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之树常青(作者:居平)
userphoto

2022.06.29 上海

关注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生命之树常

访上海邻港养护院院长黄飞

居平

今年五一,全民封控,宅家抗疫。孤独郁闷中,看朋友圈,却看到黄院长“家有喜事”,他六十老来得子,儿子“小五一”过周岁生日!因为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定制蛋糕,贤惠善良的爱妻只好自己动手制作宝宝周岁蛋糕,棉签当蜡烛,点点星光,温暖孩子的心。星星点灯,照亮家门,为养老孤残事业奔忙十几年的他,花甲之年,生命之树常青,失而复得,重新有了一个整整齐齐的幸福小家,茫茫人生之路,艰难跋涉的他,终于寻觅到了生命的绿洲……

“小五一”全家福

抬头一片天
男儿的一片天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章第一句话,和中国的俗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一个家里都有一些旁人不为所知的难事,每个家庭都有别人所不同的烦恼。看着貌似很幸福的家庭,也有自己的不幸和烦恼事,只不过没有说出来而已?

看着虽然已经步入花甲的黄飞,仍然高大挺拔,像一棵繁茂的大树,再看他如此年青的娇妻和幼子,很容易让人想到生意场上见多不怪的老板们,发家致富之后喜新厌旧的第二春、第三春故事?但听完他说出下面这段离奇苦难的人生故事后,却让我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1988年,当时在建工集团办公室工作的黄飞,是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拥有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工作,“房子、票子、娘子”是那个年代男青年最梦寐以求的“三大件”,他都拥有了,人生何其美满?

他和爱妻满怀喜悦走进了婚礼殿堂,婚后不久,即迎来了爱情的结晶:漂亮的女儿出世了!都说女儿是父亲前辈子的小情人?看着怀中和他神似的宝贝女儿,初为人父的他满心的欢喜。

年青夫妻俩真是开心,在乡下老家办了“满月酒”,请了亲朋好友庆生,分享他们的天伦之乐。

黄飞院长近照

可是,好景不长,正当黄飞夫妻沉浸在无与伦比的天伦之乐时,无法言说的苦难命运却悄悄地降临在他的宝贝女儿身上。经诊断证实,女儿得了严重先天性脑瘫。天啦!怎么可能?这种无情打击,使他本来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下子变得阴云密布。一瞬间,他几乎崩溃,心里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悲伤,整夜整夜地失眠、心悸做恶梦,妻子乌黑的秀发几乎一夜间全白了。

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无论如何要救治孩子,也是救自己。坚强的黄飞忍着心里阵阵钻心的痛,一心想把女儿养大成人。往后几年间,不论在骄阳似火的夏日,还是在寒风凛冽的隆冬,夫妻俩抱着可爱的孩子东奔西跑,四处奔波寻医求助,去医院,去福利院……孩子不适应,再接回来,再找另外地方……

为了医治女儿的病,黄飞想方设法,终于打听到崇明有家上海市第二福利院,夫妻俩含辛茹苦的抱着女儿从浦东赶到遥远的崇明,找到了这家福利院。黄飞向福利院倾吐了一番番疼痛心里肺腑的求情话,深深地打动了福利院院长。女儿终于进入了福利院,重重压在黄飞心头的一块石头,终算有了着落。谁也想不到刚住进院的女儿,不到三个月,可爱的小生命却夭折了,一支本应盛开的花朵枯萎飘零凋谢了。在家里白发的老母亲,经不住孙女过早去世的重击,不到花甲之年,悲伤过度,撒手人寰。

前不见女儿,后不见母亲?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时此刻的黄飞,如万箭穿心,他最亲爱的母亲和女儿都离他而去了?!站在生他养他的老家的土地上,他泪流满面,仰望苍天,在细雨中痛苦呼喊母亲和女儿的名字……

痛定思痛,那段灰暗的痛苦日子,他虽然被悲痛和绝望缠绕着,无法自拔,但看到身边更多类似的苦难家庭时他想到更多的为社会做点什么?因为在救治女儿的过程中,他遇到很多和他类似的痛苦家庭,“想为遇到类似困难的家庭做点好事,怎么去做?”的想法始终盘旋在他的脑海里,舍小爱为大爱,那时,他就决心立志创办一个关爱老人和残疾人的养护院。

低头哭泣,眼泪流干,抬头见天。

抬头的一片天,是男儿的一片天。他要为年迈的老人和病痛中的残障人撑起一片没有眼泪晴朗的天!

