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长成语接龙--藏头诗连载0101--0150

0101 进退失据

退维艰莫能度,退鱼留得终身禄。

车栏夹杖龙牵,鞍遥指长安路。

发音:jìn tuì shī jù

释义: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出处:后汉书·樊英传》:“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示例:进退失据,两无所容,此可谓调和者之戒矣。(章炳麟《诸子学略说》)

近义词:无所适从 骑虎难下;反义词:进退中绳 进退有常

0102 据理力争

理无争心无非,国安民家国美。

尽所能随心愿,教育人真人汇。

发音:jù lǐ lì zhēng

释义:依据道理,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观点等。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老兄既管了一县的事,自己也应该有点主意。外国人呢,固然得罪不起,实在下不去的地方,也该据理力争。”

示例:这是原则问题,一定要据理力争。

近义词:力排众议 理直气壮;反义词:强词夺理 理屈词穷

0103 争长论短

长追风绝足迹,乐积习去顽疾。

古其先祖之德,避扬长顺天理。

发音:zhēng cháng lùn duǎn

释义:长、短:指是与非。争论谁是谁非。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

出处:宋·陈亮《谢张侍御启》:“竞短争长,无复此梦。”

示例:那矿师本来还想同柳知府争长论短,听见金委员如此一说,也就罢手。(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

近义词:争多论少 斤斤计较;反义词:甘拜下风

0104 短小精悍

身强悍人中奇,时志高力无比。

养灵根气养神,臣破胆视无敌。

发音:duǎn xiǎo jīng hàn

释义: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出处:《史记·游侠列传》:“解为人短小精悍。”

示例:一位短小精悍的人来了。一眼看去便知道他是广东人,哨兵向他敬礼,称呼他是排长。(郭沫若《涂家埠》)

近义词:言简意赅 简明扼要 要言不烦;反义词:五大三粗 彪形大汉 长篇大论 连篇累牍

0105 悍然不顾

然枉法毒人口,以谢罪先自首。

顾自身良知在,此失彼付东流。

发音:hàn rán bù gù

释义:捍然:凶残蛮横的样子。凶暴蛮横,不顾一切。

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一回:“但一人之冤不伸,反又杀人身、破人家,悍然不顾。”

示例:张佩纶悍然不顾,照自己的决定行事。(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近义词:专横跋扈;反义词:顾虑重重

0106 顾影自怜

影怜惜心失意,单自赏愁云急。

把玉环巧搭配,君近前遥相惜。

发音:gù yǐng zì lián

释义:顾:看;怜:怜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出处:晋·陆机《赴洛道中作》:“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示例:科亦顾影自怜,矜其容色,高其声价,不屑一切。(清·张潮《虞初新志·板桥杂记》)

近义词:孤苦伶仃 形影相吊 形单影只 孤芳自赏;反义词:自高自大 妄自尊大

0107 怜香惜玉

香思怯多时立,熏绣帏人寂寂。

临壁画仙女身,步婉婉暗自喜。

发音:lián xiāng xī yù

释义:比喻男子对所爱女子的照顾体贴。

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相逢没话说,不见却思量,全不肯惜玉怜香,则他那古敝性尚然强。”

示例:想着他酒席儿上怜香惜玉。(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

近义词:男欢女爱 海誓山盟 拈花惹草;反义词:喜新厌旧

0108 玉液琼浆

颜不及心不舍,汁色新不禁渴。

林瑶树忽珊珊,液剔透映美色。

发音:yù yè qióng jiāng

释义:琼:美玉。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出处:汉·王逸《九思·疾世》:“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饥。”战国楚·宋玉《招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0109 浆酒霍肉

酿老陈似家宝,坐微酣诸客倒。

家有女字成君,芝烹熟石芝老。

发音:jiāng jiǔ huò ròu

释义: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

出处:《汉书·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

示例:张灯悬彩,浆酒霍肉,竟有昏昏达旦者。(《歧路灯》第九十五回)

0110 肉薄骨并

薄画骨堪尤难,暮人争难相见。

肉相离人生路,与怡情心中恋。

发音:ròu bó gǔ bìng

释义: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

出处:《元史·郝经传》:“肉薄骨并而拔之,则彼破壁孤城而去。”

