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莫言来深圳参加读书论坛,来听听他讲了些啥?

       今天,第十八届深圳读书月迎来一个高潮。读书月首场读书论坛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开讲,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围绕“民间艺术对我小说创作之影响”畅谈文学、故乡和未来,深圳读者在昨日下午享受了一个半小时的精神盛宴。

 

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人来写


     获奖5年鲜有作品发表,这曾使莫言遭受“才尽”的争议。对此,莫言淡然地说:“5年不发表作品对一个作家而言很正常,但在我身上就是一个问题,其实也不是一个问题,但最终还是一个问题。”巧妙幽默的回答引起现场热烈的掌声。

    莫言坦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社会活动多了,个人可以支配的时间少了,下笔也更谨慎了,对待每个环节更加严谨,有一些本来可以出版的书,也希望可以放一放,反复多看几遍,这样纰漏少一点,自己的满意度高一点,否则就愧对读者。

 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中,莫言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准确定性的朦胧地带,而这片地带,正是文学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在昨日的分享中,莫言再次强调,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人来写。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文艺创作出现严重的脸谱化倾向,这不符合真正的社会面貌。英雄人物在某一时刻也会懦弱和胆怯,被万众唾弃的人心灵深处偶尔也有善念,因此,我在写作中不对人特别地美化或丑化,把好人当人来写,把坏人也当人来写,这是我长期坚持的创作理念。”莫言坚定地说。

    今年,莫言在《收获》发表了小说,在《人民文学》发表了戏曲文学剧本和诗歌。他透露,明年将在《花城》《十月》和《作家》发表一系列新作。

 


到民间去寻找灵感和资源


上世纪 8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寻根文学。莫言说,寻根文学提倡作家到民间去寻找灵感和资源。事实上,他自己的很多作品暗含了寻根文学的理念。

“民间是艺术的原生库,那些在高雅殿堂的艺术,它的根就在民间。我们搞艺术创作,应该到民间去寻根。那些具有民族特色、作家个性的作品,才能在世界文学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莫言说。

在莫言看来,民间是一个非常丰富立体、活色生香的世界,一旦我要写作,民间、童年、故乡这些素材就自然而然地顺手拈来,这是不自觉的。

莫言的家乡高密有 4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泥塑、扑灰年画和茂腔。其中,他对茂腔情有独钟,在多部小说中对茂腔倾注了极大热情。

“我的故乡假如有声音的话,那么这个旋律就是茂腔。生活总是需要一点音乐,越是贫困、痛苦、孤独、寂寞的时候,越需要放声歌唱,越需要通过歌唱抒发内心积压的情感。茂腔的正是在困难深重的地方产生的,虽然悲凉但有一股力量。”说起茂腔,莫言的语气兴奋起来。

莫言对茂腔的热爱,体现在了茂腔风格的著名长篇小说《檀香刑》里。今年,《檀香刑》由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改编成歌剧。

 



“我的心理年龄有100多岁”


     昨天正值双11购物狂欢节,莫言说:“现在,手机在手,购买全球,这在十年前根本不敢想象。生活以一种狂欢的方式快速地向前发展,这让我感到有深深的忧虑。科技的快速前进也让我没有成就感,一款手机的功能,我仅仅学会了5分之一,又更新换代了,一台电脑刚上手,马上又落伍了。我一辈子不会开车,没学一门外语,这是我的遗憾,但不久后,这些都机器人都可以做到。”

    莫言笑称:“我觉得心理年龄有100多岁,最主要的特征是害怕新事物,而且老是留恋旧事,留恋故乡集市上的说书人,留恋当年老母亲擀面条的味道。但我安慰自己,虽然时常觉得自己很老,但当我拿起笔写作的时候,我会忘掉我的年龄。”此时,全场掌声雷动。

     获奖5年来,莫言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莫言坦言,除了知名度和辨识度高一点以外,生活没有太多变化。“外界对我的关注固然是一种压力,但我认为是好事,这让我更加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在现场的互动环节,许多深圳读者向莫言提问,有的还挺尖锐,看看莫言怎么回答吧。

 

读者:请问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好?

莫言:我可以说怎样把小说写好,但是让我说怎样把作文写好,我是很不自信的,因为作文比较复杂,后面跟着考试、分数、升学,如果指导不好,影响孩子前程。

 

读者:有人评价,您的新作文字更加简洁了,您认同吗?

莫言:以前我的作品饱受批评的一点是,文字不简练,毫无节制,披头散发,感觉泛滥,有人说我的作品是一个意象叠加了无数的意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认为说话应该直接一点,巴金曾经说过,最高技巧就是无技巧,如果不用一个形容词就能把一个事情传神准确地描述出来,那就是好文笔,我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克制自己滥用形容词的不良习惯,使文字更简练、传神、含蓄。

 

读者:您最喜欢读的名著是哪一本?

 莫言:和同年龄的作家比,我读的书比较少。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山东老乡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读者:如果中国还有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您认为是贾平凹还是阎连科?

莫言:去年,我行使了我的推荐权利,推荐一位中国作家进入瑞典学院的得奖候选人名单,但50年之内,我要保密。

 

读者:您认为,新时代的小说主题有哪些?

莫言:小说的主题有千个百个,但小说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写人。

 

读者:您创作小说的初心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小说作为您写作的主要体裁?

莫言:我第一部作品实际上是话剧,是因为话剧比较难发表,后来改写小说了。其实,我对戏剧的爱好贯穿始终,即便不断发表小说,但我依然有一个戏剧梦,希望成为一个剧作家。

 

读者:如果只选一部作品流传,您会选哪部?

莫言:还是不说为好。

 

读者:可否谈谈接下来的写作计划?

莫言:现在正在写一批短篇小说,包括有一些诗歌,还构思一些舞台剧本慢慢来吧 想法很多 不知道写哪个为好,明年可以看到好几篇诗歌小说散文。

 




撰文&编辑  洲璐


你 · 的


深圳教育通


通名校、通媒体、通密卷


深圳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最认可的权威新媒体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录:莫言谈获诺贝尔文学奖新闻发布会
莫言:我的文学梦依然强烈
莫言的作品很多人不理解,那是因为大多数的读者都不愿意听真话
莫言:文学远远比政治要美好 教人恋爱
贾平凹的文学成就与莫言不相上下,他有没有可能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在小说里一直把所有人当人看 不美化或丑化(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