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章惇题名碑》与《渼陂鱼》

《章惇题名碑》与《渼陂鱼》

 

   初看这篇文章题目,确实有点突兀。世上事物联系有时就那么悬妙,不经意间,蛛丝马迹,却透露出真象。

   章惇,这个南方才子,心气极高。首次大比,只因进士名次低于侄子章衡,发愤重考。连中进士,叫章惇名重一时。

   苏轼考进士,按文章质量,应为第一,只因主考官欧阳修怕是门生曾巩文章,屈录第二。考试揭晓,出乎意料,感动主考官欧阳修,决心让苏轼出人头地。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正月,两大才子风云际会关中终南县,实为荣幸。

   时值正月中旬,章惇刚卸任商洛令,和朋友苏旦、安师孟拜会苏轼。苏轼因经济原因,未回蜀州,正漫游南山。尽管南山之游,苏轼已有两次,可有朋远方来,快乐就非同寻常了。他俩从东到西,游览楼观、五郡、延生、大秦、仙游等名胜古迹,兴趣盎然。正如苏轼一则《游记》写道:“轼三年连三至此,然与子厚(章惇)游,其乐如始至也。”这在《章惇题名碑》中也有所反映。章惇游兴虽浓,可一想到苏旦、安师孟还在终南县等着,只好依依惜别,扬镳东归。

  《章惇题名碑》,青石,镶嵌于我县草堂寺碑廊。碑形方正,碑文行草。从文中“间过高观(今作高冠),题于潭东石上”和落款日期看,当初碑文于治平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刻在高冠潭东石上,可能是章惇后来官居宰相期间由功德人移刻寺内的。重要的是碑文中,写章惇、苏轼在终南、周至游历后,有这么一段话,很值品味:

  “旦、师孟二君留终南。回,遂与二君过渼陂,渔于苏君旦之园池。”

   从苏轼《书游仙游潭》题词看,他们二人当年正月十三日同游周至黑水峪黑龙潭的。

   也许章惇游兴未减,想到渼陂泛舟,可春寒料峭,苏旦庄园提供方便,破冰垂钓,大有“独钓寒江雪”之逸趣。

   碑文中“渔”字,长期漏录。近读刘兆鹤、吴敏霞编著《户县碑刻》,始得赏读。这一“渔”字,如青山悬瀑,山水顿生灵气;这一“渔”字,叫《章惇题名碑》和苏轼《渼陂鱼》遥相呼应,让户县山水熠熠生辉。

   有“渔”便有鱼。有鱼,特别是“举纲惊呼得巨鱼”的惬意时刻,怎能不叫章惇想起好友苏轼,如果共同垂钓说不定更会生发濠梁之妙想。

   南宋编定的《苏东坡全集·前集·卷二》收有苏轼这次南山游诗歌作品《自清平镇游南山十一首》,其中游历景观与《章惇题名碑》完全相同。书中仅隔三首诗,便是《渼陂鱼》,可见创作时间相隔不长,几乎同时。

   章惇他们在渼陂打渔,苏轼在凤翔府很快收到他们送来的鱼,见鱼思人,写诗寄情,顺理成章。苏轼、章惇游南山于宋英宗治平元年正月。十二月苏轼就回京转任直史馆。此后,妻子亡故,特别是苏洵病逝京师,苏轼护丧归蜀,朋友送鱼,已不可能,也不合适。

  《渼陂鱼》诗中写道:“霜筠细破为双掩,中有长鱼如卧剑。”苏辙《次韵子赡〈渼陂鱼〉》也应和:“渼陂霜落鱼可掩,枯芡破盘蒲折剑。巨斧敲冰已暗知,长叉刺浪那容闪。”可见那红鲤鱼是在寒冷季节捕捉并送往凤翔府的。这也与他们那次游历时令相符合。至于苏轼诗中“携来虽远鬣尚动,烹不待熟指先染”,鱼之鲜活,馋之逼真,跃然纸上;“故人远馈何以报,客俎久空惊忽赡。东道无辞信使频,西邻幸有庖齑酽”。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当时苏轼官职低微,收入菲薄,苦守官舍,大年正月,却有好友送来鲜鱼,既饱口福,又呈吉祥,叫来自江南的苏轼怎能不由衷感激,忘形快乐。

   从诗中如此欢乐的情绪看,送鱼人必为苏轼深交之朋友,爱鱼及人,自然其乐融融。在当时苏轼涉世未深的情况下,这朋友非章惇莫属。

   碑石让瞬间凝聚成为永恒,沧桑却潜移默化着遗憾。诗文叙说的友情,在后来的新旧党争中不断恶化,以至破裂。得势的章惇指使属下不准给一再遭贬的苏轼租房,可谓心狠手毒。宽容达观的苏轼对后来落难的章惇倒是力所能及援助。冰冷的手却永远不可能再紧握在一起了。

   时势造就一切!金石诉说昨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田英章楷书《田氏二贤碑》,田蕴章泣泪撰写的碑文!
闻名天下的“三绝碑”,您知道的都在这里面吗?
撬开三星堆文字门缝
苏东坡为司马光撰写的碑文,当推苏楷第一
一日一帖---东坡罗池庙碑
田蕴章临写《九成宫》,古稀老人竟还有如此功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