0111 并行不悖

行发挥创业风,动恪守论公平。

为贪图谋小利,逆常理必无情。

发音:bìng xíng bù bèi

释义: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出处:《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示例:发展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这是并行不悖。

近义词:双管齐下 并驾齐驱;反义词:势不两立 自相矛盾

0112 悖入悖出

时无序无一根,界暗数千色春。

言自得千家恨,亦孤寒裹一身。

发音:bèi rù bèi chū

释义:悖:违背、胡乱。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

出处:《礼记·大学》:“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示例:诉者多矣。神以为悖入悖出,自作之愆;杀人人杀,相酬之道,置不为理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0113 出奇制胜

奇兵战胜敌人,招奇念集一身。

胜法宝古自有,略兵法孙子文。

发音:chū qí zhì shèng

释义: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出处:《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出奇制胜的故事

示例:统率所部,出奇制胜,将法人所占越南各城,迅图恢复。(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近义词:六出奇计;反义词:按兵不动

0114 胜任愉快

任官职不离根,期亲民为己任。

悦神爽善求乐,乐一任情感深。

发音:shèng rèn yú kuài

释义:胜任:能力足以担任。指有能力担当某项任务或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

示例:骑士坐在上面喑呜叱咤,却还很能胜任愉快,虽然有些人见了,难免觉得滑稽。(鲁迅《准风月谈·冲》)

近义词:应付裕如 游刃有余;反义词:无能为力 一无所能

0115 快马加鞭

马扑影西飞鹏,上吟诗卷已成。

鞭疾驰奔故里,梢乱拂伤马兴。

发音:kuài mǎ jiā biān

释义: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出处:宋·陆游《村居》诗:“生僧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

示例:何不快马加鞭,径赶至苍山,求取伯伯。(明·徐姬《杀狗记》)

近义词:马不停蹄 再接再厉;反义词:老牛破车

0116 鞭辟入里

辟透彻解题难,理刻骨法理传。

道入情无争辩,层道明辩无言。

发音:biān pì rù lǐ

释义: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出处:《二程全书·遗书十一》:“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

示例:鲁迅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的殖民文化,进行了气魄雄伟、鞭辟入里的总结性的批判。

近义词:鞭辟近里

0117 里出外进

人空说言无凭,言不逊铿有声。

制温风驱其寒,退有度最英明。

发音:lǐ chū wài lián

释义:形容不平整、不整齐。

示例:这面墙砌得里出外进的,只好拆了重修。

0118 进寸退尺

守是非俱是梦,步难行知天命。

退之惊笑子美泣,幅千里万山兴。

发音:jǐn cùn tuì chǐ

释义: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到的少,失掉的多。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

示例:薄命不幸,动遭谗谤,进寸退尺,卒无所成。(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

近义词:得不偿失

0119 尺寸可取

想寸言自为谦,言细描意自显。

)喜登临佳丽地,精若宏赋诗篇。

发音:chǐ cùn kě qǔ

释义: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0120 取巧图便

尽珠玑碧海愁,伪乱真存计谋。

机应变顺自然,便得先机得自由。

发音:qǔ qiǎo tú biàn

释义:使用手段谋取好处,图得便宜。

0121 便宜行事

便宜审慎巧处理,时行事顺时机。

人远见草堂开,严迹秘成大器。

发音:biàn yì xíng shì

释义:便宜:方便,适宜。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处理,不必请示。

出处:《史记·萧相国世家》:“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示例:既然大权交代于你,你就得便宜行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近义词:见机行事 随机应变 便宜施行;反义词:唯命是听

0122 事与愿违

如春梦了无痕,君饮酒细论文。

借辨口如悬河,背公理自掘坟。

发音:shì yǔ yuàn wéi

释义: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出处:三国魏·嵇康《幽愤》诗:“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示例:不料后来事与愿违,现在这点局面小得很,应酬不开!(茅盾《子夜》十六)

近义词:大失所望 适得其反;反义词:得心应手 万事亨通

0123 违心之论

心唯怡是非他,在琴书自忆家。

子夫君至亲人,古怀今亮潇洒。

发音:wéi xīn zhī lùn

释义:与内心相违背的话。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若说过多,不独太偏,竟是'违心之论’了。”

示例:我不能够站到讲台上,滔滔不绝地尽说些违心之论。(叶圣陶《英文教授》)

