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杰西聊投资: 聊聊房地产之一:房价问题就是财政问题 看见几个新闻,趁着周末思考一下房地产的问题。 近...

    看见几个新闻,趁着周末思考一下房地产的问题。

    近日,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表示,为创新引进人才战略,将在武汉发放“房票”,拿到“房票”的相关企业人才,可用“房票”抵付等额购房款。22日,武汉市房管局起草发布了《武汉市房票(人才住房 )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征求意见稿。

    1月4日南京官方发文,调整人才落户政策:允许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以及持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先落户再就业。也就是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书,就能先落户南京。

     1月3日,合肥官方宣布:2016年11月之前出让的地块不限价!高价地项目全都要卖高价!

      事实上,截止目前在我国中部省份中,长沙、武汉、济南、郑州、西安5个省会城市均已不同程度放松限购。

      长沙:在长沙工作、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首套房不受户籍和个税、社保缴存限制。

      武汉:争取“让更多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

       济南:取消购房、投资纳税落户条件限制,实行居住就业落户。

       郑州: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在郑首次购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购房补贴。

     西安:近5年毕业或35周岁以下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可申请贷款,额度最高50万元,期限一般为两年,并给予50%贴息。

     合肥限价已被正式突破。

原因大概就是~(图片来自雪球“房天下”)

房价问题就是财政问题!

        现在还是很多人在喊要政府压低房价。我觉得判断政府行为时,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理性的概念:政府就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最大的地主,房价问题就是政府财政收入问题,政府只有催涨房价的动机而不是压低。

     房地产行业特有税种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这五个税种都是地方税种。其他六个相关税种包括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

   根据2016年财政收入决算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共87239亿,其中五种房地产特种税累计15017亿。企业所得税里,房地产所得税3641亿,考虑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很大一部份与地产交易相关,毛估比例至少10%,为6230亿。也就是说2016年地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239亿里,房地产相关税种贡献合计24888亿。

      政府性基金收入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占绝对大头,根据2016年的数据,全国一共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46643亿,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为35639亿元。

     综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年全国一共实现财政收入206224亿元,其中地产相关收入35639亿+24888亿=60537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0%,地级财政收入的46%!

      2016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1.8万亿,这也就是说,每一套卖出去的商品房,政府拿走的收入超过总价的51%。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房价本身是一种高税收,而房地产企业本质上,是政府的敛税机构。

     请问房价如果降了,土地卖不出去,全国财政收入的30%去哪里补?

       有人说了,压缩开支,节流不就行了?

       看下图,绿色代表行政体系开支,红色代表民生体系开支,黄色代表基建体系开支。2016年,三大体系支出累计154,452.79亿,占总一般预算支出的82%。

      其中民生体系开支相对刚性,近五年一直在增长,核心原因是社保和医保一直处于亏空状态,全靠财政补贴才能维持。2011年财政对社保的补贴规模3152亿,对医保的补贴规模3251亿,合计6403亿;到2015年,社保补贴规模上升到了7633亿,医保规模6220亿,总计13853亿。这块开支未来不单不能压缩,还会大幅度增长。

     基建近年来对经济的拉动和稳定作用越来越大,很难大幅缩减。

    总的来说,压缩是不可能的,财政支出大幅增长才是未来趋势。

       那么,中央财政部的总账本是个什么样子的呢?坦白说,不好看,不光不好看,还有点难以为继的感觉。

      2014年以来,中国财政赤字大幅上升,国债发行规模大规模增加。

      2017年前10个月财政总收入193515亿元,同比增长14%,总支出203213亿,同比增长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005亿元,增长19.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2337亿元,增长12.5%。


      有地卖还这样,如果有一天土地卖不动了,财政简直是要崩溃的节奏。

      总账本是这样的,那么中央和地方的分账本是什么样呢?答案是,更难看。

      三大开支体系里,出了国防开支几乎全由中央负责以外,大部分开支都需要地级财政支出,地方财政需求大量依靠中央转移支付。这就是大家讨论了很久的中国财税体制问题:分税制下,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严重不匹配。

     不光如此,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收入也是严重失衡的。2017年前10月,一线城市7187万人,获得了4613亿卖地收入,人均4618元左右,二线城市2.32亿人,获得13184亿卖地收入,人均5690元左右,而三线城市3.44亿人,仅获得7268亿元卖地收入,人均仅2111元!这还是在大搞特搞货币化安置巅峰时期的三线城市,如果没有货币化安置,相信连2000元都没有。因此,在财政收入上,三四线城市城镇与一二线拉开了巨大的鸿沟。

      本系列下节文章,将从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的财政失衡说起,结合政府现行的三四线去库存政策,分析房地产与中国经济的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解房价大跌会怎样:政府财政收入大降
政府征税越自由,百姓生活越糟糕!
吴向宏:目前的个税改革讨论缺乏实质意义
房市低潮期的新现实:澳洲印花税改革呼之欲出
土地出让畸高背后的利益博弈更惊人
管清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