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宋建筑寻踪-正定四塔八寺访古
石家庄往北15 km,过滹沱河,有古城正定,与铁路拉来的国际庄不同,正定自古为历史名城,恒山,常山,镇州皆为其旧称,明代之后称真定,直至雍正年间,为避讳胤禛的读音,才改称正定,因此现在的正定大街上,仍能看见不少真定XX”的招牌。
城内古建众多,九楼四塔八大寺是正定的名片。九楼指东西南北四座城楼、四座角楼外加城内中轴线上的阳和楼,如今皆为复建。四塔指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须弥塔、临济寺澄灵塔和广惠寺华塔,有幸留存至今八大寺除四塔中提到的四座寺庙外,还有隆兴寺 (当地人称大佛寺)、崇因寺、洪济寺和舍利寺,这其中后三座已毁;隆兴寺保存的相对完整,寺内四座宋代建筑矗立千年;开元寺除须弥塔外还剩下半座唐构,在仅剩3.5座唐代建筑的中华大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天宁寺、临济寺和广惠寺内就仅仅只有佛塔留存,其他建筑都是现代复建的了。在九楼四塔八大寺之外,城内还有两座文庙和三处建于清末民国初的民居大院,也值得一观。
正定古建筑分布图:

整个正定建设的非常好,县城与古城完全融为一体,依旧是正常生活的状态,没有商业化。景点旁边的公共设施非常健全,公共厕所里有开水机,路边还有可选择温度的直饮水点,观光公交用的是复古铛铛车,发车频繁,这种便捷程度在国内少有城市能达到,极大的方便了旅行者。

正定古城南门城墙拍摄的古城全景

隆兴寺 (大佛寺)

门票:50元,游览时间:2 h

推荐节目:喜马拉雅APP中节目《艺术路书》Episode 35《河朔名刹隆兴寺》,节目本身是关于艺术史话题的播客节目,这一期是讨论了隆兴寺的历史,建筑和一些经典的文物

隆兴寺也称大佛寺,是正定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寺庙,其实,最初到正定访古的想法就是源于想来看一看这座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宋代寺庙建筑群和寺内的六处全国之最。

隆兴寺坐北朝南,始建于隋,北宋时扩建,现存四座宋代建筑,为天王殿、摩尼殿、转轮藏阁和慈氏阁。天王殿现做山门,检票口就设于此,大家忙着过闸机可能就错过了这座千年建筑。仔细看还会发现,天王殿的斗拱有两种形式,二跳以上是宋代原物,体型较大,而一跳明显小了很多,那是在清代时被抽换掉的,唐宋建筑斗拱硕大,出檐深远,而到了明清时期则变成了小巧而精致的样式,这种体量上的差距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另外,还画蛇添足一般的在每两柱之间添加了三朵补间铺作,反正我是没觉得有多好看。

宋代建筑:天王殿,现做山门,检票口也在这个位置

二跳华拱是宋代原物,体型较大,而一跳较小,是在清代时被抽换掉的

过天王殿,是清末民国初就已坍塌的大觉六师殿,然后就是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的摩尼殿了,在77-80年落架大修时在阑额等木结构处,发现了三处墨书题记,明确写出北宋皇祐四年的年代。此殿面阔七间,进深亦是七间,重檐歇山顶,东西南北四出抱厦,山花向前,是现存唯一一座北宋时期的十字型殿宇 (此为第一处全国之最)。南向抱厦柱头出斜拱,亦是建筑中最早于柱头出斜拱的实例,有很高的建筑价值。殿内彩塑为宋代原物,四壁均为明代壁画,不过最惹眼的是北壁的五彩悬山,其中的观音菩萨俗称倒坐观音,这并不是说观音像是颠倒的,而是一般寺庙中观音菩萨都是坐北朝南,立于殿内中心台座上,而这尊菩萨却是坐南朝北,在大殿后壁上,且造型优美,泥塑悬山这种造像方式也及其少见,令人印象深刻 (此为第二处全国之最)

宋代建筑:摩尼殿

南向抱厦柱头出斜拱,柱头铺作一般做承重用,出斜拱会导致承重能力减弱,装饰作用增加,此处是建筑中最早于柱头出斜拱的实例,之后的金代建筑中则相对多见。

摩尼殿转角铺作

摩尼殿北壁的倒坐观音

出摩尼殿,过戒坛,左右两侧分别是转轮藏阁和慈氏阁,均为明二暗三(一层和二层楼阁中有一暗层,主要起支撑作用)的北宋楼阁式建筑,其中的转轮藏阁内有国内建造年代最早的,体量较大的木结构转轮藏 (可以旋转的放置佛经的经厨,此为第三处全国之最),仔细一些可以看到这处小木作的斗拱出五跳,八铺作,是斗拱中的最高级别,由于全国的大木作建筑中没有发现八铺作的实例,只在这里能够看到。

