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士境】系列写意风景作品| 一个阶层的精神归隐


图·文 | 一灯



上野樱花图



巴黎埃菲尔1号



禅意少林#2



 “士”这个阶层最早出现在西周、春秋时代,大体上指有一定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精神和文化追求的社会群体。


士人,古时多指读书人,亦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善学重道,关心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士人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精英社会群体。




禅意少林#2



禅意少林#2



士的文化素养也决定了他们与文学、书法、绘画、篆刻、音乐等文化艺术的关系。


比如“文人画”,由于宋徽宗的爱好与力倡,宋代绘画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性得以扬升并影响至今。


清末,“士大夫”作为一个阶层已经消失了,但士大夫情结尚存,士大夫精神仍绵延至今。



崇圣寺



大佛寺1# 相忘江湖图


士志于道”,即要有道德理想,社会责任,追求人格,又追求超脱的心灵自由。所谓天地情怀,人居其间。但造化万物,世事繁杂,理想主义的士本身角色境遇也时有分裂,时常有进有退,有出有隐。



大理三塔图


大漠驼草图



丹霞1号



丹霞2号



于是,士需要寄情于雅。


美学范畴的“雅”,是超然物外的精神愉悦,因此,士人饮酒不在于酒、品茶不在于茶,弹琴不在于琴,山水亦不在于山水本身;雅的色调当然为静澄简淡,是无奈,也是雅量。所以,简淡是一种态度。




洱海听柳图


白居易说,我琴不悦耳,能作淡泊音。淡泊就好,是生命的内敛。所以文人对琴的热爱,非技炫于众,而是追求一种精神的境界,即“和、清、幽、澹、古”。



港岛本色图


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说,书肇于自然。因此,书法亦是士人与自然沟通之道。如此,书表心声,见情于墨。颠张醉素、板桥弘一,有诸中必形诸外。书法同样不重于技而在乎心。


苏轼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八大画鱼为己,倪瓒写树名君,文人绘画,养心,遣兴,写情,因此,不求形似,所求写意。又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同样崇尚意在笔先,神在法外。



江南1号



马车上的苍山



墨竹图1号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山水更是中国士人的终极精神归隐。无论他们是身处江湖、遁迹山林,还是积极出世、居于庙堂,山水风光都是他们的情感所寄、精神生存之土壤。



秋色图



鹊报图



今一灯之风景,寻乎士之心境,全不在于器具与技艺,形制于摄影、神出于摄影,写我意、画吾心、吟乎情、奏于呼吸。


所求者,山水风物,皆精神归隐也。




太行墨色图3号



太行墨色图2



太行墨色图1





编辑 | 李一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古典园林隐逸文化探析(二)
李春青:古代“文人趣味”的生成与演变
中国士文化的道义哲学研究​ ——卢飞宏
宋代士人与茶:打破了“高雅”的壁垒,没有“俗”亦没有“雅”
东林党害了我大明朝:士大夫无耻真的是国耻
【视点】元代和明代“文人画”的演袭与变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