费”。甚至当普吉岛中国游客出了事,泰国政客和新闻主播,还敢于大言不惭把锅甩给中国人,说我们是“中国人害死中国人”。

▲柬埔寨街景(图/晓看君 摄)

在旅游模式的输出过程中,中国游客的钱去了两个地方,一个是中国人自己的圈子,一个是当地有权有势的圈子,跟普通人无关。这就是中国人花钱得不到尊重的关键。

这不能怪中国游客,却必须归咎于这种“独利”的模式。在贫富差距极为严重的东南亚,你能想象这种方式带来的社会心理反馈。这就是东南亚民众对华的心理基础。

这是一种必须摒弃的模式。中国人走向世界,要学会与他人分享好处,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富裕,而不是吃干抹净,把所有的好处都留给自己,或者分润一点给当地的少数权贵。

如果我们能打破这种封闭的“独利”模式,让更多当地人分享到中国人带去的好处,还会是今天这样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神秘!看朝鲜人民到底挣多少钱(组图)
新疆小祁火了,一夜涨粉200万,他让老实人成为了一个褒义词
[转载]国外游,防“宰”很重要
赴俄旅游中国游客继续增长 当地人抱怨钱都被华人赚了
中国有个景区,过个十一佳节,就将一整年的钱都给挣了!
不想花钱去旅游,被骂了,能怪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