隆兴寺-戒坛

转轮藏阁中的宋代转轮藏

再往北,大悲阁前还有两座很显眼的亭子,分别是乾隆碑亭和康熙碑亭,里面分别是这二人的碑刻,不过,最具价值的碑刻却是在康熙碑亭的东侧,这里有一处小砖房,里面有一通隋碑,全称《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简称《龙藏寺碑》(此为第四处全国之最),此碑记载了隆兴寺最初的建造年代-隋开皇六年 (586),且隆兴寺当时叫龙藏寺,隆兴寺这个名字是到清初才改的。这块碑后面还有一片碑刻,宋,元,明的都直接暴露在外,相比之下,康熙和乾隆显得太过土豪,两块清代碑刻还能享受专有碑亭的待遇。

隆兴寺内隋碑-龙藏寺碑

之后就到了隆兴寺主殿-大悲阁,这其实是一组建筑,目前所见居中的主殿大悲阁及两侧配殿御书楼和集庆阁均为1999年重建。但在民国时期,这里还保留着北宋的原物,只是中间的主殿大悲阁已残破不堪,不过两侧配殿还基本能看。比较可惜的是在上世纪三、四年代维修期间因为资金不够而采用了权宜之计,就是拆除两侧配殿,用配殿木料维修主殿,并且因为木料还是不够,从而导致了大悲阁面积的缩减。这个用了北宋木料修建的民国建筑因为资金和战乱等原因也不是很稳固,所以在99年又被拆毁重建,新建的大悲阁和两侧配殿并没有采用原来北宋的样式,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主建筑和历史上的其实没什么关系。所幸,殿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还在,这也是大悲阁的经典,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开宝四年即971)所铸造,为国内最大的古代铜铸观音像 (此为第五处全国之最),不过观音像只有身体部分和当胸合十的两只手臂是宋代铜铸,两侧的40只手臂为民国时期重装的木质手臂

隆兴寺大悲阁内-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宋代时期隆兴寺的主要建筑到这里就结束了,但现在大悲阁后还有弥陀殿和毗卢殿两座殿宇,其中弥陀殿是明代由民间集资所扩建。毗卢殿本是正定八寺之一崇因寺的主殿,崇因寺已毁,为方便文物保护将殿内明代青铜铸毗卢佛迁置于此(此为第六处全国之最)

毗卢殿内-明代青铜铸毗卢佛

2 开元寺和须弥塔

门票:20元,游览时间:1 h

开元寺是正定除隆兴寺外古建筑留存最多的寺庙了,和其他几处仅剩古塔的寺庙不同,须弥塔虽显眼却不是重点,来这里的人,更多的是为了那半座唐构-开元寺钟楼。国内现存唐代建筑仅有三座半,三座完整的分别是五台山佛光寺,五台山南禅寺和运城广仁王庙,均在山西,而剩下的这半座就是正定开元寺内的钟楼了。至于说这是半座则因为该钟楼发现时已经是混搭风,一层保留了唐代原物,而二层为清代补建。我们现在看到的钟楼风格统一,那是80年代文物修复时为了恢复唐代建筑原貌拆除了二层的清代阁楼,按照一层的唐构重建了二层,因此目前的钟楼是个唐代-现代的混合建筑。比较可惜的是并未在一层的梁袱草架里发现明确的题记,因此只能从建筑形制和木构细节中判断这是唐代建筑,80年代落架大修时在钟楼下地宫中发现了唐代钱币等文物,也为钟楼属唐代建筑提供了佐证,但无法提供更为确凿的年代。

半座唐构-开元寺钟楼

半座唐构-开元寺钟楼
除钟楼外,开元寺内还有须弥塔,三门楼 (复原建筑)和一块五代时期的碑刻。其中须弥塔是正定四塔中最高的一座 (高度:须弥塔 > 凌霄塔 > 华塔 > 澄灵塔)外形与西安的小雁塔很像,是典型的唐代风格,但实际是明代按唐代样式重修,是正定四塔中建造年代最晚的一座

开元寺-须弥塔

开元寺-须弥塔

开元寺-须弥塔一层最底下的八个力士

从布局来看,开元寺坐南朝北,中轴线上建筑均已不存,前部的三门楼复原了基座部分,可以明显看出有两种颜色的柱子,表面平滑的水泥柱是现代的,但另有少量石柱是原物,仔细找找还能发现有古人题记刻于其上。须弥塔和钟楼分列于中轴线两侧,并不符合对称的传统,而是塔与阁相对而立,这是佛教传入早期以塔为中心的寺院布局转变为唐宋以后以殿宇为中心的布局在过渡时期的经典实例,在国内也仅此一处

