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平民国档案】黄烟起处暗长空(四)作者:陈雅琴

风暴来袭:全面禁烟政令的发布

张学良从1928年主政东北伊始,就开启了少帅时代的毒品严禁风暴。期间,档案中涉及烟毒的记载有千余条之多,满目都是严厉禁烟禁毒的信息,诸如各种训令、布告、呈、切结、草供等,既有政令规章,也有禁毒案例,尽情映射出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严禁的决心和魄力。

259卷档案文件

1、康平县政府为鸦片流毒对于民生贻害之深甚于洪水猛兽请立即督饬各区一体严密稽查认真拿禁事给康平县公安局的训令,发文时间1929年5月7日。

2、康平县公安局为鸦片流毒对于民生贻害之深甚于洪水猛兽请立即督饬所属一体严密稽查认真拿禁事的训令,发文时间1929年5月12日。

县政府给公安局的训令内容是:鸦片流毒对于民生贻害之深甚于洪水猛兽,此前政府收买烟土,在大城市不惜捐弃巨资委诸一烬,以表示厉行烟禁之决心。国民政府成立后迭颁禁令严定专条,期望人民的觉悟,各城市纷纷成立国民拒毒委员会,禁毒之事没有一天停止。关于康平县禁烟之事,经过前任的努力,私种一事已经肃清,私运、私售、私吸者依然众繁。本县长下车上任伊始,深深思虑毒卉的害处,有同附骨之疽,小则累及个人之身家,大则惹起国际之交涉,瞻念未来,不寒而栗。若不积极进行禁止,何以肃烟禁服信约?县政府除布告外,仰局长立即遵照督饬各区分局一体严密稽查、认真拿禁,毋稍疏懈。落款签名:县长文子铎。

公安局的训令内容只有寥寥几行,大意是:奉县政府训令,令各分局遵照执行,严密查拿,倘敢疏忽,予以究责。落款签名:公安局长罗赞卿。

从这两条训令中,我们能得到一个信息,康平县禁烟形势很不乐观,截止此训令签发之日,仅仅肃清了私种之事,私运、私售、私吸现象还屡屡发生。总之,此前政府虽然一直在禁烟禁毒,但是很不彻底,此时开始,政府下决心严禁。

从时间看,1929年5月正值张学良主政的第一个春天,档案极好地印证了张学良厉行严禁的状态。而刚刚上任的康平县长文子铎,看到的是毒品泛滥的不堪现状,所以,他奉命张贴布告、下达训令,严令禁毒。

2697卷档案文件:

1、辽宁省民政厅为认真拿办烟赌以保治安请遵照督饬所属认真办理具报事给康平县政府的训令,发文时间1929年7月5日。

2、康平县政府为认真拿办烟赌请转饬分局遵照办理具报事给康平县公安局的训令,发文时间1929年8月12日。

3、康平县政府为送禁烟肃清切结请鉴核备案事给辽宁省民政厅的呈(附切结),发文时间1929年8月25日。

4、辽宁省政府为抄发辽宁全省禁种罂粟办法请遵照办理随时具报事给康平县政府的训令(附辽宁全省禁种罂粟办法),发文时间1929年10月8日。

5、辽宁省民政厅为康平县政府送禁烟肃清切结请鉴核事给康平县政府的指令,发文时间1929年10月8日。

6、康平县公安局为抄发辽宁全省禁种罂粟办法请各区分局遵照办理事的训令,发文时间1929年10月23日。

7、辽宁省民政厅为抄发辽宁省禁绝鸦片及代用品实施计划请遵照切实办理具报事给康平县政府的训令(附辽宁省禁绝鸦片及代用品实施计划;切结式样),发文时间1931年6月26日。

8、辽宁省民政厅为依照禁烟法令及内政会议决议历行禁烟办法八项请遵照切实办理具报事给康平县政府的训令,发文时间1931年9月12日。

356卷档案文件:

