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辨证施治 各种莫名出汗
userphoto

2023.01.08 广东

关注
常有朋友因为自己身体毫无缘由地持续出汗而苦恼不已,殊不知出汗可能是疾病到来前的预警。中医称非正常汗出的病症为汗证。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天时时汗出,动则更甚者称为自汗;入睡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发于病危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肢冷息微者称为脱汗;汗出色黄或染衣者为黄汗;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汗出为战汗。一般以自汗、盗汗最为多见。
  综合辨证
  肺卫不固
  症状可见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方法为益气固表。药用玉屏风散加味:黄芪15克,防风9克,白术12克,浮小麦30克,糯稻根30克,大枣5枚,甘草6克。气虚甚者加党参12克,黄精12克,以益气固摄;兼有阴虚,而见舌红,脉细数者加麦冬12克、五味子9克,以养阴敛汗;汗出较甚可加龙骨30克、牡蛎30克,以敛汗固涩。每日1剂水煎服。
  营卫不和
  症状可见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或局部汗出。苔薄白,脉缓。
  药用桂枝汤加味:桂枝6克,白芍12克,大枣5枚,生姜3片,甘草3克。汗出较多者加龙骨30克、牡蛎30克,以固涩敛汗;兼气虚者加黄芪15克,以益气固表;兼阳虚者加附子9克(先煎),以温阳敛汗;半身或局部汗出者可加浮小麦30克,以甘润缓急。每日1剂水煎服。
  阴虚火旺
  症状可见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有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药用当归六黄汤加减: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当归9克,黄连3克,黄芩9克,黄柏9克,黄芪12克。汗出较多者加牡蛎30克、浮小麦30克、糯稻根30克,以固涩敛汗;潮热甚者加秦艽9克、银柴胡9克、白薇12克,以清退虚热;火热不甚者可去黄连、黄芩、黄柏,加麦冬12克、五味子9克、牡丹皮12克,以补益肺肾,滋阴清热。每日1剂水煎服。
  邪热郁蒸
  症状可见蒸蒸汗出,汗液易黏衣服或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弦数。
  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9克,黄芩9克,山栀9克,柴胡9克,泽泻9克,车前子15克(包煎),当归12克,生地黄12克,甘草6克。湿热甚者可加茵陈30克、赤茯苓12克,以清利湿热;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甚者可去黄芩、栀子等苦寒之品,加苍术9克、生薏苡仁15克,以清热除湿。每日1剂水煎服。
  自汗辨证
  气虚阳虚
  自汗多为气虚、阳虚表现。具体表现白天常自汗出,动辄尤甚,易感冒,伴头晕、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多为气虚引起。
  治疗宜补脾益气固表。药用玉屏风散加味:生黄芪、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各30克,炒白术、防风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如果患者汗多易感冒,又十分怕冷,则属阳虚,宜补气温阳。药用桂枝汤加味:生黄芪、浮小麦各30克,桂枝、白芍、当归身各15克,麻黄根、炙甘草各10克,生姜5片,大枣7枚。水煎服,每日1剂。
  肺脾不足
  患者可见汗出恶风,平素易感冒,面白,疲乏,气短,活动后汗出较甚。舌质淡,脉细弱。
  治疗宜补益脾肺,益气固表,可以选用玉屏风散,药用防风15克,黄芪(蜜炙)30克,白术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热滞于内
  患者常表现为蒸蒸汗出,口渴喜冷饮,面赤颧热,烦躁不安,或兼有发热,肢节疼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大。
  治疗宜清泄内热,可选用白虎汤,方药为石膏30克,知母9克,炙甘草、粳米9克。水煎,每日1剂,温服。
  盗汗辨证
  心血不足
  患者常表现为睡则汗出,醒则汗止,心悸少寐,面色少华,气短神疲。舌淡苔薄,脉虚。
  治疗宜补血养心敛汗,可选用柏子宁心汤,方药可用柏子仁6克,酸枣仁9克,远志9克,麦冬9克,当归12克,白芍9克,生地黄12克,黄连1.5克,茯神12克,党参12克,黄芪12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剂,温服。
  阴虚火旺
  患者往往出现潮热盗汗,虚烦少寐,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疗宜滋阴降火,可选用当归六黄汤,药用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柏、黄芩、黄连各6克,黄芪12克。水煎,每日1剂,温服。
  典型病例
  久病自汗
  54岁的王女士,自汗两年多,汗出之前阵发怕冷,继则烦热,少寐,舌质略红,脉弦细。本例属外邪稽留,郁闭少阳,郁久化热,蒸迫阴津外泄。
  故治法用外疏内清,清热散邪,兼养血和营。药用白芍、栀子、黄芩各15克,当归、白术、甘草、薄荷、葛根、柴胡、荆芥各10克,栀子、黄芩、茶叶各15克。服药3剂,汗出大减,烦热恶寒亦减。9剂汗止而愈。
  头汗不止
  56岁的张女士,头汗出3年之久,汗出如洗面之状,上半身汗出,下半身无汗而肢凉,兼头晕,心悸,少寐,倦怠无力,便干。平素终日操劳,过劳伤心,营卫失调,卫气失去常度,汗液偏漏。
  治疗方法用调和营卫,益气养营兼外涩止汗。药用桂枝汤加味:黄芪、牡蛎各30克,桂枝、当归、五味子、灸甘草、麻仁各10克,白芍、麻黄根、浮小麦各15克,大枣6枚,生姜3片,水煎服。服药3剂显效,又4剂而愈。
  脑梗塞后盗汗不止
  64岁的刘先生,6年前因脑梗塞、左半身不遂多次住院治疗。本次因盗汗而就诊。自述半月来每晚盗汗不止,且右侧为热汗,左侧为冷汗,醒则汗止,重则汗湿透枕巾,内衣。饮食、睡眠、二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沉。患者半身不遂日久,气血阴阳营卫失和,治疗宜调和营卫,滋阴敛汗。
  药用桂枝龙牡汤合青蒿鳖甲汤加银胡、山茱萸肉各10克。1剂盗汗大减,3剂后盗汗消失。
  经期多汗
  38岁的谢女士,初诊自述平时月经正常,近3月来月经量多,小腹痛,汗多,曾服用中药收效甚微。此次月经来潮3天,量多,有小血块,小腹痛,汗多,口干乏力,纳可,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气血双虚,气不敛汗。
  药用桂枝龙牡汤加黄芪40克,首乌、麦芽各15克,当归、阿胶、棕炭、五味子各10克。4剂月经量和出汗均减少,又进2剂而愈。
  大汗淋漓
  24岁的小伙张某,初诊自述稍动或不动则汗出,大汗淋漓,不能自止,余无不适。观满头大汗,舌淡,有瘀点,脉涩。气虚阳虚不明显,辨证属气血瘀滞,阴阳营卫不和,治疗宜活血化瘀,调和营卫而敛汗。
  药方桂枝龙牡汤加浮小麦、丹参各30克,五倍子、赤芍、当归各10克。4剂而愈。

论文来源:《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2014年08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m.xzbu.com/1/view-10079350.ht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盗汗不尽就是阴虚(转载)
自汗盗汗偏汗食疗
汗的类型及基础用方
桂枝汤(小阳旦汤)百方之主
讲座总结┃中医治疗汗症
中医辨治汗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