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袖善舞世界船王包玉刚(三)/ 作者:卢铭安
userphoto

2022.10.08 上海

关注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卢铭安

前文回读:

(一)与地下党的交往

(二)周恩来心目中有他

(三)

与总设计师谈笑风生

包玉刚和利泽铭饭局的第二天,包玉刚一到公司,立即让秘书给北京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发了封信函,言辞恳切,句句真情,表示:

“我和夫人期望早日回国探望表哥卢绪章。”

不久,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廖承志亲笔署名的电报,立即发回香港:

“热烈欢迎、真诚期待包玉刚夫妇回国探亲。”

1978年10月28日,包王刚夫妇终于登上了北上的飞机。

坐在飞往北京客机里的包玉刚,不知是否知道一年前,他的大名就在中南海里出现,时光要回顾到1977年12月6日,那天,入冬的北京一夜大雾。73岁的邓小平早早起床,准备接见国防工业部的几位掌舵人,8点30分,三机部负责人吕东,五机部的张珍和六机部的柴树藩准时来到邓小平办公室。他们还未来得及打招呼,邓小平已经站起来迎接,招呼道:大家辛苦了

第三次复出,鬓角已有几缕银丝的邓小平此时接见国防工业部的主官,目标只有一个:中国国防工业该怎么搞?在深入攀谈和沟通,确立军民结合和以民养军的路子之后,邓小平作出指示,一定要把中国的国防建设搞上去

临近结束,意犹未尽的邓小平停顿了会,特意提到造船工业。他对此时尚未上任的柴树藩叮嘱道:船舶工业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

听完邓小平“赶船下海”的指示,面对船舶工业的战略转型模式,柴树藩一时无话应对,他知道此时的中国刚刚经历浩劫,正是一穷二白的时候,别说打进国际市场,就连造出一艘船都十分费劲。

不过邓小平已经想好了对策,有备而来,给柴树藩推荐了一个人,名字叫包玉刚

这就有了一年之后,在时任外交部顾问廖承志的亲自邀请下,包玉刚以私人名义访问内陆,开始与大陆频频接触。其实,对包玉刚的有备而来,本文的如下叙述可看出一些端倪。

那天,对阔别十四年的表兄弟在首都机场又见面了,包玉刚和卢绪章俩人紧紧得拥抱,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其实,包玉刚自从解放前夕移居香港后,曾经数次回到内陆,由于当时的环境限制,具体情况,实在没有资料显示。

而上述的访问应是包玉刚第一次非公开的,与北京高层的官方按触。四个月之后,北京官方就发出了正式邀请。

🔼 包玉刚与时任外贸部副部长的三阿哥卢绪章在香港亲切交谈。

1980年3月,六机部以部长柴树藩名义邀请包来访,在给国务院的报告的附件中说:“1978年包应廖承志的邀请,曾以私人名义来华访问,会见过廖承志、孔原、卢绪章等同志。”这次包玉刚来京是和六机部谈合作造船的,这是包玉刚第一次正式访问祖国内陆,他在北京受到了隆重的礼遇,包括华国锋、叶剑英在内的中国最高领导接见了他。

柴树潘的回忆,道出了三个“特别”,一是包受到隆重的接待,二是会见包的人不少,三是最重要的,最特别的是他们都战火纷飞年代的中共隐秘战线上的高层领导者。尤其是孔原,周恩来的助手,中央调查部第二任部长,他会见包玉刚确实耐人寻味,回想当年国共联合抗日时,他被卢绪章安排(隐藏)于重庆的广大华行,亲临现场指导广大华行开展工作,孔原与包玉刚以往是否见过面,不得而知,合理推测至少孔原是了解包玉刚,不然他参与接见船王就显得不合适。总而言之,老友见老友,无枸无束,其乐无穷。前几年,香港有些大人物常常标榜自己与北京关系深厚,与包玉刚相比,所受的礼遇就是自己人么!再回头看看,1977年,总设计师的一槌定音,是有了对包为人为事充分的了解,深思熟虑后才选择包为中国造船工业迈向世界的开拓者,这一切与廖承志、孔原和卢绪章一五一十告之邓小平,有关包玉刚与他们当年一起合作大有关系。