1、辽宁全省公安管理处为抄发辽宁全省禁种罂粟办法请转饬所属遵照办理事给康平县公安局的训令(附辽宁全省禁种罂粟办法),发文时间1929年10月19日。

2、康平县政府为抄发辽宁全省禁种罂粟办法请遵照迅速转饬各分局暨各村自卫团一体遵办并将办理情形随时具报事给康平县公安局的训令,发文时间1930年2月28日。

3、康平县公安局为抄发辽宁全省禁种罂粟办法请各区分局遵照迅速转饬各村正村副暨自卫团等一体遵办并将办理情形随时具报事的训令,发文时间1930年3月3日。

……

这些训令,有辽宁省级机关下发的,也有康平县级机关转发、抄发的,都是张学良时代的禁烟政令,滚滚而来的气息都是关于严禁的。训令的背后,当然是张学良严肃的面容和厉行禁烟的勃勃雄心。

皇姑屯事件后,年纪轻轻的张学良身负家仇国恨,开始主持东北大局。那时他正身受烟毒的煎熬,深知吸食鸦片的痛苦和危害,为使东北百姓早日摆脱毒害,他坚决推行全面禁烟禁毒政策,这也是他的重要新政之一。

1928年8月,他下令颁布《奉省令布告禁烟》,考“奉省近两年来施行寓禁于征之禁烟劣政,虽云为筹巨款,但病民弱种遗害匪浅”,张学良认为劣政“为一时权宜之计,无可力阻,兹者军事结束,军费减少,此种劣政绝端不宜”,所以决定从1929年起一律严禁。

在他的主持下,1928年12月5日,东三省保安司令部发布禁止军人吸食鸦片的第799号训令,限定当年年底,主管长官具保戒除。接着又颁布了《东三省暂行禁烟条例》,规定“破获私售烟土,无论其多寡,悉付当众焚毁,并加以严重惩办。”还召开东三省禁烟会议,动员在全东北开展禁烟运动。同月7日,张学良电复南京全国禁烟委员会称:东北采取“严厉主义”之禁烟办法,即实行禁种、禁运、禁吸、禁售,以达到清本塞源之目的。

据此,本部分开头文子铎训令的全部内容,就都找到他遵行的渊源了。

我们欣喜地看到,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当局下达了严厉的禁烟禁毒政令,他大力支持民众拒毒运动,与拒毒领袖阎宝航、车向忱等人私交很好。诸位活动下脑筋,稍稍想一下就知道,要是没有张学良的大力支持,中国禁毒史上赫赫有名的沈阳小河沿焚烟运动(文章后部分将详细讲述),怎能大张旗鼓地开展?

可以说,张学良时代开启了全面禁烟风暴,大大启迪了全民对毒品的认知,拒毒运动也风起云涌。

因日本人拥有治外法权,不受中国法律制裁,张学良时代,并没有真正取缔日本人的贩毒行径,因而地下贩卖并未彻底杜绝。

随着九一八的炮声响起,东北军撤进关内,伪满洲国成立,张学良的禁烟成果几乎全部化为乌有。

尽管如此,张学良主政东北期间采取的厉行严禁政策,为当代东北禁毒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康平县奉令一路禁吸、禁售、禁种,留下了许多严禁的档案文件。我一路捡拾,从中看到了康平禁毒的可喜成果,也看到了无法尽除的顽固病根。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那些“瘾君子”的无奈;

“剪不断”,售贩毒者屡禁不止,身后的魔影太过强大,难以剪除;

“理还乱”,烟赌共生的乱象层出不穷,无法理顺肃清;

“是离愁”,烟匪同生,他们是难舍难分的双生同体,缔结了罪恶的孽缘;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最令人难以容忍的滋味莫过于我们对官员涉毒犯罪的痛恨,穿着禁毒的外衣,却大行吸毒贩毒的勾当

期间,最令人费解的是善于缉拿烟犯的猛人的另类结局;最令人振奋的,是精英领袖们引领的民众拒毒运动,他们的辉煌漫透时光,一直闪耀在天际。

为伊憔悴:屡禁不止的吸毒

蓝天、白云,大地、飞鸟,清风、朗月,有万物生灵相伴相生,这个世界是如此美丽,我们的人生是如此幸运。

可是,你可曾想过,那些被烟枪中的黄雾缠绕的人生,还会心怀希冀吗?那些被毒针刺破的畸形生命,还会梦想未来吗?

