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明王朝解说文案(57)
userphoto

2023.09.06 北京

关注

费亭侯在日

乱已有萌芽
养得螟蛉种

犹能覆汉家

诗经里说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在传说中蜾蠃悉心照料着螟蛉

并对窠里的螟蛉祝祷

“类我!类我!”

最后螟蛉就真成了蜾蠃的孩子

可现实的螟蛉种总像曹操一样忘恩负义

干出了“覆汉家”的勾当

鲁迅借着螟蛉的故事发了一通议论

他说在原本蜾蠃养螟蛉的故事里

蜾蠃就像教女的慈母满怀好意

而螟蛉“活像一个不知好歹的毛鸦头”

但“夷人可恶

偏要讲什么科学”

在法布尔的研究下

发现蜾蠃不但没有把螟蛉当做养子

反倒是利用自己身上的毒针

扎入了螟蛉的身体

让螟蛉变得不死不活

不活便跑不了

只能乖乖的给蜾蠃一家做养料

不死便不会烂

蜾蠃幼虫孵化出来时就能吃个新鲜

爱罗先珂对鲁迅说

他害怕人类哪天发明了一种药

扎入人的体内

让人如螟蛉一般半死不活

只知道听命

成了永远服役的机器

鲁迅说这就是外国人少了见识

我们的圣君圣贤早就有了这样的“黄金理想”

他们既想作威

就要“螟蛉们”不活

他们又想“螟蛉们”贡献劳力

就须他们不死

于是圣君圣贤们绞尽脑汁

既希望被统治者人人牢记圣贤书

做道德上的圣人

从不做坏事不起贪欲

又希望他们没脑子

只听自己的

不要用圣贤书上的标准来审视自己

既希望他们联合起来天下一心

把所有力量都为自己所用

又怕他们联合起来真的一心

这力量自己把持不住

虽然一代代的圣君圣贤都在为此努力

到了大清更是发明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好纲领

把自己不要的思想都归为“西式”

以保证

“学了外国本领

保存中国旧习

本领要新

思想要旧”

可惜世上的事就是这么难两全

人要有了思想学本领

就很难像个被“扎针的螟蛉”乖乖的给蜾蠃吃了

而倘若各个真如大清期盼的

能坚持用“子曰诗云”“打出外来的新”

那“声光化电”就未免是南柯一梦

几千年的历史

圣君圣徒都没有找到蜾蠃的那根“毒刺”

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的砍掉刑天的脑袋

可惜史书上记载

秦汉东西晋

唐宋元明清

都没逃过至多三百年就要来一次的“舞干戚”

大家好

我是谢玄

一个暴戾恣睢的up

我们今天讲第三十九集

(38:43主子-38:52贴心)

对于嘉靖这个谜语人来说

不能从他透漏的有限信息里抓到自己的点

根本就不配伺候自己

所谓笨人能与朕贴心并不是普遍标准

而是专门针对黄锦而言的

嘉靖只是不好直说我就喜欢你黄锦能与我贴心

所以用了个“笨人”来做传递的中介

(39:06主子-39:17贴心)

这段话从字面上理解存在一个逻辑问题

嘉靖说的是:笨人好能和自己贴心

简化一下嘉靖的命题就是:若笨人,则贴心

而黄锦反驳的依据是

裕王吕芳都不是笨人也与嘉靖贴心

所以非笨人,也可贴心

在形式逻辑中

命题与否命题并不具备真假一致性

否命题是否成立

不能作为原命题真假的判断依据

所以黄锦这个:非笨人,也可贴心

仅仅只能反驳了嘉靖命题的否命题——

非笨人,不可贴心

并不能作为反驳原命题的论据

这个逻辑错误其实非常普遍

是杠精的常用诡辩形式

譬如清蒸的好吃

不能推出红烧的不好吃

加椰果的好喝

不能推出加芋圆的不好喝

咸粽子好吃

确实可以推出甜粽子不好吃

当然剧里并没有严格按照形式逻辑表达

黄锦的理解反而是对的

因为嘉靖说笨人和自己贴心的真正意思是:

