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热中医辩证论治

发热是指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发热原因,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外感发热多实,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内伤多虚,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发热类型,有壮热、微热、恶热、身热不扬、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以发热时间分,有平旦热、昼热、日晡发热、夜热早凉等。以发热部位分,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又有瘀积发热、食积发热、饮酒发热、瘀血发热、病后遗热等。

【病因病机】

发热为临床极常见症状,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或因情志、劳倦所伤等所致诸种疾病,尤其是各种传染病、时行病、疮疡类疾病,内脏瘅(热)病类疾病等均可导致发热。

发热是机体受致热因素作用后引起的体温调节异常,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其体温调定点较正常为高。50年代曾有人从炎症渗出物中提取出一些外源性致热原,以此注入动物体内能引起动物发热,后又在多种传染性细菌、真菌和病毒中提取到,当这些外源性致热原进入体内后,就与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枯否氏细胞等发生作用,而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内源性致热原经血流运到下丘脑视前区和前部时,即提高了体温调定点而起发热反应。目前此种致热原已被提纯,为分子量约14000道尔顿的一种蛋白质。只以极微量(毫微克)注入动物静脉内即可引起动物发热。发热初期,常有寒冷感觉甚至寒战,此时体温已升高,皮肤小血管收缩致皮肤温度低,刺激了皮肤的冷觉感受器而引起寒冷感觉。皮肤小血管收缩,体热发散减少,加上肌肉寒战引起体热产生增加,于是体温迅速上升。待体温升到最高时,皮肤血管乃行舒张,病人才有发热感觉。

【诊断标准】

中医学以往一般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两大类。临床对以发热为主症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以发热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辨病思路:

1.体温升高到37.5℃以上,或患者自觉身体发热,均可称为发热。2.定时检测体温,明确热势、热型。血常规、大便常规、小便常规可作为普通检查。并据具体病例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生化等实验室检查,以资诊断和鉴别。3.辨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1)外感发热一般起病较急,初起常伴恶寒。应注意起病季节,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有无接触史等。(2)内伤发热一般起病徐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作史。其起病一般不伴恶寒,但觉发热,或虽感畏冷但得衣被可减。发热多表现为低热,通常伴有自觉手足心热、头晕、神倦、自汗、盗汗、脉弱等症。4.根据热势进行诊断,如:(1)不规则发热可见于感冒、三痹。(2)l天内体温波动达3~4℃或以上,其低点可降至37C以下者,常见于流注、肾瘅、痨病病情恶化、疟疾等。(3)1天内体温波动在1℃以上,体温不降至正常者,常见于时行感冒、肺热病、心瘅、温毒发斑、疟疾重症。(4)持续高热,1天内体温波动在1℃以内者,常见于湿温极期、暑温等。(5)热退数日后再度发热(双峰热),伴肌肉疼痛、萎软者,常见于软脚瘟。5.结合伴随症、病史等进行诊断,如:(1)伴头痛、昏迷、惊厥、呕吐、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者,应考虑春温、暑温、脑痨、中暑、颅脑痈等。(2)伴咳嗽、胸痛、咯痰者,多见于肺热病、暴咳、肺痈、悬饮等。伴心悸者,可为心瘅。(3)伴腹痛或并有腹部包块者,应考虑肝痈、肝热病、胆瘅、肠痈等。(4)伴寒战者,见于肺痈、流注、胆瘅、肾瘅、春温、稻瘟病、疟疾等。(5)伴黄疸者,常见于肝热病、肝瘟、稻瘟病等。(6)伴脊核肿大,可见于风疹、沙虱病、丝虫病、稻瘟病、鼠疫等。(7)伴有斑疹者,常见于湿温、温毒发斑、流注、疫斑热、沙虱病、蓄血病等。(8)小儿伴皮疹还应考虑麻疹、风疹、水痘、烂喉丹痧等。(9)伴脾脏肿大,见于流注、湿温、疟疾、蛊虫病等。(10)伴肋椎角疼痛及尿频、脓尿、血尿者,提示肾瘅、肾著急性发作、肾痈、热淋等。(11)伴局部焮红肿痛者,常为疮疖痈疽类疾病。(12)小儿夏季发热,口渴尿少者,可能为夏季热;成人夏季发热,起于高热下劳作等者,多为中暑、伤暑;夏季低热、倦怠嗜卧者,多为疰夏。(13)发热伴脊核、肝、脾肿大者,应考虑恶核、血癌等。(14)伴关节、肌肉酸痛、面颊部有蝶形红斑者,多属蝶疮流注。(15)多食易饥、消瘦多汗者,应考虑瘿气的可能。(16)低热伴盗汗、咳嗽等症者,有可能力痨病。(17)急起发热伴面色青灰,脉细数、血压下降或测不出等脱病症状者,应考虑肺热病重症、春温、疫毒痢、流注、疫斑热等。(18)妇女产褥期出现发热,称为产后发热。(19)40岁以上,长期低热,或持续高热,伴贫血、血沉增快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应警惕癌病之可能。

