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出自哪里?

清.金缨《格言联璧》

原文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
    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
    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格言联璧》

山阴金先生,姓金,山阴人,清代学者,真实姓名和生平不详,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每一条事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言有尽而意无穷,先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这联珠妙语之中。一册在手,揣摩研读,细心体会,必能驾驭人生的真谛,游刃于生活空间,既能修身齐家,又能报效社会,不失为难得的济世良药,人生指南,因而其成书问世后即为宫廷收藏,流传民间,远播海外,成为影响深远、读者众多,历久不衰的蒙学读本。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大度,心胸宽广,大度常和宽容一起使用,宽容大度,宽容大度是一种美德,他要求人清心寡欲。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小肚鸡肠,难容他人者都是自私自利之徒。

史记·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魏书·逸士传·眭夸》:“ 夸少有大度,不拘小节,耽志书传,未曾以世务经心。” 明 方孝孺 《郑灵公》之一:“天下之事成於大度之君子,而败於私智之小人。”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前年,我作了一篇短文,主张‘落水狗’还是非打不可,就有老实人以为苛酷,太欠大度和宽容。”

【大度的故事】

一包巧克力饼干

一个星期五,波顿去伦敦买东西。他是去买圣诞礼物的,也想为大学的专业课找几本书。那天他是乘早班车去的伦敦,中午刚过不久,要买的东西都买好了。波顿不怎么喜欢呆在伦敦,太嘈杂,交通也太挤,此外,晚上他还有个约会,于是便搭乘出租汽车去火车站。他本来舍不得坐出租车,只是那天想赶3∶30的火车。不巧碰上交通堵塞,等他到火车站时,那趟车刚开走了。

波顿只好待了一个小时等下趟车。他买了一份《旗帜晚报》,漫步走进车站的候车室。候车室里几乎空无一人,波顿到小卖部要了一杯咖啡和一包饼干——巧克力饼干,他很喜欢这种饼干。

波顿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安然坐下,坐下来就开始做报上登载的纵横填字游戏,他觉得做这种游戏很有趣。

过了几分钟,一个人走过来坐到波顿的旁边,这个人除了个子很高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穿一身暗色衣服,带一个公文包。

波顿没说话,继续边喝咖啡边做填字游戏。忽然,波顿发现刚进来的那个人把手伸过来,打开他那包饼干,拿了一块在咖啡里蘸了一下就送进嘴里。波顿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不过波顿不想大惊小怪,于是决定不予理会,不就是几块饼干吗?让他吃吧,波顿总是避免惹麻烦,自己也开始吃起饼干,吃一块,喝了一口咖啡,然后继续做填字游戏。

这个人再去拿饼干时,波顿既不抬头也没吱声,他假装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过了几分钟波顿不在意地伸出手去,拿起最后一块饼干,忍不住瞥了这人一眼。没想到,那个人也正奇怪地看着波顿。

波顿有点紧张地把饼干放进嘴里,决定离开。正当他准备站起身走开的时候,那个人突然把椅子往后一推,站起来匆匆走了。波顿感到如释重负,准备坐几分钟再走。他从容地喝完咖啡,然后折好报纸站起身来。这时,波顿突然发现,就在桌上原来放报纸的地方,原封不动地摆着他自己的那包饼干。

原来波顿吃的是那个人的饼干!刚才喝的咖啡马上都变成淋漓大汗从他后背流了出来。

注:斤斤计较,我们会处处烦恼;宽大为怀,才能得到快乐。

别看生活总是默默无闻,其实它时时刻刻都在考验我们。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只要有吃有穿,腹饱体暖,就感到满足。这种人对生活没有一点欲求,怎么会创造富有与成功呢?

自满

自己的总是最好的,甚至认为自己应该成为别人效仿的标准。这种人不屑于与外界来往,他们根本不知道社会进步到什么程度,怎么可能有更高的追求呢?

保守

这种人的生活全凭过去的经验,没人走过的路他不敢走,没人做过的事他不敢做。这种人也许早已经看到自己的现状不如别人,甚至差得很远。但他们不是去创造财富以迎头赶上,而总是想到马失前蹄。因此,新的东西没有得到,旧的东西反而丢失了。这种人永远不敢向新生活迈进一步半步,不贫困才怪呢!