只有笨人才可以和自己贴心

这就隐含了对裕王吕芳这些人的一层无法突破的防备心

(40:03说到底-40:47过不去)

嘉靖修改了一下自己的观点

但仍然没有认同黄锦的说法

嘉靖表示他可以宽容的人就两种

笨人和直人

其实这两种人还可以归为一种人

——虽然没有事事如自己所愿

但心还是忠于自己的人

抓住这个角度

我们就可以理解嘉靖的各种态度

譬如海瑞在六必居和治安疏事件里

两次点草嘉靖

嘉靖都是先震怒后谅解

因为一开始嘉靖把海瑞的行为

看做是有预谋的集团性造反

后来知道了是海瑞的个人行为

就把海瑞的顶撞视为了“忠直”

海瑞与周云逸的命运差异也在这里

同样是指责朝廷

周云逸死了嘉靖还在怀疑周云逸到底有没有后台

而海瑞特别注意这一点

不但与所有人拉开距离

还利用锦衣卫的监控来自证无党

(40:46知道-41:05海瑞)

我觉得刘和平在这里

简直是生怕观众还不理解自己写这段闲篇的目的

再进一步让黄锦点出“海瑞”“李时珍”

就是告诉观众

海瑞上贺表没有被当场打死

李时珍当初敢在太医院劝嘉靖不要修道

后来作为海瑞的好友不被嘉靖忌讳

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命大

是因为他们上了嘉靖“直人”的名单

(41:39主子-41:52看看)

整部大明不但节奏快

而是情绪几乎一直是紧张的

三十八集算是例外

在这一集里

嘉靖和海瑞都有短暂的舒缓

这简直像两个精神囚徒的“放风期”

但随着嘉靖看似闲来无事的出去走走

这个“放风期”也结束了

结合后面的剧情很容易明白

此时的嘉靖并不是单纯地要去看看自己的宫观

他已经有了深层次的盘算

(43:02谁-43:30规矩)

嘉靖现在的心情还是很好

展“天颜”跟黄锦开玩笑

黄锦的这个“规矩”就很有意思

让我想起一个话题:

为什么上位者看起来自带气场

所谓的自带气场就像黄锦说的规矩

嘉靖从来不会觉得黄锦有气场

因为黄锦面对嘉靖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拿出任何姿态

但面对侍卫

黄锦就有摆出任何谱的资本

这就是气场的来源

黄锦哪里弄得清嘉靖到底要干嘛

只是怕嘉靖在这大雪天乱走万一出什么意外

于是一路劝嘉靖早点回去

两人走到了可以远望两宫两观的地方停下脚步

黄锦误以为嘉靖终于要收住兴致了

岂知大戏即将开场

嘉靖正要带着黄锦做唯二的“吃瓜观众”

为了打发这演员们还未就位的空白时间

嘉靖又按老习惯跟黄锦来了一波起兴

先念了一首诗要黄锦猜

(1:52朕-2:29李广)

黄锦还没察觉出嘉靖的另有所指

所以不假思索的按照字面意思猜了李广

实际上嘉靖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胡宗宪

作为严党核心的胡宗宪

不肯改换门庭

就上不了新内阁的大船

他与那些留在朝中

贪墨奢靡的严党本来又不是一路人

两不靠的他会成为真正的孤臣

所以他只能与严嵩同落

胡宗宪称病退休已经是非常聪明的做法了

嘉靖允许他称病

也是对胡宗宪的最后仁慈

(3:07要是-3:31西洋去了)

嘉靖这个感叹有借题发挥的意思

嘉靖不仅仅是怀念老成谋国的胡宗宪

更是希望自己的臣子像胡宗宪一样

既绝对忠诚落实自己的命令

又绝对纯洁不讲任何私利

还绝对优秀能把事事都办好

如此这般何至于今日国库空虚百官欠俸

导致他们马上来烦自己呢

嘉靖倒是不想想

要不是他贪污了无数银子去修这些宫观

何至于戚继光俞大猷他们只能因军费不足而转攻为守

何至于明朝国力日弱导致海面不畅

何至于百官欠俸今天要来闹呢

归根到底

嘉靖们要实现自己无限的贪欲

只能诉诸胡宗宪这样满足“不可能三角”的圣人

嘉靖不去检讨自己的问题

却总是幻想着拿着权谋的针

扎出无数个半死不活“螟蛉”

