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顽固的坐骨神经痛,中医治疗有专方!


小 编 导 读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证,它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是由很多病因所导致的一个症状,中老年群体是多发人群。坐骨神经痛不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而且常反复发作、难以痊愈。今天,老中医裴海泉老先生为我们带来了他数十年临床总结的治疗经验,快来文中一起学习吧!



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筋痹”“腰腿痛”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因风寒、湿热、痰瘀痹阻经络,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西医认为本病大多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或骨质发生退行性病变压迫神经所起。

疼痛与酸困

坐骨神经痛患者主要的痛苦是疼痛与酸困。先辨疼痛。“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风寒、湿热、痰瘀均可引起经脉不通,但以寒邪和瘀血引起的疼痛较甚。《素问·痹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所以寒主痛。寒主凝滞,人体气血遇寒则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在临证时要仔细审证,如果是寒湿引起的痹痛,治疗就要散寒除湿、通络止痛,重用细辛、附子、桂枝、制川乌等。如果是瘀血阻塞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则其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针刺拒按,患者辗转不安,难以忍受。治疗就要以活血化瘀为主,重用红花、川芎、鸡血藤、制乳香、制没药、五灵脂等。

再说酸困。临证有的表现为下肢酸楚困重,难以忍耐,考其原因,大都由于湿浊之邪引起。《内经》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因为湿性重浊,湿邪滞留经络,则阳气不布,气血闭阻,所以肌肉困重酸沉,下肢酸懒发沉。治疗时要分清是寒湿还是湿热,分别给予温化或清化,在主方基础上加重化湿利湿之品,如薏苡仁、萆薢、木瓜、防己等。

拘挛与麻木

坐骨神经痛患者另有表现为拘挛与麻木,诊治时要分清其病因病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拘挛表现为筋脉拘急,肌肉酸痛屈伸不利,大多是病程日久,寒热之象不甚明显。此乃风寒湿邪滞阻经络、筋脉,气血流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所致。治疗要舒筋活络,使气血周流。药用木瓜、鸡血藤、伸筋草、五加皮、薏苡仁等。

再说麻木。麻木主要发生在患病多日后,患者主诉下肢麻木不止,如虫蚁之行。此乃营卫失调,风痰阻络,阻碍营卫运行。正如《内经》所言:“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不用。”朱丹溪主从气虚湿痰内阻,气血运行不利辨治。治疗应调和营卫、化痰和血、通经活络,药用桂枝、白芍、半夏、制天南星、茯苓、丹参、当归、陈皮等。

寒证与热证

坐骨神经痛也要分清寒证与热证。因为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基本纲领,是人体阴阳偏胜或偏衰的病理反映。本病总的来说是寒多热少。属于寒证者,寒起于感受风寒湿之邪,或素体阳气不足,复感风寒湿邪,下肢疼痛,活动不利,恶寒怕冷,舌淡,苔白,脉沉弦或紧,治疗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为主。属于热证者,起于感受风湿热之邪,或风寒邪湿邪郁久,因阴虚之体化热,下肢无冷感,时有发热,兼见口渴尿黄、便干、脉数等,治疗就要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等。

综上所述,坐骨神经痛患者不管表现为疼痛与酸困,还是拘挛和麻木,都是由于邪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治疗以通为主。


坐骨神经痛专方

木瓜12g,秦艽10g,当归15g,防风12g,鸡血藤24g,甘草6g,炮附子6g,白芍15g,薏苡仁20g,海风藤10g,红花10g,川牛膝15g。 


有效好用的经验方,来源于裴海泉老师数十年的临床尝试,以及准确的辨证和灵活的遣方思路。本书是裴海泉老师五十年临床实战经验的总结,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宝贵的经验之谈——

 

本书整理了作者近五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每种病均有简述、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基本方等内容,所用方药都是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对经典方剂灵活加减,辨证组方而成。杂病治验部分附有典型病例及临床发微,以方便读者体会辨证、用药之思路。特别是对一些疑难杂病,有自己一定的独特见解及经验。其文章短小精悍,疗效真实可靠,理论与实践结合。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不论对于临床中医师,还是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坐骨神经痛--常用方--辨病论治】 - 胡来元 - 环球中医网 中医养生第一互动门户-最...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
寒凝血瘀痛经中医咋治?分享医生用温疏活血定痛方治疗30名医案
妇科痛证治法举隅
蛇蝎止痹散治疗坐骨神经痛验案
全国名老中医秘(偏)方 之 坐骨神经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