怯懦

保守性格的人具有怯懦的因素,但这里所指的怯懦是另一种人。这种人主要的特点不是恋旧,而是胆小,总是怕这怕那。哪一种成功不冒风险呢?所以,这种人总是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发财,而自己急得在家里团团转,着急了就骂娘。

懒惰

一是身体懒惰,二是大脑懒惰。身体懒惰的人光想不干,大脑懒惰的人光干不想。身体懒惰的人每次想的都是不同的问题,说不准常常还会想出些新鲜的思想和念头,但什么都不干;大脑懒惰的人一辈子干的都是同样的工作,但从来不考虑去改变什么。这两种懒惰一般很少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因为身体和大脑同时懒惰,结局只有死亡。

孤僻

前边已经说过,赚钱就是把别人的钱变成自己的钱。不与人打交道的人,怎么可能赚到钱呢?

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的人,一般都处理不好与周围人的关系。与人处不好关系,就不能形成长久的合作。与人合作不好,怎么能成大事?

狭隘

一是心胸狭隘,二是视野狭隘,三是知识结构狭隘。狭隘的人一般都有严重的自恋情绪,这种性格的人,也是很难与人和社会相处的,并且最容易伤害人。这种人是天生的失败者,没有外援,只好又贫且困。

自私

不想奉献,只想占便宜,这种人最终不会获得成功和财富,而只能拥有自己——形影相吊,顾影自怜。

骄傲

有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这种人也许会成功,但很快又会全部丧失他获得的一切。这种人最容易犯错误,每个错误都是他失败的积累。这种人的心理最脆弱,既经不起成功的喜悦,又经不起失败的打击。所以,这种人的结局一般是与可怜和自卑相伴,消极混世。

狂妄

这种人在哪儿都不受欢迎,尽管他的口气很大,能力也许很强,但是一定会招来周围的人群起而攻之,以致丢盔卸甲,兵败乌江。最终一无所有,成为可笑的唐。吉诃德,精神失常,一边吹牛,一边扮演着生活乞丐的悲惨角色。

消极

消极的人往往给人一种不慕名利的虚假印象,但其实在他的外表之下,是极度消极的心态。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去做。即使有再强的能力,终生也将一事无成。更可怕的是他却自认为很聪明,什么都知道,什么也都能看透,因而看不起别人。他最容易老,他的晚景最凄凉,因为他有能力敏锐地感受贫困和失败。

轻信

容易轻信的人,往往能给人一种有品格有修养的错觉,其实轻信是他的人性弱点。比如轻信朋友,轻信下属,轻信合作对象,包括轻信自己的智慧,或轻信知识,或轻信实力,或轻信权力,或轻信判断,或轻信机遇,或轻信学历,或轻信经验……甚至有人轻信神灵……要知道,做生意赚钱是一种个人目的非常明确的事,也是一种以利益为根本的事,同时又是冒风险的事。所以,轻信的性格最容易把利益拱手让给他人,或把成功交给失误。

多疑

轻信的另一面是过分的多疑,这是商家之大忌。多疑的最大特点是把能够帮助自己的力量冷落在一边,从而形成孤军奋战的艰苦局面,以致使成功离自己越来越遥远。

冲动

冲动的人往往多情。一冲动起来就随便许诺,信口开河。但许诺不能兑现,会极大地损害自己的信誉;而一旦轻率地泄露了自己的经营秘密,别人就会乘虚而人。冲动还有一个缺点是轻易做决策,或突然决定干什么,或突然决定撤消什么计划。这种轻率的行为本身,很可能就是失败——根本不需要等到结局发生。

不论你是否具有以上所有缺点,但了解总不是坏事,因为回避恶习是每个人的责任。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人人都有自卑。一个人在小时候跟成人的比较过程中,有不如成人的深刻体验及不太利于自己成长的环境,自卑的心理就可能凝固在心里。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的事情比较了解,对别人的事情不了解,在狭隘的视野下产生自卑。自卑源于所有生物都具有的攻击性,在心理和行为层面,时时、处处跟他人比较,比较就产生竞争,竞争就是在智力和体力上对他人实施攻击。