普通人一旦沾上毒品,短时间内会迅速沦陷、上瘾,沉溺于迷幻的快感中难以自拔

为那一口“烟”,为那一种“飘”,究竟有多少美妙的青春被吞噬,多少纯真的理想被击垮,多少幸福的家庭被破碎?

“为伊消得人憔悴”,他们不惜为那一缕缕淡黄的烟雾、一针针带血伤痕枯槁肉体,散尽家财国财,直至碎裂生命。

张善的颓

356卷档案文件:

1、康平县公安局第四区分局为送烟犯张善原告白万义及烟具草供结证等请查收转送事给康平县公安局的函(附张善的供词;甘结;白万义的供词),发文时间1930年1月27日。

2、康平县公安局为送烟犯张善及报告人白万义并烟具草供切结请收讯事给康平县政府的呈,发文时间1930年1月27日

话说1930年1月21日,法库县西火石岗子村民白万义,兴冲冲地赶着小驴车,到康平县关家屯走亲戚。他时年29岁,血气方刚,喜欢打抱不平,颇有正义感。

26日晚,白万义来到区公安分局报案。原来当天晚上,他踏着咯吱咯吱作响的积雪,在路上闲逛,路过村民张善家看到灯已经熄了,却有一团诡异的红色亮光明明暗暗地闪烁着。还算见多识广的他马上意识到,这家有人在偷吸大烟!

白万义素来痛恨大烟,他的父亲因为吸大烟,差点把本来挺富裕的白家败祸一空。如今,他的父亲已经离世多年,但是,他深深记得父亲临死前的枯干模样。都是大烟惹的祸!他在心里种下了仇视大烟的种子。

此刻,看见有人偷吸大烟,激起了他心中的怒火,心想,政府三令五申,严禁吸食,这家人怎么还顶烟上?

不可以呀,得管!

心念自此,白万义踏着白茫茫的积雪,在白月光的陪伴下快步赶到四区公安分局,正赶上公安一分局分局长衣国玺值班。

衣局长正百无聊赖地摆弄着手里的配枪,冰天雪地的季节,值班室阴冷阴冷的,空荡荡的屋子,一点儿声息也没有,可没有家里让人觉得温馨。

脑海里闪过夫人的笑脸、孩子的打闹,还有热乎乎的炕头,他无声地笑了。家,是他最爱的地方。

就在这时,外面进来一个人,说是报案的,有人吸毒。衣局长马上来了精神,夫人孩子的笑脸,一下子隐没了。他打量一下来人,十分陌生,他知道不是自己辖区的,辖区内的人他都能认个大概。他问明来意,马上召集两名警察,带着报案人白万义来到关家屯。

此时,张家那诡异的红色亮光早已没了踪影。衣局长带人直接敲开张家屋门,借着灯光,看到柜子上有一套烟具,烟缸里还留有少许烟灰。可能是认为黑灯瞎火地不会有人来吧,烟具没被隐藏。

衣局长讯问烟具的那一刻,张善一下跌坐到炕边。他时年27岁,本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

