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索流】五代第一,“颜杨”并称——杨凝式《韭花帖》10分钟音频60张单字大图

“蓝色字”







弘扬鲁公文化   传承颜体书法





书法名解——《韭花帖》 来自跟颜真卿学书法 09:48

杨凝式厌世恶俗,又不喜作尺牍,故其流传墨迹甚少,存世仅四帖为著名。四帖之中,《韭花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尤重,为千古不朽之作。

一、疏朗而散淡的章法

《韭花帖》字距、行距之大是历代墨迹中少有的。布白极多而气不散,格调甚为淡雅。杨凝式以信札之有限空间,随笔拈来,错落有致,复归自然,似江南水乡之黑瓦白墙,星星点点。

二、欹侧而不失平衡的结构

《韭花帖》结字中宫内敛,与欧阳询字略有相似。中宫收紧式与通篇字距、行距拉开的处理极为协调,营造出更加疏阔的氛围,这是明显的文人士大夫痕迹,不放纵,不恣肆,追求一种内在的、文雅的精神气质。

三、精凝入微顿挫有致的用笔

临《韭花帖》之难就在于其细致精凝的用笔,杨凝式将点画细部刻画得丝丝入扣,无懈可击,深得“二王”精髓。行笔或轻或重,或将笔毫猛然下压或迅速提起,笔势迅疾,若鹰啄小鸡。

落笔结字,由点画而成,不得零星狼藉,必有合宜的布置。下笔之先,须预想形势,如何安排,不是信手任笔,便能成字所以真卿答“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但一味平稳不可,故又说“意外生体,令有异势”既平正,又奇变,才能算得巧意。颜楷过于整齐,但仍不失于板滞,点画中时有奇趣。虽为米芾所不满,然不能厚非,与苏灵芝、瞿令问诸人相比,即可了然。

《韭花帖》是写在素纸上的行楷信札,原作尺寸为26cm×28cm,临习时尤其要注意工具材料的选择。是帖线质凝练细劲,灵动多变,质如屈铁,故宜选用锋颖锐度高的兼毫或狼毫,纸张宜用平整,偏熟略涩的纸,蘸墨不宜过多,以中等量为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帖容易油滑?临习此帖可以解决……
书法名词解释5:笔锋
书法三戒八病
初学书法12金律
书法临摹,必须掌握高效的读帖方法!
苏东坡书法| 圆、活、遒、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