清朝金缨说得好:“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又说:“心只是放宽平便大,不要先有一私意隔碍便大。”学会宽容,关键是要剔除心中的私欲,淡泊明志,有所追求;同时要推己及人,以直报怨,与人为善,人的一生,难免不遭遇到各种各样的痛楚,就看自已如何去面对。有人说,精神上的痛苦,远比肉体上的痛苦要痛得多,有时痛上一次,能够让你痛彻一辈子。人之不同,痛苦各异,痛苦可以磨厉了人生意志。

自卑者的攻击多半是在其内心里完成的,在面对一个他假象的竞争对手时,攻击性自动发射。如果对手显得比自己强大,攻击性就很快朝向自己,便出现自卑者都有的内心世界:自责、压抑、焦虑、或者恐惧。这个复杂的过程中,这种人不愿与他人交流,有羞于见人的感觉。

年少轻狂时,可以抛开一切,脱离世俗的枷锁,冲破重重的障碍,去追求梦幻般的爱情和网络游戏。有时年轻就是本钱,年轻就是固执,年轻就是冲动的代表。他们刻意的去享受爱情和网络游戏的过程,却忽略了结果。最后发现,自己没有能力为自己追求的幸福写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没有尽到责任,自私的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长大成人时,有了责任的意识,不能再为一时冲动而大胆追求,失去理智放任自流,面对世俗的眼光,现实的无奈,唯有随波逐流,渐渐变的平凡起来.内心的渴望最终变成了奢望。但如果放弃责任任意为之,那么,失去的永远要比得到的多。为人父母之后,要担起家庭和生活的责任.子女在一天天成长,父母在一天天变老,自己也会进入不惑之年,负担也更重了起来,更加没有办法能够追求到想要的东西.

表面看来,自卑是瞧不起自己。但是,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把自己跟别人比较之后而瞧不起别人,那也就不会有在比较之后的瞧不起自己。换句话说,没有攻击别人,也就不会有技不如人的结果和失败后的自卑了。

人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告诉自己:我是最好的!也不能过于随心所欲,人要学会自控。伯拉图说过:“就人本身而言,最最重大的胜利是征服自己,而最可耻和最可鄙的是莫过于被自己的私欲所征服”。自制是一切美德之本!其实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并没有太多的秘诀,除了要学会自制与自控外,有时只不过比常人思路宽广一些罢了。凡事多转个念头,非但不会浪费时间,反而会使自己对未来更安全的把握,从而更加容易达到成功的彼岸!

有一点点自卑,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过度自卑却可能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不良的影响。过度自卑者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完全相反。有些自卑者,毫不掩饰自己的自卑,经常在自己的言行中呈现弱小和胆怯;另一些自卑者,则“自欺欺人”,他们外在的表现形式,却是自鸣得意,目空一切的自傲。

佛陀说:“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我们是凡人,只要在享受美好人生的同时,对身边的人和事,多点宽恕,谅解,多点慈悲、关注,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那么我们就扩大了我们的心灵空间,我们努力实践与大自然里和睦相处善待一切众生,那么我们的人生价值就能达到极致。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人生情感,爱是一盏灯照亮别人,也温暖了自己,有时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发自内心的问候就够了,这对我们并不损失什么,却可能因此帮助别人走出困境,同时也美丽了自己的人生,爱心它能使我们的人生价值升华。

过度自卑者他们的极大的攻击性不是消失了,而是转向了自身,一旦有了时机,这些攻击性便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攻击他人。我们看到的事实就是,有些人自卑到了经常受欺负的程度,而当他们忍无可忍反击的时候,通常是“一鸣惊人”。而这种人,往往是永远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叫自食其果。

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创造物,所以每个人都不必自卑。这句话等于是说:每个人都不必通过瞧不起他人来瞧不起自己。苍天在上,它会毫不吝啬地给予那些抬举别人的人以抬举自己的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闹了一个笑话
中华国学经典
一、外倾性
格言集萃(2)
工作的苦与乐
【Facebook经典格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