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传奇 | 新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谢希德:一生心怀祖国的“斗士”
userphoto

2022.12.22 上海

关注

本期人物

谢希德(1921.3—2000.3),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学院外籍院士,曾任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市政协主席。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和表面物理的理论研究,是中国这两方面科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 

有人说:“芯片的战争就是未来的战争。”

芯片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和信息安全。芯片的背后是科技之争,说得再精确一些,是半导体技术之争。

事实上,中国的半导体技术研究,起步时并没有大幅落后于世界进程。

早在1956年,新中国百废待举的年代,就有这样一位女物理学家,以瘦弱而坚强的身躯,为我国的半导体物理的理论研究撑起一片天。


她就是“中国半导体之母”、新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先生。

“中国需要的科学家”

1921年3月19日,谢希德出生于福建泉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谢玉铭是颇有建树的物理学家。从小,父亲就常对谢希德说:“中国需要科学”。这句话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谢希德,使其走上物理学研究之路,最终成为了“中国需要的科学家”。

1937年全家福,右二谢希德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面对每况愈下的时局,谢希德全家开始了逃难的生活。

在抗战流亡中,谢希德完成了中学学业,考取湖南大学,却因患骨关节结核,只能选择休学,她的腿脚也因此留下了终身不愈的疾病。

谢希德(中)在贝满女中念初中时与同学在校园里。

在经历了3次高考之后,谢希德考进厦门大学。

1946年夏,厦门大学毕业留念,前排左一为谢希德。

在厦门大学毕业后顺利考入美国史密斯学院攻读硕士,两年后又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

年轻时的谢希德

1946年春,谢希德与曹天钦订婚合影

在美国留学的她以数倍于旁人的努力,坚持不懈,向心中的目标冲刺。1951年秋,她顺利通过答辩,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谢希德先后获史密斯学院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同年,谢希德和男友曹天钦一起开始筹划回国事宜。

然而就在此时美国政府发布了一项规定:凡在美国攻读自然科学、工程学、医科等学科的中国学生,一律不许返回中国大陆。

在曹天钦的老朋友李约瑟博士的担保下,谢希德获得了一张可以进入英国特殊的“旅行通行证”,坐上开往英国的船。

1952年,谢希德、曹天钦在英国完婚后,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报效祖国的归途。

谢希德与曹天钦在英国举行婚礼

曹天钦、谢希德夫妇回到祖国

为党的科学事业奋斗不息

回国后的谢希德被分配到复旦大学物理系,担任物理系和数学系的基础教学工作。

此时的复旦大学物理系面临师资力量薄弱、教材不全又需要开设许多新课程等多重困难。谢希德认识到祖国的科学事业正在起步阶段,眼前的当务之急是为国家培养科学人才。因此,她欣然挑起了一般人不大愿意承担的基础课教学的重担,全力以赴地工作。

1956年5月,35岁的谢希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年,国家提出发展半导体技术,决定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5所高校相关师生召集到北京大学,开办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由北京大学物理系黄昆教授任主任,谢希德任副主任。

接到通知的谢希德,十分兴奋。当时她的儿子出生才5个月,面对家庭和事业的抉择,她没有丝毫犹豫地选择了北上。

1958年秋天,谢希德与黄昆合编的《半导体物理》问世,这是我国半导体领域最早的一本专著;1962年,她与黄昆联名建议在我国开展固体能谱研究;1992年,她与黄昆组成筹备班子,把半导体物理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国际会议“请”到中国,这个历来由欧美唱主角的国际会议首次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召开……

黄昆与谢希德合编的《半导体物理》。

就在开展固体能谱研究的这段时间,谢希德被诊断出乳腺癌,但她并没有停止思考和开拓新领域。

谢希德做学术报告

逐渐地,她发现,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和量子化学之间正在形成新的交叉科学即表面科学,其基础是表面物理。为此,她进行了广泛和详实的调研,并在1977年底的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会上发出在我国发展表面物理的倡议并实践之。

