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论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误区”与对策
浅论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误区”与对策
来源: 杭州市余杭中学 作者:CYJ 发表日期: 2010-6-4 8:45:37 阅读次数: 143 查看权限: 普通教程
提要】学校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学校(主要是高中和初中)之间的竞争,已从表面的物质设施、教师与学生人数等方面的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学校文化理念的竞争。但是,有的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认识上和行为上的“误区”,使得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在认识上有所偏颇,行动上流于形式,发展上难于持续。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的对策就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校文化    文化建设    误区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代社会已进入了变革与创新的时代,这势必带来了社会的生机与活力,带来了思想的碰撞与交融,也带来了学校发展的无限空间和机遇。作为学校最高行政管理者的校长,要立足于今天,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负责,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负责,为教师的培训和提高负责,更要为学校的明天构筑共同的愿景。因此,学校文化的构建与发展就显得相当的重要和必不可少。
    同时,随着我们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数量到质量都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社会大众因传统思想形成的对学校对教育有着很深的殷切期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当前学校(主要是高中和初中)之间的竞争,已从规模数量发展到文化质量的较量,或者说,已从表面的物质设施、教师与学生人数等方面的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学校文化理念的竞争。学校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学校兴衰荣枯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可以说当前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关注,它反映出基层学校的办学者和社会各界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期待。 
    但是,一些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认识上和行为上的“误区”,使得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在认识上有所偏颇,行动上流于形式,发展上难于持续。本文就从这方面作些探讨。
    当然,要分析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误区和对策,首先要弄清学校文化的含义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二.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含义与内容
(一)学校文化的含义
    有关学校文化含义,众说纷纭,较有共识的看法是:学校文化应该是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学校文化除了制度化、物质化、表面化的内容外,还有更为重要的内涵,那就是在围绕校长倡导的办学理念的支配下,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经过物质的制度的理念的建设,逐渐创造生成的一种全校大多数师生共同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其活动结果。
    学校文化应该是人们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契约,它主要体现在全校师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面貌。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
现代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形态,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是硬件,显性的,包括学校的建筑物与布局,及其风格,文化设施,学校内部的陈设与布置、学校的绿化与美化等。如果这些学校的硬件都具备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就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与行为。
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内容具体包括学校建筑文化的建设,如学校建筑的布局设计与建设、各种建筑物的命名,正校门、大型壁画、校史馆的设计与修建等;学校绿化与美化,如学校绿化景点、学校雕塑等的创作设计与修建等;内部陈设布置,如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厅堂的陈设布置、教室、走廊的布置等;学校传播设施,如学校标志的设计与制作,黑板报、橱窗、阅报栏、标语牌、广播、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设备设置等。
2.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相对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要求或规范中长期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条例、措施、规定、行为规范等,体现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发展目标、运行效度等。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尊重与参与、学习与创新、发展与诚信价值观的确立,服务、激励、保障等学校制度文化的构建,具体包括对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认识,教职工个体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制度的激活、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学校部门群体的制度、常规的保密、档案管理、宣传、外事工作的制度、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的文化建设。
3、学生文化建设    内容包括:学生文化丰富的表现形式方面的建设,如学生的价值追求、民族精神、学习观念、思维方式、日常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礼仪、待人接物、衣着、饮食、消费等。 
4.课程文化建设    课程资源的开发内容包括学校课程文化的基本内容,即蕴涵于文本课程、综合活动课程、选修课程、实验等课程中的仁爱与情感、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信念与价值等为标志的现代课程内容文化的挖掘和优化;学校课程文化的建设有多样表现形式,即学科渗透、专题性研究、学校文化建设新课型以及开放式教学等。
5.学校网络(课程)文化建设    就是基于网络技术的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人们在基于网络技术的课程中进行学习、交往、沟通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和它所反映的价值观念。信息时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产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学校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方法将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学校课程文化资源开发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学生由单一的接受方式向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体系变革,建立自主式、开放式、生活式、创造式等学习方式。具体建设内容涉及网络环境对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提升;网络文化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促进等。
三.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误区”浅析
(一)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误区”表现及分析
1.表象一:把学校品牌的创建与学校文化的创建割裂开来 
