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掘 | 广东鹤市新石器遗址出土700多件器物标本

共出土了700多件器物标本


记者近日从河源市龙川县博物馆获悉,由《广州日报》独家报道的龙川县鹤市镇富石村和莲坑村发掘出2处新石器晚期古人类遗址,经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龙川县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抢救性发掘和整理,目前两处新石器晚期遗址共初步统计出700多件古人类使用过的器物标本;这些出土文物现收藏于龙川县博物馆内。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开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龙川县博物馆对在建中河惠莞高速龙川鹤市路段的两处新石器晚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先后出土了大量残缺的陶罐、陶纺轮以及石锛、石铲、石锥、石斧、箭镞等古人类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目前不少器具已恢复了当年的原貌。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变迁,这些古文物依然可见其中的清晰纹路以及精细美观的工艺;其中出土的大量的陶纺轮,对今后研究古人类在龙川的纺织发展史有着重要的科考作用。

龙川县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发掘现场还发现有墓葬、灰坑、窑址等多个遗迹,两处遗址发掘面积共2500平方米,出土陶纺轮、石锛等器物标本共700多件,目前仍在进行精密修复与综合研究中。据悉,这些古文物的出土,具有鲜明的广东新石器时代晚期 “虎头埔文化”类型特征。这些文物对今后研究粤东北地区史前考古文化普识、龙川古人类纺织发展史以及先秦社会历史进程有着重要的历史佐证意义。

目前,这些出土的700多件新石器晚期器物标本,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经全数移交龙川县博物馆妥善存放。

据悉,上一次在龙川境内发现远古遗址是2003年8月,当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龙川县登云镇荷树排的工地上,就曾发掘出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春秋时期的大型人类活动遗址,出土了一大批具有研究价值的文物,与此次鹤市出土的文物较为相似。



链接:

龙川现新石器晚期人类遗址 远古人类在此做“时装”

遗址发掘现场,地上的洞为“柱础坑”,也就是建房搭棚所用的梁柱基础的地方。

四五千年前的古人类是怎么做时装的呢?看看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纺织工坊”就可能知道多一点了。记者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得独家消息,河惠莞高速龙川鹤市段进行了为期数月的抢救性挖掘,现场除发掘出大量古人类使用过的石锛、石锥、石斧、石锤等石器外,还有众多陶纺轮的原始纺织工具,其中一处遗址非常有可能是古人类的“纺织工坊”。

这并非龙川第一次发现远古遗址了。2003年8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梅河高速河源市龙川县登云镇高岭村荷树排的施工工地上,就曾抢救发掘出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春秋时期的大型人类活动遗址。


遗址近2000平方米

27日上午,记者从河源市区驱车上百公里,先后赶赴龙川县鹤市镇富石村和莲坑村,分别在河惠莞高速公路在建的工地上见到了龙川县鹤市镇两个考古发掘现场,其中莲坑村考古发掘现场的山头已被施工单位推平,而富石村的考古发掘现场位于在建中的河惠莞高速龙川鹤市服务区范围内,现场仍可见有19个发掘的探方,每个探方深度1.5米左右,发掘现场处在一个半山腰位置,面积近2000平方米。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配合河(河源)惠(惠州)莞(东莞)高速公路的建设,去年冬季,该所工作人员在龙川县鹤市镇路段进行调查勘探时意外发现了这两处遗址,并立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上述工作人员称,两处遗址出土的文物既有陶器,也有石器,其中出土的残缺陶罐以及石锛、石斧、石锥、石锤等石器,大多数系古人类使用过的生活器皿或生产工具;其中一处遗址发现的纺轮、石镞等磨制石器,制作精良,数量较多,目前还尚未完全统计出具体数据。

记者现场看到,鹤市镇富石村和与之相邻的莲坑村,两处发掘的古遗址直线距离不足2公里,均在隔山相望的两处山头上。记者现场发现,这些新出土的文物现已被装进了一个个特制的麻包袋中,大大小小的陶器和石器堆满了一地。记者昨日还了解到,龙川登云与龙川鹤市先后发现的新石器晚期人类遗址,两地直线距离均在方圆10公里范围内。


遗址源于新石器晚期 一处纺织加工场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岩介绍,15年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建设中的梅河高速公路龙梅段进行勘探时,也在龙川县登云镇高岭村的荷树排山和木眉山先后发现了新石器晚期的人类遗址,并立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李岩告诉记者,当年在龙川荷树排遗址的发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龙川地区进行的规模最大的考古发掘项目。

李岩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3年9月初在梅河高速建设工地上开始组织发掘,历时3个多月,出土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历史研究价值的陶器、玉器、石器和兵器。李岩说,当年在龙川登云荷树排发掘的遗址,既有生活居室遗迹,也有墓葬群,遗址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其中4300多平方米在梅河高速公路施工范围内。李岩告诉记者,从河惠莞龙川鹤市路段新发掘出来的石器和陶器来看,可初步推断为龙川登云荷树排遗址同一时期的新石器晚期人类遗址。

记者27日在龙川县鹤市镇富石村发掘现场看到,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发掘现场,其探方下面布满柱洞,现场发掘的大大小小柱础坑,遍布整个山头,而且错落有致,其中一个柱础坑的最大直径足有2米多,深约1.5米。河源市博物馆原馆长黄东称,这些柱础坑多为古人类当年用树枝或特大木棒搭建茅棚、住所而遗留下来,从出土的石器和陶器来看,纺轮数量居多,黄东据此分析,该遗址应为新石器晚期古人类所构筑的纺织加工作坊或加工棚。

黄东称,龙川早已有古人类生活,在秦朝时就已设县,也是后来南越王赵佗在岭南最早的发迹之地。黄东说,龙川鹤市两个新石器晚期古人类遗址的新发现和文物的大量出土,这对今后研究岭南地区远古时期的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以及古人类的纺织发展史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黄志青、郑大光摄影报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肇启文明之光——走进河源 新石器时代
宣城及周边远古人类历史追踪(上)
追寻燕赵大地的文明足迹
许昌人遗址出土27块古人类头骨化石断块
金塘发现多个时期古遗址!专家:古人类的活动相当频繁
【测试帖-12】这些出土古玉您能正确断代吗?藏玉高手,眼力测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