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海涛:97奋斗“获诺奖”,你却轻轻“想退养”

文/杨海涛(潜能训练导师)

北京时间10月9日17点45分,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 )、吉野彰(Akira Yoshino)美英日三人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贡献。其中,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97岁高龄获此殊荣成为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诺奖得主

作为二次电池产业的重要学者,“锂电池之父”古迪纳夫,发明了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材质钴酸锂,为现代锂离子电池做出了先驱性的贡献。可以说,锂电池的出现,完全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

约翰B古迪纳夫的一生充满着传奇。

因为有阅读障碍,古迪纳夫无法在教室里读书,他喜欢在大自然中游荡,探索树林,抓蝴蝶和土拨鼠。日常抓蝴蝶和土拨鼠,有次扒了一只臭鼬的皮,结果被禁止上桌吃饭。

(古迪纳夫在牛津大学)

1940年考上了耶鲁,但是和家里关系不好,临出发前爹只给了他35刀(当时耶鲁学费一年900刀),靠给有钱人家的孩子当家教,再也没问家里要一分钱。

一开始选了很多乱七八糟的课,最后定方向时选择了数学很大程度是因为排除法:从小患有未得到诊断的阅读障碍,所以要读太多东西的都排除了。

结果赶上二战爆发,本打算和朋友一样去报海军陆战队,被数学老师叫去说“不要当大兵,我们需要懂数学的人做战争气象预报”,所以没上前线。

战后想考物理研究生,被管学生注册的人告知“物理学里所有厉害的东西,人家在你这个年纪都已经搞完了,你现在才想着开始啊?”

考上了芝大物理系,当时是恩里克费米在管,结果费米一上来就给新生安排了一个32小时的超级大考试,每天8小时,连考4天。

第一次考挂了,于是又考了第二次才过,总计64小时。

(古迪纳夫的博士导师,物理学家齐纳)

选了Zener当导师,Zener的开场白:“现在你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找到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把它解决掉。祝好运。”于是他选了凝聚态材料,这辈子再没离开过。

拿着军方预算做了24年的磁性材料研究,做出了最初的RAM内存所用的材料,然后预算被砍了,到处找下家,差点去了革命前的伊朗。

54岁古迪纳夫去了牛津大学,成为牛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主任,进入了能源研究的世界里。当时,一位名叫M斯坦利威廷汉(Stanley Whittingham,和古迪纳夫一同获得诺奖)的英国化学家,利用锂外层电子脱出时释放的巨大能量研制出了首个实用的锂电池。

牛津大学在古迪纳夫当年实验室门外竖起了牌匾,纪念钴酸锂的发现)

57岁上找到了钴酸锂材料,从而解决了早期锂电池容易产生枝晶然后爆炸的问题

但是因为之前的爆炸事故,没人愿意接这个领域,牛津甚至不愿帮忙申请专利,最终把专利送给了一个政府实验室。后来专利被索尼买走继续开发,成为了今天各种便携设备电池的基础,而约翰B古迪纳夫没有拿到钱。

本人对此事毫不在意,“反正我做这个的时候也不知道会这么值钱(今天锂离子电池至少价值350亿美元)……我只知道这是件我应该做的事情”。

因为牛津有65岁强制退休政策,所以赶在64岁的时候跑去了得克萨斯,继续科研直到今天。

75岁古迪纳夫发现了磷酸锂铁LFP正极材料,它的晶体结构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充电也更快,古迪纳夫也被称为是“锂离子电池之父”。

90岁开始研究固态电池以提升容量和安全性,还有如何用更廉价易得的钠来取代锂。

 

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古迪纳夫提到,生活取决于选择。我可能没有钱,但我一直都在做出很好的选择。可以说,我尽力了。

 

93岁的黄旭华仍然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为年轻一代答疑解惑、助威鼓劲。

90岁的袁隆平依然每天在试验田中辛勤研究,依然为梦想而忙碌。

89岁的屠呦呦依然没有退休的想法,国家需要是我努力的方向。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就是中国的偶像!!!

这就是中国的英雄!!!

这就是中国的复兴!!!

“90后”的科学家们依然在努力奋斗

30、40、50、60岁的你却想“退养”???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

我们都是追梦人

人还是要有梦想的

哪怕是卑微的梦想

不只是说万一实现了呢

而是在追逐梦想过程当中

找到方向、保持专注

享受其中、实现自我

追逐梦想不在年龄

而要有一颗勇敢的心

——杨海涛(潜能训练导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编撰整理 |  释放能量 SFNL8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像乌龟一样爬行的人
54岁失业,97岁获诺贝尔奖,保持终身学习的人到底有多牛逼!
97岁的诺贝尔获得者,只要开始,永远不会太迟
4岁失业,97岁获奖:人只要活得久,什么都能看见
30岁才入行,97岁拿诺奖,这个“足够好”爷爷的传奇人生,拼的就是“龟速”!
全世界眼中“特别好”的他,其实和你我想象的相差10000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