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背九句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公元802年,韦丛20岁时下嫁元稹,其时元稹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苦,而她无半分怨言,元稹与她两情甚笃。七年后韦丛病逝,韦丛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这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组悼亡绝句。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公元796年,已经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立即作了此首诗表达难以自抑的激动心情。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唐朝诗人崔护进京应试,于清明节游长安城南,见一村舍为桃花环绕。崔护因口渴敲门讨水,有一美丽的少女开门送水,一见钟情,两目注视,脉脉含情。第二年清明,崔护重游旧地,桃花依然盛开,而门却锁着。崔护不胜惆怅,提笔写《题都城南庄》诗在门上,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

4.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相依?

公元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听一位捕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年轻的诗人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并写《雁丘》辞一阕,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这首著名的《摸鱼儿· 雁丘词》。

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公元742年,已经四十二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他异常兴奋,满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诗中毫不掩饰其喜悦之情。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公元733年,在朝中任宰相的张九龄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公元736年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就是写于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后,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7.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

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少年人啊!

李邕在公元719年至公元721年前后,曾任渝州刺史。李白游渝州谒见李邕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使李邕不悦。李白在临别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上李邕》一诗,以示回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

8.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虽然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苏轼在凤翔府任职时,董传曾与苏轼相从,当时董传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苏轼由凤翔府回到长安时所作的一首七律《和董传留别》,在诗中一面称许了董传的志向,同时预祝他黄榜得中。

9.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十里扬州路的春风骀荡,珠帘翠幕中的佳人姝丽没有比得上她。

公元835年,杜牧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之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句诗,便是一个故事。(唐·陈陶、元稹、汉·佚名、宋·贺铸、陆游、杜甫、白居易、苏轼)
古诗名句(爱情、别情、亲情、乡情)
飞花令——暗
带9
李白、陆游、杜牧看到这些,真是哭笑不得!
桃花春色暖先开,细数带有“花”字的77句古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