【辩证施治】

[风寒束表]新起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寒流清涕,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败毒散 表寒重,加麻黄、桂枝;夹湿,加豆卷、白芷;脘痞、苔腻,加苍术、厚朴;咳嗽吐痰,加半夏、陈皮。

[风热外袭]发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口渴,头痛,咽痛,咳嗽,或有出疹,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散风热[方药]银翘散 头胀痛甚,加桑叶、菊花;咳嗽痰多,加浙贝母、前胡、杏仁;咯痰黄稠,加黄芩、知母。

[风热疫毒]高热,微恶风,头痛剧烈,面红目赤,口大渴,甚则神志模糊不清,语言错乱,舌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疏表清热解毒[主方[清瘟败毒饮

[风湿化热]身热不扬,微恶风寒,头重身困,汗湿沾衣,口渴不欲饮,舌红不干,苔黄微腻,脉濡数。

[治法[疏风清热祛湿。[方药]越婢加术汤 头身困重,加藿香、羌活;脘痞腹胀,加苍术、厚朴、白豆蔻。

[外燥袭表]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肤燥少汗,咳嗽痰少,咽干口渴,舌红少津,脉数。

[治法]疏表润燥[方药]桑杏汤 咽干口燥,加麦冬、玉竹、玄参;发热明显,加石膏、知母;痰中夹血,加白茅根。

[暑湿袭表]发热微恶寒,无汗或少汗,头身困重,恶心纳呆,口渴,舌红,苔黄微腻,脉滑数。

[治法]祛暑化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 恶寒身痛,加豆卷、藿香、薄荷;恶心欲呕,加法夏、白豆蔻;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茯苓。

[暑热内郁]高热烦躁,甚或神昏,面红目赤,无汗,伴恶心,呕吐,胸闷,舌红或绛紫,苔黄干,脉沉数。

[治法]清热透暑[方药]王氏清暑益气汤 热甚口渴,加黄芩、栀子、生石膏;汗出不止,加五味子、牡蛎。

[气分热盛]身壮热,不恶寒,但恶热,口渴欲饮,汗多,心烦,气粗,大便秘结,小便短黄,面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洪数。

[治法]辛寒清热[方药]白虎汤 口渴甚,加花粉、麦冬、石斛;热毒重,加银花、连翘、大青叶、蚤休;呕吐,加黄连、藿香、竹茹;心烦、尿少,加黄连、竹叶、碧玉散。

[营分热盛]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渴不多饮,皮肤干燥,斑疹隐隐,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绛,苔黄少津,脉细滑数。

[治法]清热凉营[方药]清营汤加减 热毒重,加板蓝根、大青叶;口渴喜冷饮,加生石膏、知母;神昏谵语,配服安宫牛黄丸;抽搐惊厥,配服紫雪丹;喉中痰鸣,加胆南星、天竺黄、川贝母、竹沥。

[血热内扰]发热,神昏谵语,斑疹显露,面赤唇红,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深绛,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方药]犀角地黄汤 热毒甚,加连翘、银花、紫草、茜草根;出血,加白茅根、仙鹤草、侧柏叶;大便干结,加玄参、大黄。

