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降压不是越快越好,血压降了头还晕,可能是降压目标没找对

一位患者问华子,他最近调整了降压药,现在血压正常了,但总是感觉头晕,这是为什么呢?华子告诉他,血压降低发生了头晕的症状,这是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用药量过大,降压时没有掌握好降压速度以及没有明确好降压目标,导致了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了头晕。

一、降压绝不是越快越好

多数的高血压患者在开始降压的时候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急切地想把血压尽快地降到正常值,吃了几天药,没达到自己心理的“预期效果”就跑来找医生,说药物无效要求换药。医生会告诉患者,降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好几周或是几个月“长期抗战”的准备。

高血压的发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人体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很多患者发现高血压时,血压可能已经升高了很长的时间,机体已经适应了较高的血压。降压的过程同样宜缓不宜急,让机体慢慢适应血压降低的过程。降压过快,就容易导致头晕、昏倒等大脑缺血症状,严重者甚至会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

二、换药时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具有个体差异性,对降压药的反应也不一样。所以高血压患者在调整药物的时候,需要从最低剂量开始。而大多数长效降压药需要2~4周的持续服药,才能显露出最大降压效果。所以降压药物的增量与减量,基本也要以2周为调整周期,缓慢增减药量。

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预防低血压的发生,高血压对人体的伤害虽然大,但这种伤害是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够显现。而如果药物过量导致了低血压的发生,马上就会使患者头晕或摔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说高血压患者在进行用药调整时,需要从小剂量开始,以2周的周期,进行缓慢加量。

三、明确自己的降压目标

我国的高血压指南推荐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但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和已经有了器官损害的人,则要降到130/80mmHg以下;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血压可以降至150/90mmHg以下;对于单纯收缩压性高血压,则要求将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但如果患者有颈动脉或是脑动脉狭窄,血压可能要维持在160/100mmHg以上才可以。

高血压患者在降压的时候,要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尽量的减低,但要注意高压不要低于110mmHg,低压不要低于60mmHg。如果降压之后总是头晕,很可能就是血压降得过低了。高血压患者应当在血压标准范围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降压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SPRINT研究最新分析:降压时有体位性低血压但无症状,不需要调整药物
老年人应警惕餐后低血压
注意!这 5 类高血压不用药!
高血压患者头晕,要当心这个原因!如何预防?
老年人的高血压
糖尿病伴高血压诊治指南(2017ADA)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