破釜沉舟,举债创业

“社会上家有年迈的老年人,失职失能的老年人和孩子,对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我很清楚,把财力、精力、物力全用上去还解决不了问题。破釜沉舟,解决一点算一点!”想起当年的艰苦创业,黄飞不无感概。

2010年,当他有了一定资本积累后,黄飞竟然抵押了自己的房产,把原始创业积累以及身边积蓄全部拿出来用于投资,又苦苦求情向亲朋好友那里多处筹款,为此,时任妻子实在无法理解他,也无法再承受这一切,她终于离开了他。黄飞众叛亲离,一个人踏上了破釜沉舟、举债创业的征程,投资1600万元,开始筹建邻港养护院。

他毕业于复旦大学,受过良好教育的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从新闻上看到,新区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日益严峻。

一连串的问号,在黄飞的脑海里思索着,如何“为遇到类似困难的家庭做点好事”呢?怎么去解决一系列问题?

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94亿,预计2020年将超过2. 43亿,2025年将达到3亿以上。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情况最严峻的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未富先老”的国情下,我国的养老问题十分严重。然而,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业还处在发展初期,养老机构还以政府公办为主,依赖政府财政拨款,数量少,服务水平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因此,引导、促进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机构是我国现今具体国情的要求。

2018年8月16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上确定了3项措施:一是下更大力气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的门槛;二是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的附加条件,帮助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难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三是进一步落实好减税降费措施,尤其是营改增等减税措施要抓紧到位。要向民间资本集中推介一大批商业潜力大、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积极支持民间资本控股。会议强调的民间投资进入养老领域的问题,通俗点说就是民办养老机构的问题,这也是困扰中国养老领域多年的老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他立志要创办一个关爱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养护机构。黄飞不断地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护理新路,即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整合产品和服务、集医疗、养生、养老为一体,开始了他的实践之旅。

创办初期,黄飞先后考察和参观全市60多家类型不同的养老院,最终决定创办一家具有特色的养护机构,让家属能放心把年迈的老人、失智失能的老人和孩子送到这里。黄飞的热情和努力得到了市残联、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很快一座设计理念先进、养护功能齐全、入住人员舒适的养护院在东海之滨的浦东新区落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年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两千多年前圣贤孟子心中理想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大同社会的景象。这也是上海邻港养护院院长黄飞心中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为此,他筹划十多年、奋斗十多年,倾其毕生积蓄、举债千万元、付出近半生的精力,在为实现自己人生追梦之路上不断前行。

上海邻港养护院是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的养老机构,也是经上海市残联批准的残疾人养护基地、盲人定点养护基地和上海市卫计委、医保局批准的医养结合的卫生机构和医保定点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合作的康复中心,能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医疗、住养、护理、康复、娱乐的不同需求。

“代儿女尽孝,替父母尽责,为社会分忧。” 这是黄飞准备投身养护事业起就倡导的理念,他立志建设一家有特色的养护机构。

生命的绿洲

去邻港养护院,印象最深的是黄飞在附近开辟的绿洲,那可是一片生命的绿洲!

初夏的风,一阵阵,一阵阵轻轻吹过,花草树木,绿意盎然,一片片绿,印入眼帘,让人深深感动于最原始的生机勃勃生命力,疫情中宅家两个多月,久不见绿色与阳光的人,大自然可以治愈受伤的心,感受生命的绿洲,调养抑郁与疲惫的心灵。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心的黄飞把康养融入休闲农业+养生+养老结合起来,利用邻港养护院东侧的一块三十亩的土地建设了一个有机蔬菜农庄,种植一些有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的无公害特色农产品,打造了一个具有生态农业休闲功能的农庄式养老护理基地,一座颇具农庄风韵的别样郊外公园。

传统的公园满眼皆是绿树红花,而这里是一片绿油油的蔬菜,一片黄澄澄的麦子,可以欣赏到淳朴的田园风光,闻得到的泥土的芬芳。

养护院老人们的家属子女,在节假日前来这里耕田种菜、采摘果子,又探望亲人,与父母在一起享受团聚的亲情之乐。也给入住养护院的老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获得了晚年愉悦的精神享受。