[热闭心神]高热,烦燥不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心开窍[方药]清营汤 配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热盛动风]高热,昏仆抽搐,手足里蠕动,舌红,脉洪大。

[治法]清热熄风[方药]羚角钩藤汤配服紫雪丹。

[肝郁化火]时觉发热心烦,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喜叹息,口苦而干,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 清肝泻火[方药]丹栀逍遥散 口渴便秘,去白术,加黄芩、胆草;胸胁疼痛,加川楝子、郁金。[阏热内郁]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局部发热,口干咽燥而不欲饮,躯干或四肢有固定痛处或肿块,甚或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暗黑,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涩。[治法]化阏清热[方药]血府逐瘀汤 发热较甚,加白薇、丹皮;肢体肿痛,加丹参、郁金、延胡索。

[痰热内扰]发热不高,持久不退,咳嗽咯痰,胸闷心烦,体重乏力,渴不欲饮,舌胖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化痰清热[方药]黄连温胆汤 呕吐恶心,加藿香、白豆蔻;胸闷、苔腻,加郁金、佩兰;热势较甚,加茵陈、黄芩。[气虚发热]发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加剧,热势或低或高,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后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而数。[治法]益气清热[方药]补中益气汤 自汗,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时冷时热、汗出恶风,加桂枝、芍药;胸闷、脘痞、苔腻,加苍术、厚朴、藿香。

[血虚发热]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色少华,唇甲色淡,舌淡,脉弱。

[治法]养血清热[方药]归脾汤 常加熟地、枸杞、制首乌、鸡血藤;有出血者,加三七粉、仙鹤草、茜草、棕榈皮。

[阴虚内热]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方药]知柏地黄汤,或青蒿鳖甲汤 常加玄参、生地、制首乌;盗汗,去青蒿,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失眠,加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兼气短乏力,加沙参、麦冬、五味子。

[虚阳浮越]自觉发热,面红如妆,阵发烘热,下肢清冷,小便清长,舌淡,苔润,脉浮数无根。

[治法]引火归原[方药]右归饮 声低气短,加人参、黄芪;腹胀便溏,加白术、干姜。

【中药成药】

(1)一般单纯高热,选用安宫牛黄丸;高烧兼抽搐,选用紫雪丹;高热昏迷者,用至宝丹。

(2)醒脑静注射液(系安宫牛黄丸改制而成)、黄蒿素(黄芪、青蒿)注射液、一枝黄花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柴胡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双黄连针剂等,肌注或静脉滴注。(3)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清开灵胶囊、新雪丹、瓜霜退热灵等,口服。(4)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夏桑菊冲剂、小柴胡冲剂、感冒清、感冒通等,用于外感表证之发热。

