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刘远春老师学写律诗(3)

跟着刘远春老师学写律诗(3

/01一线

大家好!本文从上期谈到的格律诗写作要遵循的基本规则(三)章节中谈到格律诗写作要遵循的基本规则:平仄,相粘,对仗,押韵的章节续写而来。

4.押韵

前面提到,用韵时,要么押平声韵,要么一韵到底,要么声韵。现代汉语入声中,用声韵的一、二、三、四声的都有。而古代汉语中,入声都是仄声。比如,“春江水暖鸭先知”句子中的“鸭”字,在古代汉语中是读第四声。专门押入声韵的,比如,岳飞的《满江红》,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其中的入声字“烈、月、月、烟、越、血”。然近体诗(律诗)的押韵是相对固定的,押平声韵。通常是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以后偶数句押韵,见后面还会提到。

(三)、掌握律韵是写格律诗的基础。中华格律诗造句遣字讲究平仄规律,而民族语言从古乐而来,贴近自然的声音节拍,寄天人合一场景。举个简单的例子,平、就相当于乐舞活动场所中的鼓,仄、就相当于跳舞中的锣。格律诗的语言,就要契合这个规律安排,诗句读着才能朗朗爽口,体现民一种音乐节奏美。

我国古代,有平上去入,有平水韵表,字表里的上平十五韵和下平十五韵字便是平声,现在小有变化,上去入属仄声,按新韵,阴平阳平算平声,上声去声算仄声,这个需要自己去分辩赏析。

1、学会格律诗句子中的平仄规律。以七律句即以七字句为例,注意七个字中最重要有三个位置,第二字第四字和第六字的位置,只要把平仄往这三个位置上安排好,就是一个律句,安排不好,就不是律句。先看第四字,安排好以后,第二字和第六字要相同,如果第二字和第六字相同且和第四字平仄相反,则这个句子就是律句。

举个简单的例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起句第二字是辞,第六字是云,这两个字都是平声,而第四字是帝,是仄声,这个句子就是一个律句,反之亦然。对句中第二第六字是仄声,第四字是平声,也是一种律句,律句只有两种形式:二六字是平,四字是仄,或者二六字是仄四字是平。 所有的格律诗,都是由这两种句子组成的。我们不必死记那种,平起仄收,仄起平收的表,那样死记是事倍功半。另外,律句共有两个约定,一个约定就是,最后三个字不能同平或者同仄。第二个约定是第四字是平声时,第四字的两边不能同时是仄。

按照这两个约定安排成一首七绝,其实很简单。一共就两种句子,一四句要用一种,二三句就用另一种,反之,亦然。

举个例子。比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起句中,第二字“河”字平声,第四字“上”字仄声,第六字“云”平声;对句中第二字“片”字仄声,第四字“城”字平声,第六字“仞”仄声;第三句中二、四、六字“笛、须、杨”对应字是仄平仄。尾句中的“风、度、门” 对应字是平仄平。

又比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起句中,二、四、六字“个、鹂、翠” 对应字是仄平仄。对句中,二、四、六字“行、鹭、青”对应字是平仄平。第三句中二、四、六字“含、岭、秋” 对应字是平仄平。尾句中的“泊、吴、里” 对应字是仄平仄。

就这样,七绝就只有这两种样子。按七绝的样式,如果两个一模一样的七绝连接在一起便是七律的格式。七绝和七律去掉前两字,便是五绝和五律的样式。这样格律说明就结束了。

然而有了诗句有了格律后,还要发挥诗韵即押韵的作用。合格的近体诗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以后偶数句押韵,即2468句押韵,357不押韵。既然押平声韵了,那么韵就是平声了,但凡不押韵的,就是仄声了。

2、学会格律诗句子中的押韵。韵就是将拼音中除去声母的部分叫韵母。把同韵母的字摆在近体诗的指定位置,就叫押韵。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这首诗中一、二、四句的结尾字“平、声、情”三字就是押韵的。

值得注意的是:同韵母的字的拼音通常分为一、二、三、四声。一声叫阴平;二声叫阳平;三声叫上声;四声叫去声。用一、二声押韵,因为无论阴平和阳平都是平声,就叫押平声韵;用三、四声押韵就叫仄声韵。

