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上海的春节风俗

旧上海的春节风俗

春节,通常叫作“过年”,也就是辞旧岁、迎新年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按老上海的年节风俗,得从旧年腊月说起,而且还得追溯到冬至节。因为冬至一到,就已逼近年关了。

年味渐浓的豫园

      冬至在旧历十一月中、下旬。俗谚“冬至大如年”,又有“冬肥年瘦”之说,意谓这个节日俨然像过年一样。民国以前,商铺、作坊、村馆书塾冬至这天都休假。冬至前一日,称“冬除夕”,阖家吃“冬至夜饭”。农家还喝自酿老白酒。冬至早晨,拜贺亲友,馈赠节物,叫作送“冬至盘”。汉代蔡邕《独断》中已有冬至拜贺的记载。宋元以来,也有“一阳贺冬”之说。这天,还要祭祀祖先,冬至夜祭祖,磨糯米粉蒸糕,做“冬至团”,以菜肉、豆沙或萝卜丝为馅,并用以祀灶。

      进入腊月,年事开始忙了。首先是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又称“佛粥”“五味粥”或“七宝粥”)”。相传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佛之日,各寺庙僧尼将募化来的白米,杂以枣、栗、菱、豆、胡桃、荸荠、芋艿、慈姑、香菜、青菜、胡萝卜等煮成腊八粥,用以供佛外,主要是分送檀越(即施主),表示祝福,大寺庙还以此施给贫苦人。之后民家亦仿此煮食。宋陆放翁有句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传统的“送灶日”一景

      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神“朝天”,称“谢灶”。先一二日,街上就有卖纸扎的送灶轿子。二十四日晚上,民间把灶龛里的灶神请在堂上,以酒、果、牲醴、团子、元宝糖祭灶,祭毕,把神马送进纸轿焚化了,就算“上天”。元宝糖是以麦芽熬成饬糖,以为灶神上天奏事,难免多嘴,会说民间的坏话,就用粘牙的元宝糖封住他的口。送灶第二天就是掸烟尘,揩洗门窗,清除破烂,搞一次大扫除,准备干净舒服地过春节。

      十二月二十五日,家家吃“口数粥”,这是一种糖豆粥,用赤豆、桂花、姜屑、白糖熬粥,谓可辟瘟免疫。有趣的是,连所畜猫、狗也都算在“口数”之内。家人有作客在外者也得留下一盏。为了答谢一岁平安,要在除夕之前三四天内择日“谢年”。早几天已忙着磨粉、装糕、做团子,备作年节祀神、祭祖及馈赠亲友之用。上海人喜爱的年糕,一种是苏式方形的糖年糕,一种是圆形的米粉松糕。谢年的晚上,以香花、酒茶、三牲、鲜果、饼饵祭神,但必供上两盘年糕,加上一对元宝形的糖糕。祭时敲起年锣鼓,送神还要放爆竹,很是闹猛。

预备年夜饭,珍馐堆满架

      大除夕,家家户户更热闹。傍晚,悬挂出先人遗容(即画像,也叫作“真”)祭拜。接着吃“年夜饭”,称为“合家欢”。席上虽不乏珍馐美肴,却还要放上两样本地特产的菜蔬:炒塌棵菜和糖醋银丝芥。另外还得添上如意菜(黄豆芽)和发芽豆,含有“升发”之意。这一顿饭,倘有家人远出,也得添上一副杯筷,以示团圆无缺。

      春联,就在除夕贴出,也叫“春帖”,是由古时“桃符”演变来的,联语大多为四言、五言、七言,常见的是“聿修厥德,长发其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之类吉祥语。其次是贴彩印的“门神”,画面是唐朝的秦琼和尉迟恭,代替古时桃板上绘的神荼、郁垒,以镇邪辟恶。另外还要在屋内墙上及灶堂贴红纸写的“福”字。现今,贴门神和“福”字已不再流行,只春联还保存下来,只是内容已改成契合时代的新联语了。

1946年的上海,长辈过年给孩子发压岁钱

      挂贴年画,也是家家户户感兴趣的。旧时,上海旧校场就有不少彩印木刻年画和神模的作场,但出品不如杨柳青、潍县和苏州桃花坞等的精美。鸦片战争后,沪地又出现了石印画片。民国以后,则盛行称为“月份牌”的时装仕女和故事画,风格一变,颇受喜爱。除夕夜,人多通宵不眠,谓之“守岁”。堂上红烛高烧,满室生春,一家人围炉团聚,把酒笑谈,欢度良宵。是夕,尊长给幼辈“压岁钱”。旧俗,用红绳缀铜钱数十置于小儿枕下,祝愿其长命百岁。民国以后,则用银元包以红纸,在岁朝孩童拜年时授给他们。

      除夕之夜的街头,也不像常时那样静寂。凡香烛、酒酱、茶食、炒货、水果、陶瓷杂品、鞋帽、典当、烟纸等商店大多通宵营业;索欠的收账员匆匆来往;各行业投送拜年帖的也打着灯笼不绝于途……

