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襄公、秦武公、秦穆公

搜狐号:话说大地七千年,敬请关注。

前900年,秦国的祖先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周王宠信,因此特批建立秦国,作为周王的附属国,秦国国君也成为周王朝廷的大臣,新建立的秦国,相当于大夫在王室领地内的采邑。秦国国君作为西垂大夫,负责带领本部人马,对付西戎各个部落,为周王守卫边疆。当时的人口,不似后世那样多,秦国又只是附属国,因此,其军队的规模为几百兵马,周王为了支持秦国与西戎作战,曾派出七千兵马增援,这在当时,以当时的人口规模来说,是绝对的大部队。

超真实当官游戏,等你来当官
广告

为了还原历史的真相,需要说明的是,秦国乃至后来的秦帝国,与两千多年后关中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关系不是太大,秦帝国时期,一部分秦人南下南越,亦即现在的广东,与当地人混血,并且将当时中原的雅言带到了广东,也就是说,现在的广东话,近似当时中原的雅言;而未曾南迁、留在关中的另一部分秦人,历经后来多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改变了,现在关中的语言,与广东话,显然是完全不同的。

且说秦国奉周王命令,与西戎作战,为周王守边,历代皆如此,传到秦襄公,弟兄五个,他是老二,大哥世父因为想专职与西戎作战,因此没有即位,前778年,二弟即位,是为秦襄公。

展开剩余82%

当时,西戎非常强悍,世父与之作战,战败被俘,秦襄公只得将姐妹嫁给西戎的部落酋长,与之和好,世父才得以放回。为避西戎锋芒,秦襄公将秦国都城从陇山以西迁到陇山以东,也就是迁入了关中,一方面靠近朝廷,另一方面,利用关中肥沃的土地,发展生产,增加人口和实力。秦襄公此举,是秦国将国土从甘肃扩张到陕西关中的开始。

周宣王之后,其子周幽王即位,周幽王的两个妻子,一个来自姒姓的褒国,生长子伯服,一个来自姜姓的申国,生儿子宜臼。周幽王比较欣赏长子伯服。前771年,长子伯服已经二十多岁,另一个儿子宜臼,也已经长到十几岁,申侯眼见外孙宜臼继承王位无望,遂勾结犬戎,打进镐京,犬戎杀了周幽王和伯服,大肆抢劫,抢走了褒姒,放火烧了镐京,呼啸而去。

有朋友会问,何以见得伯服是长子?答案很简单,周代,伯仲叔季的起名顺序很严格,名字中有“伯”的,一定是长子。

顺带说一句,所谓“周幽王宠爱褒姒、烽火戏诸侯”,只是一个谎言而已,后人附会、以讹传讹而已,烽火台只是在有了长城以后,组成一连串的烽火台,才有报警的作用,别说周幽王时期没有烽火台,即便是有,就骊山孤零零一座,根本没有作用,并且,远在河南、山西的诸侯,是看不见临潼骊山的烽火的。

乱臣贼子宜臼,勾结犬戎,杀害父兄,去了心头大患,即位为周王,是为周平王,他谋朝篡位,引起不少贵族愤恨,他的叔叔王子余臣,亦即周幽王之弟,在近亲之国虢国等国的支持下,也即位为周王,是为周携王。当时的局面是,虢国、虞国等支持周携王,晋国、秦国等支持周平王,虢虞等国是周王室的近亲,势力比晋秦等国更大,晋国、秦国当时不过是三等四等国家而已,周平王一方显然不够强大,为避锋芒,他不得不离开关中,到河南的洛邑建立了他的朝廷。

一心想往上爬的秦襄公抓住机会,护送周平王东迁,周平王大喜,将秦国升级为正式诸侯,封秦君为伯爵,并将关中西部的地方封给了他。

如果诸侯国按照实力分为五等的话,秦国此时只能算是四等国家。秦襄公开始与关中的戎、狄部落作战,企图在名义上的封地里真正确立统治,但是,戎、狄各部落都很强悍,秦人进展艰难,秦襄公于前766年在作战中阵亡。

至于周携王,在和周平王一个陕西、一个河南地对峙了二十年后,于前750年被晋文侯偷袭身亡,周平王终于坐稳了王位,他为了嘉奖晋文侯,不仅作了《文侯之命》一文,并且授权晋国在汾水流域大加扩张,晋国国力大为提升。

