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小方茯苓甘草汤:温胃化水,专治胃虚水停,心下悸动

《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的传世之作,一共记载了112个药方,其中很多药方,历经千年不衰,在现代临床中仍旧被使用。

茯苓甘草汤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它不如小柴胡汤、桂枝汤那样有名,但对于胃中停水、心下悸动的病症,那就非它莫属。

什么是胃中停水呢?顾名思义,就是胃里面有水液停留。得此病的患者,一个最重要的症状,就是推按上腹部,或者人晃动的时候,能听到水的振荡声。而且平时吃饭的时候,吃干的食物还好,要是吃点稀粥,或是水饮,就会感觉饮食堵在胃里,下不去。

还有就是觉得心窝下蹦蹦跳,也就是心下悸,这种感觉跟心悸不一样,因为它不是心脏跳动,而是胃在搏动。这是水邪和胃阳相博的表现。情况严重的,甚至会手足厥冷,这也是水阻胃阳,使中阳不能外达于手足所致。

只要具备了上述症状,那这个病症就需要茯苓甘草汤,正如《伤寒论》所言“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

胃虚水停往往是因为胃阳不足,饮水过多,不能运化导致的。现在的专家总说,多喝水能排毒,但是水喝多了,也能“中毒”。如果脾胃功能较弱,又饮水过多,身体不能吸收运化,不仅可能会出现胃虚水停的症状,水不能利用,留在体内,变成身体里的痰湿,也是造成诸多疾病的成因之一。

而茯苓甘草能温胃化水,针对胃虚水停的病症,可以做到效如桴鼓。

基本配方:茯苓10g,桂枝10g,炙甘草5g,生姜15g,(剂量仅供参考)。水煎服,一日两次。

茯苓

方中以茯苓淡渗利水为君,桂枝通阳化气为臣;生姜走而不守,温胃阳而辛散水气为佐;甘草健脾和中调和为使。诸药合用,以渗水为主,通阳为辅,通阳利水则诸证悉解。

本方主要是用于治疗胃中停水,不烦不渴,小便正常,或兼有心下悸,或兼有四肢厥冷者为宜,但也有医家用它来治疗慢性胃炎。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病人,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却常常因为饮食失当而复发,所以得此病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切忌暴饮,尤其是暴饮冷水,以免疾病复发。

临床案例分析:

著名中医刘渡舟曾用茯苓甘草汤治疗心下悸。

著名中医刘渡舟先生

患者症状:阎某,男,26岁。思心下筑筑然动悸不安,腹诊有振水音与上腹悸动。三五日必发作一次腹泻,泻下如水,清冷无臭味,泻后心下之悸动减轻。饮食、小便尚可。舌苔白滑少津,脉象弦。

治疗方案:辨为胃中停饮不化,与气相搏的水悸病证。当温中化饮为治,茯苓24克,生姜24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

治疗效果:药服3剂,小便增多,而心中之悸明显减少。再进3剂,诸症得愈。注意:本方生姜剂量宜大,病重者亦可改用生姜汁冲服。

除了胃虚停水症,聂惠民教授临床应用常以此方治疗慢性胃炎,证见胃脘部胀满,口中粘而不欲饮,上腹部有振水声音者,宜用茯苓甘草汤本方温胃化饮。便溏者,酌加炒薏仁;脐下悸者加大枣;心下悸者,加党参、黄芪。

以上医案来自博士论文《茯苓甘草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虚饮停证的理论及实验研究》,如需使用药方者,还请咨询当地中医师,辩证治疗。

祭祀

开光

2019

11月27日

开市

交易

人以道立

以中医之道宣明华夏大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应用之茯苓甘草汤医案|甘草|桂枝|茯苓甘草汤|室上性心动过速|生姜|心下悸
茯苓甘草汤经典医案、方论
茯苓甘草汤医案——心悸两条
《伤寒论》——茯苓甘草汤
太阳蓄水证相关证之 茯苓甘草汤证
茯苓甘草汤方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