27岁,正该是精力旺盛的大好年华,可是张善却瘦弱不堪,仿佛一阵风吹过就会倒下的样子。

衣局长命令手下找来村正和左右邻居,当场取了供词,然后,把白万义、张善都带回警察分局,继续讯问详情。

此时的张善低垂着头,仿佛连坐着的力气都耗尽了。他有气无力地交代说,他从去年开始生病,身体疼痛难忍,整夜不能安睡。听人说吸大烟可以缓解痛苦,他就买来试试。确实,吸上时疼痛缓解了,就一吸不可控制。现在病没好,又染上鸦片瘾,家产让他败得差不多了。本来他家人都是一老本实的农民,因为勤劳肯干,日子虽不是很富裕,但是也不愁吃穿,挺让人羡慕的。可自从他吸大烟后,一切都变了,家里越来越穷了,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全家人都为他忧心,郁郁寡欢。

他也不想这样,疾病和大烟让他颓废。

颓,是他近来惯常的状态,一个念头一直在他心里挥之不去,他总觉得自己某时一旦睡着,可能就再也醒不了了,他没有未来!

张善说着,脸上露出了绝望的颓废表情,停一小会又说:“我身体不行了,其实,我真想好好活着,相对死亡来说,我还太年轻啊!”

衣局长忽然心就痛了,他放下记录的毛笔,心里翻腾着难言的悲悯,说,靠大烟治不了病,很愚昧,还得靠自己,把大烟戒了吧!

此时,报案的白万义听到张善说出吸大烟的真相后,也颇有几分同情,对着这样一个摇摇欲倒的生命,他很想安慰他,可说什么呢?说什么似乎都太晚了,病痛和鸦片把张善摧残得几近油枯灯尽。他下意识地看看自己强壮的身体,怜悯地说:“再别抽这催命的大烟了,有病治病吧。”这话一出口,他自己都觉得苍白。

张善看看他,苦笑了两声,什么也没说。“是啊,有啥好说的?也许明天,世界上就没有我了。”张善颓颓地想。

终于录完口供,安置好白万义和张善,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衣局长合衣躺下,睡意全无。他又想家了,想亲口告诉家人,像他们一样,没有疾病没有毒品侵害的生活,该多好!

康平县公安局、公安分局、公安分所、公安大队等明察暗访,四处逮捕,因而,像张善这样被捉拿的吸毒犯,在张学良时代的康平档案中五花八门、事例颇多。

脱寡妇的放浪

337卷档案文件:

1、康平县公安第一区分局为送赌犯(原档案错误,实际是烟犯—作者注)张玉林脱李氏周起祥及烟具证据等件请鉴核收讯转送法办事的呈及康平县公安局的指令,发文时间1931年3月18日。

2、康平县公安局为送吸烟犯张玉林周起祥脱李氏及烟具草供请鉴核收讯事给康平县政府的呈(附草供),发文时间1931年3月19日。

东北的三月,冰天雪地,一派北国风光。1931年3月17日深夜一时,公安一分区分局长冯兆勋带警巡逻。

那时候的一区辖地是康平县城,是县公署所在地,重要机关、学校、商贸、工厂等都分布在这里,因而一分区的社会治安更显重要,分局长当然也是精选出来的。

冯兆勋读过私塾,有文化,高高瘦瘦的,看起来一脸儒雅,可是做起事情来却雷厉风行。

他会把每一件需要记住的事情,清晰地写在工作本上。他,注重细节。

他记得辖区的每个边边角角,清楚每户人家,熟悉每个人。确实,他擅长记忆,甚至记得谁家少了一条狗,谁家又多养了一只猫。他记得每个人的笑和善,当然也记得每一个人的非与恶。这也是一种不得已,职业需要啊。

比如居住在县公署驻地再往北的脱寡妇,一直像个刺一样在他心里横着。脱寡妇今年45岁,丈夫早亡。年轻时长得美,至今仍喜欢涂脂抹粉。说话时眼神漂移,声调里有几分嗲气。说实在的,他心里多少有几分讨厌这个半老徐娘的女人,不喜欢她的放浪与耍泼。

人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这话用在脱寡妇身上,真是一点不冤枉她。她喜欢招揽闲人,喜欢在一群人中间挥洒穿梭、嬉笑怒骂。