周平王站稳脚跟之后,大肆篡改历史,不但给父兄泼污水,而且还抹去了周携王的历史,不过,历史还是留下了线索,历史的真相是不会被抹去的,真相终于还是渐渐被发现了。

周平王篡位,对华夏历史起到了很坏的作用,上梁不正下梁歪,他可以篡位,下面的诸侯也就有样学样,于是,礼乐崩坏的局面出现了,野心勃勃、做事不择手段的晋秦等国迅速崛起,而讲究秩序和礼仪的传统大国虢国、虞国等反而衰落了,周王国原本井然有序的统治开始了慢慢溃乱的过程,诸侯开始互相兼并,这一混乱的过程持续了五百多年,笑到最后的是秦国,它是兼并的最后胜利者,建立了秦帝国,不过,秦帝国太短暂了,而真正的胜利者,则是以后的汉帝国,直到汉帝国建立,华夏才又恢复了秩序。

回过头来再说当年的秦国,秦襄公之后,其子即位,是为秦文公。秦文公在位五十年,继续与关中的戎、狄部落作战,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征服了关中西部,经过这一阶段的扩张,秦国的实力可以说提升为三等国家。

前716年,秦文公去世,他活得太长了,儿子已先他而去。于是他的孙子即位,是为秦宪公。前704年,秦宪公二十一岁时就去世了,但是他也有成就,他将都城迁到了关中的平阳(今宝鸡一带),并且征服了关中的一些国家和部落。

秦宪公有三个儿子,先后即位,长子秦武公、次子秦德公、三子秦出子。秦宪公去世后,以几个大庶长为首的秦国贵族们,为了便于擅权,立了秦宪公最小的三儿子即位,是为秦出子。前697年,秦出子长大一些后,不服几个大庶长的专权,于是,三个大庶长将他杀害,改立秦宪公的长子即位,是为秦武公。秦武公即位时,才十四岁,但是,这位却是一位狠角色,他刚一即位,就率军东征,讨伐彭戏戎,一直打到华山脚下,大获全胜。少年伯爵用兵,树立了权威,威震关中,于是,两年后,十六岁的少年英雄君主,下令将几位专权的大庶长都杀了,并且并夷灭他们的三族。

前688年,秦武公率军攻打陇山以西的邽戎、冀戎,将其征服,建立了两个县,这是华夏最早的两个县。前687年,秦武公又对陇山以东的关中用兵,将虢国、郑国东迁后留下的余部灭掉,至此,全部关中,皆属秦国,秦武公完成了关中的统一,为后来秦穆公称霸西方,奠定了强大的基础,至此,秦国的实力提升为二等国家。

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年三十四岁,葬于平阳。秦武公开了用活人殉葬的先例,用了六十六个活人陪葬。秦武公有一个儿子公子白,在秦武公死后受封于平阳,没有即位,秦武公的二弟、也就是秦宪公的二儿子即位,是为秦德公。

秦德公将秦国都城迁到雍城(今陕西凤翔),此后,这里作为秦都两三百年。当时的关中,河流纵横,水系发达,雍城周围皆为河流,并且河面都很宽,因此不用建城墙,号称水上秦都。

前676年,秦德公去世,之后,他的三个儿子,先后即位,长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三子秦穆公。

秦宣公有九子,秦成公有七子,但儿子们都没有即位。前659年,秦穆公即位,他是当年正式升为诸侯的秦襄公的六世孙,他活了六十岁,在位三十八年,称霸西方,在位期间,秦国实力提升为一等国家,秦穆公几乎可与同时期的晋文公、楚成王齐名。秦穆公之后,秦国实力渐渐落后,又沦为二等,后来甚至沦为三等,直到秦穆公的十四世孙秦孝公在位时,商鞅变法,秦国才再度崛起为一等国家,之后。更是势不可挡,直到统一华夏,史无前例地升级为秦帝国。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说秦国早期历史——秦襄公、秦武公、秦穆公
秦国被晋国压制几百年,原因就两个字
从千夫长到春秋五霸
秦国通史演义(一)
大秦帝国奋斗史(一)--襄公立国
从秦国的成功学中能学到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