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诗,尤其是第一句,道尽思乡的滋味

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思乡的,诗人们远在他乡思念家乡和亲人,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我们今天来品读的是一首看似简单却饱含深情的思乡诗。以往大多数诗都是直接抒发情感,但这首却以借问的手法,用问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别出心裁令人更加感怀。

思乡

这首诗名为《杂诗》,诗人是唐代王维,这首诗是《杂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歌原文如下: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思乡

想必这首诗应该很熟悉,先看第一、二句。开篇直接发问,既然你是从故乡过来的,应该知道故乡的三两事情。不禁引人猜想,诗人为何要这么问,并且使用的还是借问的手法,以别人的口吻来说故乡的事。实际上这样写会让人觉得诗歌里的主人公心情是很急切的,开头两句便两次使用了“故乡”二字,这样的重复是为了渲染思念的氛围。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远在他乡,遇到从故乡来的人,总会迫不及待地去打听故乡的人和事,内心也会牵挂着家乡,诗人开头两句这样写也是反映生活,并且除了运用了借问的手法,还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将诗人内心的牵挂和思念,言行和举止一一描述出来,仿佛让人置身其中。

思乡

借问之后,这首诗的第三、四句便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表面意思是如若来日能够来到自己的窗前,能否看看腊梅花是否开放,但究其涵义,还得联系上两句。上两句借问故乡事和故乡人,而这两句则将画面想象在故乡窗前的腊梅花,并且还运用了留白的手法。

我们可以想象,诗人遇到故乡人,想起了家乡中的许多人和事,千言万语到了口中却不知道该如何问起,思念的东西太多,便只能问问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家乡的房屋里,自己桌前的那株腊梅花,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的念头便是如此,这样的两句诗也更像是一幅画。窗前的腊梅花是否开放,故乡的画面浮现在诗人脑中,留下了许多空白和念想,让人读来感慨思乡之情的深刻和无奈。

思乡

整首诗虽然用词质朴,读起来却朗朗上口很是明快,用意独特,勾勒了一幅模糊的故乡画,营造了无限思念的氛围,真可谓之“妙”。其实王维的这三首《杂诗》都很有特点,选第二首来品读也是因为其思乡之情写的与众不同和清新自然,代表了一个远在他乡的游子形象和游子思乡之情。致敬经典诗词,致敬传统文化。(文/云冗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窗前花已开
《杂诗》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唐诗三百首】王维《杂诗》欣赏
那山,那水,那一缕乡愁!
李白乘船出蜀,写了一首诗,八句诗四句是名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