🔼 六机部部长柴树藩与包玉刚签定造船合作协议

一年之前,1979年3月,上海市依靠沪港两地拥有的特殊关系一一上海帮工商界人脉,由曾任中共上海地下党市委书记张承宗率团访港,该工商界访问团在港掀起一股旋风,访问团中的杨延修是重磅人物,他是本文所提的旧上海著名广大华行的副总经理,他的出现让香港众多的工商界大佬惊讶不已,当然他与包玉刚更是老熟人了。然而,半年前的京秋时刻,包玉刚抢先一步去过北京,此时他心中有底,盛情邀请访问团所有成员坐上他的私人游艇游览维多利亚港,观赏香港美丽的海景。在众人面前,包玉刚一时兴起,竟一改在公众场合的矜持印象,脱掉外衣,仅穿着一条泳裤跳下海里畅游一番。包玉刚从小在海边长大,一身好水性直如浪里白条,惹得张承宗等访问团成员不住地鼓掌。待包玉刚水淋淋登上船后,张承宗亲自为他披上毛巾,赞叹道:“想不到船王的水性一点也不减当年啊!” 一句“不减当年”脱口而出,张承宗与包玉刚难道是发小?总之他人称张老不是先生就是呼官衔,只有包玉刚亲热地称其为“乡长”。

事隔一年,杨延修、唐君远和郭秀珍再度访港,唐郭俩个都由家人接回住宅。仅杨老一人独住富丽华酒店,上次他赴港时,航运巨子董浩云则派其子董建华安排大家到其“海上学府”轮上参观,这次再度委托爱国商人老友刘浩清陪同董建华到酒店与杨老会面叙谈。


诚意出售三室二厅二卫,闵行区锦绣江南一期,金汇南路60弄(吴中路口)四楼一梯二户多层,可联系:小金13661505551。

据杨老回忆,包玉刚特地在山间别墅设宴招待我们一行。席间他首先起立举杯向我祝酒,高兴地说:延修兄,过去我长期与你们合作做生意,那时候要是知道你们是共产党员,那我就要吓死了。”这句话引起在座哄堂大笑!我在港与他商谈,希望他来沪拓展造船工业,他满口答应。包玉刚信守承诺,后来为上海江南造船厂介绍了外国专家,帮助江南厂替外商制造远洋巨轮。又为上海沪东造船厂、大连造船厂定造多艘海轮。在这种场合下,船王也说了场面话,如何理介因人而异。

1980年是包玉刚内外“大丰收”年代。这年3月,包玉刚与中国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外贸部在北京签约,合资创立了国际联合船舶投资有限公司,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首家中外合资公司,该公司的成立,促进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重工业发展,并成为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航运业对外的主要平台。

这年末,包玉刚以在香港商界具有的威望和声誉卓著,接受了中国委任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帮助制定和实施《中英联合声明》,协助顺利香港主权移交的工作。

🔼 邓小平接见包玉刚和其父包兆龙

一年后,邓小平和包玉刚俩人的第一次会面终于来临。那是1981年7月6日上午,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邓小平快步迎向包兆龙、包玉刚父子,亲切地握着他们的手说:我们早就应该见面了!” 说明此前“该见而未见”;而一个“早”字,道出了他们“相见恨晚”的迫切心情。言外之意,自己人不计较,以后有得是机会见面,确实如此,好事者曾做过统计,直到船王去逝,俩人共见面15次,这已成历史的绝唱。虽是初次见面,但他们立刻像老朋友似地叙谈起来。他们互相问候,还序了年龄。包兆龙86居长,邓小平那年77岁,卢绪章正好70岁,包玉刚63岁。小平拍了拍包玉刚的肩膀,说道:“还非常健壮!”