砍掉无数个刑天的脑袋

当然会走到今天的地步

(4:44大明-5:18不能不防)

嘉靖对大臣们的失望

既有因为他自身贪念带来的无法满足

也有大臣们本身的原因

嘉靖对大臣们的批判有一定的道理

大明的朝廷除了皇帝

还有一大帮为了自己利益的官僚

大明固然不像“太监视角”里看到的

皇上是好的都是奸佞蒙蔽圣上

也决不能理解为臣子都在背锅

就皇帝一个人是王八蛋

朱家和官僚集团共同组成了大山

压在大明百姓的身上

要把这些矛盾理解为一种处处存在

而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

皇室与官僚集团都与百姓有矛盾

它们两个权利集团之间也会有斗争

嘉靖的忧虑就在此

把皇权代言人从自己换成裕王

一大票别有打算的官僚在位

性子软弱的裕王就不一定能稳住朝局

控制住官僚集团

从字面上看嘉靖这句

“把主意打到裕王和朱翊钧身上”

很容易理解成在裕王身上打主意的是徐髙张

而在朱翊钧身上打主意的是吕芳冯保

但我认为这里并不是具体指代而是泛指

嘉靖是指有一批这样的投机官僚们

他们并不是想好好辅佐裕王

而是想通过依附新君

在裕王那里拿到更多的个人利益

徐髙张本来就是嘉靖指定的裕王老师

是嘉靖早就布局了的裕王班底

他们这样的特殊身份

围绕在裕王边上是合理的

不能粗暴的仅仅视为打裕王主意

冯保也是同理的

冯保是嘉靖预言的陈洪终结者

如果吕芳冯保被定性为打世子主意

嘉靖就不会在后来反而要冯保回去了

冯保不但不算“不得不防”的人

反而是嘉靖心中能真正要留给世子的人

所以嘉靖还专门看了看冯保

(6:13你不是-6:36好)

这个画面让我想起了“死灰复燃”的典故

御史大夫韩安国下狱后

狱卒田甲常常羞辱他

韩安国怒道:死灰独不复然乎

田甲一张不知死活的巧嘴说道:然即溺之

后来韩安国复起

田甲却没对着“死灰”撒尿的本事

冯保虽然没有像韩安国一样还嘴

却故意用木头给太监来了一下

也算是心火不能灭

不知道未来冯保复燃的时候

会怎么对待这位“田甲”

(7:22那个-8:10此人)

陈洪如吕芳所料

要踩踏冯保对他发邪火

唯一不敢的就是害死冯保

陈洪把冯保视为眼中钉

不仅仅因为冯保是吕芳嫡系

更是因为冯保是世子大伴

这是未来的隐患

吕芳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底层逻辑

及时止损如今全身而退

陈洪却幻想着当下迎合嘉靖

未来还能讨好裕王

如果冯保死了或者彻底废掉

陈洪作为司礼监掌印

所有太监的老祖宗

就能给世子安排新的大伴

往朱翊钧那里伏一条线

这才是嘉靖所谓的把主意打到世子身上

从后面的剧情也可以看出来

陈洪怎么横嘉靖都由他三分

但他一旦往裕王那边靠一点

嘉靖就要马上敲打他

召回冯保

更是要断掉陈洪往朱翊钧那里伸手的念想

嘉靖现在让冯保在陈洪手下吃苦的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嘉靖还要打压裕王

毕竟自己还没死到临头

时时刻刻要提防裕王清流夺了自己的权

其二是为冯保叠怒气BUFF

冯保吃的苦越多

杀陈洪的心就越重

随着朝局变动

嘉靖越来越需要倚重陈洪这个打人鞭

嘉靖死前陈洪的权势只会越来越大

需要埋一个未来能弄死他的“马岱”