这一年11月,谢希德应邀出席全国科学规划会议,她以令人信服的材料,向大会提出填补我国表面科学空白、发展表面科学的建议,得到了科学家们的赞赏和主管部门的肯定。

1980年,谢希德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0年新当选的14位女学部委员合影,左起:叶叔华、李林、沈天慧、郝诒纯、何泽慧、池际尚、谢希德、王承书、黄量、蒋丽金、高小霞、李敏华、林兰英、陈茹玉。此前二十多年,中国只有林巧稚先生一位女性学部委员。

1981年 谢希德教授工作照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著名科学家、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巴丁率团访华。他回国后称赞说:“在中国科学界,谢希德教授是最有影响的人士之一。”

新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1983年,62岁的谢希德出任复旦大学校长,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1983年,谢希德先生在大教室讲课:“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生”

在先后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正校长的10年间,她力排众议,率先在国内打破综合大学只有文科、理科的“苏联模式”,增设技术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等,将复旦大学变为一所拥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大学。

谢希德与学生在校园漫步


她抓教师队伍建设,采用破格提升的方法,鼓励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促进青年教师拔尖;她注重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指导作用,推行导师制,聘任知名教师对学生实行“一对一、一对多”培养;她设立“校长信箱”“校长论坛”“新闻发布会”沟通校内各方面情况,使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她强调教育要实现交叉型、复合型人才培养……

谢希德先生与复旦女同学们亲切交谈

谢希德每年都要为考取“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项目的学生写推荐信,多年累积,由她书写的推荐信达上百封,且推荐信都是由她亲笔书写。

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期间,谢希德为学生出国留学写推荐信,打字机成了她使用最多的工具之一。

建言献策洒余热

1984年,谢希德校长在欢迎美国总统里根的仪式上讲话。

1985年,谢希德意识到中美之间存在许多研究和交流上的缺陷,便有意在复旦大学成立美国研究中心,该中心成为全国高校首创。这一年,她64岁。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谢希德以在美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四处奔波、寻求支持。

1992年,谢希德教授在上海受到邓小平同志的接见。


1995年,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大楼建成。目前,该中心已成为颇具影响和水准的国际研究机构。


谢希德铜像就耸立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大楼前,这是为了纪念谢希德对这一中心及增进中美交流沟通作出的卓越贡献。


作为学界“老人”,谢希德是我国物理学界与国际物理学界的“联络人”。


谢希德不顾年迈体弱,频繁地率团出席各种国际会议。特别是自1983年起,她每年都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的“三月会议”,回来后及时向国内同行介绍物理学前沿现状。


根据国家的需要,谢希德还多次应邀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以科学家的身份向世界介绍中国,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她的足迹遍及美、英、法、德、意、日、俄、波兰、匈牙利、希腊、泰国、委内瑞拉等几十个国家。


1998年,谢希德参加完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后,身感不适。随后,她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但她并没有停止手头的工作。

病榻上坚持工作的谢希德


“你这样不是很累吗?”1999年5月,时任校长办公室秘书的王增藩探望谢希德时问道。


“我这个人知足常乐,能够活到60岁就非常满足了,超过60岁的每分每秒,我都会用来为教育科研事业、为人民、为社会工作。”


谢希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去世前,她仍在会见外宾,为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提供办学教育的意见。


2000年3月4日,距离79岁的生日还有半个月,谢希德再也坚持不住了,永远地离开了深爱的祖国和钟爱的科学与教育事业。

这位和中国共产党同岁的科学家犹如一位“斗士”,一生心怀祖国于满身病痛中为中国科研、教育事业奋斗数十载。

在谢希德先生去世二十多年后,当中国面对霸权主义,在芯片自主研发道路上不断跋涉,一步一步将大国重器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时,我们不能忘记,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正是这位老人,以自己瘦弱而坚强的身躯,曾为中国的半导体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撑起了一片天。






END

来 源:学习时报、中国科学报、今日科协、复旦大学、恩施科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两位非凡女性
新中国高校第一位女校长:一生心怀祖国的“斗士”
这个女留学生,凭什么让美国国会为她升起国旗?
360doc网文摘手
大师谢希德:真实而美丽的科学女性
纪念谢希德先生百年诞辰:为人不为己,她的一生艰难而又灿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