脱寡妇家招的那些人,多是些地痞无赖二流子,说白了都是些打哈哈凑热闹不务正业的问题分子,这些人在一起,整天不研究正事,都是琢磨些偷鸡摸狗赌博抽大烟之类的勾当,想想都头疼。

脱寡妇喜欢占便宜,占不到便宜就觉得自己吃亏了。有她的地方,就有是非,常常弄得四邻不安。这不,最近因为房子问题和隔壁老于家吵得不亦乐乎。

按理说,他们的房子纠纷,公安分局已经出面调停过了,问题已经解决了,可就是因为她没占到便宜,依旧处处找茬,和人家不依不饶。

凡事总得讲个公平是吧?你和脱寡妇说这,她准和你急眼:“公平是啥?有钱长得好看吗?没有啊,那就啥也不是!”

想到这,冯局长皱下眉头,真难管理!管深一点,她就哭天喊地耍赖皮,有时还一哭二闹三上吊个没完没了;管浅一点呢,她根本不当回事。没法说,典型的问题人物。

深夜一点钟,正是大家熟睡的时候。万物仿佛都已入眠,北风却不肯停歇,还有惊梦的鸟儿发出零星鸣叫,东一声,西一声。

这个时候出来巡逻,除了密切注意盗贼土匪外,多是期望能抓到一个半个吸大烟或是赌博的,尽到护卫地面治安的职责。

正走着,前面就到脱寡妇家门前了,冯局长他们听到里面还有人在说话,凭警察的直觉,他断定脱寡妇家肯定有事。他叫过来一个手下说:“去,听听她家啥情况。”

不一会儿,手下回来报告说,屋里应该有三个人,在说和老于家吵架的事,估计脱寡妇白天又开闹了,还说大烟什么的,他们肯定在抽大烟。于是,他们叫门进了屋子。

里屋的炕上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亮着一盏灯。灯的样子虽然有些粗糙,但是,一看就知道是烟灯。桌面上还放着三份大烟,有一份是打开的,大烟旁边有一个烟挖,烟缸里有少许烟灰。炕边上放着一支烟枪,冯局长走近一摸,还热呢,显然刚刚有人在抽!继续搜,又搜出烟斗一个,纸灯罩2只。冯局长命令手下把三人连同烟具、烟灰,一起带警局。

第二天上班后,开始取口供,冯局长亲自审问。

首先审的是脱寡妇,她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问:你抽大烟多长时间了?

答:今年才开始的。我今年得病了,浑身哪都疼,一宿一宿不能睡觉。听别人说抽大烟能止疼,我就买来抽点儿。

问:你平时抽大烟吗?

答:平时不抽,没烟瘾。

问:今天为什么抽?

答:我和隔壁老于家又因为房子的事儿吵架了。我找人帮忙说和,也不好使,足足吵了一整天。气死了,心脏难受,就点上灯想抽点大烟缓解一下。

问:张玉林、周起祥抽吗?

答:他俩不抽。

问:那桌上为什么是三份大烟?

答:几份还不都一样,抽才算。

问:你要老实交代,乱说,惩罚加倍。

答:那你别问我了,他们的事儿,你问他们去!

再问,她就开始耍泼,说话开始漫无边际,喋喋不休,说什么警察办案有偏向,房子的问题解决得不公平,偏袒老于家,欺负她孤儿寡母之类的话。说到激烈处,又开始哭哭闹闹。讯问只好暂停。

张玉林是马莲屯人,今年31岁;周起祥是三区周家窝堡人,今年37岁。冯局长审问时,他们坚决不承认自己抽大烟,只说脱李氏与于姓邻居因为房产发生纠纷,傍晚时分,把他们找来帮忙说和。天晚了,就住下了。