0124 论功行赏

功举杯先下泪,业声名两憔悴。

赏分明压春期,景尚知心未退。

发音:lùn gōng xíng shǎng

释义: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出处:《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论功行赏的故事

示例: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三国志·吴书·顾潭传》)

近义词:赏罚分明;反义词:赏罚不明

0125 赏心悦目

心悦目心神怡,汲汲常若不及。

其教而安其俗,想心存妙尤极。

发音:shǎng xīn yuè mù

释义: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示例:两人到山脚下一看,只见新叶嫩碧,土地金黄,野草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真是连看看也赏心悦目。(鲁迅《故事新编·采薇》)

近义词:心旷神怡;反义词:怵目惊心 触目惊心

0126 目光如豆

光如豆眼光浅,照咫尺破碧烟。

今从此想谋事,子眼光事成难。

发音:mù guāng rú dòu

释义: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示例:胸无大志,目光如豆的人,是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0127 豆蔻年华

蔻图前举眼惊,丹花俗知其名。

老闻之心存疑,阳门外万业兴。

发音:dòu kòu nián huá

释义: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0128 华而不实

而不实虚名在,天之忧患无财。

道姓名应不识,事求索无虚怀。

发音:huá ér bù shí

释义: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出处:《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华而不实的故事

示例:做工作要扎扎实实,讲求实效,不要华而不实,夸夸其谈。

近义词:虚有其表;反义词:表里如一

0129 实事求是

者所以信其名,简开樽有逸情。

王人多闻之益,非草木有灵性。

发音:shí shì qiú shì

释义: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示例:总结经验要实事求是,不可弄虚做假。

近义词:脚踏实地

0130 是古非今

古非今目光浅,人尽向尘中远。

是非清糊涂虫,来独处是非间。

发音:shì gǔ fēi jīn

释义:是:认为对;非:认为不对,不以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认现代的。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汉书·元帝纪》:“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0131 今愁古恨

愁古恨难开怀,煞老夫下阳台。

苔阴地冷凄凄,连千年不自在。

发音:jīn chóu gǔ hèn

释义: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极多。

出处:唐·白居易《题灵岩寺》诗:“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0132 恨之入骨

之入骨触目生,官还是故乡梦。

初江湖方知寒,清年少耍聪明。

发音:hèn zhī rù gǔ

释义:形容痛恨到极点。

出处:《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示例:那知府亦恨之入骨,一处处弄得天怒人怨,在他自己始终亦莫明其所以然。(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近义词:咬牙切齿 切齿痛恨 深恶痛绝;反义词:爱不忍释 一见钟情

0133 骨腾肉飞

腾肉飞神难安,猿飞树其间悬。

黄皮皱命如线,鸣何处是春天。

发音:gǔ téng ròu fēi

释义:腾:跳跃。形容奔弛迅速。也形容神魂飘荡。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走追奔兽,手接飞鸟,骨腾肉飞,拊膝数百里。”

示例: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矫捷如神,万无莫当。(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四回)

近义词:神魂颠倒

0134 飞沿走壁

沿走壁跃花堂,沿涯宛转恋花香。

渡河桥赏花新,立孤峰枝花长。

发音:fēi yán zǒu bì

释义: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0135 壁垒森严

垒森严古城牢,石栽松傍木桥。

梢古意出浮云,霜昨夜寒入窍。

发音:bì lěi sēn yán

释义:壁垒:古代军营四周的围墙;森严:整齐,严肃。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示例:早已壁垒森严,更加众志成城。(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

近义词:严阵以待 固若金汤;反义词:不堪一击 一触即溃

0136 严阵以待

阵以求沐春风,头阵尾用新兵。

待求得胜此仗,听战马回营声。

发音:yán zhèn yǐ dài

释义: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出处:《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示例: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近义词:枕戈待旦 厉兵秣马;反义词:麻木不仁 麻痹大意

0137 待理不理

理不理似寒风,屈词穷难自容。

须更作悲秋赋,曲管弦众人听。

发音:dài lǐ bù lǐ

释义: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0138 理屈词穷

屈取辩底气浅,指尽随云雨散。

穷还要争相辩,阴苍苍雪涟涟。

发音:lǐ qū cí qióng

释义: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处:《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示例:并不等候答复,而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理屈词穷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沙汀《呼嚎》)