    有的学校校长没有正确地理解学校文化与学校品牌的关系,他们认为创建学校文化和创建学校品牌是两回事。什么是品牌?从本质上看,品牌是一个系统,是学校(企业市场)竞争实力的综合反映。品牌的认知度是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衡量人们对品牌内涵及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度的标准。不管你怎样界定,都不能割裂品牌的创建与学校文化的创建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因为品牌是需要文化来支撑的,文化是品牌创建的基础和灵魂。
2. 表象二:学校缺乏精神的独立性,往往人云亦云
    有的学校,学校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每学期应该完成哪些目标,人云亦云,缺少了精神的独立性。以追赶时尚为荣,什么什么教育兴起,什么什么做法出现,学校马上去追逐,去克隆、效仿。不去追求精神上的个性发展,而这恰恰是形成学校特色的关键。
3.表象三:学校的办学理念没有转化为行动
    办学理念是一种精神意识,它指导着师生们的行为朝着某个方向发展并养成。它集中体现着学校的主流价值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着这个理念来进行。可是,一些学校的办学理念只是一种饰物、一种文字、一个对外宣传的招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理念是挂在墙上的一种标记,师生的行为又是另一种我行我素、自由无序的表现。比如,一些学校的工作缺乏由理念主导的计划性,教育教学的活动随意性太强,在做各种事情的时候,把办学理念抛置在脑后。
4.表象四:学校的工作缺乏连续性
    办学理念、教育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努力。而在我们工作中的或接触了解到的一些学校的工作计划,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校的计划明显地缺少连续性,每学年、每个阶段的提法不一。缺乏发展的持续性,这样就导致学校失去由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文化特色。
(二)学校文化建设中认识上的“误区”表现及分析
⒈“学校文化”建设是高层次学校的所强调所追求的事情,我们普通学校只要到时学习参照就行了。
    其实大谬,“学校文化”建设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层次高下的差别。由于受“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学校,校情不同,无法参照复制。
2.“学校文化”建设是主要校长的事,和我们教师关系不大。
    “学校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追求。不能“校长文化” 误解成为“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和“校长文化”有联系,更有区别,校长的良好素养能推动“学校文化”朝健康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校长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有一句话说得很精辟:学校的真正领导不是校长,而是那些优秀教师,他们是学校的传统,多少代人都这样工作。
3“学校文化”建设,就是校园“净化、美化、香化” 。
    校园“净化、美化、香化”,只是“学校文化”建设中表层化的非主流的一部分。“学校文化”建设中,在物质设施方面的改善固然必不可少,但“学校文化”建设不应是表层化的、文本化的,而应当追求符合学校特点、符合本校特点的物质、精神与行为一致的状态。
4.“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环境优美,名言警句、校风校训、雕塑图片等齐全。 
    一所学校的真实精神状态,是不能在“环境优美”、“名言警句”、“校风校训”或“雕塑图片”中寻找的。如前所述,学校文化更重要的是师生群体表现出来的长期形成的内在的一种精神表现。
⒌学校就是抓升学、抓分数,“学校文化”是虚的。
    升学、分数确实很重要,这都是教育的结果。问题是结果是怎么取得的?起点与人家一样吗?人、财、物的投入与人家一样吗?环境氛围与人家一样吗?生员、师资水平与人家一样吗?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了吗?……这些问题实质上就是反映了教育的过程。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你培养出来的学生和他人相比,有特别的地方吗?
四.针对学校文化建设中 “误区” 的对策思考
    对于上述弊病,应该如何去“防范”与“治疗”呢?我们至少可以做以下方面的努力:
一、校长的综合素质要高,要有清晰的学校文化观
    “一个好校长,就有可能有一所好学校”,此话虽然不完全正确。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校文化就是管理者的文化。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微软公司由于其创始人比尔•盖茨本人进取心很强,富有竞争与冒险精神,勇于进取创新,敢于冒险就成为微软公司企业文化的鲜明特点;再如,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提出了“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思想,这也形成了北大的文化特点。由此看来,校长的文化观是非常重要的,学校需要有思想的校长带领大家去建设学校的独特文化。
二、要重视思想观念的引导,用主流价值观影响师生员工的行为发展
    学校要创出品牌,办出特色,要靠文化的引领。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主流价值观,它是形成学校文化的关键。校长要不断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持续地灌输给教职员工:我们的学校崇尚什么,杜绝什么。这决定着学校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向和处事方式,可以使一个学校永葆青春的活力。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和过程,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工断充实和完善。
三、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大凡学校文化建设做的比较好的学校,他们都非常重视对教职员工的培训,他们通过不断的培训将学校校长倡导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等主流价值观传递给教职员工,初步使这些学校文化的核心融入到教职员工的心灵中去,并体现在行为方式中,以此推动学校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一所学校要让主流价值观真正根植于教职员工的心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加强培训。
四、不断践行主流价值观,让它成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种实践与传承行为,校长必须带领团队践行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培养教职员工的共同行为或思考模式。我们的教师大多先前已形成了一些相对成型的价值观,没有受到触动、被澄清,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不能真正地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必然造成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教育教学行为的分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要引导我们的教师不断回顾、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整个反思的过程中,那些隐性的已然的价值观就反映出来了,它们和学校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是否相符等问题就显露出来了,就可以初步被澄清、纠正、融合。在多次的反思、碰撞、澄清的过程中,主流价值观就会成为教师的内隐概念,并变成教师教育教学的自觉行为。
    当然,消除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误区”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时间的,建设“学校文化”这座辉煌的大厦是漫长的。但是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尤其是校长应该看重和欣赏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创建品牌的过程,就是校长履行职责让学校真正成为学校的过程,就是引领师生走向自由、幸福之路的过程。

【参考文章】
1.《秉承学校传统,构建学校文化》   赵景云    大连教育学院
2.《浅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黄  飞     思想政治网 
3.《试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   李金初  牛玉发      维普资讯网
4.《“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汤兆华         北仑教科网
5.《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与治疗》   青岛新世纪学校(校本研讯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与“治疗”
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校长跟岗培训心得体会5篇
学校文化建设的本质是以文化人 左昌伦 许玲丽
校长价值领导力与学校文化建设
管理与评价 | 项红专:学校文化“两张皮”现象及其破解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