还有一种字,古时读音到现在己发生变化,现在新字典与诗韵字典不同的字,叫入声。有些人的体会是“张口为平、闭口为入”,也就是张着嘴吧读的字一般是平声,闭着嘴巴读出一般是入声。而我个人体会是:某个字是平还是仄,你读起来没有把握的字一般就是入声。因为字音是随历史演变的,普通话以北京为准。人群分散后,有地方的人就可能延续古语而末演变成北京话,反之亦然。如“一”现代为一声、古代可能是四声,这个“一”就是入声。凡入声叫仄声,应与仄声通押。

(四)、格律诗的具体写法

1、拟好标题

诗题,画龙点清之笔,相当重要。通常有以下几种:

概括型。如《江南春》《黄鹤楼》《送友人》等;

限制型。如《秋夜》《孤雁》《春思》《闺怒》等;

序言型。如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等管标题;

酬答型。如《和***》、《酬白乐天<杏花园>》等;宜可灵活运用。

2、学会起头

诗的起头通常有以下几种:如以下用写“月”作比喻的有

直起法,也叫“赋”。如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句;

兴起法,也叫“兴”。如李白“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句;

对偶起。如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律”。

叙事起。如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言情起。如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议论起。如刘禹锡“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句;

3、结好尾:可用以下几种方式结尾

抒情作结尾。如杜甫的“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写景作结尾。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发问结尾。如李商隐的“斑骓只系垂扬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描状结尾。如杜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五)、格律诗具体写法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巧

1、词汇要。如,用以写比作“月”,有如“银界、银盘、玉盘、破镜、上弦、桂影、嫦娥、瑶池、瑶蟾、主夜、蝉娟、照床、透竹、映阶、弯镰、弯勾”等等,凡象月形态的、传说月神的等古人诗中有许多写成月亮的句子。

2、手法要活。同样,有用作写“月”句子,可写成:问月,“明月几时有?”;推月,“双手推出窗前月”;看月,“露似珍珠月似弓”;听月,“忽闻一阵天风鼓,吹下嫦娥笑语声”;客月,“举杯望明月,对影成三人”;拜月,“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情月,“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挂月,“月挂霜林家欲坠”;责月,“月皎惊鸟洒不定”等等。古诗人还有数不清的手法,而今的我们也还可以大胆创造其它手法。

但这三种创作诗词运用的手法是必须掌握的。

赋:就是直陈其事。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郊外斜”;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属“赋”的手法。

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分为“明喻、暗喻、隐喻三种”。如白居易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是明喻;谢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暗喻;晏几道的“当时明月在,彩云何时归”中“彩云”隐喻歌女。贺之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柳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二句用隐喻、第二句用暗喻、三和四句是明喻。

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如李世民的“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和李白的“梁燕不知人事故,雨中犹作一双飞”等句。

3、章法要会。“起、承、转、合”是近体诗的基本结构。

如王昌龄写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起)

孤城遥望玉门关。(承)

黄沙百战穿金甲,(转)

不破楼兰终不还。(合)

这诗中的第一句写景,第二句继承写景,第三句转过来不写景而写战士们的爱国情怀和战斗情景,第四句合起来写出诗的主题,愿与边疆共存亡的决心。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谈的是一种常用结构,有时因内容的需要(特别是律诗)可以按起、承、续承、转合(即二层意思写在尾联中)的结构创作。

诗人们总结格律诗的章法,无非是“起、承、转、合”四个字。也就是说:如何开头,如何发展,如何变化,如何结尾。

【起】破题开启全篇,往往有统领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起句往往以写景为主,也有写情或议论的。

起句要注意: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人思考、或先声夺人,或作大的笼罩,总要先占地步,为全诗提神。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起时为全诗定调子,严肃还是轻快,朴素还是华美,开笔就确定了。各种起的写法,必须要紧扣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要对某种开头的方法削足适履、生搬硬套。要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要突兀高远,造成一种不平凡的局面,使读诗开始阶段,就能被吸引。当然,也有些淡淡而起的,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等。动笔前必须先有所感,而后才应感作诗。如果尚无所感,就根本不必作诗。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承】紧承起句,是对起的延续、深化、补充或具体阐释。提升、深入、扩展!写好承句,要注意:要注意对仗,平仄词性等。要注意承接上联,气脉相通,意境相连。承的方式多样,但都要保证内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承句要对起句进行拓展,不能停留在原地。注意:承句动词不可叠用。承联的上下句,要用动词衔接起来,画面要生动。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承句要和起句的节奏互补,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承句后三字,要为转句做准备。

