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瓷化与玻化
描述紫砂壶过度烧结,有人用“瓷化”(瓷器化),有人用“玻化”(玻璃化)。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的情况,不能混为一谈。

瓷化,指的是瓷土的烧结状态,不透明,致密,光洁,但依然有细微气孔,可土沁;玻化,透明,完全致密,很光洁、瓷器是施釉的,秞水的基料,就是类似玻璃的成分,这个成分中添加呈色的金属氧化物,就叫彩釉。瓷器的内胎叫瓷化,瓷器的外表叫玻化。没有刷到秞水的瓷器,时间久了,就会变色,俗称被土沁。
玻化的物质永远不变,瓷化的物质虽然致密度高,但也会有被沁蚀的那一天。

紫砂壶只有瓷化现象,没有玻化现象,也就是说,紫砂壶埋在土里,或暴露在湿环境中,一定会发生土沁现象,导致外表失去光泽。

瓷化,并不是泥料过度烧结必然出现的现象。有的泥料烧到一定的温度,就会释放气体,出现针眼或气泡,伴随的状况,就是颜色变黑。其根本原因,就是矿料中的成分较为复杂,而且有机物较多。成分单一的矿料,才会出现瓷化现象。较嫩的泥料,瓷化温度低,比如大部分外山紫泥。较老的矿料,瓷化温度高,比如烧结温度超过1220度的高温团泥(其实,就是夹泥了)。

紫砂甚至夹泥,与瓷土的最大区别,就是瓷化后会伴随着爆耔、跳砂等症状,胎体不光滑(铁含量,包括其他呈色金属,并不是区分陶土与瓷土的根本原因),所以施釉进行深加工的价值不大。否则,含铁高的紫砂料,即使不施釉,也有烧成“康熙红”的可能。

常见的注浆壶,一般会喷浆处理,就是既瓷化(胎)又玻化(表)了,所以不会有任何泡养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是怎么做瓷器的?
再谈古瓷火石红
德化陶瓷制作工艺流程
景德镇制瓷工艺72道工序
青花瓷知识系列之一:认识胎釉
中国瓷器的顶峰是宋瓷,宋瓷的极品是影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