嘉靖这个算计是不能让陈洪看出来的

否则陈洪一旦要给自己留退路

很多事他就不会替嘉靖做得那么绝

嘉靖既然要骄纵陈洪

黄锦跟陈洪冲突时

嘉靖就不能处处护着黄锦

所以他很大程度的对黄锦交底

告诉黄锦一不要招惹陈洪

这是为了你好

二陈洪未来要死在冯保手里

你大可不必逞一时的激愤

嘉靖自抬陈洪以后

多次警告黄锦别去找陈洪的别扭

这也算得上是嘉靖对黄锦的贴心

只不过对黄锦而言

拿到了嘉靖给的答案

却推不出解题过程

只能一脑袋浆糊()

(8:24应该-8:44厉害)

刚才的题还没搞懂

嘉靖又来个新题

黄锦怎么跟得上

这除了黄锦憨憨的心智

也跟信息差有关

黄锦压根不知道白天群臣商量好了晚上会来举奏疏

嘉靖没头没脑的突然要来看工程

此刻才慢慢显出了他的真意:

他要对今晚的事装作不知情

又要第一时间看清楚

司礼监内阁群臣都是什么表现

找个这样的地方观察

是最合适不过的

(8:48你们-8:56谋反)

(9:20纳谏)

群臣不受控制的团聚

这是朝廷最害怕的事

对朝廷而言

你们今天就敢堵在禁门要我纳谏

明天要干嘛岂非不堪设想

鲁迅说“猛兽是单独的,牛羊则结队”

这话常被没读过原文的人望文生义

曲解成英雄总是一个人

而庸人喜欢成群结队

然而鲁迅这话的意思就在后面

“野牛的大队

就会排角成城以御强敌了

但拉开一匹

定只能牟牟地叫

人民与牛马同流

——此就中国而言

夷人别有分类法云

——治之之道

自然应该禁止集合”

对于皇帝而言

他们深知联合的力量

所以嘉靖一边强调天下一心

一遍对真正的团结又极其忌惮

嘉靖一边要“改心做必”生怕有二心

一边又不断的去制衡群臣

生怕大家一心

如今群臣不但自发的联合

还写起了奏疏

恰似鲁迅讽刺的

“人能说话

已经是祸胎了

而况有时还要做文章

所以苍颉造字

夜有鬼哭

鬼且反对

而况于官”

细腰蜂靠着一根针能把螟蛉扎得动弹不得

历代的圣君圣贤圣徒没能在生理上进化出这个本事

就只能依靠这些手段充当那根“针”

好在嘉靖经历过大礼议

知道无头的刑天不过是传说

人的皮肉到底比不过廷杖

此刻倒是不慌

蒙在鼓里一晚上的黄锦

终于知道了嘉靖来此的目的

善良的他既担心嘉靖

又忧虑群臣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嘉靖与群臣会走到这步

只能一再的劝嘉靖走

以图缓和双方的矛盾

(11:01主子-11:38惹朕)

欠着百官的俸禄

修着自己的宫观

攥着万民的心

插下去“必”字的一撇

这还叫没有惹他们

这点上嘉靖和他的老祖宗倒是一脉相承

朱元璋在《御制大诰》中说:

“元政不纲

天将更其运祚

而愚民好作乱者兴焉”

老朱家就是这么喜欢颠倒因果

把朝廷做错了

有百姓反抗

说成是愚民作乱

导致的朝纲不振

甚至说出了

“饥谨并臻

间有缺食而死者

终非兵刃之死

设使被兵所逼

仓惶投崖

趋火赴渊而殁

观其窘于衣食而死者

岂不优游自尽者乎”

你们这些官员不肯欠着俸禄

看着我嘉靖盖宫观

你们这些百姓没粮食吃居然不肯活活饿死

让我们朱家很难办呀

(12:25国事-12:44去做)

徐阁老这岁数

大半夜的能这么快赶来

也不知道要折腾掉几天的阳寿

徐阶仍旧卡在“大明媳妇”的处境里

他既不能替嘉靖硬压群臣

也不能代表群臣反逼嘉靖

只好说几句自责的话

把两头的压力往自己身上灌

徐阶这话不能说错

只可谓大而无当

事情是要一步步的去做

问题在于自严嵩倒台

嘉靖从未“一步步去做”

