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扩大进口,将助推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扩大进口是中国既定的政策目标,是中国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产业升级、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居民一年去境外购物消费大约2000亿美元,购物清单中包括大量的高档商品、日用消费品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东艳解释,扩大进口有助于将大量外流的消费留在国内。

  东艳:比如通过降低关税等。把其中的出国旅游的这个尽可能转化到国内消费,其实就是一个直接的转换。

     扩大进口在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选择同时,也给国内企业带来竞争压力,推动中国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加强创新发展,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赵萍表示,改革开放40年一个重要的心得和体会就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实际上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很多行业都因为开放受到过或多或少的冲击,但冲击是短暂的,从长远发展看,很多行业都在竞争当中快速成长起来,竞争力不断提升。以汽车行业为例,在加入WTO的时候,我国还有一个“入世”过渡期五年,把汽车作为弱势产业、幼稚产业,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但是从2006年开始,也就是“入世”过渡期结束后,汽车行业开始对外资开放,进来的品牌商和实力比较强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这样激烈的竞争面前并没有倒下,中国的汽车品牌越来越多,比如比亚迪、奇瑞等汽车,不仅成为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而且走出国门,在东南亚市场、非洲市场都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因此,通过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中国产业必然会在竞争当中逐渐强大起来。

  在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看来,短期内,进口可能会带来一些冲击,但只有开放的环境才能培养企业的竞争力。

  赵萍:以手机行业和家电行业为例。当外资刚刚进入的时候,对国内企业确实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冲击,但是我们看到这些行业国产品牌正在崛起。在手机和家电行业,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扩大进口带来的不仅是竞争,还有先进技术的溢出效应。东艳介绍,进口商品中蕴含的高技术要素会有助于带动产业水平提升。

  东艳:有一些就是高技术的产品的进口,可以作为生产设备来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最终产品的技术水平的提升。

  扩大资源类产品的进口,可以起到对我国资源的保护作用。

  东艳:因为我们最终产品的出口,其实是更多的耗费了国内的一些超过本身需求能力的一些资源来满足外部的需求,那么现在进行一定的调整,对国内资源是一种保护。

   扩大进口究竟能给消费者带来怎样的实惠?进口商品多了,会给国内消费市场带来哪些变化?

  “扩大进口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赵萍认为,我国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6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在升级,但我国消费品的供需之间还存在着差距,一些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的消费需求还得不到充分满足,其中一部分需要通过扩大进口来解决。

  扩大进口有助于将大量外流的消费留在国内。2016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以及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初步估算,目前我国居民一年去境外购物消费大约2000亿美元,购物清单中包括大量的高档商品、日用消费品等。

  国内外产品差价是消费外流的主因。目前,国内进口消费品的价格与境外相比偏高,尤其是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等高档消费品,中国国内市场的价格比境外高得更明显。上海市某金融机构员工廖晓宇“五一”假期到意大利旅游,发现当地商场的某高端品牌女包,价格比国内便宜了近40%;某高端品牌旅行箱,价格比国内便宜了近一半。

  “虽然关税不是导致国内外产品价差的唯一因素,但我们通过降关税等措施,可以让进口商品价格回落,促使境外消费回流,将进口商品消费对就业、税收等方面的贡献留在国内。”赵萍说,扩大进口会给消费者带来购买更便利、价格更实惠、种类更丰富的体验。 

“有了'零关税’新政策,我每月的抗癌药费用可以再降1000元左右。以后看病,手头就不会紧了。”70岁的武汉市民刘爱香前两年患上结肠癌,化疗效果不好,医生建议她使用进口靶向药物贝伐单抗治疗。每支贝伐单抗当时的价格约5000元,一个月要用3到4支,高额药费让她发愁。去年,这种靶向药被纳入医保,每支自费部分降至1000元以下。近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5月1日起,对部分药品进口关税进行调整。调整后,绝大多数进口药品特别是有实际进口的抗癌药均将实现零关税,这进一步减轻了刘爱香的看病负担。

  “中国扩大进口的一系列新举措,有利于改善民生,有利于更好适应国内需求新变化。”中国贸促会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说,伴随我国居民消费升级,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日渐强烈,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可以更有效、更直接地增加相关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的进口水果超市,售货员孟德聪介绍,现在进口水果销路不错,到晚上六七点下班高峰,店里就挤满了顾客,“比如美国加州出产的新奇士橙,个大果香水分足,十几元1斤,跟一些品相较好的国产脐橙价格差不多,消费者很愿意买。”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初,我国再次大幅度降低部分进口商品关税,其中,格鲁吉亚和智利的红酒进口关税由14%—30%降为零关税,瑞士部分手表进口关税降了50%,韩国的电冰箱、电饭锅等产品进口关税降了40%。吃美国水果,戴瑞士手表,品尝智利红酒……世界各地的优质商品进入寻常百姓家,让人应接不暇。

  “外国货更便宜喽。”在广州番禺区一家奔驰汽车门店,汽车爱好者陈坤宁看中了一款奔驰CLA汽车:“印象里进口车都很贵,特别是知名大牌,动辄要价上百万元。我喜欢的这款奔驰车,外观有动感、内饰很漂亮,适合年轻人开,价格不到30万元,最近又降价3万元,性价比高。”

  今年我国将相当程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对此,美国林肯汽车踊跃响应,近日在其中国官方网站宣布:调整在华全系车型市场指导价。调整后林肯的5款车型价格下调幅度在2600元—1万元之间。此外,德国梅赛德斯—奔驰也相应下调在售车辆的建议零售价,其中AMG车型最高降幅超过3.2万元。“降低进口关税,消费者最受益。不出国就能用比以往便宜的价格买到好东西,会让消费者更有获得感。”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说。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药物安全评价中心副主任刘艳荣认为:“随着进口药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加快、价格降低,将倒逼国内的创新型药企加快研发速度,提高创新能力,也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

  “扩大进口带来的不仅是良性竞争,还有先进技术的溢出效应。”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东艳说,进口商品中的高品质消费品和工业制成品蕴含着高技术要素,这些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增加,会带动国内整体产业水平迈上新台阶。

  长期看将助推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赵萍分析,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对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促成消费认知,形成消费升级示范;二是进口降低创新成本,提升国内供给能力。“比如上世纪80年代,我国自日本进口的电器增加,使人们对冰箱、彩电等有了更多认知,并在社会上形成消费新潮流,促进了国内家电行业的整体崛起。今后,随着我国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主动增加来自欧、美、日、韩等地的进口,尤其是汽车、医疗、科技、金融等领域高品质产品和服务进口,同样也将切实推动国内相关行业发展,为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增添更多实惠和惊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税连降传递哪些信号?
进口关税下调是福还是祸?
《财会信报》采访税务筹划实践派专家肖太寿博士
预判:进口关税下调对家电品影响甚微
我国对954项进口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
腾讯新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