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腹腔巨大肿块,等你分析丨读片专栏 499期

china-radiology

R

医 学 影 像 园

医学影像园网站(www.china-radiology.com)由安徽省放射学会主办,是一个为医学影像同道交流学习、分享资源而构建的非营利性专业学术网站。目前拥有19余万注册会员,是国内规模最大、人气最旺、最受专业人士喜爱的医学影像论坛之一。

腹腔巨大肿块

wangxin911

2017年7月13日

临床资料

女性病人,63岁,渐进性上腹饱胀感半年余,发病以来,无明显腹痛,二便正常,无明显消瘦乏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腹内于胃左下方见一大小10.5cmX66.3cm软组织肿块影。颞部密度欠均匀,可见多发钙化灶影;实性部分,平扫CT值40HU左右,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65HU左右,静脉期CT值110HU左右,平衡期CT值130HU左右。局部并可见低密度影,三期亦呈渐进性强化。无明显液化坏死区。MPR图像所见肿块上缘与胃大弯局部分界不清,胃粘膜结构完整无破坏。

结果:神经鞘瘤

起源于神经鞘膜的雪旺氏细胞,以头颈、四肢及脊柱旁最为多见,原发于消化道者少见,发生于消化道的最常见部位是胃,占所有胃部肿瘤的0.2%;是一种间叶源性肿瘤,良性多见,占所有胃良性肿瘤的4%;恶性仅占胃神经鞘瘤的5.5% ~7.7%。

肿瘤生长缓慢,依据肿瘤生长特点,可分为腔内生长型、腔外生长型及腔内外生长型,以后两者多见。

临 床

多见于中年人,国内男女发病率相似。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有消化道出血,或者腹痛,也可无症状。胃神经鞘瘤对放、化疗均不敏感,一经确诊无论良、恶性均应手术治疗,良性预后好,几乎不出现复发及转移。另注意,本病与I型和II型神经纤维瘤病无关。

病 理

边界清楚,无真正包膜,切面呈实性、灰黄或灰白,囊性变少见。镜下:肿瘤由微小梁结构的梭形细胞组成,并伴淋巴细胞套状浸润,具有一定特征性,出血、囊性变和透明变性不常见。免疫组化:瘤细胞弥漫性强阳性表达S-100 蛋白,阳性表达GFAP,部分灶性表达Nestin,不表达CD34、CD117、DOG1、SMA。

CT表现

好发于胃体部,其次为胃底,胃窦部少见。可向腔内、腔外或同时骑跨腔内外生长。多为单发壁内起源的圆形、椭圆形或分叶肿块,边界清楚。直径多小于5cm,内部结构较均匀,很少出现坏死及钙化,低密度区通常代表肿瘤内部的坏死、囊变、陈旧出血或神经鞘瘤富含AntoniB型细胞区。可有小溃疡形成龛影。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轻度或不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逐渐强化,呈缓慢渐进性强化。

本例特征

肿块巨大,腔外生长。图一,绿箭所示:肿块内见多处钙化灶影,局部密度较低。图二,肿块实行部分均匀渐进性强化,低密度区,亦呈渐进性强化,考虑为富含AntoniB型细胞区。肿瘤上部见其与胃壁分界不清,胃粘膜强化均匀。

综上,本例胃神经鞘瘤,符合神经鞘瘤的一般特点,与文献报道的胃壁神经鞘瘤并不完全一致。因本病极为少见,各位同道工作中值得注意鉴别。

鉴别诊断

包括:胃间质瘤,胃平滑肌瘤,胃腺瘤,胃癌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片 胃神经鞘瘤
【病例讨论45】
肠系膜神经纤维瘤一例
《请您诊断》病例106答案:腹腔内韧带型纤维瘤一例
异位嗜铬细胞瘤
胸膜及胸壁常见肿瘤影像学表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