他的贪欲并未减少一分

奢靡腐化的官僚集团的根

仍深扎在大明的土壤里

何况事情要“一步步”去做

恰恰说明还有“一步步”没做

既然这“一步步”没做

指出这没做的问题

又有什么不合理

事情要“一步步”做这话看似客观

却常常成为一帮人拉偏架和稀泥的借口

这帮人看起来好像在“唯物史观”

以历史的局限性去解释现状的不合理

又画下一个需要“一步步”做的大饼

却很少谈这“一步步”是因为什么导致没做的

没做的这“一步步”要不要有人负责

(13:02这话-13:10时候)

李清源的回怼就很合理

“一步步”做不是万能公式

如果这句话可以不设前提

不联系具体情况的适用

那么任何时候的任何问题

都可以用这句“一步步”去做来敷衍

怼完了徐阶的这几句空话

李清源又抛出了重量级的质问

(13:17北边-13:30饿殍)

如果是越来越好

那出现了问题还可以用“需要一步步来做”解释

可时间一步步地往前走

情况却一步步地劣化

以前就闹倭寇闹鞑靼

如今不但这些大患未平

连用于平患的军饷都没有了

外忧加重内患更起

嘉靖哪来的脸大兴土木呢

徐阶没阻止嘉靖建宫修观

又如何说服百官他们是在一步步的做呢

徐阶何尝不知道李清源说的这些事

徐阶接任首辅后

他一直在做尝试

可惜在大方向上他都失败了

他既拗不过嘉靖

又要顾虑着裕王

最终就是不敢也不能直指问题

但徐阶总归要点脸

比起理不直气却壮的赵大人

底线还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13:31你这-13:39遍地)

缺军饷有灾民是事实

但到底缺多少钱有多少饿殍是可以争论的

明明拨了军饷

只不过远远不够

在赵大人看来

怎么能说是“没有军饷呢”

确实有饿死的百姓

但谁说是一两千个

万一只有九百九十九个呢

李清源没有详细的数据统计

自然是与事实不符的夸大其词危言耸听

赵大人之辟谣

讲究的就是一个严谨

不粘锅急不可耐的跳出来

一来是他的一贯作风

高拱当初在内阁怼徐阶

赵贞吉就要站出来维护师相

说高拱叫春秋责备贤者

如今一个小小的李清源都敢怼徐阶

赵贞吉岂能不做好弟子的本分

二来李清源列举的这些东西

和他赵贞吉都脱不了干系

几个月前就需要朝廷拨款

退还大兴宛平多征的税负

赵贞吉搞了个上解君父之忧

下苏灾民之困的方案

并以此入了阁

如今君父宫观烂尾的忧倒是解了

灾民的困却苏到成片饿死人的地步

当初提方案的“贞者”岂能脱得了干系

赵贞吉理学自居爱国忧民的脸怎么挂得住呢

(13:40一早-13:50不知道)

很多人辩论的时候

论据本身没错

却支撑不了论点

说了半天好像都是实话

却不算是正确的话

赵贞吉也总是这样

他不是说假话

但他的话并不足以使他的观点成立

很多人听话常常只听一句话本身的对错

而不考虑论据与论点之间是否存在逻辑关系

就经常会被绕进去

赵大人说的是“一早”派人赈济了

李清源说得却是这两天

那么在今早之前饿死的人和你的赈济有什么关系呢

莫非赵大人今天赈济了

之前饿死的人就活了吗?

而且不粘锅仅仅说的是“赈济了”

只要拨了粮当然都可以叫做赈济了

但是赈济到什么程度

不粘锅就全然不提

从后面海瑞去赈济的场面就可以知道

多得是没有被赈济到

或者赈济了仍没救回来的百姓

一句谈质不谈量的“赈济了”如何覆盖全部情况

又到底是谁不知道事实呢?