最后,说说寺内的那尊赑屃和它驮着的五代时期残碑,此赑屃个头为全国第一,常见的赑屃只到成年人的胯部,这一尊却比18的男生还要高。赑屃和碑刻已完全分离,残碑仅为原有的1/4-1/5大小,其上字迹还清晰可见。这块碑是后晋石敬瑭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功德碑,五代时期各节度使拥兵自重,此碑越制已不止一个级别,不过若不是此等野心也看不到这样巨型的碑刻。安重荣一向看不上石敬瑭对契丹人的奴颜婢膝,后起兵反晋,兵败被杀,此碑立了没几年就又被砸毁,埋于地下,也因此没经过日晒雨淋,其上文字才如此清晰。

开元寺-五代时期赑屃

开元寺-五代时期残碑

开元寺-五代时期残碑碑首

天宁寺凌霄塔

门票:15元,游览时间:20 min

天宁寺虽称寺,到现在也就仅剩下凌霄塔了,该塔始建于唐,宋金时大修,现为宋代遗存,此塔从外形上能看出不太统一的造型特征,一到三层为砖仿木结构,四层为半砖半木结构,五层及以上为纯木结构,这种混合材质的塔在国内极为少见。另外,它是全国唯一的使用了塔心柱结构的古塔,由于下面三层是砖结构,因此塔心柱插入到第四层,用于稳固其上的几层,不过这种构造从外观也看不出来,只能当做知识了解了。

广惠寺华塔

门票:15元,游览时间:20 min

广惠寺始建于唐代,本也是正定的八大寺院之一,但到如今除了院内华塔再无其他建筑遗存。华塔是塔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制,其上半部因装饰有繁复的花样,形似花束,故称花塔,古时通用,又称华塔。华塔这种形制多见于宋和辽金时期的这不到三百年间,因此现存实例极少,正定这座外观设计精美繁复,底座还有形似金刚宝座塔的一座主塔和四座小塔加持,非常值得一观。如果不想买票,寺外其实也是能够看到的,窃以为最好的拍照角度是写着广惠寺的西侧外墙马路对面,三个大字写意而舒展,更添几分灵动的美感。

临济寺澄灵塔

门票:无,游览时间:20 min

临济宗是禅宗南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由唐代高僧义玄禅师所创立,其发源地就是正定的临济寺,因此,寺内澄灵塔有义玄禅师衣钵塔一说。塔身形制为密檐式砖塔,由于塔檐用绿色琉璃瓦装饰,故俗称青塔,这里是正定四塔中唯一不收门票的地方,和其他三处以游客为主,仅剩古塔,意境清幽的寺塔不同,临济寺香火旺盛,绕塔礼佛的信众熙熙攘攘,寺院除了将留存下来的古塔做文物保护外,还重建了大雄宝殿,三圣殿等主要殿宇,两侧配殿则设置了饭堂和住宿,方便群众礼佛。

府文庙和县文庙

门票:均无,游览时间:各10 min

正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曾为县衙也做州府,因此留存下两座文庙。全国的文庙格局大同小异,棂星门-泮池-状元桥-戟门 (俗称大成门)-大成殿沿中轴线一字排开,东西向则多设有乡贤祠和名宦祠。正定的这两座文庙建筑均有部分缺失,府文庙仅剩戟门为元代建筑,戟门前的棂星门,泮池等均为现代复原重建,戟门后的区域已是住宅小区,连复建的空间都没留出来,因此也就没有大成殿。县文庙最老的建筑则是大成殿,根据建筑形制判断可能为五代时期遗存。虽然县文庙本身建于明朝初年,但利用古代留存建筑扩建也属正常,这座大殿本身的建造年代早于整体建筑群也就不足为奇了。

府文庙-元代戟门

县文庙-五代时期大成殿

三座大院

王家大院:门票15元,游览时间:10 min

马家大院 (元曲博物馆):门票无,游览时间:10 min

梁氏宗祠:门票10元,游览时间:10 min

这三处应该算是正定的小众景点了,我去的时候正赶上促进旅游的免门票活动,因此就都转了一圈。其中王家大院是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元老王士珍的故居,小院清幽,有几分意境;马家大院现作为元曲博物馆免费开放;梁氏宗祠只剩一进院落,里面是图片展览,基本没留下印象,如果收费的话属实不值。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

马家大院-元曲博物馆

梁家大院

美食

郝家排骨

王家传统烧卖


赵氏牛肉罩火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楼:正定古建筑与正定城
河北小县不简单,藏着11处国宝古迹却鲜有游客,其中唐代木构很出众
造像之美(3)
循着梁思成的足迹,探访正定古建筑
周末去石家庄转了两天,回京开始做总结[偷笑]正定四塔广惠寺华塔(
寻访古塔之正定开元寺须弥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