包玉刚向邓小平介绍了自己搞航运的经历,从1955年第一艘船,8700吨,到1981年拥有210条船,总吨位2100万吨,包括在国内订造的6条。邓小平静静地听着,有时也提问题,

1985年10月,由邓小平亲笔题写店名的兆龙饭店落成。邓小平再次破例出席当月25日饭店举行的剪彩仪式。这是他平生唯一一次为外资饭店题写店名与开业剪彩,既表示了对利用侨资、外资建设旅游饭店的有力支持,又显示了一代伟人的政治智慧。

半月前已被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和咨询委员会召集人的包玉刚,率全家参加了饭店的落成典礼。

此刻的包玉刚,已与邓小平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当年的侨联主席庄炎林听人透露,也曾听包玉刚本人说过,邓小平自与包玉刚见面相识至今,已有七八次会见他,向他了解香港情况和外界信息,并阐述中国政府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设想和方针政策。包玉刚拥护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积极参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因为他与两国领导人均有良好关系,在谈判中起到了他人所起不到的作用。

1984年12月19日在中英就香港问题签署联合声明的,第二天,邓小平就单独会见包玉刚,包玉刚心情十分激动,知道邓小平在这一特殊时刻接见自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邓小平和包玉刚都显得很高兴,会见中,包玉刚告诉邓小平,他最近访问了家乡宁波,这是他40年之后首次回家乡,并介绍了宁波的情况,顺便提及向家乡捐赠5000万人民币,准备创办一所宁波大学的事,邓小平听后很高兴,说:“你很热心啊。”他还对包玉刚为中国,为家乡所做的许多事情表示赞赏。船王以宁波家乡人的身份邀请邓小平访问宁波,邓小平非常高兴地接受了邀请,说:“很想去宁波看看啊!”会见后,邓小设午宴招待包玉刚和他的家属。会见时总设计师向包玉刚传授了何种信息?

但是隔年,1985年,包玉刚又以5亿新加坡币夺得英资集团会德丰股权,成为继李嘉诚入主和记黄埔之后,夺得英资四大洋行的第二个香港人。1986年,包玉刚又一举收购香港另一个发钞银行渣打银行14.5%的股份,成为该行最大的个人股东。权威人士评论船王“弃舟登陆”,创造了又一个奇迹。应该将“弃舟登陆”改为“海陆并举”,此时的包玉刚不仅仅是有着船王的风范,还拼发出自己年轻时有过的商业投资潜能,银行家的大手笔金融操作的雄才伟略,为后来的香港回归起到了稳定经济的有利局面。

1987年4月,邓小平会见安子介包玉刚等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当时,香港同胞中与邓小平交往见面次数最多的,要数船王包玉刚,受到邓小平接见的新闻报导就达9次。

在邓小平与包玉刚第一次会面10年后的1991年9月23日,73岁的包玉刚因病逝世。年事已高的邓小平闻讯后,立即发出唁电表示深切悼念。

总设计师曾当面称赞包玉刚“欢迎你,包先生,你当世界船王,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嘛!”这是对包先生最精辟的评价。

船王生前己对公司的接班人做了安排,大女儿的夫婿苏海文在1982年就回香港总部工作,1986年苏海文担任了公司主席。

2000年苏海文开始入股挪威的贝格森(Bergesen,现名为百国盛),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船公司。到2002年,伊拉克战争再度爆发,航运业再度陷入低潮,苏海文和苏包文刚父子决心收购贝格森。2003年春天,他们成功购入90%贝格森股权。海文任主席,文刚则任副主席。

2003年4月27日网上(消息树)(财经新闻)传出一则惊人消息:“包玉刚后人斥巨资13 亿美元重夺世界船王宝座。

文章这样写道:就在人们渐渐淡忘昔日船王包玉刚的时候,最近世界航运史上最大的一宗并购案,却使包氏后人重拾旧日辉煌,以近2200万吨位夺回了“世界船王”的宝座。(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业MAERSK,亦只拥有1000万吨位)。包玉刚大女婿加上得力的孙子,加冕为新“世界船王”

另外还有业内报导:包玉刚航运生意继承人大女婿苏海文在上海宣布,环球航运已成功控股挪威航运业最大的贝格森集团(Bergesen)。环球航运集团船队由此增加108艘,总载重量近2200万吨。环球也就此开始投入新航业天然气的运输。“世上新人赶旧人”,目前“新船王”的运力,已经超越了“老船王”包玉刚巅峰时期2100万吨的规模。Trade Wind(《航运业杂志》)的大标题则为“Pao s Glory Days Return”(“包家重现光辉”)。

