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昌龄最懂女人心,一首相思成怨的古诗,少妇情思说与你听

编者按: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筠《望江南》

心若乱,情愫生;心若动,情义浓。男人与女人,天生的两种不同生物,一旦产生交集,这其中的爱恨情仇可以用百爪挠心来形容。时不时会听到爱情中男的不无感叹地说“女人心呀,海底针”,而女人也时常生出抱怨“为什么我的心思他一点都不懂”……相聚太短,离别太长,闺阁幽怨、相思之苦也成为古诗词中咏唱不衰的永恒主题。

闺怨诗也成为古典诗歌中一个独特的门类,尤其在唐代,闺怨诗发展更为兴盛。这类的闺怨诗,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主要剖析女子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今天,我们要说到的主人公王昌龄,我们都知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殊不知,他的一首《闺怨》诗却写尽了缠绵悱恻,以至于有人说“王昌龄也许是唐代最能理解女性的诗人之一”,而最能代表的就是《闺怨》。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上流贵妇赏春时的心理变化。一位闺中少妇,因为丈夫远征在外,在家中无所事事,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少妇精心装扮,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登上高楼,欣赏初春的美景。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这两句,将一位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年轻女子,看到春天的美景时那种欢快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可当我们还惬意在这种充满闲情逸致的美好生活时,“忽见”,笔锋一转,少妇的心情急转突变。又是什么让少妇由之前的轻松愉悦突然生出无限的感慨与惆怅呢?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原来站在高楼之上,看到陌头已经一片杨柳青青,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一切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带给人无限憧憬。春光灿烂但却短暂,花开花谢,春去春来,少妇突然感到春日易逝,而自己独守空房,虚度了多少青春华年,而这样的等待不知何时是尽头。少妇开始后悔当初不该鼓励丈夫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少妇从“不知愁”到“悔封侯” ,心理变化很突然也很微妙,但却是人之常情,合情合理。诗句中文字浅显但不直白,怨而不怒。但我们读过之后,却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亲切感,情绪也随之波动,万千愁绪也涌上心头。

王昌龄极善言情,意蕴含蓄深婉,回味悠长。《闺怨》也成为了闺怨诗的代表之作。

爱情发展至今,天涯海角,想念就可相见。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有爱就大声说出来,但为情所伤、为爱所困却是大有人在。千金易得,真情难求。望我们能珍惜眼前所有的幸福,莫让尘世凡俗辜负了万千柔情。

(声明:以书为友,以文沁心,读书写文,记录所思所感。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震古诗词二期 17 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精读《唐诗三百首》045:王昌龄的这首七绝,被评为唐代闺怨诗第一
闺怨--王昌龄
【唐诗百日谈】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 《闺怨》 赏析
闺怨 作者:王昌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