清末民初,晚辈在正月初一给家里的长辈叩首拜年

      正月初一清晨,人们在不断的爆竹声中迎来了春节。这天,不论男女老幼,衣冠崭新,堂前点燃红烛, 以茶果、 粉 圆、 年糕祀神,以祈一岁康宁。拜祖先后,向长辈拜年,长辈给以糖果盘,装满“压岁果子”,其中少不了红橘、荔干、甘蔗之类,“橘荔”谐音吉利,甘蔗寓意“节节高”,均取吉祥之意。早餐吃汤圆、年糕或春卷。午饭是现成的丰盛肴馔。有些老年人在初一不沾荤,要茹素,叫作吃“三官素”。

      下午,访亲友贺年(或到初二、初三走动)。有时只送名刺一纸到友人门上,便算了事,这叫投“拜年帖”。往还答拜,称“飞帖”。张春华《上海岁时衢歌》写道:“满城裙屐此匆匆,宾主循环一例同;卓午出门归路晚,绕阶名纸拾梅红。”明文征明亦有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人嫌简不嫌虚。”写来也颇为风趣。款待来客则飨以元宝茶(“元宝”指青果)、糖果、花生、瓜子及汤团或年糕。

      初一当天,不扫地、不汲水、不乞火、不啜粥、不动针线。这些清规戒律现今都早已破除了。从初一到初五,商店、工厂均停业。

      岁首立春,旧上海也有迎春仪式:祭芒神,打土牛,以红绿绸结彩挂在土牛身上。仪式由地方官绅行于东郊,民众趋观。又设春宴,“荐辛盘”,吃春饼、生菜。民国后此风不存,但每年的历书上总画着一幅牧童鞭春牛图。

      初四晚或初五子时,商家接“五路财神”,所具牲醴,必有活鲤鱼一双,“鲤”与“利”同音,取发财之意。祭毕将鲤放生。是晚吃“财神酒”。

城隍庙的元宵灯会

      到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赏灯是件盛事。十三上灯(也叫试灯),十八歇灯,足足要闹六天。“上灯圆子落灯糕”,过元宵中午吃馄饨或面条,晚上吃汤团或小圆子(俗称珍珠圆)。

老上海街头的汤圆摊头

清末民初,山东淄川农民正月十五耍社火、闹元宵

      元宵前两日,灶堂就已点起“灶灯”,这是吴中传来的旧俗。元宵节是盛灯,各家门上和屋里都挂起各色花灯,如元宝灯、鲤鱼灯、象灯、花篮灯、荷花灯、荠菜灯、蛤蟆灯、鳌山灯、画舫灯、走马灯、双龙抢珠灯等,璀燦夺目。孩子们多在屋内外牵着兔灯玩。在城内闹市和桥梁都搭灯棚,层层挂灯。寺院则用竹竿扎“塔灯”。黄浦江畔和船上的桅杆也都挂上了灯,远望如繁星。郊外,田塍间挂起“望田灯”。清季还盛行“穿马灯”,灯为农妇自制,成队的壮年农民持灯串往各个村落,预祝丰年。“掉龙灯”也是农村元宵的热闹场面,各路数十条巨大的龙灯会聚腾舞,表演抢龙珠,鼓乐相随,欢声四起,在沪郊及嘉定南翔一带尤为盛行。张春华《上海岁时衢歌》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艳说年丰五谷登,龙蟠九节彩云蒸;瞥如声涌惊涛沸,火树千条滚龙灯。”

      上海城隍庙和春节风俗也有着密切联系。旧时,人们每在新正初一子夜时分赶到城隍庙去“烧头香”。以后几天香客不绝,而更多的是逛庙市。庙内商肆林立,百货杂陈;茶寮、书场也有几处,饮食店摊就更多了;再加露天设摊,摆着年画、春联、扯铃、风鹞及各种玩具,还有猴戏、杂耍等,吸引了大量游人,流连忘返。从初一到初五,士女骈集,人流如潮。清末至民国,豫园各处由各业分管,平时不开放,只有在春节,萃秀堂、点春堂和内园才酌情开放,供人游览。

元宵灯市风光

      每年正月初三,内园循例举行梅花会,初四起各业连日在庙中戏楼演“年规戏”,初六钱业又在内园祀城隍。元宵晚上,庙内灯市最热闹,有卖灯的,有赏灯的,熙熙攘攘。清末王韬的《瀛壖杂记》有一段城隍庙上元灯夜的描述:“上元之夕,罗绮成群,管弦如沸,火树银花,异常璀燦。园中茗寮重敞,游人毕集。斯时月明如昼,蹀躞街前,唯见往还者如织,尘随马去,影逐人来,未足喻也。”

      随着上海商埠的开放,外省人士纷纷来沪定居,五方杂处,各地风俗习惯也随之传入沪上,上述各种旧上海春节习俗有许多也已经改革了。

文章选自上海通志馆、上海滩杂志编辑部主编:“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上海滩》丛书”:《年味乡愁:上海滩民俗记趣》(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年)

编制:乔志远

审校:戴静怡

签发:吴一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各地春节习俗集锦
扬州人过年最讲究的习俗全在这里!
大年初一拜年的习俗和禁忌有哪些?赶紧认真看看
「作家新干线·散文」文哲|漫话过年的习俗与感受
这里是白城——年俗年味
苏州人过年,需要准备“十个元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