问他们两个人抽不抽大烟,他俩说不抽。冯局长只好写呈上报给县公安局,并说明结论:吸食鸦片,事干禁例,职未敢擅理”。

县公安局接到分局的呈后,经过研究调查,下达了指令:三人围卧一灯,又是当场拿获,证据确凿,自无疑义,理合将烟犯张玉林等三人一并认定,待鉴核后,转送法办执行。

禁吸案例简拾

337卷档案文件:

1、康平县公安第九区分局为送烟犯李煦峰及草供请鉴核转送法办事给康平县公安局的呈(附草供),发文时间1931年2月10日。

2、康平县公安局为送拿获吸烟犯李煦峰及烟具草供请鉴核讯办事给康平县政府的呈,发文时间1931年2月14日

1931年2月10日,据土井山居民陶万镒举报说,李煦阳吸食鸦片,恳请查拿。

公安九分局分局长张森林当即派警员前往。警员带领村正进入李煦阳家时,李煦阳已经逃跑。警员和村正等一起搜出烟具一套。据李煦阳的家人说,烟具是李煦阳的哥哥李煦峰的。警员拿获李煦峰,把他同烟具一并带到分局。

李煦峰供称,他今年32岁,烟具是他的不假,但是他不吸大烟。去年一月,因气虚吐血,无奈之时买的烟具,吸一个月病好就戒了。

经调查,李煦峰、李煦阳哥俩都有烟癖。李煦峰却咬死不肯说出实情,真是狡猾呀!

分区警方当即取了草供,备文送请康平县公安局。公安局经过审核,认为证据确凿,下令继续捉拿烟犯李煦阳,同时将李煦峰案送至县政府审定。

259卷档案文件:

康平县公安局为拿获烟犯王殿选吗啡犯王悦仁连同烟盒吗啡供结送请收审罚办事给康平县公署的呈(附单据;供词2纸;报告书),发文时间1929年3月24日。

1929年3月24日,三区顺山屯村民庞景和到县公安局举报,他的东邻王殿选素有大烟癖,儿子王悦仁染吗啡瘾。

王殿选65岁,王悦仁35岁,他们整夜招揽无赖,其中染毒者颇多。庞景和怕以后被株连降罪,所以来公安局举报,请求捉拿惩办。

公安局迅速出警,王殿选父子正在吸大烟、打吗啡时,被当场拿获。

259卷档案文件:

康平县公安局为拿获吗啡犯李张氏连同草供及药针送请收讯罚办事给康平县公署的呈(附切结;李张氏的供),发文时间1929年3月7日。

381卷档案文件:

康平县公安局为法库县公安第四区分局局员杨汝昌吸食鸦片连同证物送交法库县政府依法讯办请知照事的训令,发文时间1930年9月7日。

……

一个个吸毒案例,后面摧残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完整的家庭,还有社会风气,甚至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能不令人痛心?

中国自烟毒开始漫延以来,主张严禁的有识之士颇多,也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典故。

大文士徐赓臣有抽大烟、扎吗啡的恶习,后痛下决心戒除,公开写诗铭志,“猛醒真成换骨丹”他晚年病重期间,腹痛如刀绞,汗淋雨下,家人让他吸烟止疼,至死未抽一口。

为劝戒世人,他以身说法,创作了《鸦片词四十八首》《戒烟弹词四首》《劝戒吗啡词》《吗啡铭》等。他的诗词赋洋洋上万言,说尽了吸毒之害,痛斥外国侵略者用毒品毒害国人的险恶用心

鸦片词之六

烟枪不寻常,看携来,尺许长竹头甘蔗多般样,银斗生光、玉牢镶,几多性命由它丧果锋芒,顾名思义,不愧号为枪。

鸦片词之八可叹富家郎,要趋时,没主张,无端上了终身当。何必赌场,何必宿娼,管教断送洋烟上。烟灯一盏,烧尽好田庄。

他的诗词赋用心良苦,诚恳劝猛醒”。

为伊消得人憔悴

上述康平档案中这些禁吸案例,是张学良时代厉行禁吸的活证据。

1928年12月8日,张学良向全国禁烟委员会表态,关于禁吸是这样说的:从严取缔,“如经查获私吸即施以科罚,或拘禁于戒烟所。”他还颁布了《禁烟善后规章》,规定:“以十八年(1929年)三月一日完全禁绝,初犯入所看戒,再犯枪决”。可见,禁吸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措施不可谓不严苛,可依然屡禁不绝。

毒品害处这么大,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吸食?那一株株曼丽多姿的罂粟,怎么就演化成毒品了呢?

