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是什么?

气候类型即地区的自然条件,一般因为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季风)、地形地势和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气候类型是怎么形成的?

气候类型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下垫面(海陆位置,洋流,地形)有关。其中,分析气候类型,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最为重要。

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

从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前提条件和形成因素: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形成过程:

赤道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所以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赤道近地面形成的低压带称为赤道低压带。


极地地面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使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 而在极地近地面形成的高压带称为极地高压带

大气在运动过程中,时刻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


所以,从赤道上空向北极运动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到北纬30°附近气流已经转变为西风,于是这些气流便不能继续北进,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随着赤道上空的气体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在北纬30°上空不断堆积,于是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使地面(北纬30°附近)形成高气压,我们把这个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在近地面,自副热带高压带流出地气流分为南北两支。向南流向赤道的一支,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逐渐转变为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它刚好补充了赤道近地面的上升气流,构成一个环流圈,称为低纬环流。


从副高流出的北支气流,在向极地的运动过程中不断右偏,逐渐变成西风,被称为盛行西风带。同理,从极地高压带向南运动的气流也会发生偏转,右偏为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于是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在60N附近相遇,一支是从赤道来的暖气流,一支是来自极地的冷气流,冷暖气流交汇,就形成一个锋面,这个锋面被称为极锋。在锋面上,暖而轻的气流会爬升到冷重的气流之上,在副极地形成上升气流,地面形成低气压,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在高层,气流又分向南北流出,这样就形成了中纬环流圈和高纬环流圈。 


世界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

成因: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典型地区: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植被类型 :茂密的热带雨林(板状根,即右图)

动物代表:大象、猩猩、河马等


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湿季多雨(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分布:非洲、南美洲附近热带雨林两侧(南北纬10°15°

成因:低压(湿季)与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植被类型:热带疏林草原(猴面包树)

动物代表:斑马、长颈鹿、羚羊...


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全年炎热干燥

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沿岸(南北纬15°30°

成因:副热带高压与信风带控制

植被类型:热带荒漠

动物代表:单峰骆驼


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热带季雨林

分布: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北纬10°25°大陆东岸)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动物代表:亚洲象、孔雀等


亚热带气候

地中海气候

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成因: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

植物类型: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葡萄 、油橄榄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北纬25°35°大陆东岸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植物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柑橘、茶叶

动物代表:大熊猫、金丝猴等


亚热带湿润气候

特点:夏季较热,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春夏多降水,秋冬季降水相对较少

分布:在北美洲东南部及南美洲的阿根廷东部地区及澳大利亚的东南部


亚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全年干旱少雨,夏季高温炎热

分布: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

成因:受副高和干燥信风作用形成

植物类型:荒漠

动物代表:骆驼


温带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特点:全年湿润,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分布: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成因:全年受中纬西风控制


温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北纬35°55°左右的大陆东岸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大陆性湿润气候

特点:夏季炎热多对流雨、冬季寒冷少雨

分布:北美洲100°W以东、40-60°N地区

成因:从海洋来的西风经过大陆变性作用,气温较低且湿度较低。但常有锋面气旋经过。冬季降水比较少但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温带季风气候要多


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冬夏温差大,全年降水少

分布:北纬35°~50°大陆内部

成因:距海较远,纬度较高


亚寒带气候

亚寒带气候

特点: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温暖,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以夏雨为主;相对湿度高

分布: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

成因: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


寒带气候

极地冰原气候

特点: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


极地苔原气

特点:最热月平均气温15°C,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

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

成因: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


高原山地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特点:海拔高、气温低

分布:中纬度地区的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等地区

成因:海拔较高,终年低温


中国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5℃,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0--15℃,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温带季风气候

中国华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3000-45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0℃、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超过25℃的已很少见,属于比较温暖凉爽的。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等原因,华北南部地区频频出现高温天气,但平均气温仍不超过25℃


高原山地气候

中国青藏高原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低于2000℃,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的气温也低于5℃,甚至低于0℃。气温日较差大而年较差较小,但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中国大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些地区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如我国新疆。


热带雨林气候

中国南沙群岛属于这种类型的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2830度,年降水量2800毫米以上。


如何判断气候类型?

一、以温定球


二、以温定带


三、以水定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2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分布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2.世界气候类型优质教学材料课件PP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