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忘不了的95弄(作者:毛尼娜)
userphoto

2023.01.01 上海

关注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忘不了的95弄

毛尼娜

                         
以下原来是上外校园网校庆征稿的校史故事,在这里,我略微增加了一些内容。里面的提到的都是校内教职员工的名字,请大家见谅。
在校庆70周年的日子里,我不禁想起我住了22年之久的95弄里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我家于1958年从铁路对面的学校“二部”搬至东体育会支路95弄,时至今日,搬离这条弄堂已经长达42年了,在其它地方也居住了不短的时间,可是如果夜里做梦,时常会觉得睡在4号的老房子里,真的好奇怪,脑海里忘不了的只有95弄!

95弄里有1号到9号,85%以上的居民是“外语里厢额宁(人)”(当时模范村居民都是这样称呼在上外工作的人)及家属。据说95弄的两幢住宅楼房,是属于日租界时期日本人所建。每个门牌户二层楼都有日式榻榻米可以互通。1号—7号是面对面的两幢三层楼房,朝南的4号至7号二楼的后房间均带有一间小阁楼,就是日本人置放榻榻米的卧室。厨房卫生间至少是由两户人家合用;8号是伫立在弄堂口的二层小楼房,俨然像座小岗楼。9号是学校自己盖的独立成套的家属楼。这是我家搬进去时的情况,听说1958年以前9号是来学校工作的苏联专家们居住的寓所。

 谈法英阿姨和我们

如今想起来,我家所住的4号底楼的二居室,可能在整个上海滩也找不到像这样的:南北两间房间由木板相隔,中间留有一扇门的宽度相连,两间房间都缺一只角,曾经是取暖壁炉所占用的位置。四面八方不是门就是窗,光说门的话,我家除了北面没有门,东、南、西面都有门,而且朝南的是由一排4扇木制结构组成的玻璃长窗。这两间四面通透的房间最大的好处就是冬暖夏凉:冬天,只要有太阳,上半天前面整间屋子撒满了温暖的阳光;夏天,东南风习习掠进…,有一次我听到“吱——”的声音在持续地作响,我还以为家里进了什么活物,立刻爬上床站立在上面紧张地查找:原来,是风吹进糊在木板上的纸张缝隙中发出的声音。夏夜里,偶尔会有长得似老鼠墨墨黑的蝙蝠闯入我家,我是最害怕蝙蝠了,它进来后东飞西撞的,甚至有时候会躲在窗帘后面。这房间也有坏处,尽南面是一排长窗,开出去就是三级石头台阶,也就是室外弄堂了,曾经遇到过深更半夜突然有人敲门的咄咄怪事。当时我在外地务农,父母亲随学校去郊区了,只有年幼的弟妹两人在家,把他俩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在我们弄堂里,除了我父亲毛信仁以外,还有6位也是学校的第一期学员,他们是王燕浪、郭倩、朱纯、戚雨村、麦毅强,浦允南;二期学员:陈青(曾经当过志愿军翻译)、宋志春。9号里曾经住过:金昔明葛因夫妇、周一光、韩坤李为冰夫妇、麦毅强、吴乃敦刘良芳夫妇、戚雨村、狄兆俊丁贵珠夫妇、周文慈、潘绪年(也 当过志愿军翻译)、刘玉麟徐亚男夫妇等。
我们小时候都是在附近的东体育会路小学读书,我和王燕浪儿子、陈青儿子、潘绪年女儿是同班同学,不知何故,戚雨村女儿没分在我们(1)班。
我父母称呼吴乃敦为“阿敦”,而我小时候一直叫他“矮凳叔叔”,因为听起来上海话里的“阿敦”与“矮凳”发音是一样的,长大了才知道自己叫错了。在这里,还得提一笔:妈妈离休后不久便罹患恶疾,当时担任工会主席的阿敦叔叔,给予妈妈很大的帮助。
文革期间,受到冲击的人员的住房来了一个“大调动”:原来是两大一小的房间被压缩至一大间加一阁楼;居住在9号里的几户居民得从独立套间中让出一间,其中会画老虎的汉语教师一家干脆被扫地出门,搬进了空间逼仄的两间亭子间。我家也遭遇了:一天,住在1号里的陈姓父子俩携带皮卷尺,在我家拉开皮尺丈量房间,不知道是因为房间的门窗实在太多不宜放置家具呢,还是他们动了恻隐之心,测量后就没有下文了,使我家躲过了这一大劫。时过境迁,我咋从来没想到应该向这位陈师傅深鞠一躬,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呢?

再过几天妹妹就要跟随姨妈去重庆了,在9号前面留个影吧!

