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典型病例-肾盂癌

男,71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2天”于2014-08-31,09:25步行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罗家鑫,男,71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2天”于2014-08-31,09:25步行入院。
2.现病史:患者于2014年8月2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血尿,为全程,无痛性,鲜红色,偶伴有血凝块,自服云南白药胶囊后效果不明显,无发热,无腰痛,无恶心呕吐感,无尿频尿急尿痛感,于2014年8月31日在我院门诊就诊,行彩超示:右肾盂弱回声,不除外占位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前列腺术后,前列腺结石或钙化(经腹)。门诊以“右肾占位性病变”收入院。患者目前精神尚可,体力正常,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小便如上述。
3.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诊断Ⅱ型糖尿病十余年,目前通过饮食控制可。2006年在161医院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2011年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当地进行。

检查所见:
        送检(右)肾、输尿管及部分膀胱组织,其中肾10.5x6x5cm,切开于肾盂处见一4.5x3.5x3.5cm的菜花样肿物,实性,质软,边界尚清,肾其余切面皮髓质结构存在,未见明显肿物;部分膀胱组织一块,大小为2x1x0.6cm,输尿管长18cm,直径0.3-0.5cm,黏膜内壁稍粗糙。

印象:
        (右肾盂)高分化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输尿管残端、肾门血管、肾周脂肪和少量膀胱均未见癌组织

建议:
        CK7(+),CK20(-),P63(++),P16(-),P53(+),Ki-67灶性(+)达30%。  


    肾盂癌占肾肿瘤总数的10%左右,其发病率有地区差别。大多数为移行上皮癌,少数为鳞状上皮癌及腺癌。肾盂长期受到慢性刺激,如结石和炎症,有时可诱发肾盂鳞状上皮癌或腺癌。鹿角形肾结石有较高的移行上皮癌并发症。30~50%肾盂移行上皮癌患者可同时出现膀胱移行上皮癌。如肾盂与输尿管同时有肿瘤,则出现膀胱癌的可能性增至75%。肾盂癌最常见的症状为血尿。肾盂造影常可显示肾盂内有充盈缺损。CT检查有助于观察肿瘤形态为乳头状抑广基型并可明显地区别肾癌与肾盂癌。恶性程度较高者尿中找到癌细胞的阳性率较高。有条件时,可行输尿管肾盂镜检查及擦刷活检。肾盂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肾盂移行上皮癌患者应将患肾连同输尿管及输尿管口周围膀胱壁一起切除。这类患者如行肾盂癌局部切除,高度恶性者近乎100%将复发,低度恶性肿瘤50%左右复发。

肾盂癌的CT表现:

1:CT平扫病灶呈圆形、分叶、不规则形,位于肾窦内的圆形或不规则肿块,较大病灶多呈不规则形,可引起肾积水及肾盂肾盏的变形,并可累及肾实质。

2:肿块的密度一般高于尿液,低于正常肾实质。

3:增强扫描肾盂癌为少血供肿瘤,所以一般呈轻到中度强化,与正常肾实质明显强化呈明显的 对比反差,更能显示出病灶的轮廓大小,延迟扫描肾盂呈充盈缺损。

签别诊断:

1、肾集合管癌:两者均属于尿路上皮癌,在影像学上较难区分。但集合管癌起源于肾盏髓质,中心位于肾髓质内,多同时累及髓质、肾盏和肾皮质,有时还可累及肾盂;而浸润性肾盂癌的病灶主题位于肾盂肾盏,多可见到软组织肿块,肾窦脂肪一般向外侧推移,病灶多不累及肾皮、髓质。
2、肾窦型淋巴瘤,血尿少见,CT平扫和增强扫描与肾盂癌重叠征象较多。
3、典型肾细胞癌(透明细胞癌):呈圆形,有包膜,为富血供肿瘤,动态增强皮髓交界早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强化下降。肾癌有明显的肾实质内占位效应,容易导致肾轮廓局部隆起性改变;肾癌一般不影响肾功能。
4、肾盂内的结石、血块以及坏死组织为相对常见病变,平扫容易与肾盂癌混淆;但是,结石、血块以及坏死组织都无血液供应,动态扫描缺乏强化,容易与肾盂癌区别。
5、肾盂旁蔓状血管瘤可有,平扫境界清楚,增强扫描强化显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右肾盂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不会痛的血尿,可能是癌前症状!大家一定要当心了!
【血尿是怎么了?不疼的血尿,可能是泌尿系...
肾盂癌为什么要切这么多东西,看完你就知道了
肾盂输尿管病变的影像诊断思路
血尿6个月,凶手竟是“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