近义词:张口结舌 哑口无言;反义词:义正辞严 理直气壮 振振有词

0139 穷原竟委

原竟委追其源,是昔日荒草园。

夕无云月上天,佩低簪彩仗间。

发音:qióng yuán jìng wěi

释义:比喻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示例:别人亦只能略举大凡,不能穷原竟委。

★《负曝闲谈》

0140 委曲求全

曲求全趋迁就,违事理情难求。

要身闲直未能,藉群峰仙客游。

发音:wěi qǔ qiú quán

释义:委曲:曲意迁就。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

出处:《汉书·严彭祖传》:“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

示例:委曲求全的苟活决不是真正的生。(郭沫若《战声》诗)

近义词:低声下气 逆来顺受;反义词:不卑不亢 针锋相对

0141 全力以赴

力以赴事业间,争上游无故盼。

乐求善心中乐,汤蹈火肝胆献。

发音:quán lì yǐ fù

释义: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近义词:竭尽全力 全心全意;反义词:敷衍了事 三心二意

0142 赴汤蹈火

汤无畏勇向前,乃娱身视等闲。

布衣恭俭之节,焰烧身意志坚。

发音:fù tāng dǎo huǒ

释义: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出处:《汉书·晁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赴汤蹈火的故事

示例: 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近义词:出生入死;反义词:贪生怕死

0143 火烧火燎

烧火燎念清风,却头花卸却筝。

山五月火云厚,(燎)彻愁容秀真情。

发音:huǒ shāo huǒ liǎo

释义:比喻心里非常着急或身上热得难受。

示例:她遭到了不幸,比个寡妇还不如。往后怎么办?想到这里,她心里火烧火燎,呆呆坐着,急得一身汗。(老舍《鼓书艺人》十九)

近义词:心如火焚

0144 燎原烈火

原烈火不可挡,思妙想泡于汤。

火张天照云海,光烈烈漫天荒。

发音:liáo yuán liè huǒ

释义:好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使人无法接近。比喻不断壮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

出处:《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示例:改革开放的洪流,似燎原烈火,不可阻挡。

反义词:星星之火

0145 火烧眉毛

烧风来助烈焰,汉高斩白蛇剑。

间面颊红一片,发顿时冒青烟。

发音:huǒ shāo méi máo

释义: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问:'如何是急切一句?’诗曰:'火烧眉毛。’”

示例:火烧眉毛,且顾眼前。(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

近义词:千钧一发 迫在眉睫 燃眉之急

0146 毛羽零落

羽足净主人怜,毛飘荡一片片。

落一丛斑竹风,霞红染丛山间。

发音:máo yǔ líng luò

释义: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

出处: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0147 落井下石

井下石无人性,水深深失性命。

方失忆上方救,沉大海无踪影

发音:luò jǐng xià shí

释义: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井,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近义词:乘人之危 趁火打劫;反义词:助人为乐 雪中送炭 相濡以沫

0148 石破天惊

破花城送乡归,虏功成尸骨堆。

老见之暗滴泪,鹊绕枝风劲吹。

发音:shí pò tiān jīng

释义: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出处: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示例:陈继泰被他们这样的一来,好似那雷霆乍震,石破天惊,只吓得个肺腑皆崩,神魂出窍。(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九回)

反义词: 默默无闻

0149 惊惶失措

惶失措半悬山,恐难安坐其间。

了永求无一物,筹缜密保自安。

发音:jīng huáng shī cuò

释义: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示例:遇到危险情况,应该沉着冷静,不要惊惶失措。

近义词:惊惶无措 手足无措 心慌意乱;反义词:从容不迫 不动声色

0150 措置裕如

置裕如神态安,酒椰叶桄榔间。

民之与夺民也,在千岩万壑悬。

发音:cuò zhì yù rú

释义: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出处:清·刘坤一《提督因疾出缺请旨简放折》:“前署苏松、福山等镇篆务措置裕如,堪以很令署理。”

近义词:游刃有余 应付裕如 从容不迫;反义词:手足无措 措手不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惶惶不可终日发音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释义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出处示例近义词惊惶失措惊恐万状闻风丧胆反义词无所畏惧
小学语文知识: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中华古诗词
红楼梦中的成语
成语意思解释
水浒成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