【其他疗法】

(1)体针疗法:取曲他、合谷、内关、阳陵泉等穴,用泻法。

(2)三棱针疗法:太阳穴、十宣穴、耳缘静脉等部位,三棱针局部放血。

附:解表退热法 和解退热法 发热证治

王阶,男,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从事中医学临床与研究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编著作多部。
发热是指体温高于正常的一种病症,临床较为常见,所以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古人早就有所认识。中医治疗发热的理论完备,方药多样,有其独特之处,至今仍如明珠在椟,薪火相传。
【发热证治】
根据与发热相关的各家理论,并参考秦伯未先生的《种种退热治法》,以下总结了10种退热方法及其应用要点,以供临床参考。
解表退热法
所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对于发热恶寒并见者,根据汗出与否、咽痒或痛、脉紧或缓或数而辨别伤寒、中风或风热;根据是否伴见头胀重,肢节酸楚等湿象,辨别是否为湿热。
症见发热恶寒,无汗,身体疼痛,脉浮紧,为太阳伤寒,方用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症见发热恶风寒,自汗出,头项强痛,脉浮缓,或伴见鼻塞,打喷嚏,流清涕,为太阳中风,方用桂枝汤祛风解肌,调和营卫。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咽痛,脉浮数者,为风温邪袭肺卫或秋燥邪在肺卫。以咽痛为主者,用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解表,利咽止痛;以咳嗽为主者,用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解表,宣肺止咳。症见发热恶寒,无汗或微汗,头痛胀重,身重肢节酸楚,脘痞,口不渴,舌光红,苔白腻或微黄腻,脉浮滑数或濡数者,为暑温病暑湿在卫,方用新加香薷饮透表祛邪,涤暑化湿。
临床应用要点:
①药物剂量:辛凉解表法中辛温之荆芥、防风药量宜小,1~2克即可,只作宣阳,并非发汗;薄荷量也不可多,多则发汗太过,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②煎服法:麻桂、桑菊、银翘之剂均文火煮10~15分钟,其中薄荷后下;桂枝汤服后需喝热稀粥,以谷气助汗源,热力奋卫阳;3~4小时服1次,以微汗出透全身为佳;禁服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之食物。
③鉴别应用:用解表退热法应与发热恶寒兼有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相鉴别。
④体质因素:证属风温,但见体瘦,舌瘦红干,脉弦细数等阴虚体质者,仍应以撤热为主,不过于滋腻,以免阻遏气机。
和解退热法
对于寒热往来或寒热起伏者,根据舌红苔黄与否,辨别少阳枢机不利是否伴见痰湿热邪;根据手足沉重与苔白厚腻的有无,辨别是否邪在膜原。
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者,为少阳枢机不利,方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调达枢机。症见寒热往来,身热午后较甚,入暮尤剧,胁痛,口苦,烦渴,小便赤,脘痞呕恶,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者,为湿热病痰湿与热郁于少阳,方用蒿芩清胆汤清泄少阳,分消湿热。症见寒热往来,寒甚热微,有汗,身痛,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或积粉苔,脉缓者,为湿热性温病邪阻膜原,方用达原饮疏利透达膜原湿浊。症见寒热起伏,胸痞,小便短赤,苔腻者,为湿热阻于三焦,方用温胆汤宣气化湿,泄化三焦。
临床应用要点:临床上抓准往来寒热这-症状并不容易,那么何为往来寒热据笔者临床体会,其表现为:
①发热伴恶寒若一日-发或数日-发可谓往来寒热;
②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
③发热病程较长;
④对周围温度或湿度的敏感状态。
清气退热法
对于发热不恶寒者,首先根据腹部硬满拒按的有无,判断有形实邪有无结聚,若有则用通下退热法,若没有则再根据有无心烦、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判断无形邪热的位置以及聚集情况。
症见壮热,汗出,面红,心烦,口渴喜冷饮,苔黄燥,脉洪数者,为阳明病气分邪热炽盛,方用白虎汤辛寒清热。症见发热,口苦,口渴,心烦,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者,为邪热内蕴,郁而化火,方用黄连解毒汤苦寒直折,泻火解毒。