(13:55户部-14:06你们的)

赵贞吉这话还是一样的把戏

论据本身没错

但并不能支撑论点

户部确实补发了不到三两的欠俸

但这是在俸禄越欠越多的基础上

实际上的亏欠并不是减少而是越积越多

而这句我们内阁都没有领欠俸可谓金句:

我也是欠俸官员之一

我怎么没有不满

这又让我想起了一张图

都是欠俸官员就可以等量齐观了吗

领冰敬炭敬坐在内阁烤火写青词的时候

赵大人和百官也一样了吗

有相同点就能归为都一样

那赵贞吉是地球生物

岂非和虫豸一样了

(14:30我们-14:51干些什么)

大明是一个特别不能讲“利”的地方

明明是被欠了俸禄

要起来却好像是件见不得人的事

官员们要是真按俸禄去跟赵贞吉闹

在“义”上立刻就矮了半头

赵贞吉拿欠俸说事也是如此

只要把官员的指责转移为

是因为拿不到俸禄的心怀不满

什么灾民遍地朝局日堕就都是官员们的胡编乱造了

接言的这位官员

不知道是真心大局出发

还是看穿了如何站到“道义制高点”的把戏

把争议又从欠俸拉回了天下大事

不粘锅再气壮终究理不直

一个人面对那么多嘴

抓不到他们的痛脚

如何应付的下来

可惜批判的武器

永远比不过武器的批判

群臣们有理有嘴

终究比不过嘉靖有东厂

东厂有皮鞭

嘉靖发配吕芳

让陈洪这么条恶犬坐到司礼监的位置

防备的就是今天

(14:54陈洪-不见)

(15:21知道-15:53大开杀戒)

嘉靖除了来这里见证一切

还藏着一个小心思

就是不给陈洪请旨的机会

既把锅丢个干净

同时也考验陈洪

看看他这条恶犬是不是真的够狠

敢替自己不顾一切的扑上去

(16:10主子-16:30)

注意镜头里的这个细节

提刑司的太监居然敢直接撞开徐阶

冲向群臣

可见陈洪任用了一班什么样的疯狗

小说旁白有个细节描写:

陈洪一开始在焦急的来回踱步

却突然站住

下了打人的命令

这两句话就点出了陈洪的心理过程

一开始在踱步

说明他是犹豫的

他在等着嘉靖给旨意

他突然站住是因为他忽然想明白了

他意识到了嘉靖根本不会有旨意

反而是在等着陈洪下狠手

一想通了这点

陈洪自然就立刻站住

马上下令动手

陈洪的这个下令

可以说才是真正交给嘉靖的投名状

他这一打

得罪的不仅仅是这些低级的官员

也同样得罪了除“赵之一”以外的内阁阁员们

尽管这些举着奏疏的官员今天来给徐阶难堪

但这些人与徐阶还算同一政治主张下的盟友

陈洪这顿打并不是在帮内阁解围

而是把朝廷上下打得更加离心离德

内阁未来只会更加难操持

陈洪彻底站到了整个清流集团的对立面

也就站到了裕王的对立面

这是嘉靖想要的

决不能再出第二个立场暧昧

有可能替清流和裕王说话的司礼监话事人

司礼监的新掌印

一定要是随时可以得罪百官干尽脏事的带血手套

黄锦出于义愤跪下来

向嘉靖参奏了陈洪僭越

嘉靖却冷漠的不为所动

黄锦正像吕芳当初说的

“长不大的总也长不大”

嘉靖提点了黄锦一晚上

愚直的黄锦却还没有搞清楚

——陈洪做的就是嘉靖心中想的

(17:44你呀-18:24一个狠字)

不论官员们是指桑骂槐的真冲着嘉靖去

还是想撇开嘉靖单单针对朝局

他们要指出大明的问题

就不可避免的与嘉靖冲突

朝廷缺钱是因为奢靡贪墨之风无稍遏减

这头号奢靡者就是嘉靖

而贪墨的官员恰恰是替嘉靖敛财的官员

他们就是一个个小严嵩严世蕃

群臣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决财政问题

又不触及嘉靖呢

何况在竣工前跑到宫观这里闹事

官员们本来就有向皇帝施压的意思

(18:56你现在-19:17让他干)

陈洪阴狠又得意地站在门口()

仿佛自己真的已经万人之上

这每一鞭都是他进一步巩固地位的“功勋”