🔽 渤海重工为BW建造的40万吨矿“百国山”号矿石巨轮。

本次收购可谓是“双剑合璧”之作。此前环球航运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运输商,总载重量九百万吨,贝格森则是全球最大液化气、天然气运输船商,总载重量1230万吨。而新环球航运已将主业定位于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矿石、煤等能源运输业务。2005年公司改名为百国盛环球集团(Bw集团)。

目前,BW集团是一家从事航运、浮式天然气基础设施和深水油气生产的海运公司。公司拥有350多艘船舶,由7000多名全球员工组成的国际团队管理。其中包括超级油轮和干散货船。

今年,BW准备与法国合作,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海上浮动氢气厂,动力系统将由BW Ideol标志性的海上浮动风力发电机提供动力,该风力发电机组自2018年以来已成功运,此事标志着BW先人一步,朝着清洁能源的前沿大踏步前进。

BW集团有今天骄人的业绩,离不开包玉刚留下的巨额遗产和经营之道。

包玉刚是董浩云之后的又一个传奇。在波涛特别险恶的航运战场上,他是一位韬略非凡的统帅,也是一位成功的战略家战术家。与董浩云不同的是,包玉刚搞航运是半路出家。他从金融界一个华丽的转身成为船王,然后又是一个漂亮的回旋,强龙上岸从海上回到了陆上,让世人看得瞠目结舌。

说到包玉刚,必然会联系起也是船王董浩云,他俩到底有何关联,前几篇文章已有所交待,有位了解“关联”的朋友曾说:董浩云前辈和包玉刚前辈在上海抗战时期就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抗战胜利后也是。作为两位抗日先贤的后人,董建华、吴光正就是香港首届特首选战的“双保险”。本文就顺带一提他俩的第二、三代之间的互动。

在包玉刚的四位女婿中,吴光正与郑维健明显也如岳父般热心政治,二人除担任不少社会公职,还曾积极参与回归后的香港政治。例如吴光正曾参选首届特区行政长官选举,与同样出身航运家族的董建华争一日之长短,郑维健在董建华出任“特首”期间,曾是“特首”的首席智囊,担任中央政策组(Central Policy Unit)的首席顾问,之后出任多项小公职。以上各项举动,显示就算是政治上的参与,继承一代也不比上一代弱。同时也表明包董两家完全是一个路子。

吴光正的父亲吴绍麟是上海滩有名的建筑学家,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在德国留学。儿子吴光正后来娶了包玉刚的三女儿,也就成了包的一亲家。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在港时包与吴家合作,据说包玉刚也曾是杜月笙的门生,巧得是,吴绍麟则是杜月笙收的最后一个门生。

本文完成之时,让我开始思索起卢绪章对包玉刚所说的:“不过,我看你最合适是到香港去做生意,当资本家!赚了钱,也一定有机会为国家做事嘛!” 此话并非是卢氏个人的建议,尊重历史的逻辑,周副主席应该不会遗漏对年轻有为,才华扬溢的银行家去向的关注,或许这类未雨绸缪理所当然是高人的拿手好戏,本人不想对此做过多的铺述,见仁见智,不过,包玉刚和董浩云第三代继承人同时进军能源航业绝不是巧合,并在天然气海上运输业大展鸿图,在董氏集团一文中,曾提到2020年在美国上市的希腊航运公司GasLog,老牌LNG/液化天然气船运公司发布公告,指出董氏家族增资获得Gaslog部分股份。

令人感慨,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乌俄之战,加之北溪输气管道爆炸,两家集团的先手布局,真的跌破眼镜,不得不让人暇想是否又有高人指点。不然哪能与历史那么巧合,与现实又那么贴切。

【本文完】

卢铭安  落笔于悉尼

有兴趣者可加本人微信:lumingan96

(欢迎网友转发,但媒体或其它平台转载需通过微信联系本文作者获得授权)

鸣谢:卢铭安先生赐稿分享!





卢铭安文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包拯后人包玉刚:白手起家成为世界船王,不忘多次对祖国出手相助
1980年,巨商捐款前提一特殊要求,没人敢做主答应,邓小平亲自拍板
李嘉诚背后的大哥:据说他的财富,可以买下一个国家
“世界船王”包玉刚,一条旧船发家,携手李嘉诚激战外国资本!
“海龙王”的遗产规划
“世界船王”包玉刚的子女后人今何在?四个女婿一个比一个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