【转】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避免了诗词的平直,让诗意鲜活生动起来,同时也转向了诗歌主旨的揭示。“转”要别开生面。

【合】是全诗的结尾,往往具有收束全篇,点出主旨的作用。在律诗中,合句一般是前三联诗意的最后合成,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合的注意事项要把握的是“速”字,这个速意思就是不要拖泥带水的、紧接转的内容,干净利落的关合全篇。不要继续还停留在转的意境上扭扭捏捏。以一字或两字紧接转,使其连接、不断裂地尽快进入合。合,以意为上。这个意,可以明结,能体现作品畅快得意、神采飞扬的鲜活情态,也可暗示(喻),体现作者的感情、寄托与抱负。可以是正意,也可以是反意。意,应为无尽之意,不要把意一下子写完、写尽,不能写得没有想象的空间,要留有余味,最好有潜移默化之意。以景结情时,须要放开一步,不直说其意而又蕴含在景中。诗是以抒情为主的,以情作结时,要深化自己思想感情,用警句将强烈的情感表现出来。以议作结时,在前面要写景、叙事的基础上,要直接议论,须要公开申明自己的观点。(以议作结——收尾要直接!表述观点就不要扭捏了)

以问作结时,用巧妙的疑问句作结,要避免平直浅露、耐人寻味。(以问作结——要一个“巧”字,这就要“含蓄”了)。要委婉含蓄,含蓄,就是蕴储不露的意思。诗不能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盘托出,而要蕴含在形象和意境里,给人留下思索和想象的余地。

如果没有古诗词功底的,一般对诗词的理解停留在单纯的字面上,实际上每一首名篇,之所以有他流传的土壤,是因为表述了作者的心声、能和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而这种寓意要深刻的领悟才能体会,这就是第点表述的含义。

(六)格律诗写作中注意的问题

1、句子相救。有时有一个好句,或句中必用这个字才完美,但这样写了又不符平仄要求,这样的句子叫拗句。补救方法有二:

是本句相救:如本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句子,写成“夜钟残月雁归声”的句子,因为“夜”应是平声位但写成了仄声,而“残”应是仄声位写成平声了。这样写是可以的,因为它们在本句中就相互弥补了,这叫本句相救;

是对句相救:如本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对句,但诗人写成“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其中应“平”的句位写成“绿”是错的,但下句应“仄”的句位写成“红”也就自救了,这就是对句相救。

2、避免犯孤平和孤仄的错误。如“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让平声左右孤立,叫孤平错句;“平平仄仄平仄平”后三字让仄声孤立,叫孤仄错句,应尽量避免。

(七)内训小结

吉安县诗词学会(诗社)培训班上半年6期内训课程中,刘远春老师着重讲解了格律诗的写作,由诗推及楹联、词和曲的一些写作知识。词和曲是一种需按词、曲牌而写的文学体,种类繁多,是为唱而作,相当于现在的歌词。期间,每期课程结束后,刘远春老师和诗词学会领导们给我们学员布置了写作诗词和楹联的练习。

为了增强内训效果,刘远春老师十分讲究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总是在开讲新课之前,带领大家回顾上一期课程的基本内容或知识要点,而又在讲解完成新课内容后,抽样点评与修饰学员的部分习作,做到了教学相长,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了预期目的。

吉安县诗词学会(诗社)上半年的内训安排,坚持了知行合一的做法,即一边教学,一边从应用写作中总结经验和成果。同时,还将学员中的部分优秀作品纳入到《文山艺苑》二O一八第一期(总第27期)出刊发表。这不仅是对学员,特别是对年轻学员的热情鼓励,更是学会旨在传承庐陵文化的一项义举。这些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时光回忆,也认为值得大家学习与发扬光大。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写古诗词(初级学习版)
【转载】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浅谈诗词创作的意境、独创、情感与诗味
增点文学素养吧-诗词入门
《诗词格律》要句
诗词格律讲座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