也是他埋葬自己的一捧捧黄土

以陈洪的智商

根本意识不到嘉靖给他的一切权力

都是未来弄死他的慢性毒药

黄锦除了本性愚直

在剧外也起到了新一代何茂才的作用

——替观众引出解释

嘉靖向黄锦解释

也是电视剧进一步让观众理解

为什么明明水平高得多

和嘉靖关系也密切得多的吕芳

会被陈洪取代

徐阶取代严氏父子后

嘉靖少了一个所谓“治人罢人”的打手(去对付)

并且这个“新打手”的岗位待遇和严嵩还不一样

严嵩毕竟享受了二十年

这个“新打手”却只能爽嘉靖余下寿命的时长

从这个角度讲严嵩算是“长寿打手”

继任者却是“一次性的”

嘉靖不忍心让吕芳做这样的“一次性打手”

所以送走吕芳提拔陈洪

小说里讲

黄锦这个老实人听到嘉靖说这些

才第一次意识到这位自己从未觉得可怕的主子

到底有多么的阴狠

他的寒气顿时从脚底升到了脑门

(19:01连我-罢了)

徐阶此刻虽然不算破防

也真真是急了

徐阶面对嘉靖或者严嵩时

大家都是招式严谨的按照章法来

拼的就是水平高低

而面对陈洪就好比是欧阳锋遇到使出摔跤的郭靖

完全不是一沾既走见招拆招的路子

仓促间倒是一时没了对策

能两次把面瘫的徐阁老逼出面具下的表情

陈洪确实算是白牛克高手

陈洪潇洒的喊出这句“罢了”

仿佛百官生杀大权都在自己手中

这应该是他的“监”生巅峰了

此刻的百官已成了一片狼藉

跪在正中间的侥幸没挨到打

跪在四周的有一些已经昏厥了过去

正所谓位置决定命运

电视剧中这幕百官进谏的戏到此戛然而止

小说还有个尾巴:

嘉靖在回去的路上

突然问及了今夜没有出现在百官里的海瑞

黄锦回禀说海瑞没来

是因为被赵贞吉派去赈济灾民了

嘉靖却洞穿了海瑞的心

说即便没有赵贞吉派的这份差事

海瑞也不会来

并再次提到了“乾上乾下”

要黄锦盯住海瑞

这透露出了一个信息

虽然嘉靖骂了陈洪大动干戈

让他撤回了锦衣卫

实际上海瑞仍旧被时时监控

这也是后来海瑞死谏时

黄锦能说出海瑞一举一动的伏笔

惜墨如金的刘和平

在小说里详细的解析了嘉靖

关于“乾上乾下”的玄幻心理

自从嘉靖算卦算出了海瑞是“乾下”

心中就时常浮现海瑞的名字

嘉靖认为之所以朝纲不振

是因为满朝没有一个

能与自己这个“乾上”相交的“乾下”

而大明遭遇天灾

也是因为乾卦不生

上天只好通过天灾预警

直接与自己这位“乾上”对话

这让嘉靖有了“独阳不生”的长年疲惫

今天来的这帮清流在自己一顿皮鞭下毫无抵抗力

可谓“朽兵”

更让嘉靖感觉到一种“孤阴不长”的失落

所以嘉靖如此看中海瑞

并期盼着与海瑞的交锋

他认为海瑞与自己的“交卦”

会产生出新的变数

而不是自己这么天天的无一敌手

一直赢下去

致使万马齐喑满朝柔顺

然而这一切都是嘉靖迷信的毫无B数的瞎想

嘉靖压根不是乾

他只是耍手段行邪道的“太阴”

海瑞才是至刚至阳的太阳

随着一顿毒打

把嘉靖与百官的矛盾推到了极致

嘉靖的乔迁之路岂会再如他所愿

未参与的海瑞在大兴目睹了什么

百官又会如何进一步对抗嘉靖

我将在下期继续解读

喜欢这个视频请点赞投币

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螟蛉之子"错解
大明王朝1566中的黄锦——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大明王朝:“滑跪”再现——陈洪想当“老祖宗”,奈何嘉靖不同意
做个好人,练些本事——读《大明王朝1566》
吾儿吾女
大明王朝:派陈洪去裕王府带走冯保,嘉靖帝此举可谓一箭双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