居住养护院的老人们随着居住的时间长了,往往会寂寞、孤独,思念亲人。黄飞觉得养护院应该有这份责任,让老人们不感到寂寞和孤独。因此,养护院坚持多年来开展“感恩日”活动,相约养护院,共叙感恩情。

许多家属子女不怕路途遥远,纷沓而来,看望自己的父母,说说话,增添了生活情趣,获得了快乐。老人的子女们来为父母亲洗头发、洗脚、洗衣服、洗床单,陪伴他们参与养护院的各类康复文化活动,继承和发扬孝亲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不灭的明亮灯,闪烁着生命的光芒。

为了温暖远离家的老人、失智失能的老人以及孩子的心,消除他们思念想家的孤独和寂寞,黄飞和养护院员工们每天组织老年人做手指操活动关节;每周末邀请附近海洋大学、海事大学和驻军部队等十多个单位的学生、战士来院表演文艺节目;每逢节日举行联欢活动,组织他们玩玩具、做游戏、看图画、一起看电视;给每个人过生日,送上蛋糕,一起唱生日歌;每年举行一次老年人、残疾人运动会,让所有能动的老年人、残疾人尽量的动起来,强身健体;风和日丽时,组织春游、秋游让老人们观赏美丽的大自然风景。每逢各种传统节日,黄飞无论工作再忙,人再累,都会亲自带头和护理工们一起为老人们包饺子、煮粽子、写春联、猜灯谜,老人们心情舒畅,健康益寿,感受着春天般的温暖。 

十几年来,邻港养护院先后收养了160多名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邻港养护院先后招聘和培养了医生、康复师、心里咨询师、营养师、社工师、护士、养护人员等50多名工作人员。根据受助者的身体状况和发展趋势,把原来建造拥有面积一万平方米的养护院分为失智失能区、护理区和自理区三个区域。通过舒适的休养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员工队伍,全新的护理服务,为入住人员提供了温馨的生活环境。 

邻港养护院把生命的绿洲带给人们,把一股股真情融融的温馨送给老人、失智失能的残疾人,创造一个自然温馨的家园。

家住在上海市区的马浩东,有一个26岁弱智障儿子,为了抚养他长大,夫妻俩百倍操心,精心照顾他。在虹口儿童福利院就住了14年,但随着孩子年龄增大,个头长高,儿童福利院已还适应这个26岁的大小孩。院方多次催促家长另找合适地方寄养,夫妻俩东奔西跑,四处奔波,到处寻找合适养护院,辗转了多家养老院,都被婉言拒收接纳。

可怜天下父母心,谁知夫妻俩为儿子入住福利院一事,操碎了心,伤透了脑筋,正为此事犯愁,在苦涩的痛苦深思之中……突然有一天,接到邻港养护院院长黄飞打来的电话,与他们主动联系儿子入住邻港养护院一事,夫妻真是激动万分,并邀请病儿杰杰父亲亲自来养护院实地察看。看到养护院内有残疾人专用病房,每个房间设置齐全,窗门明净,通道畅顺、室内床铺、桌椅等安排得井井有条。洁净的床单,柔软的被褥,显得格外温馨。当黄飞院长同意接纳他儿子入住的消息,夫妻俩真是喜极而泣。他们感动地说,儿子得了这种病很可怜,作为父母总想尽其所能的照顾好儿子,邻港养护真情实意为残疾人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真是给智障病患者带给福气 ,给每个绝望的家庭带来希望。说着说着,病儿杰杰的母亲,激动得热泪盈眶。

今年夏天,是个不寻常的夏天,很多人还宅家抗疫,苦熬着这个夏天。“六十得子”的黄飞也是感慨万千,脚踏着故乡的大地,闻着熟悉的泥土芬芳,眺望着那片生命的绿洲,他在想着人生的四季与生命的的下一个轮回,考虑他在市区长寿路的另外一个养老项目,正如冯骥才先生在《苦夏》 中所写:  

“四季是来自于宇宙最大的拍节。在每一个拍节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都依从着这一拍节,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生命百岁的漫漫人生。”

“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愿生命之树常青!

来源:“居平”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东打造"家院互融"信息化平台 在家享入院养老服务
崔昌杰丨养老院:通往死亡的“漏斗”
我国机构养老服务的模式分析
【行业干货】入行第一课:一文搞懂各种“养老院”的区别!
2020年上海建成了哪些大型养老设施?正在建设中的还有哪些?
上海2017上半年度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结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