临床应用要点:对于气分弥漫炽热之白虎汤证,无须加大药量,不可加用苦寒药或滋阴药,因温病用药宜“轻灵”,苦寒药、滋阴药都有阻遏气机之弊,误用则可致寒湿之泄泻或外寒内热之火郁证。
通下退热法
对于发热伴见腹部硬痛拒按者,若痛在脐周,则为燥屎;若痛在少腹,伴见神志异常,则为下焦瘀血。
症见蒸蒸发热或日晡潮热,腹部硬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色纯青,手足持续汗出,舌苔老黄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者,为阳明病燥屎内结,用大承气汤峻下燥结,荡涤热实。症见发热,少腹硬满急痛,小便自利,大便秘结,神志如狂,口干漱水不欲咽,口干舌紫绛,脉沉实者,为瘀血结于下焦,方用桃仁承气汤泄热通结,活血逐瘀。
临床应用要点:
①通下指征:热势内敛之发潮热并见腹部的实证表现(腹满痛、绕脐痛、腹大满不通、腹胀满疼痛拒按、不大便)可考虑用承气汤类,伤寒过早用下法则多成结胸痞证之弊端。
②投石问路:见通下指征,先用小承气汤,视失气之有无,以进一步验证能否用下法,与大便“初头硬,后必溏”和麻痹性肠梗阻相鉴别。
清营凉血法
对于身热夜甚或身灼热者,根据舌绛或紫绛判断病在营分或血分,若见神志异常或血证,急则治其标,开窍或止血为主;若见抽搐、角弓反张者,急则治其标,息风止痉为要。
症见身热夜甚,口干而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舌红绛者,为温病热入营分,方用清营汤清营泄热。若上述症状兼见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者,为邪陷心包,方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紫雪丹清心开窍。症见身灼热,躁扰不安,或狂乱谵妄,斑疹密布,尿血,便血,吐血,衄血,舌深绛或紫绛者,为温病热入血分,方用犀角地黄汤凉血散血,清热解毒。若上述症状兼见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者,为肝风内动,方用羚角钩藤汤息风止痉。
临床应用要点:
①身热夜甚表现为热势下午升高,夜间更高。
②温病中神志异常包括烦躁急躁,反应迟钝,昏迷,谵语,呓语,舌蹇涩等,临床并非罕见。
③神志异常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的卫气营血分均可出现,热绕心神即见,所以并非见神昏则犀角、清营、安宫牛黄之类。
④初始误治逆传或速传心包者,需要透热转气,即在清营养阴的基础上宣展气机,伴体胖、苔厚腻者化痰;伴泄泻臭秽者祛湿;伴舌紫暗者化瘀;伴腹胀大便不通者化食积;有痰湿瘀积而化之即是宣展气机。
祛湿退热法
对于身热不扬,午后较甚者,为湿重于热;对于身热汗出不解者,为湿热并重,若以脘痞腹胀为主则在中焦,若咽喉肿痛、身目发黄则已蕴毒上攻。
症见发热恶寒,以身热不扬,午后热甚为特点,少汗,头重如裹,身重体倦,胸闷脘痞,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缓者,为湿温湿遏卫气,方用三仁汤芳香辛散,宣气化湿。症见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呕吐,口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大便溏泄,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者,为湿浊困阻中焦,湿重于热,方用芳香化浊法燥湿化浊。症见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腹胀,泛恶欲吐,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者,为湿热并重郁伏中焦,方用王氏连朴饮辛开苦降,清化湿热。若上述症状伴见咽喉肿痛,或身目发黄者为湿热蕴毒,方用“治湿温时疫之主方”甘露消毒丹清热化湿,解毒利咽。
临床应用要点:湿热病治疗之关键在于辨明湿与热的比重,因为湿重而过用寒凉清热则湿无以化,热重而过于温化则热难以清,且湿热为病,“如油和面”,二者胶结,难速祛除,必据湿热比重时常调整用药比重,以持久图之。
养阴退热法
对于夜热早凉者,多为温病后期邪伏阴分;温病后期低热,为余邪未净而伤阴,属外感致阴虚;对于无明显外感而五心烦热病久者,多为内伤致阴虚。