罂粟最初引入中国时,是当药、当补品用的,名声可没现在这么坏。宋代许多名人还是罂粟“代言人”,用来做食疗比如苏轼曾有诗,极言罂粟食用的普遍“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罂粟汤”大诗人陆游半夜醒来拿罂粟汤当水喝取代一直以来笃信的道家仙丹明代以讹传讹,认为罂粟有“壮阳”的功效……

罂粟的衍生品鸦片传入中国之初,很贵,民间很少吸食然而随着罂粟的大量输入、种植,吸食者大量普及,吸食的害处日益明显

民国时期,种植罂粟日益生财之道,农民被鼓励甚至是种植罂粟

大街小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一座座大小不一的烟馆,购烟泡”(经过烘烤的鸦片膏供瘾君子吸食形成了社会各界上上下下都在抽大烟的混乱景象。

民国吸食鸦片的烟民

在民国的烟馆里,许多人都躺在床上,把烟泡放进烟枪,再靠近烟灯,慢慢加热成稀泥状,等到冒泡时候就可以吸食了。

由于罂粟的大量种植,鸦片价格开始普遍走低,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可随时随地吸食。不管富人还是穷人,男人还是女人,吸食成瘾者众多

民国吸食鸦片的女烟民

各种吸烟桥段不断上演。比如有的行路的脚夫,路上休息时,第一件事不是喝水吃干粮,而是美美抽两口吸一筒;特别穷的人买不起大烟,甚至收集包烟泡的纱布冲水喝,聊以过瘾;地方部队有时用大烟充军饷,不少军人成了缺失战斗力的“双枪”(战时杀人枪、平时大烟枪)兵。

吸食大烟让人麻木,吸食之后会产生一种放松和兴奋的幻象。人一旦沾上大烟,便会万分迷恋那一缕缕淡黄的迷雾,不思进取,只知道浑浑噩噩地日子。如果是军人食用,试想凭着羸弱的身躯,战斗力何来?张学良禁毒销烟的一个重要原因军队无战斗力,怎能在军阀混战中胜出?又将如何抵御外敌?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由于日本浪人的私运,辽宁成为全国烟毒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烟馆和吗啡馆在辽沈地区遍地生根,仅在沈阳的日本租借地便有鸦片烟馆200余家,吗啡馆10余家,至于诸如饭店、旅馆与妓院等,私卖私吸者更是数不胜数。

沈阳的烟风如此,康平县的禁吸状况不尽如人意,就可想而知了。

罂粟,有着妖娆花色的绝美生命,是一切毒物的来源。

问世间毒为何物,依然是百变罂粟。它令你“衣带渐宽”,消得你“人憔悴”。如若把罂粟比作另一种植物,一定是带刺的玫瑰如若比作人,一定蛇蝎

罂粟之美,可远观,不可亵玩

选自康平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三辑《追寻历史的足迹——民国档案中的康平》

作者简介陈雅琴,辽宁省传记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专著《烽火三年》,任《中国共产党康平县历史(第一卷)》执行主编、《艰苦卓绝 奋斗不息(李涛同志革命工作生涯)》《康平地名概览》执行副主编。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禁烟英雄”林则徐,为啥偷偷的告诉朝廷,全民种大烟?
民国时期的禁烟情况
鸦片为祸解放前,甘肃毒害有多大?
林西禁烟三十二载
禁毒:危害热河几百年的鸦片之害是怎样被消除的
抗战时期毒品在唐山的泛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