在这几年里,9号陆陆续续搬进了六对夫妇(他们是陈爱宝、王益康李瑞华夫妇、朱圣鹏王小英夫妇、洪丽华、沈龙官、虞泉银),他们就入住了被让出的一间,或者是两对夫妇合住一个套间。在他们中间,我意外地发现了我仰慕已久的一位大姐姐:漂亮的脸庞上有一对似外国人的多褶皱双眼皮下的大眼睛,微带黄色的头发,梳着两根齐肩长的辫子,然后是用天蓝色绒线扎的有点卷曲的辫梢,我在学校里看见她总是在当外国人的陪同翻译。十多年后我得知她是李瑞华老师。八十年代,这里还住过穆国豪张宝珠夫妇,张老师的童年是在美国度过的,她的英语发音特别标准,曾经录制过中学生英语教学磁带,并在谢晋导演的《最后的贵族》电影中为潘虹饰演的李彤作英语配音(我有幸在现场)。
1970年妈妈被分配到化纤五厂去“战高温”,同去的还有陈爱宝、丁贵珠、柳震。他们就和厂里的工人一样,做“三班倒”。当时陈爱宝已经有了女儿文文,妈妈就像贴心的大姐姐那样照顾陈爱宝母女,陈也经常到我家来串门,记得一次妈妈还摆了一桌圆台面,招待陈夫妇(我顺便也请了一位发小)。他们这“高温”一战,就是七年,直到1977年才返回学校。
我们弄堂里最风光就数陈青家了。抗美援朝结束后陈青转行到了外贸系统工作,并且常驻香港。早在70年代,他家就拥有14英寸的彩色电视机了,真让弄堂里的小伙伴们羡慕不已。而留在我耳畔的却是陈青爱人缪洁君阿姨呼唤其大儿子“'老虎'契(吃)饭咯—!”,几乎整条弄堂都能听到她的声音。还有,我们4号二楼冯玉律老师的女儿芬芬,才二、三岁的小小人儿,一边坐在痰盂上,一边大声唱着3· 3 2 3 1 1 7 6(朝鲜电影《一个护士的故事》插曲,并且是准确无误的谱子。她长大后当了幼儿教师,可能和这天赋有点关系吧)。另外,听我小妹妹说,在我去外地务农的几年里,我弟弟的理发技艺大有进步,弄堂里的小伙伴们头发长了都喜欢叫弟弟帮他们剃头,爸爸为此事大为恼火,而他乐此不彼…
以上只是文革时期的一些琐事。现在,追溯到早在六十年代前期所发生几件事情吧!
那是个夏天,我还没上小学。有一天,三楼一个阿姨把我叫到二楼的厕所里,说她家少了几块钱,问我拿了没有?当时我好害怕:怎么会有这种事情?我是去她家玩过,但是这钱放在哪里我都没见着!她一直追着问着我,并且还翻了翻我圆领衫的小口袋。我说,我没拿。最后她说,警察叔叔用手电筒照你的眼睛,就能照出来的!我心里想:好呀!真的要是用手电筒照我的眼睛,手电筒也知道我没拿她家的钱。我回家后也没对爸爸妈妈提起这件事。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这家男主人“嘭嘭嘭”地敲打着我家的门,嘴里喊着“老YP,阿拉要到派出所去报案了!这两个小宁长大后是黑是白就清楚了(另一个指其女儿)。”他简直就是个凶神恶煞,爸爸妈妈再怎么解释也没有。
有一次,爸爸骑着脚踏车经过4号自家门口,我的一个同学迎上去就是“老YP!”三个字脱口而出,脸上还露出笑嘻嘻的得意样子,我当时的心就像被人用刀子戳了一下… 因为宪宪妹见我老是被人欺负,有一天,在弄堂口便和那个同学打开了嘴仗,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妹妹穿着妈妈自制的红黑格子的娃娃衫...。
接下来说点其它事吧!
下午,放学了,我在弄堂里跳橡皮筋。但只要听到“尼―娜,快点回来呀!”宪宪的呼唤声,我立马会“蹬蹬蹬”地跑回家里,然后乖乖地干家务活,因为爸爸即刻就要到家了。如果他回家后看到你没在干活,就会找茬训斥你。平时,我们外出回家后首先要看看爸爸的脸色,如果他表情平和,我们心里就松了一口气,反之,你就自觉地找活干吧。记得有一次宪宪弄丢了一只雨鞋,爸爸一踹脚把她踢出有三米远!
这都是文革以前发生的事了,至于在文革中遇到的那些揪心事儿,不提也罢。
1967年2月5日,上海的天空中飘着喜庆的气球,下面挂着彩带:庆祝上海人民公社成立。到处还有人在散发传单。那天,也是宪宪从重庆回来的日子,我也去北站接她了。因为文革,全国各地几乎都停课闹革命了,闲着也是闲着,姨妈就让她回上海和我们团聚了。这年夏天,我们坐在弄堂里乘风凉的时候,抬头仰望天上的星星,听着身边妹妹的歌声。我记得,她最爱唱的是“三红”:“洪湖水浪打浪”、“红梅赞”、“红珊瑚”。

在9号前面留个影吧!

后来,复课闹革命、上山下乡,68、69一片红… 最后,我又回到了95弄。
想想也真是,我们居住在含有“体育”两字的路上,弄堂里还真出了两位世界体坛上的人物呢!3号里总务处周恒淦的儿子周明(小妹的同班同学),是国家游泳队副总教练,他曾经培养出庄泳、杨文意、乐静宜、沈坚强、蒋丞稷等不少游泳名将,其中庄泳、杨文意都夺得了世界冠军;而陈爱宝第三个孩子叶冲,真的像其名字一样,冲出了中国,冲出了亚洲,成为世界花剑冠军!

如今,原来居住在95弄的第一、二期的学员都已故去,六、七十年代搬进9号的小青年也都搬离且已退休。95弄给我带来过快乐,也带来过痛苦、屈辱。往事如烟,一切应该过去了。这条弄堂早在24年前就被拆迁,荡然无存了,但是它却还是深深地留在在我的记忆中不肯离去。

父母亲的结婚合影
谨以此文纪念于去年12月30日去世的同桌、邻居、插兄“飞刀王”先生。

修改于2022年12月28日

作者简历

作者毛尼娜,曾经是上海到安徽蒙城插队知青。回沪后在广中街道模范村担任居委干部,后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作直至退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从得了神经病,整个人精神多了
父亲与金庸的不解之缘(作者:毛尼娜)
你从未见过的历史照片19-51 老上海百姓普痛人家的日常生活 冰西瓜 剃头滩等
临海的一家人上了中央电视台!速来围观!!!
【江西】叶可昕《我爱我家》指导老师:凌姗姗
我家很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