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苔少,脉沉细略数者,为春温后期邪留伏阴分,方用青蒿鳖甲汤滋阴透邪。症见低热,咽干干咳少痰,或干呕不思饮食,舌苔干燥者,为温病后期肺胃阴液耗伤,方用沙参麦冬汤滋养肺胃,清涤余热。症见五心烦热,骨蒸盗汗,两颧潮红者,为阴虚火旺,方用四物汤加黄柏、黄芩、龟板或大补阴丸滋阴降火。《丹溪心法·火》中“阴虚火动难治”提出了阴虚可致发热。“凡脉数而无力者,便是阴虚也。四物汤加炒黄柏、黄芩、龟板”以及“四物汤加炒黄柏,是降火补阴之妙剂,甚者必加龟板”提供了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要点:笔者认为,温病伤阴似“高压锅快炖”,内伤伤阴则如“小火慢熬”,所以温病下不厌早,急下存阴,而内伤阴虚则重调养。但临床上外感内伤往往相互影响,温病伤阴日久而成内伤,内伤阴虚而易感温病。
甘温除热法
对于燥热间而有之,但经常畏风寒者,为气虚导致阴火上冲,根据肌表的热势缓急辨别阴火有无郁盛于肌表。症见发热,畏风寒,头痛,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者,为气虚阴火发热,据“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用补中益气汤补中升阳泻阴火。症见四肢,肌肤,筋骨之间发热,热如火燎,扪之灼手者,为阴火郁盛于肌表,郁火发热,据“四肢发困热,肌热,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与肌肤,扪之灼手”用升阳散火汤火郁发之。
临床应用要点:气虚发热之人,卫外不固,常并外感,故内伤发热或里虚不足兼有外寒者,均可用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蔓荆子、川芎。据方鸣谦先生的经验,若证见发热,间作不休,微汗至颈而还,口不知谷味,可用补中益气汤加羌活,头痛甚者加蔓荆子、川芎,伴泄泻而热不退可加附子。
温阳退热法
对于发热伴见手足厥冷者,首先根据舌脉判断寒热真假,若为舌淡脉沉微者为真寒假热,根据有无下利清谷以及脉微之轻重,辨别有无阴盛格阳。
症见发热,不恶寒,面色赤,手足厥冷,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者,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方用通脉四逆汤回阳救逆。症见头面咽喉红肿热痛,或皮肤肌肉发热,伴见畏寒,蜷缩,喜温饮,气短者,为阳虚发热,方用右归饮或大补元煎引火归元。“阳戴于上而见于头面咽喉之间……阳浮于外而发于皮肤肌肉之间”,“寒极生热,而火不归源,即阴盛格阳,假热证也,治宜温补血气,其热自退,宜理阴煎、右归饮、理中汤、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之类主之”。
临床应用要点:临床实际辨别寒热真假并非易事,必细审舌脉之本质,根据刘绍武先生经验,口出气烫手、巩膜布满血丝及小便黄赤为真热假寒,为热厥;而真寒假热,仔细辨其热,虽两颧嫩红,但额上晦暗,唇色淡白,虽口干但不欲饮或喜热饮,偶见喜冷饮,饮亦不多。
祛瘀退热法
症见每晚皮肤阵发性发热者,为瘀血发热,方用血府逐瘀汤祛瘀退热。正如“晚发一阵热: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以及“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后半夜轻,前半日不烧,此是血府血瘀”。症见低热不退,心悸烦躁,神情呆钝,默默不语,甚至痴呆,失语,失明,耳聋,手足拘挛颤动,肢体强直,甚至瘫痪者,为痰瘀滞络之发热,方用三甲散加减祛瘀搜络退热。
根据唐容川《血证论》的论述,瘀血发热可表现为各种热型,故在临床中较难识别。据笔者临床观察,瘀血发热常常伴有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大便干结,舌暗红瘀点瘀斑,脉沉涩等特点。
发热证治的一般规律
分析中医热病发展史可知,发热应首辨外感内伤,因为二者治法迥异。若内伤发热治以祛邪外出则多成弊端,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内外伤辨惑论》从热型、兼症、脉象、舌象方面详辨外感内伤。必四诊台渗,综合分析才能辨清外感内伤。
外感热病虽有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的传变规律,但不可拘泥,仍有直接表现为里热证或合病、并病。传变规律对治疗方面的作用,如叶天士所言“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清气不可用早,否则寒凝郁遏邪气;清营热尚可加入透泄外达之品;血分证清热活血并举。一些外感发热正如“抽丝剥茧,层出不穷”,所谓“一日三变”,传变极快,十分凶险,必胆大心细,方可覆杯即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病机与临床·第二章·病病机规范为本的辨病
恶寒发热
项背强急四肢抽 角弓反张见痉证
卢师兄学中医32|《中医药学概论》第五章 诊法|第三节 问诊|问诊
尺热病温
一篇文章讲透「发热」这件大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