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书法临摹的几个问题(下)

—— 关于临摹的过程 ——

临摹的过程有哪些环节?这些环节有哪些要求?学习书法必须对临摹的流程有所了解。我们认为对初学者而言最重要最有效的临摹是忠实临摹,这里重点说明一下忠实临摹的流程。

第一为准备环节。首先要根据范本准备相应的书写工具,特别是纸笔的选择,一定要根据范本的风格特点准备适宜的纸张和毛笔;其次为了尽快进入与古人对话交流的状态,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书写姿势、心态情绪,尽量做到放松、专注、闲适和从容。

第二为分析环节。做好了以上准备,不能马上操笔就写,一定要在落笔前做好认真的分析,亦可称读帖。分析的内容可根据临摹的目的进行,如果是解决基本笔法和字法的单字临摹,可遵循整体观察、局部分析的原则进行单字分析。即首先观察单字的整体特征,如整体的粗壮或纤细,字形的方圆、宽扁,字势的纵横、欹侧等。有了整体的概念后,再进入点画的局部分析,如曲直、粗细、长短、斜正、疏密、虚实等。最后再分析每一点画的用笔特征,特别是要仔细分析点画轮廓线的细微变化,从而体会古人在完成这些点画所运用的藏露、转折、提按、顿挫、铺毫、调锋,甚至速度、节奏等动作。

如果侧重于作品整体气息和章法的临摹,也要遵循整体观察、局部分析的原则。首先要感受通篇的风格特征,如整体的厚重、飘逸、恣肆、古雅等,如章法的茂密、疏朗、跌宕、平和、虚灵等。再分析构成这种感受的具体特征,如字形的大小、粗细、欹侧等,字与字连接的疏密、开合,轴线的连贯、断开、摆动等,行与行的穿插、避让、收放等细节特征。


林峰临《阁帖》

最后为下笔和调整环节。有了以上的分析,下笔便能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这时只要把分析感受到的尽可能以适宜的工具、准确的技法表达出来。即做到我们俗称的“手到”、“眼到”、“心到”,在临摹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观察”到“动手”,实现完整的书写表达。当然这种表达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调整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调整便是对照、再次分析、再次体验、纠错修正、再次对照……无数次地进行下去。这便是书法技巧从生到熟、从难到易、从生硬到自然不断锤炼的过程。当你的肌肉、手指控制毛笔的动作能自如地表达你所感受理解的细节和特征,并且这些动作又能融入你自然书写的时候,这时便是我们为之向往、努力的理想状态!


—— 关于临摹的阶段 ——



第一阶段为无我阶段,即初学阶段。主要目的为熟悉各种书写工具,掌握正确的姿势,纠正、摒除原有的书写习惯,同时建立关于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书法要素的初步概念,能较好地进行集字创作。

此阶段的临摹为忠实临摹,要求书写主体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尽量防止自我意识和原有书写经验的介入,强调唯帖是从,有古无我。所以临摹方法上可采用“描红”“双钩”等摹和实临方法相结合,力求准确、肖似。同时选择与古人接近的书写工具,注意对范本笔势笔意、速度节奏、墨法神采的体会,尽可能做到还原古人的书写状态,让主体完全融入碑帖中。这是个异常重要,但又相对艰难而长期的阶段,很多初学者由于缺乏足够的耐心和认识,或中途放弃,或急于创作,导致了各种学习问题的产生。

为了增强信心和学习兴趣,同时为了避免以后出现临得好创得差、临创脱节的现象,建议已掌握了一定书写技巧的初学者,可穿插一些集字创作的训练。集字创作即把确定好的内容逐个从字帖中找出,碰到字帖中没有的字,也尽量利用其他字的部首进行组合(当然也可借助工具书、集字字帖等进行借鉴,但不能完全依赖)。创作时除把单字逐个临准,特别还要注意整体章法、行气及墨法、节奏的表达,初步建立对完整书法作品的审美感受。

林峰临《十七帖》

第二阶段为有我阶段。经过较长时间忠实临摹的锤炼,学习者原有的书写习惯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眼、脑、手协调性进一步加强,对范本临摹的精确性和熟悉度有了较好掌握,并能进行相对熟练的集字创作,主体意识的介入开始有了较强烈的要求,此时可进入有我阶段的学习。有我阶段的临摹为分析临摹,分析临摹还是以忠实临摹为出发点,是忠实临摹的进一步深入,即对范本做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达到拓展临摹深度,而最终达到对原帖烂熟于胸、信手拈来的目的。同时可以原帖的风格特征、气息格调进行较为熟练的临摹创作。

分析临摹中主体以理性的分析介入书法学习,比忠实临摹提出更为严格和苛刻的要求。主要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总结等方式对范本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另外还可通过对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特征面貌的分析、归纳,了解变化统一的规律,从而拓展艺术视野。

随着对范本的精确临摹、熟练程度和风格特征把握的进一步加强,此时相对应的创作称之为临摹创作。即对于任何诗文内容,基本能以范本的笔法、结字、章法进行模仿性创作,虽个别结字、章法不完全等同于范本,但作品的气息笔意则完全是所学范本的面貌,对原帖的技巧和风格把握已娴熟流利、运用自如。


第三阶段为自由阶段。此时已不满足于寄人篱下的书写状态,书法主体的自我意识日益膨胀,临摹由忠实模仿开始转向主观理解与体验投入的印象临摹。这是寻找自我的临摹阶段,是迈向自由创作最终建立个人艺术语言的开始。所以此时印象临摹具有选择性、自主性、多样性的特点,书法主体会根据自己的审美取向、性格气质有意识地对范本做出调整和变化。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其取法的对象不再限于某家某帖。此时的兴趣和视野将努力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展开。所以此时也是书法学习的关键时期,此时的走向将取决于作者的知识水平、审美修养、阅历识见、情性禀赋等,所以在学习中不要仅限于技术的操练,更要加强对书法理论、书法史、艺术美学等各方面的学习,努力提高审美的品质和格调,而不至于在寻找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中迷失方向。

伴随印象临摹的是自由创作。这时的创作已到非常自如、随意变化的自由境地。创作中则会明显带有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的特征。如在创作中夸张或减弱原帖中的某一特征,而营造不同的气氛和格调,开始尝试锤炼自己的审美样式和语言。从创作能力来讲已是一位相当水平的书法家了。


林峰作品


第四阶段为融通阶段。这是书法学习的最高阶段。临摹不是目的仅是手段,而最终建立自我语言来表现自我、创作自我则是书法艺术的旨归。

当然这时候的临摹不同于初学时的临摹,这时可以自如地运用各种不同的临摹方式,进行有明确指向和目的的临摹,我们把此阶段的临摹称之为综合临摹。综合临摹是指除了常规性的忠实、分析、印象等临摹外,还可进行非常规的临摹,如局部临摹、重组临摹、破坏临摹、融合临摹、选临、跳临、小字大临、大字小临、楷书行临、行书楷临等等,以最终完成自我风格语言的建立。而此时的创作则必定是围绕风格建立的风格创作,这可以说是一项异常艰难的过程,需要书家投入全部的智慧、勤奋和才情。当然书家风格的最终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除了技术上对传统法帖的不同取法和融合外,还要受社会变革、时代环境、工具材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特别要受个人性格、知识结构、艺术修养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这时特别要注意的是,除了技巧语言的继续锤炼外,更需要精神和境界层面的修为,即所谓字外功的修炼,这将最终决定你艺术价值、风格品位的高下!

有删减

图文刊发于《书法》2018年第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帖4阶段,少一步便是枉然!
关于书法临摹的几个问题●林峰
临帖的4个阶段,缺一便前功尽弃!
书法博士林峰:学书法遵守4个步骤,再笨的人也能学有所成!
临帖主要是学转换技巧
隶书怎么学,听听专家的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